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鸣:普世价值即全人类文明普世的原动力——兼谈改造中国社会的真正出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403 次 更新时间:2008-09-19 16:47

进入专题: 普世价值  

黎鸣  

什 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其实就是普适于全人类及其文明的最基本、最不可忽视的实然和应然的需求、利益和权利。换言之,从社会实然需求的角度看是人的普世价 值,而从社会应然制度的角度看即人的普世权利。从全面的意义看,普世价值实质上就是全世界全人类文明发展的最普遍、最基本的普世原动力(实然社会需求的普 世价值原动力和应然制度权利的普世价值原动力),当然也应该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发展,乃至当今中国社会改革的最基本的原动力。认识清楚了这一点,实际上也 就等于认识清楚了当今中国社会改革真正的出路。

上 个世纪八十年代曾从美国传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有关人的需求的七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爱、自我实现、超越的高峰体验。这些不断由低向 高、层层递进的人的普遍的需求,事实上即是人类在生存中毕生积极进取的全部价值,也即全部生命和精神发展的原动力。实际上,在我看来,今天人们所说到的普 世价值的内涵,与上述人类需求的各种层次应基本上相同,只是给予了不同的说法。正是基于此,我重新概定普世价值如下:

普世价值共分三层:

第一层,人类自然的普世价值,又可称人类自然的普世权利;

第二层,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又可称人类社会的普世权利;

第三层,人类精神的普世价值,又可称人类精神的普世权利。

什么是人类自然的普世价值?其实,这一层也是人类最基本的自然生存权利。

人类自然需求价值或权利的本质在于自然地(不能不然的)“拥有”,所以:

第一层,要有饭吃;

第二层,要有工作;

第三层,要有异性伴侣。

什么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其实,这一层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生存权利。

人类社会需求价值或权利的本质在于社会中人格(天赋、先验、本体、必要)的“平等”,所以:

第一层,必要政治上人人平等(政治选举和被选举、结社、批评等等的平等权利);

第二层,必要经济上人人自主(民主)(人人自己养活自己的自主权利);

第三层,必要文化上人人自由(人人思想、言论、新闻、出版等文化表达的自由权利)。

什么是人类精神的普世价值?其实,这一层也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发展权利,也可转称之人类道德应然的终极,或真正道德的“人”、精神的“人”的不可忽缺的底线。

人类精神需求价值或权利的本质在于精神上信、知、爱的“自由”,所以:

第一层,应有信仰(真理)的意志自由,也可以转看成人人在人格上应有平等看待他人的道德感(因为人人平等是人类最基本的天赋、先验、本体的真理);

第二层,应有追求知识(真实职业)的兴趣自由,也可以转看成人人应有对职业(知识)责任的道德感;

第三层,应有追求爱(真诚)的情感自由,也可以转看成人人应有同情他人的完全义务的道德感。

把 上述的全部普世价值或权利的观念与中国孔子及其儒家的文化传统进行比较,我们将可立即发现,基本上从第二层的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或权利开始,包括第三层的 人类精神的普世价值或权利,在我们中国社会的传统之中竟然几乎全都处于完全缺失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在两千多年以来的历史之 中,之所以会长期地处于严重停滞发展的状态之中的几乎全部关键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因为在我们中国人传统的社会之中,几乎完全地缺乏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或权利)和人类精神发展的原动力(人类精神的普世价值或权利)。对于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历史发展之所以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而寻求因果的解说而言,这应该可以认为是非常贴切、非常雄辩的证辞。

再 说,中国人为什么会缺失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或权利呢?中国人为什么会缺失人类精神的普世价值或权利呢?其根源不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惟一只坚持“独尊儒 术”的中国孔子及其儒家的“文化”传统的根本原因么?其症结不正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惟一地只生活在这样一个仅由儒家文化传统所形成的且根本无可选择的人治 专制的社会(政治)体制之中的根本原因么?

尽 力消除上述错误历史的“根源”和“症结”,正视并努力改造中国社会的传统和体制,这不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能够真正走向光明未来的完全正确的出路么? 此外,上面所述,也同样反证,那些直至今天还在一味呼唤要“回归传统”,要“尊孔读经”的人们,如果不是愚昧之极,那就只能认为是,别有维护传统人治专制 的社会政治体制的卑鄙用心了。

    进入专题: 普世价值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882.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