陈定学:精神与物质关系新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88 次 更新时间:2009-04-30 12:02

进入专题: 精神   物质  

陈定学  

[摘要] 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最大难题,虽然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二元论等各派哲学家都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但两千多年过去了,这个难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这是因为人们对精神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结果造成了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的局面。

“精神分子论”对精神的本质进行了新的探索: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而是大脑神经元所合成的客观实在的化学分子——“精神分子”。假若精神的本质是分子,那么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就变成了精神分子与脑外的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

“精神分子论”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也进行了新的探索:由于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在本质、逻辑以及信息三方面都存在着同一性,所以它们的关系是同一关系;由于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在物质的组分、结构、形态、功能和属性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和不同,所以二者并不是“同一个东西”,也不可能混淆。

[关键词] 精神;物质;关系;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 B022

[文献标识码] A

一、哲学的最大难题

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在数千年的哲学史中,这个问题不仅是中外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问题,而且还被公认为哲学的最困难、最重要或最高的问题。正如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所说的那样:“精神对感性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上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全部哲学史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周围兜圈子”。 [1] 恩格斯也曾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中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1930—2004)先生也曾指出:“在他(笛卡儿—引者注)以后的哲学发展主要就是克服这两个实体(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引者注)的矛盾,把这两个实体统一起来为主要内容的。”[3]

为什么说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最大难题呢?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Parmenides,约前515—约前445)就曾提出“思维与存在同一”,也就是说精神与物质是同一的。然而千百年来传统精神观一直认为,精神或者说思维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存在或非物质实体,而物质或者说存在却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实体,这就是说二者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实体。一个是客观实在的物质,而另一个却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东西又怎么能够是同一的呢?客观实在的物质又如何与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同一呢?人脑中的精神又如何与脑外的客观实在同一呢?它们的同一性究竟在哪里呢?

为了解决哲学所面临的这个最大难题,两千多年来,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哲学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唯心主义哲学家们认为,精神是一种超物质或非物质的存在,它是世界的唯一本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精神的产物,精神高踞物质之上,主宰着整个物质世界,而物质只不过是精神的产物和表现,所以物质应该同一于精神。而唯物主义哲学家们却认为,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所以世界应该统一或同一于物质;然而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家又认为,精神是一种与物质截然不同的东西,精神的本质是非物质。例如我国和前苏联的不少哲学家都认为,“尽管思维、精神作用是物质派生出来的东西,但它本身又是非物质的东西。”[4] 精神或者说意识“是存在于人脑中的非物质的东西”[5]。二元论哲学家们则认为,世界是由两种截然不同的实体所构成,一种是能够思维的非物质的精神实体,另一种是空间上广延的物质实体,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互不相关,各自独立,平行存在,而上帝是居于两种实体之上的最高实体。但二元论的代表人物笛卡儿又认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能够在大脑的松果体中发生联系和作用。

对于哲学的这个最大难题,各派哲学家们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解决方案:唯心主义认为物质应该同一于精神,唯物主义却认为精神应该统一于物质,而二元论则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虽然各派哲学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但当我们对这些方案进行审视和反思时却发现,这些方案其实都存在着缺陷和不足。我们首先讨论唯心主义的方案,唯心主义哲学家们认为物质产生于精神,但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就是说物质产生于非物质;然而科学却告诉我们,物质只能产生于物质,物质决不可能凭空产生,所以非物质的精神是根本无法产生出物质的,更无法产生出整个物质世界。其次,由于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假若物质同一于精神,那么物质就有可能变成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假若物质变成了非物质,那么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以及整个物质世界都有可能变成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这个匪夷所思的结论不仅违背科学,而且也严重违背我们的常识。

下面我们讨论二元论方案的缺陷与不足。首先,二元论哲学家们认为,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互不相关,各自独立,平行存在,这种观点明显与事实不符。因为精神和物质并不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相反,二者不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经常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我们常说的“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假如二者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的,假如二者根本就不发生相互作用,那么精神与物质又如何能够互相变化呢?其次,笛卡儿认为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能够在大脑的松果体中发生联系和作用,然而脑科学却发现,松果体只不过是脑中的一个小小的内分泌腺,它的功能与机体代谢有一定关系,具有抑制性早熟作用,并非如笛卡儿所说是精神与物质联系和作用的场所。

最后我们讨论唯物主义方案的缺陷与不足。第一,唯物主义哲学家们一方面认为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另一方面又认为精神是“非物质的东西”,这个结论明显与科学不符,因为科学已经证明,精神是大脑的产物,而大脑又是一个物质结构,那么一个物质结构的产物只可能是物质,而不可能是“非物质的东西”。第二,这个结论还存在着诸多疑点。假若说大脑真的能够产生出非物质的精神,那就是说在大脑中发生了从物质到非物质的神秘转换。我们知道,感觉器官向大脑传入的电信号是物质的,大脑的活动过程也是物质的,然而物质的大脑、物质的活动过程为什么会把物质的电信号转换成非物质的精神呢?假若物质的电信号真的转换成了非物质的精神,那么物质的电信号到哪里去了?物质消灭了吗?第三,大脑是一个物质结构,而精神却是非物质的,那么非物质的精神如何与物质的大脑进行信息交流呢?又如何与物质的大脑发生相互作用呢?第四,唯物主义哲学家们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假若精神的本质真的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又如何与客观实在的物质统一呢?既然在这个世界中存在着物质和非物质,那它又怎么能够统一呢?

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由于“自为”的精神活动吞食了“自在”的认识内容,所以精神与物质能够合而为一。[6] 但萨特的方案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非物质的“自为”又如何能够“吞食”客观实在的“自在”呢?假若“自为”真的能够吞食“自在”,那就是说客观实在的物质有可能被消灭,然而科学已经证明,物质既不可能凭空产生,更不可能凭空消灭,所以根据萨特的方案,精神与物质也很难合而为一。西方现当代不少哲学家如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对一直居于主流地位的主客二分哲学给予了否定性的批判,并提出了主客融合的主张。[7] 这种“主客融合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但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和客观实在的物质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东西,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东西又如何能够“融合”呢?尼采、狄尔泰、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也未能解决这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哲学界就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展开了争论,以艾思奇为首的一些哲学家认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问题既可以作唯心主义的解释,也可作唯物主义的解释;而以杨献珍为首的一些哲学家却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完全是一个唯心主义的命题。通过这场争论就可以看出,我国的哲学家们处在一种两难的境地,假若不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那就会违背恩格斯的论述,甚至如毛泽东所说“走到反对恩格斯的论点上去”;假若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但由于思维或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就有可能承认存在或物质也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非物质的思维为什么会与客观实在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呢?尽管我国哲学家们争论了几十年,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看出,千百年来,尽管一代又一代的哲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但却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哲学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一个哲学问题,为什么那么多哲学家苦苦探索了千百年却难以解决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作者认为,问题极可能就出在问题的前提上,千百年来,绝大多数哲学家都坚信精神的本质就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这样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就变成了“非物质与物质”的关系,而哲学家们所苦苦探索的就是这种“非物质的精神”与“客观实在的物质”之间的同一性。然而,许多哲学家都忽视了这样一个问题,精神真的是非物质吗?这个结论是真实可靠的吗?这个结论有充分的证据吗?假若这个结论缺乏充分的证据,假若这个结论是虚假的,假若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么问题的前提就出现了“问题”,哲学家们就有可能根据这个错误的前提提出一个虚假的问题,而一个虚假的问题是永远也不可能有答案的。这就像我们解一个方程,假若这个方程自身就是错误的,不成立的,那么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找到这个方程的解。

反思数千年的哲学史,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要想破解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搞清精神的本质,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提出一个虚假的问题,就有可能走入歧途,就有可能干那些缘木求鱼、水中捞月的傻事。为了避免重蹈覆辙,所以作者改变了探索的思路,先从精神的本质入手,先把精神的本质搞清楚,然后再去探索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那么,精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作者从脑科学、哲学、心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个新的精神理论——“精神分子论”,“精神分子论”对精神的本质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精神是大脑思维的产物,精神的本质并不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而是大脑神经元所合成的客观实在的化学分子——“精神分子”。 [8] 为什么说精神的本质是分子呢?作者在拙作《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以及《精神的革命》两书中,不仅对该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而且还提出了大量坚实有力的证据及实验验证,所以作者认为这个答案是一个更接近科学,也更为可信的答案。

“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的本质是分子,假若精神的本质真的是分子,那么精神与物质的关系就变成了精神分子与物质、精神分子与脑外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这样问题的前提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既然问题的前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那我们又将如何解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呢?

三、精神为什么能够与物质同一

“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的本质是分子,那么精神分子能够与物质同一吗?脑内的精神分子能够与脑外的客观实在同一吗?假若它们能够同一,那它们的同一性又在哪里呢?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① 精神与物质、人脑中的精神与脑外的客观实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长期以来,大多数哲学家都把精神和物质看作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实体,既然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实体,那么它们就很难具有同一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问题就成了哲学家们的最大困惑,哲学的最大难题。而精神分子论却认为,精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神秘莫测的非物质实体,精神是大脑所合成的特定化学分子,精神的本质其实就是大脑所产生的高级物质,精神就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实体。既然精神也是客观实在的物质实体,那么精神的本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虚无缥缈的非物质变成了客观实在的物质。既然精神也是客观实在的物质,那么它与脑外的客观实在就不再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实体,它们同为物质实体,所以精神与物质、人脑中的精神与脑外的客观实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② 精神是客观实在的表征,二者还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精神与它所表征的对象(客观实在)在逻辑上存在着同一性。

二元论哲学家们认为,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互不相关,各自独立,平行存在,这种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精神与物质、人脑中的精神与脑外的客观实在的关系极其密切。我们为什么说它们的关系极其密切呢?其实只要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人脑中的精神其实就是脑外客观实在的表征,精神与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表征与被表征的关系。例如存在于我们脑中的“精神的太阳”就是真实太阳的表征,而精神的天空白云、高山江河、森林鲜花就是客观世界中的天空白云、高山江河、森林鲜花的表征,人脑中的精神世界就是客观世界的表征。既然它们是表征与被表征的关系,那就是说精神与客观实在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精神与客观实在之间不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是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表征者与被表征者是严格对应的。例如“精神的太阳”所表征的是真实的太阳,那么“精神的太阳”与真实的太阳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这就是说“精神的太阳”所表征的就是客观世界中那个真实的太阳,而不可能是月亮、地球、火星或其他。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应关系表达为:

a表征A,但a不表征b或C

正是由于精神与客观实在存在着表征与被表征以及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我们说它们在逻辑上存在着同一性。

③ 精神与客观实在在信息上存在着同一性。

精神与客观实在之间为什么会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呢?这是因为精神分子中包含着客观实在的信息,二者在信息上也存在着同一性。例如“精神的太阳”虽然是真实太阳的“加工品”,虽然“精神的太阳”与真实的太阳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精神的太阳”并不是大脑和感觉器官胡乱加工、凭空制造出来的,那个“圆圆的”、“明亮的”和“炎热的”太阳,是我们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根据真实太阳的电磁波以及其他信息加工而成的,所以在“精神的太阳”中包含了真实太阳的信息,二者在信息上存在着同一性。正是由于精神分子中包含着客观实在的信息,所以精神与客观实在在信息上存在着同一性,精神是客观实在的信息对应物。

精神分子为什么能够包含、存储客观实在的信息呢?作者在拙作《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及《精神的革命》两书中,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我们将另作介绍。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正是由于精神分子与客观实在在本质、逻辑以及信息上都存在着同一性,所以我们说精神与物质同一,或者如巴门尼德所说“思维与存在同一”。

四、精神为什么不会与物质混淆

辩证唯物主义在批评所谓的“庸俗唯物主义”时常说,他们把意识和物质看作同一个东西,抹杀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混淆了意识和物质的界限,这是完全错误的。[9] 精神分子论也认为,精神和物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会不会“抹杀意识和物质的区别,混淆意识和物质的界限”呢?需要明确指出的是,精神分子论所说的“精神与物质同一”,是指精神与物质同属于物质的范畴,二者在本质、逻辑和信息上是同一的,并不是说精神完全等同于物质,更不是说精神与物质是“同一个东西”。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虽然都是由物质所构成,但由于它们的物质组分、结构、形态、功能和属性不同,所以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它们也不可能是“同一个东西”。例如在物质世界中,千千万万个物体都是由物质元素所构成,虽然它们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即它们的本质都是物质),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这千千万万个物体都是“同一个东西”。

虽然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与物质同一”,但同时又认为精神是大脑这个高级物质结构所产生出来的高级物质,所以精神与其他物质形态,精神与客观实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区别。那么它们究竟存在着哪些差异和区别呢?下面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① 精神并不完全等同于客观实在。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蔚蓝的天空、飘逸的白云、巍峨的高山、奔腾的江河、茂密的森林、艳丽的鲜花、慈祥的祖母、童年的好友、含情脉脉的恋人……,但是在人脑中并不存在真实的天空白云、高山江河、森林鲜花,也不存在真实的祖母、好友和恋人,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在大脑中都转化成了极其微小的精神分子,而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的信息也都蕴涵在精神分子之中。我们知道,客观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真实的存在,但对应于这些万事万物的精神却是一些极其微小的化学分子,所以精神并不能等同于客观事物或客观实在。例如在客观世界中,黄河是一条浩浩荡荡、流淌数千公里的大河,但是在我们的大脑里,这条浩浩荡荡、流淌数千公里的大河却变成了一个或一组微小的化学分子。一个是真实的存在,而另一个却是微小的化学分子,所以精神与客观实在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② 精神并不是客观实在的“映象”、“摹写”或拷贝,精神其实是大脑和感觉器官对客观实在的“加工品”。

长期以来,有不少哲学家、心理学家及科学家都坚信,大脑就像镜子一样反映着客观世界,而精神只不过是大脑这面镜子反映客观世界之后所形成的“映象”或“摹写”,他们认为精神就是客观实在的“拷贝”。这种直观的、机械的反映论把大脑的工作机理想象得过于简单,其实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感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

在客观世界中,客观事物通过声能、光能、热能及化学能等各种方式刺激人体的感觉器官,向人发出自己的信息,人体的感觉器官是一种换能装置,它可以把各种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以神经冲动的形式通过传入神经传入大脑。这就是说当客观事物的信息传入人的感觉器官后,感觉器官首先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初步的加工,然后才把加工后的信息传入大脑。当大脑开始“反映”客观事物的时候,进入大脑的已经不是客观事物的原貌,而是一些蕴涵着客观事物信息的电信号。当感觉器官把加工后的信息传入大脑之后,大脑还要对传入信息进行更复杂的加工与处理,最后才把客观事物的信息转化成为精神。这就是说,在客观事物的信息变成精神的过程中,大脑和感觉器官已经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进行了多次加工与处理,而精神就是一个全新的“加工品”。 正是由于精神是大脑和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全新的“加工品”,所以精神并不是客观事物或客观实在的“映象”或“摹写”,也不是客观事物或客观实在的“拷贝”,这就是说精神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不是一模一样的,而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例如我们所看到、所感知到的太阳是“圆圆的”、“明亮的”和“炎热的”,我们大脑中所记忆的那个“精神的太阳”也是这样的一个太阳,于是我们会认为,可能太阳的真实面目就是如此。但是科学却告诉我们,自然界其实是一个无色、无光、无声、无味的世界,这就是说真实的太阳并不一定是“圆圆的”、“明亮的”和“炎热的”,因为真实的太阳无色、无光、无冷热,也没有确定的形状,真实的太阳与我们头脑中那个“精神的太阳”竟大不相同!有的朋友们可能会十分惊讶,既然真实的太阳无色、无光、无冷热,也没有确定的形状,那么,我们为什么还会看到、感知到那个“圆圆的”、“明亮的”和“炎热的”太阳呢?这是因为真实的太阳能够发出不同波长、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当我们的感觉器官接受到这些电磁波后,我们的大脑和感觉器官就会把这些电磁波中所携带的信息加工、转化成为一个“精神的太阳”,也即那个“圆圆的”、“明亮的”和“炎热的”太阳。[10] 这就是说我们头脑中那个“精神的太阳”并不是真实太阳的“映象”、“摹写”或拷贝,而是我们的感觉器官和大脑的“加工品”。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看出,虽然长期以来有不少哲学家都认为,精神是客观实在的“映象”,但是这个“映象”与它所反映的对象并不是一模一样的,而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③ 精神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物质。

“精神分子论”认为,精神的本质虽然也是物质,但精神并不是普通的物质,它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物质。为什么说精神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物质呢?首先,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高级的物质结构,而精神就是大脑所产生出来的物质,那么这种物质也必然是世界上最高级的物质。其次,虽然精神分子只是一些貌似普通的化学分子,但它却具有特定的物质组分、结构与形态,它是一种十分高级的化学分子,完全不同于普通的化学分子,更不同于普通的物质。再次,精神分子能够携带、存储并传递精神信息,能够充当精神信息的理想载体,能够很好地表达人脑中的精神信息,所以精神分子具有十分高级的功能,而普通的物质和普通的化学分子根本不可能具有如此高级的功能。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虽然精神和物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但是精神与其他物质在组分、结构、形态、功能和属性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和区别,它们是完全不同的物质形态,所以精神和其他物质、精神和客观实在具有明显的区别和界限,我们完全有可能把它们区别开来,二者也不可能混淆。

五、结论与反思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有可能对精神与物质、精神与客观实在之间的关系得出全新的结论:

由于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都是由物质元素所构成,由于精神中包含着客观实在的信息,又由于二者存在着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它们都同一于物质。由于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都同一于物质,所以它们的关系是同一关系,并不是对立关系。由于精神和物质是同一的,所以我们这个世界也是一个统一的世界。

虽然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是同一的,但由于它们分别由不同的物质元素所构成,又具有不同的结构、形态、功能和属性,所以精神与物质(客观实在)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

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对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得出了一个全新的结论,由于精神与物质、精神与客观实在都是由物质元素所构成,由于它们同属物质范畴,所以它们的同一问题其实是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可是,为什么这个顺理成章的问题却成了哲学领域中最困难、最重要或最高的问题呢?为什么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却让中外哲学家们苦苦探索、争论了数千年之久呢?这个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正如我们在第二节中所探讨的那样,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领域最困难、最重要或最高的问题,中外哲学家们之所以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在精神的本质问题上出现了偏差。由于受灵魂论的影响,他们一开始就把精神断定为虚无缥缈的非物质,既然精神的本质是虚无缥缈的非物质,那么非物质的精神与客观实在的物质之间就必然会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和裂痕,非物质的精神与客观实在的物质也必然无法同一或统一起来,这样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就必然成为哲学的最大难题。正是由于在问题的前提上出现了偏差,结果就造成了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的局面!

在解决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时,“精神分子论”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它首先把精神的本质作为突破口,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精神的本质进行新的探索,以便搞清精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通过探索发现,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传统观念所说的非物质,而是客观实在的精神分子,精神其实就是大脑所产生的高级物质。当精神的真正本质一旦确定之后,那么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就变成了一个顺理成章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而困扰哲学数千年的最大难题也有望得到解决。

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是哲学的最大难题,作者不揣浅陋,冒昧地把自己思考和探索的结果公之于众,衷心希望得到专家、同仁和朋友们的评论和教正。

注释:

[1]见《列宁全集》第38卷,中文第1版,第63页。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19页。

[3] 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上册,第153页。

[4] 肃焜焘:《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5页。

[5] 裴烽等:《马克思主义哲学170题问答》,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1页。

[6] 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页。

[7] 谢龙、胡军、杨河:《哲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8] 陈定学:《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9] 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6页。

[10] 胡军:《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本文选自拙作《精神的革命》一书的第七章“精神分子论对精神现象的解释”)

    进入专题: 精神   物质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678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