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继学:中国高教何以成为“掠夺之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45 次 更新时间:2009-01-08 17:41

进入专题: 教育   大学  

巫继学 (进入专栏)  

据《新华每日电讯》7月18日报道,我国现阶段大学费用支出,包括学费、住宿费等所有开支平均在1万元人民币以上,有的学校仅学费每年就超过1万元。也就是说,从支付能力来看,中国现阶段大学支出是世界最高收费的3倍以上。

作为一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奉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倡“科教兴国”,然而其高等教育费用如此高昂,消息传来,真令举国上下各界人士一片哗然!掩卷沉思,人们禁不住地要问,中国高等教育何以成为对受教育者的“掠夺之手”?究竟什么因素酿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当今的畸形高收费?

依据我的分析,其原因极为复杂,但主因有三。

首先,它是教育产业化结出的一个恶果。教育产业化前些年来,成为一种时尚,但凡讲教育体制改革,几乎言必称教育产业化。教育,作为公共产品,是近现代科学、教育、文化发展中得出的一个共识。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养育的全社会共同的果实,为公共大众所共享。因而,这种产品拒绝私有权。一旦教育产业化,公共事业便演化为商业行为。由此出现的后果,近年来人们是领教过的。表现之一,是将教育进行商业化操作。突出的一个例子是,遍布全国各地的“大学城”。什么大学城,不就是教育mall。大学城,与商业mall,无论其设计思想,融资方式,还是日后经营活动,都大同小异。大学就是大学,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文化积淀,就是百年学堂,千年书院。如同追求风水、人气的商场一样,搬来搬去,似乎显得轻浮了些。表现之二,是对教育产品商品化而明码标价。名牌大学比二三流大学收费要高,专业之间收费标准也有级差。不同级别、不同名气教师授课,收费也有明霄壤之异。录取时,差一分,交一份钱,差两分,交两份的钱,如果“一脚踢”则是特殊的收费标准。表现之三,形形色色的创新教育商品,有如电子城的时髦商品一样,给有钱的人获得体面的文凭提供了选择各种机会与空间。从MBA到EMBA,从MPA到EMPA,从1+3到2+2,还有那该诅咒的什么“在职研究生”,只要你大把地花钱,文凭就会飞到你的手。表现之四,是学校直接进行商业开发与经营。中国的所有高校特别是各大名校,没有不开办商业经营公司的,也没有错过与挪下开办经济开发公司的机会。一段时间,大学就像被商业店铺包裹起来的“糖果”,让所有家长目不忍睹。当然,近些年大有改进,该脱钩的也脱了,但是由此打下的商业烙印,却不会因学校搬到远离市区的什么大学城而痕除疤平。教育产业化势必将商业文化引入教育,商业文化进入教育就是追求经济利益进入教育,而教育一旦追求经济利益,追求社会效益就会退居其后。难怪近年来,媒体总是接二连三地报道学校高收费的种种事例。

其次,它是国民收入分配制度的酿成的一个弊端。通常人们用公共教育支出占GDP/GN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公共教育支出总量。这一指标,是指地方、地区及中央政府在教育上的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不包括家庭教育支出)占GDP/GNP的比重。尽管由于各国综合实力与国情大不相同,但从这项指标上仍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应该说,中国在理念上对教育还是高度重视的,但是实际投入却是十分有限。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的战略发展目标。在这一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国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持续增加财政性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93年的2.51%增加到2002年的3.41%,到2003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仍然没有达到4%的目标,仍有900多亿元的资金投入缺口。图表1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NP比例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NP比例年平均值大体在4%-6%之间。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在1999-2000年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4.8%,而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泰国和突尼斯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 的均值为5.6%。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世界各国到2000年应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例达到6%的目标。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6%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国在公共教育经费支出规模上的一个平均水平。可见,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在国际上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带来的。教育经费缺口的压力在市场经济诱惑下,促成了掠夺受教育者。

资料来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所;“/“表示缺数字

最后,当权力资本参预运作时,便出现教育腐败,教育腐败将教育收费质变为对受教育者的“掠夺之手”。大学收费,没有异议。但是收费之高,却令人不解。一个年人均收入仅仅1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收费何以超过年人均收入3.6万美元的美国与年人均收入3.1万美元的日本?从根本上来说,公民纳税形成的国家财政,国家财政养育并支撑着教育,那末教育本应为公共产品。而将公共产品商品化甚至资本化,这无异于将公共权力商品化、资本化,因而,在本质上说,这是一种腐败,即教育腐败。在教育腐败的氛围中,教育不再是对每个受教育者的“扶持之手”,而变成对受教育者的“掠夺之手”。于是,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办大学的一个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其实,这只是问题一个方面,在私有资本进入高等教育后,追求利润最大化不再是潜规则而是明规则。于是“看不见的手”成为名副其实的“掠夺之手”。资本的本性就是赚钱,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无论它在那个领域,都不会改变本性。当今中国,拉升大学收费标准的主力军,应该是民办大学。“看不见的手”就是武林中的“无形手”,只有有可能的地方,都不会放弃高收费。尽管法律法规三令五申,仍然是案发不断。

切不可小看高等教育高收费问题。它引起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第一,受教育权是人权的基本内涵。一个和谐民主社会,起点就是机会平等,而机会平等首先是受教育权机会平等。失去受教育权,将会造成深远的、长久的社会不平等不安宁。第二,高等教育高收费,必然导致教育贵族化,于是高等教育蜕变为一场富人瓜分人类文化的盛宴。第三,大量低收入的穷人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势必造成排斥人类智慧的悲剧。一个社会绝大多数穷人被高等教育边缘化,无论如何讲,都是人类文明社会的耻辱。

进入 巫继学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   大学  

本文责编:xingweid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406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