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村镇银行的意义和挑战

——在辽宁阜新农联村镇银行启动仪式上的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897 次 更新时间:2008-07-16 11:54

进入专题: 村镇银行  

王曙光 (进入专栏)  

为什么会有贫困?贫困人群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根源在哪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教授在他的名著《贫困与饥荒》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认为,贫困的根源在于“可行能力的剥夺”,即贫困群体的很多权利被系统性地剥夺,从而使得贫困者的“可行能力”下降,使他们最终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这个观点揭示了贫困产生的部分然而却是最重要的原因。

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一个人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与拓展其事业的必要基础。如果丧失基本的信贷和金融服务,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想象这样的生活。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已经习惯了有金融服务的生存方式,金融机构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各种信贷和金融服务,为他们的日常资金运转和创业提供各种便利。这种服务似乎唾手可得,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以至于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在中国大面积的乡村地区,有很多地区的很多农民,也许根本难以获得必要的金融服务,他们的融资需求和其他金融服务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农村地区出现的金融真空,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受到很大的制约。金融和信贷,必须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来看待,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也必须从赋权的高度认识农民的信贷和金融服务问题。

2006年10月22日,就在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先生刚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后不久,北京大学邀请他来校演讲。他说,“银行拒绝借钱给穷人,这是一种歧视。我认为借贷是一项基本人权,只有建立了这项人权,其他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如获得食物的权利、保持健康的权利和接受教育的权利等等”。尤努斯先生在孟加拉创造了一个奇迹。在他的客户中,96%是妇女,他还在不断发展乞丐客户,为最贫困的人提供贷款服务。可以说,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银行经营哲学,为孟加拉乃至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2006年底,我在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局组织的一个全国小额信贷培训班上讲课。有一个学员递上一个条子,问我:“您觉得,阿玛蒂亚·森跟尤努斯有什么不同?”我的回答是:“森与尤努斯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他们对贫困的根源的看法是一致的。森认为‘可行能力剥夺’是造成贫困的罪魁,而尤努斯恰好用行动证明了,信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只要满足了穷人获得信贷服务的权利,他们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获得成功的。尤努斯还证明了,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银行是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

今天,我的观点并没有改变。对比孟加拉,中国更有理由、更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即为所有农民提供基本的信贷和金融服务,并实现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的国民财富2007年就要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我国的经济扩张极为迅猛,改革开放30年以来,均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在全球增长史上创造了奇迹;我国的国民储蓄近20万亿元,拥有雄厚的财富基础。在农村,民间资本极为丰厚,在很多地区,民间资本形成庞大的民间借贷和民间金融网络。而且,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农业面临着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产业的转型,农村的金融需求极为巨大。在这种趋势和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就显得极为必要。

银监会在2006年底出台了“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政策框架。银监会的这些政策都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系统性,可谓高瞻远瞩,出手不凡,确实抓到了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在何处?目标模式是什么?这些问题,学术界和决策部门讨论多年,始终没有积极行动。福特基金会负责人、堪称“中国通”的华安德先生在一次人民银行组织的农村金融改革座谈会上,开玩笑说:“我二十年前到中国的时候,参加农村金融改革的讨论,所听到的内容跟今天的讨论几乎完全一样。中国人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二十年中间仿佛什么都没有做。”

华安德先生的嘲讽尽管有些刺耳,但确实是事实。但是,2006年底银监会的政策框架的出台,彻底改变了农村金融改革徘徊不前的局面。思路决定出路。决策者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的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不再仅仅纠缠于存量的改革,而是在存量改革的同时,着重扶持和培育增量的部分,使新的增量得以迅猛增长。农村信用社可以视为农村金融的存量部分,这部分的改革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而且近年来取得重大的进展;村镇银行、新型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和贷款公司,可以视为农村金融的增量部分,增量部分的迅速发展,势必给整个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它可以给农信社更多的市场竞争压力,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态势,结束农信社“一社独大”的垄断局面,从而迫使农信社在经营和内部治理方面做出实质性的改革。

这种“增量改革”,难道不是我国30年来改革的主要的“传统智慧”吗?试看国有企业改革。当年万般方法都尝试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仍旧徘徊不前。我们采取增量改革的方式,鼓励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现在,非国有经济所创造的产值已经占总产值的75%左右,创造的利税已经远远超过国有部门。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增量改革”的智慧用在农村金融改革中,其威力将逐步显现。

村镇银行作为农村金融领域“增量改革”的重要成果,对我国农村金融结构的提升和农民信贷现状的改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村镇银行的建立实现了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主体的多元化,而这种股权结构的变化最终使得村镇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与原来的农村信用社迥然不同。

其次,村镇银行的成立还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竞争,使得跨区域的资金整合成为可能。2007年4月28日,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出资1000万元,在湖北仙桃建立了北农商村镇银行,这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跨区域竞争的第一步。这个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4个月之后,即2007年8月18日,江苏常熟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发起人,建立了控股51%的湖北恩施咸丰村镇银行;7个月之后,即2007年11月28日,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作为发起人,在新疆五家渠市建立了国民村镇银行。这些事件表明,资金的跨区域整合已经形成一股清晰可见的潮流,而这种跨区域的竞争,对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于改善地方金融生态、对于先进地区金融经验向后进地区的渗透,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再次,村镇银行还引进了更多的外资银行加盟到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总体质量的提高有着深远意义。2007年12月13日,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出资1000万元,在湖北随州建立了独资的曾都汇丰村镇银行,这是外资银行涉水农村金融的第一步。事实上,渣打银行、花旗银行等世界银行业的巨舰都试图驶进中国农村金融这片潜力巨大的海区。渣打银行正计划进入重庆建立村镇银行,而汇丰在开县也将建立第二家村镇银行。花旗银行在中国的农村小额信贷领域已经尝试多年,拥有丰富的“中国经验”,最近拟在湖北宜城成立村镇银行。尤努斯的格莱珉信托基金也在寻求机会建立村镇银行。在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销基层网点、忙不迭地从农村领域退出的时候,外资银行却正在计划大举进军农村金融市场,这岂非咄咄怪事?洋银行忙着“上山下乡”,引起国人热议。难道外资银行都是非理性的疯子?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外资银行看中的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长远潜力和农业转型的前景。在我国大面积的农村地区,经济增长迅猛,农村中小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崛起,我国农村经济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和转型机遇。外资银行不是疯子,也不是傻子,他们目光远大,所看中的往往是几十年之后的市场,着重培育的也是几十年之后的市场。再过十几、二十年,这些市场空间将被瓜分殆尽,中资大银行将悔之晚矣。

最后,村镇银行的建立还使得我国现有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机构有了更丰富多元的投资选择,使它们可以借助新型的金融平台,把资金有效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开发银行最近一个时期的动作值得关注,在几个月的时间当中,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发起建立了甘肃平凉市泾川县汇通村镇银行、青海大通国开村镇银行、四川绵阳富民村镇银行和湖北黄石大冶国开村镇银行等四家村镇银行,开了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先河。城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例子也很多,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吉林磐石融丰村镇银行、吉林东丰诚信村镇银行、内蒙古固阳县下湿壕镇包商惠农村镇银行等,都是当地城市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大连银行也拟在近期发起建立瓦房店村镇银行和庄河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例子有吉林敦化江南村镇银行、甘肃庆阳瑞信村镇银行等。村镇银行发起人的多元化,表明不同金融机构对村镇银行都持有积极的看法。可以说,村镇银行开启了我国农村金融的“战国时代”。

但是,村镇银行的发展也存在很多挑战和隐忧。银行的发展,最终取决于银行本身的信誉,这种信誉不是一天两天树立起来的,而是在几十年、上百年、乃至于几百年的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环顾全球卓越银行,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值得长期信赖的金融机构。由于村镇银行是一个新鲜事物,还不可能一下子累积起自己在社会和客户中的信誉,因此,在短时间中,村镇银行在吸引存款和业务拓展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老百姓对村镇银行还有一个观望、观察、尝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村镇银行必须秉持严谨诚信的作风,严格按照规程办理各项业务,在社会和客户中树立良好的诚信稳健的形象,以此获得社会和客户的信任。没有这种基本的信任,村镇银行的任何发展都无从谈起。一旦因为村镇银行员工或管理层的不谨慎或不诚信而出现问题,村镇银行的信誉就会急速下降,其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这一点,我希望引起村镇银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谨慎、稳健、合规、诚信,是银行生存的根本。

村镇银行的发展还需要管理者有长远的眼光。银行是一个累积信用的行业,银行最大的资产,是自己的信用。这也是山西票号经营近两百年而不衰的重要信念支撑之一。如果一个银行家,在银行创立的时候,不想把这个银行开成“百年老店”,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银行家。我希望村镇银行的管理者,能够高瞻远瞩,有高远的战略眼光,能够放眼将来,而不是被眼前的小利所牵绊。银行最忌机会主义,最忌短期行为。有鉴于此,村镇银行的管理者必须做好内控,严防内部金融腐败,禁止关联交易,在每一个贷款项目审查中都坚持审慎原则。这一点,我也希望引起村镇银行管理者的足够重视。短期行为、机会主义、金融腐败、关联交易,这些行为可以很快使银行陷于瘫痪,一些巨型银行的倒闭可作前车之鉴。

村镇银行还需要极端重视风险管理和贷款评估。由于村镇银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由于村镇银行有着贴近社区、贴近群众的比较优势,村镇银行在对客户进行信贷服务的时候,更应该对这些客户进行“贴身式”的紧密型服务,其信贷服务流程的设计、信贷管理制度的实施、信用评估和信贷风险手段等,都应该适应农村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的实际需求。在风险管理方面,村镇银行应该把自己视为一个主要为当地社区服务的“社区银行”,与社区内的中小企业形成一种良性的、紧密的、基于各种“软信息”的互动关系。“软信息”的利用,意味着村镇银行在评价社区内的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和业绩的时候,主要不是依靠企业报送的各种硬性的财务指标,不是以各种冷冰冰的数据为导向,而是以客户为导向来评价企业,通过各种紧密型的信息搜集手段,来印证客户的财务指标。这样,在客户的信用评估和风险评价方面,就会减少信息失真的概率。

人才问题也是可能影响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在吸引人才的硬性条件方面,村镇银行显然难以与大的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媲美,更难以与外资银行竞争。村镇银行应在人才招聘方面更具灵活性,但应该严格避免“近亲繁殖”。村镇银行还应该重视对员工和管理层的金融教育,使他们在风险管理、财务管理、贷款客户评估、小额信贷技术、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从而应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和未来金融发展的挑战。

在未来的几十年,将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深刻变迁的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将实现彻底的转型,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将基本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村镇银行将担负艰巨的使命,也将赢得巨大的发展空间。衷心祝愿村镇银行创造辉煌的未来,为我国的农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7年12月21日于辽宁阜新

进入 王曙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村镇银行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968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