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光: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样板戏进课堂有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52 次 更新时间:2008-03-30 01:42

进入专题: 样板戏  

王海光 (进入专栏)  

前几天,友人来告,说是教育部要搞样板戏进中小学课堂了。笔者半信半疑地打开电视,果不其然,正播一群孩子咿咿呀呀学唱样板戏的镜头,唱的是《红灯记》选段,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个场面,我们这些从“文革”过来的人可是再熟悉不过了,谁都有过那段大唱革命样板戏的经历。“文革”过去三十多年了,样板戏再度回到课堂上,抚今追昔,真还是有些感慨,更是有些诧异。

教育部关于“京剧进课程”的文件中说:“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部决定将京剧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中”,并指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先在部分省市试点。所指定的15首教学曲目,大都是“文革”中独行全国的“革命样板戏”。难怪社会舆论为之哗然。网上,“愚蠢的决定”,“不得人心”之类的斥声不断。看来出师不利。反对意见主要是两类。一是对京剧进课程提出质疑:京剧能进,昆剧、豫剧、越剧及其他剧种能不能进?戏剧能进,绘画、书法、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能不能进?其二,是对选用样板戏进课堂提出质疑,优秀的传统京剧剧目很多,为什么偏好江青一手搞出的“革命样板戏”?反对者言之凿凿,不无道理。

笔者认为,教育部此举,有着贯彻十七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精神和弘扬“主旋律”相结合的考虑,积极表现之心可嘉。但是,“革命样板戏”并不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而是“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文化标识。从八个“样板戏”的出台,到独霸文艺舞台的“一花独放”,记录着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文化专制主义的发展史。所以,以行政手段在中小学生中推广“样板戏”,不但做法上是草率的,政治上也是孟浪的。于雷厉风行“贯彻”之中,似有把“助兴”变为“添乱”的味道。

“革命样板戏”的出台,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极“左”思潮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产物。六十年代初,在文艺政策调整的背景下,戏剧舞台出演了一批优秀的新编历史剧。如孟超编写的昆剧《李慧娘》、田汉编写的京剧《谢瑶环》、吴晗编写的京剧《海瑞罢官》等。这些出自名家手笔的新编戏曲剧目,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堪称佳作。这些剧目表现了惩恶扬善的传统戏剧主题,受到广大群众欢迎,但却被认为是涉嫌影射“大跃进”的现实。1963年12月12日、1964年6月27日,毛泽东接连发出两个批示,对文艺工作进行严厉批评,在文学艺术界开展了一场政治大批判。上述“李剧”、“谢剧”、“海剧”等一批优秀新编历史剧目,悉数都成了这场大批判的反面典型,是为“文化革命”的滥觞。在文艺大批判的连天烽火中,不但优秀的古典传统剧目不能再登舞台,连改编历史剧和新编历史剧的做法也被尽数否定,大演京剧现代戏成为时代潮流。作为江青包办的大讲阶级斗争的革命文艺代表作,“革命样板戏”得以粉墨登场了。

“革命样板戏”的特点是“革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反映了那个大搞“阶级斗争”时代的需要。在江青手里,样板戏的“革命”特点被发挥到极至。她不仅移花接木,利用特殊权力把别人的劳动成果据为己有,而且还对原组创人员、编导和演员加以迫害。通过搞样板戏的“功劳”,江青获得了指导“文化革命”的权威,开始在政治舞台上频频“亮相”。1965年,她组织搞出了对吴晗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剧的批判,拉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1966年4月,她与林彪合谋,炮制了《部队文艺座谈会纪要》,提出了“文艺黑线专政论”,成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性理论。江青本人也因此戴上了“文化革命的旗手”的桂冠。

“革命样板戏”不仅迎合了大搞“阶级斗争”的需要,还成为了实施“文化专政”的一条棍子,是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一个强硬的政治符号。江青给样板戏规定了一套程式,即所谓从政治需要出发的“主题先行”,所谓突出正面人物、突出英雄人物、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三突出”。英雄人物必须是“高、大、全”,出场要“红、光、亮”,唱腔要高亢、激昂;反面人物则以“短、小、缺”,“蓝、阴、暗”来衬托。这套脸谱化、概念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文革”的意识形态中,不仅奉为圭臬,推广到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而且视为“禁脔”,其他的艺术表现方式被一概否决。无论各地的演出,还是其他剧种的移植,对样板戏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得原样照搬。稍有不同,就是破坏样板戏的“阶级斗争”。创作新剧目的企图,更是被视为对抗样板戏的图谋不轨。因“破坏”样板戏而遭到迫害的人士不计其数。在样板戏大兴其道的年代,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铭心刻骨的记忆。记得前几年曾有一个老作家著文说,一听到电台里播的《红灯记》中李铁梅《仇恨入心要发芽》的高尖唱段,他就会想到批斗和牛棚岁月,神经就受不了。“文革”十年浩劫,伤及上亿人。闻样板戏之声,触“文革”受难之境,情动而潸然泪下者,应是不乏其人。

当然,“革命样板戏”虽然出身有“左撇子”的问题,但毕竟是举倾国之力搞出来的,也还是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既有对传统艺术的继承扬弃,也有对现代艺术的借鉴发挥。近来戏剧舞台上演出的一些样板戏的段子,受到不少群众的欢迎。电台和电视台也时有样板戏曲目的播出,说明还是有不小的受众群。但是,这很难说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试想,现在五六十岁的人,有几个接触过真正的古典传统戏剧?笔者对传统古典京剧的知识,只知道《四郎探母》是歌颂叛徒的,《游龙戏风》是下流淫荡的,《恶虎村》是宣扬地主阶级走狗的。在最需要文化滋养的成长时期,大家接受的都是大搞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文化,哪里知道传统文化为何物。在“文革”整个十年间,全国八亿人民的文化生活,颠来倒去,倒去颠来,反反复复,重重叠叠,就是这八个“革命样板戏”。在这种无微不至的强行灌输中,我们的音乐细胞中,早已浸透了这些样板戏的音符。所谓“八亿人民八台戏,人人会唱样板戏”是也。时至今日,一谈起京戏,人们还会唱上几段样板戏。这与其说是对样板戏的喜好,不如说是一种怀旧情怀。或者说,是当年长期强行灌输的后发效应——再也不会别的东东了。

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人民群众的文化欣赏取向早已是多元化个性化了,酸甜咸辣,生旦净丑,老虎狮子狗,各取所好。作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喜好,样板戏的演出,在电视广播的播出,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是人们文化选择的自由,谁也干涉不着。但是,作为一项政府行为,将学唱“革命样板戏”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则是一种在我们的孩子中强行灌输的做法,是让他们从小接受阶级斗争意识形态的洗礼,实在大为不妥。在这里,我们可以试析一下他们的决策理路:弘扬传统文化,即发扬国粹;京剧是国粹,即发展京剧文化;革命样板戏是革命京剧,即要重点继承;继承要后继有人,即要从孩子抓起;从孩子抓起,即要教育灌输;要教育灌输,即要行政干预,于是,就纳入九年义务教育体系,就有了京剧样板戏进课堂。虽然,“京剧进课程”只是某些官员拍脑袋的产物,实践上注定是行不通的。但当下一些官员价值观的混乱,历史常识的匮乏,也由此可见一斑。唐人刘禹锡有诗云:“请君莫奏前朝曲, 听唱新翻《杨柳枝》”。可谓是“与时俱进”的名句。此时非彼时,毕竟物是人非了。

笔者行笔至此,不免抚今追昔,长嘘短叹。也许是头脑中的旧音乐细胞作祟,总是缭绕着“红灯记”中“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的旋律。忽然间,一个怪念头闪现了出来:心红是因为流淌着生命,一旦“亮”出来,没有生命的流动,不就变成紫的吗?

3月28日

进入 王海光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样板戏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历史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17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