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与全球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085 次 更新时间:2008-07-11 13:06

进入专题: 韩德强   政治  

韩德强  

时间:2001年10月21日晚7:00

地点:理教201

主讲人简介:韩德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师.

讲座内容:

其实我不是研究全球化,我研究的是经济全球化。所以我今天讲的题目应该稍微改动一下,改为“911与经济全球化”比较合适。

911事件与全球化有什么关系呢?可能它打击的方式是全球性的。这次打击是从美国本土发起的,打击的又是美国本土的目标。至于操纵者究竟是谁,现在也说不清楚。那么911与全球化这两者怎么关联起来呢?

一、 911与石油

实际上我9月7日到过世贸大楼,9月17日我又重返那里。911事件一发生,我们都在讨论,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大家一开始猜是伊拉克干的,也有猜是伊朗干的。也有可能是阿富汗、苏丹、南斯拉夫干的。因为劫机犯的技巧十分好,这种驾驶商业飞机的技巧不是佛罗里达的商业飞行学校就能培训出来的,必须有非常长时间的商业飞机的飞行经验。而且四架飞机协调地也很好。所以我认为这次事件不太像本拉登干的。美国舆论在9月13日之前也没有说出是谁干的。当时还有很多人认为是伊拉克干的。但是,如果是伊拉克干的,对美国来说就很难办。因为伊拉克本来就已经被美国治得不行了,美国再和它打的话意义也不大。但是美国对阿富汗这个地区是非常看重的。因为中东是世界石油的所在地。除了中东之外,现在在里海地区又发现了石油。而里海地区的石油怎么才能被运送出来呢?有3条路线。一条经过土耳其。但是经过这条路还得经过俄罗斯、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国,这些地区都是比较混乱的区域,对石油管道不太安全。第二条路是取道伊朗到波斯湾。但是伊朗现在不在美国的控制之下,所以这条通道也不好用。第三条道路就是取道阿富汗,到巴基斯坦,再到印度,然后出海。而且,美国如果能够控制住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就完成了对中国的合围:从东边的日本,到台湾,再到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再过来就是印度。只有巴基斯坦和中国比较友好,而阿富汗和中国的关系暧昧。所以如果美国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两个据点拿下,有两大意义。首先,美国正在把它的战略重心调到亚洲地区,实际上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其次是要确保美国的石油供应。这就是一箭双雕的好事。此外,在美国看来本拉登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是一箭三雕。其次还有“第四雕”。因为如果美国政府长期找不出是谁干的,对美国的老百姓也很难交代。其实美国政府自己也没有找出什么确凿的证据。它只是把它掌握的本拉登的组织多年来怎么运作的一些材料提供出来。国际社会也同意让美国对阿富汗进行打击,只是说最好不要伤及平民。所以我觉得美国打击阿富汗可能是一个有着多重目标的选择。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就算美国完成了对中国地缘上的合围,美国在短期内还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中国的块头太大了。所以对美国来说比较急迫的事情是石油的问题。

美国现在每年消费原油近9亿吨,其中的一半来自海外。海外进口石油中的大部分来自中东地区。美国本土的石油大概还能用20年。欧洲还能用7年。日本的石油完全靠进口。这样一来,控制中东地区变得非常重要。但是中东地区目前麻烦很多。伊拉克一直和美国作对,伊朗也好不了多少。沙特是美国的忠诚盟友,但是沙特国王已经活不长了。他死了之后争夺王位的问题将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且沙特国内反美的力量正在不断增长,本拉登就是其中的一股代表力量。埃及可以说是美国另一个忠诚的盟友。但是在埃及老是有美国游客被袭击,这也表现了反西方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力量的崛起,穆巴拉克的国内政权也不稳定。而约旦的国王刚刚上台,控制国内问题的力量还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世界石油供应的形势是“紧平衡”。也就是说,一旦发生若干短缺,替补石油上不去,石油价格就有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中东地区,保证其它的石油渠道对美国来说就非常重要。

原油对美国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我原来就知道,美国以世界5%的人口消耗世界1/3的能源。但我想象不出这些资源用在哪里。我是到了美国才有了深刻的体会。比如,曼哈顿的高楼区不是美国建筑的典型。美国建筑的典型是纽约昆斯区的两层楼房。这些楼房每层大约有100多平方,两层就是200多平方,此外还有地下室。所有的这些房子是纯木结构。这就需要大量的木材。此外是取暖和制冷的消耗。中国多的是高层的住宅区,各房间之间的制冷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但是美国单独的楼房的散热面积就要大得多。而且美国楼房里追求得是四季如春,要求恒温。这么一来能源消耗就非常大。此外,房屋多,需要的道路交通相应也多,道路面积非常大。在这么大的道路面积中如果开通公共交通工具的话,流量就会非常小,每辆车就不会有几个乘客。这样一来,只能使用私家车。在美国有统计,美国每户人家的私家车的数量为1.9辆。这样一来的能源消耗也是很大的。在洛杉矶也是如此。假如原油供应紧缩,美国私家车的使用就会有困难。我曾去参观过一个美国的番茄酱厂。这个厂出产美国市场消费1/5的番茄酱,是个非常大的工厂。但是这个厂里的工人也就只有十几个人,全靠机器在运作。机器的运转靠的就是石油、煤炭和电力。所以历届美国总统都把石油问题作为要处理的重要问题。美国的国防部长说:“没有什么商品比石油更重要。”

美国本来是一个富产石油的国家。1967年第二次中东战争后中东国家联合起来利用石油武器抵制西方国家。但是那时美国的石油生产量还很大。中东国家不向它出口,美国本土的油田全马力开动,马上就生产出了足够的石油。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的时候美国生产的石油已经不能满足本国的需要了,必须要进口石油了。所以第三次中东战争一打响,随之而来的就是石油危机。这次危机使得石油的价格从两个多美元猛长到11.65美元。所以美国对富产石油的中东地区有着长远的战略安排。

美国人的战略有两手,一手拿胡萝卜,一手拿大棒。所谓“胡萝卜”就是指,只要中东国家和美国合作,美国就可以给这个国家提供大量的军事、经济援助。有了这些援助,这个国家在阿拉伯国家内就有发言权,就是老大。美国的“胡萝卜”政策对像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家特别管用。而以色列则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大棒”。美国和以色列实际上就像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在以色列建国的时候,它得以出生的准生证是美国通过联合国给它的。当时,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只占总人口的1/6,但是他们得到了52%的土地。占总人口5/6的阿拉伯人只分得了土地的48%。这种分治方案阿拉伯人当然不能接受,整个阿拉伯世界都被美国的这个作法激怒了。所以他们就准备消灭以色列。当时阿拉伯大约有9万军队。很快就将以色列军队包围起来,以色列军队奄奄一息。这时候美国急了,就要求停战4个星期。在这4个星期内,美国源源不断地给以色列运去了大量的军用物资。经过这一个月的补充,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和阿拉伯国家达成了平衡,这样战争又开始。但是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分不出胜负。所以只好再次停战2个月。美国在此期间又将军火源源不断地运到以色列。这样以色列的军事实力就远远地超过了阿拉伯国家,这样以色列才把阿拉伯国家打败了。这是第一次中东战争。1967年进行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的空军全军出动击毁了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飞机。但是从原则上讲,空军是不能够全军出动的。以色列只所以敢这么作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美国的舰队就停泊在地中海,给以色列的战机提供导航、掩护以及弹药补给。阿拉伯国家经过这次耻辱当然要报复。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时阿拉伯国家就是在阿拉伯的斋月里,趁以色列不防备,直接把以色列一半的飞机消灭在以色列的机场里。美国对此的举动是,美国的F-15战斗机从美国本土起飞,到了以色列就直接转手交给以色列的飞行员。美国大型运输机运来的坦克直接就交给以色列的地面部队。美国的支持又使得以色列反败为胜。其实美国也给阿拉伯国家提供武器装备,但是绝对不让阿拉伯世界武器的性能和数量超过以色列。美国为什么要给阿拉伯国家提供武器呢?美国有两种考虑。首先,它要用这种手段来安抚和收买阿拉伯国家。其次,美国也想借此给以色列施加压力,让以色列乖乖地听它的话。比如,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前3天,美国是眼看着以色列挨打而不给援助。直到看到以色列实在不行了,美国才开始提供援助。所以说,在阿拉伯地区维持力量的平衡,就是美国的长期战略。这使得国际原油的价格保持了比较低的水平。今天原油价格保持在22—28美元之间。这个价格除去通货膨胀带来的物价上涨比例,实际上和60年代2、3美元的价格差不多。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去看一本叫《石油风云》的书。这本书对中东石油问题分析得很透彻。美国的这种作法显然得罪了整个阿拉伯世界的老百姓。这个阿拉伯世界实际上对美国集聚了强烈的仇恨。阿拉伯各国都培养了一股强烈的反美力量。每当阿拉伯国家的当权者在准备听美国的话的时候,他们都要考虑一下国内反对势力的声音。

911事件后,布什在讲话中提出:“对阿富汗的战争是一场保卫美国生活方式的战争。”所谓“保卫美国的生活方式”就是要确保美国人能够继续使用的洋房、汽车、机场、高速公路等物质上的繁荣和富裕。去年中国消耗原油2.5亿吨,美国9亿吨。美国人均消耗3吨。如果中国人均消耗原油到达3吨的水平,中国一年原油的消耗就要达到39亿吨。而世界一年的原油生产量也只有35亿吨。全世界石油的采储比是40年。也就是说,如果每年保持开采35亿吨,世界的石油还可以供开采40年。所以美国消耗能源以保证美国人的高物质生活的程度是很惊人的。现在按照布什总统说的“要保卫美国的生活方式”来看,美国人的态度是,不会放弃现有的高消耗的奢侈的生活方式。这样一来,反对美国生活方式的国家就要倒霉了。美国也把这场对阿富汗的战争叫做文明对野蛮的战争。我认为这有些过分了。我觉得其实这是一场野蛮对野蛮的战争。甚至也有可能是野蛮对文明的战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伊斯兰国家,特别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提倡的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们把美国的生活方式称为腐朽的西方文明。那么到底谁文明呢?这有很多的衡量指标。有一个指标就是,一个可以持续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伊斯兰提倡的生活方式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而美国的生活方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除了利用石油以外,还有煤炭、核能等能源。但是,煤炭是不清洁的能源,而且地球上可开采的煤炭只能再持续400年。而核能因为有放射性,所以利用起来并不安全,同时成本很高。此外,核裂变能也是有限的资源,因为铀和钸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无限的核能是聚变能,但是聚变能无法被人控制,所以也不能被利用。所以说人类现在利用不可再生的能源创造出来的文明都是不可持续的文明。我们今天的这种发展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所以如果有人问美国能从911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我觉得,美国应得到的教训就是,应该降低美国的能源消费。比如,增高汽油税。美国的汽油税远远高与欧洲国家。这样,美国的私家车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多,交通向着公共交通发展。这就是反醒,但是这就要改变美国的生活方式。所以,如果美国能够积极地面对911事件,调整对阿以双方的政策,不再对国外进行侵略和干涉,我觉得那对美国乃至世界都将是件好事。而且这样一来也达到了袭击者的目的了。美国对于911事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把对美国有威胁的阿拉伯国家干掉,一种是进行一下反省。其实现在美国这两方面都在进行。一方面,美国改善了对巴勒斯坦的态度,加强了对以色列的控制。另一方面就是对阿富汗进行打击,甚至威胁要把战争范围扩大到伊拉克、苏丹。

10月9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对恐怖主义的回答——殖民主义》。也就是说,美国在推翻阿富汗现在的政权以后,如果发现当地的各派势力还是不听美国的话,当地的秩序无法重建,美国就会派军队、行政官员进入阿富汗,对其进行殖民统治。这种老殖民主义的作法美国一直以来是不这么作的。比如,拉美一直是美国的“后院”,但是美国从来不派军队和自己的官员到拉美地区。美国从来都是支持当地势力提供援助,支持它们进行政变。但是如果在阿富汗发现这套老的办法不管用,美国只能采取老殖民主义的方式了。

很多人说911事件袭击的是美国的平民,平民是无辜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这有两个原因。首先,美国为了维持现在这种程度的高水平消费,为了能使美国社会底层的人享受到相当不错的福利保障,这就需要对广大的第三世界的资源和廉价工业品进行控制和掠夺。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美国就必须对世界各国的政府进行控制。而美国的这种在世界各地进行的帝国主义式的外交政策是得到了美国老百姓的支持的。只要这些人支持美国的外交政策,就不能说这些人是无辜的。第二个原因:经济和贸易实际上就是战争,其结果都是很残酷的。而美国世贸大楼则是经济战争的司令部。比如美国两大证券公司:摩根斯坦利和高盛的总部都在世贸大楼内。世贸大楼里工作的都是美国经贸界的精英。所以,如果把他们单纯地看成是平民,我觉得降低了他们的身份。其实我们可以把世贸大楼看作是美国对外经贸战争市级以上干部工作的所在地。所以,我们能简单地说911事件袭击的只是美国的平民吗?当然,我并不支持袭击,我只是认为,这次袭击是可以理解的。如果美国能从这次袭击后检讨自己的问题,我认为美国就作对了。因为911事件只是一场“小型地震”,如果能很好地处理,就能避免今后的“大地震”。

二、 911与经济全球化

我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什么叫做“经济全球化”。最广泛的全球化是交往的全球化。交往的全球化本身就有双重性。所以全球化是一个中性词。主要是看是什么样的全球化,谁来主导这个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有3大支柱: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其实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还应该包括劳动力流动的自由化和土地流动的自由化。以上提到的3种自由化之所以成为全球化的支柱的根据在于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但是,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意味着放任自由的两极分化。放任自由的市场经济并意味着财富的增长,而是意味着财富的萎缩。一般都认为双方经过自由交换,双方的利益都增加了,所以财富也增加了。实际上的情况是如果交换的一方生产的成本降低,再垄断了这种商品的市场,而另一方的生产成本保持不变,那交换过后后一方就会吃亏。所以说,贸易的自由化其实意味着行业的垄断。说到底,它对这个世界上在技术上、分工上占据优势的国家有利的,对没有技术、分工优势的国家是不利的。历史上,目前的发达国家在它们国力弱的时候采取的都是贸易的保护主义,当它们实力变强了之后,又推行自由贸易。只有那些采取并坚持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如美国、法国、德国、日本)自己国内的工业实力增长了。而没有最终坚持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如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自己国内的发展相对来说就比较慢。因为实行了贸易保护主义,交换的比率是比较小,但是贸易量很大。所以说,实际上,国际贸易的总量在不断增长的时候正是大多数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

80、90年代是贸易自由化不断发展的年代。但是这个时代里商品的总需求在不断下降。举一个例子。比如,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时候,福特公司要花3万美元去雇佣一位工人生产一辆福特车。投资自由化以后,福特公司把这个工作岗位输出到了墨西哥,而雇佣一位当地工人的工资只有3万美元的1/10。这就意味着世界的总需求缩小了9/10。这9/10就成为了福特公司的利润。福特公司的高层领导们一年上千万的收入也是由此而来的。再比如,通用汽车公司在中国开了一家分公司,雇佣中国的工人生产,中国工人都挺欢迎的。但是问题在于,由于通用汽车在中国生产的成本很低,导致它利润很高,从而使得它的竞争力也提高了。而它就必然会排挤中国本国的汽车工业,如中国的一汽、二汽。所以事实是,通用汽车在中国为中国工人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但是由于这个工作岗位的效率比较高,它就会挤掉中国国内3个甚至4个工作岗位。

我说世界总需求下降,但是这和世界范围的统计数字不一致。80、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统计数字年增长在2%—3%。这个增长实际上是由于债务和信贷消费的拉动。去年统计,美国公司以及美国的国债高达14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庞大的净需求。由于这个需求就可以带动世界其它地区的生产,使得世界经济的增长显示为2%—3%。但是在50—7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的年增长在4.4%。而那时候是发达国家没有实行全球化,没有实行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代。所以说即使有巨额债务的拉动,世界的总体需求还是下降了。但是这种靠债务拉动的增长是不可靠的。更大的问题在于,由于这种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使得世界的贫富差距明显地拉大了。1980年时,美国大公司领导人和普通工人地收入差距是40倍;到1990年是85倍;到1997年是326倍,1999年是475倍。世界3个最富的人的财富抵得上世界上48个国家财富得总和。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显然会把很多人推向贫困的深渊。而在贫困的深渊里是会集聚仇恨的。所以说,酝酿911事件的温床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经济自由化的政策。

三、 经济全球化的走向

当前的世界经济处于衰退中。其实这种世界经济的衰退开始于90年代初期,以日本的零增长为标志。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经济的高度泡沫化。其表现在于日元的急剧升值。日元比价最高时到达美国对日元的1:100。泡沫经济造成了日本经济很快的萧条,日本政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也无法再次启动日本经济。由于日本经济的萧条导致了日本股市的萧条。这样一来,世界上其它地区的资金都开始投向美国股票市场。这使得美国股票指数在90年代增长了5倍。但是美国这几年经济增长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它股市的增长速度。这种情况也表现了美国经济的高度泡沫化。当前日本经济已经开始负增长,德国经济今年来也开始了零增长,美国经济去年经济在零增长附近。一旦美国这种高度的泡沫经济彻底崩溃,必将引起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我想,这不是危言耸听,而且我认为这也是80、90年代去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后果。

    进入专题: 韩德强   政治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2007.html
文章来源:本站首发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