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双螺旋魅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86 次 更新时间:2015-11-28 17:39

进入专题: 教育评论   精英  

谢盛友 (进入专栏)  


大姐来电,很高兴的样子,她说:“小静参加澳大利亚数学比赛,获得全澳州第一名,堪培拉大学约见,之后又考上墨尔本最好的高中,再之后考大学时,总分获得全澳州第二名。……”大姐到澳州闯天下,走时小静还小,寄宿在国内的所谓“贵族学校”。小静一直读书很用功,成绩优秀。两年前到澳大利亚后,大姐为了补偿她将亲生骨肉“遗弃”在国内所造成的母爱,对现在身边的小静除了严加管教外,就是送到补习学校强化训练。大姐总觉得心,欠小静一大笔债,这辈子怎么还也还不完。

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小静英文跟不上,到英文补习学校“恶补”不到半年,小静的英文进步巨大,口语讲得很流利,而且语法词义掌握得很好。以前在电话里大姐经常说,她最大的愿望是让小静读好的学校,读好书,哪怕再辛苦她也心甘情愿。大姐在澳州毕业后,到洋人公司任会计,为了小静当然也为了她自己,她做两份工作,起早摸黑,想多赚一点钱。大姐送来小静的喜讯后,左右嘱咐我,不要心痛钱,自己没有时间,应该让子女到强化训练学校去多读书。

澳州华人众多,仅墨尔本就有二十多万华人。中国人个个“望子成龙”,于是澳州各种各样的强化补习学校应运而生,这些学校多是华人办的,有补习英语、数理化的,应有尽有。小静在的补习学校,英文授课老师是澳州人,其他的数理化老师均是中国人,他们或在大学任教或在澳州人公司任职,周六或周日到补习学校兼课。

大姐以为德国也应该有这类强化训练学校,于是鼓励我把儿子送去“恶补”。我不知道德国其他地方有否类似这样的学校,至少我知道,在德国中小城市没有,要开设这样的班级也很难。华人少,基数小,在一个城市,要找到十个同一个年级的华人小孩,很难,而且并不是每个同一个年级的小孩都需要补习,也并不是每一个小孩都愿意补习。将来在德国的城市,若华人人数多起来,可以考虑办这样的学校,一定有市场,校长可以赚钱,家长也可以圆“望子成龙”之美梦。我居住在班贝克这个小镇,所有中国人屈指可数,没有这类补习学校,也免做“望子成龙”的美梦。

现在有一种时髦理论,双螺旋文化。一个人若在两种文化背景下成长,那么他的智慧超出常人。研究者指出,多数在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具有双螺旋文化基因。比如犹太人在美国,他们既有犹太文化基因,又受到美国文化的熏陶,因此这些人的智慧比常人高。观察一下华人诺贝尔获奖者,比如杨振宁、李政道、崔琦等,也是携带双螺旋基因。他们在中国读了高中或大学,已经接受过中华文化的熏陶,到美国后再接受西方文化,并且由于竞争激烈,华人生来努力奋进,因而出类拔萃。再看在美国“洋生洋长”的华人第二代或第三代移民,尽管有某些优秀者,但因缺少中华文化的那根螺旋,故无法与双螺旋者比美。

双螺旋可能是魔方,也可能是迷信,但是,受过中国“填鸭子”教育的中国小孩,知道读书的味道是什么,可以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苦”。受苦的中国小孩到西方后更加奋进,因而更加出类拔萃。从这方面去理解,也许更能说服人。

英美、澳州崇尚“精英”教育,乐于培养尖子,于是设立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甚至在重点学校,还增设重点班级,重点班级,又设“重点人才”,层层挤牙膏。德国过去不走“精英”路线,讲求均衡发展,因此反对设立重点学校、重点中学或重点大学。精英教育出人才,美国培养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均衡教育不误人才,日耳曼文化也培育不少诺贝尔奖和优秀科学家。但是,2006年开始,德国开始时髦“精英”教育,也设立重点大学。


写于2000 年 8月, 修改于 2007 年12月

进入 谢盛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教育评论   精英  

本文责编:liuwent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718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