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第二次量子革命需要耐心支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6 次 更新时间:2025-03-08 11:44

进入专题: 量子革命  

潘建伟  

 

2月26日,著名量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在《自然》“世界观点(World View)”专栏发表文章,为如何推动量子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见解。

首先,需要注意防止泡沫的产生。尽管有不少企业宣称可以在金融、蛋白模拟等复杂计算领域提供量子计算服务,但实际上相关技术报道中仅演示了小规模的量子算法。当前量子计算机的硬件水平尚无法在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上体现量子优势,距离大规模商用还很遥远。夸大其词的宣称会误导公众和投资人对量子计算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从长期来看,这会打击整个社会对量子计算甚至量子信息技术的信心。为了防止泡沫的产生,学术界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向公众介绍量子技术的真实水平,帮助他们形成对量子技术发展前景的理性预期。

第二,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的资金支持。其中,稳定的政府投入是量子信息技术长期发展的基本保障。量子信息技术的研发尚不能完全通过市场化来筹集资金,美国、欧盟、英国以及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形成共识,近年来大幅增加了政府在量子信息研发的资金投入。与此同时,来自民间的投入是将新兴技术推向现实应用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对量子信息技术的民间投资已经开始活跃,其中包括谷歌、IBM、微软、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加速了量子计算从实验室到产业应用的迭代步伐。

第三,广泛且积极的国际合作交流至关重要。国际学术交流一直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量子力学的发展历史已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然而,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量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彰显巨大应用潜力的同时,也对国际科研协作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事实上,大多数的量子信息技术仍然处于实用化的前夜,建立全球性的合作是推动其早日惠及全人类的关键进程。

如同上一世纪的量子革命一样,以量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也必将带来人类物质文明的巨大飞跃。量子信息技术还需要长期的发展,一个积极、理性且促进合作的环境是必要的。

“世界观点(World View)”是《自然》(Nature)期刊的每周在线评论专栏,旨在为全球科学界的资深学者、政策制定者及行业评论员提供发声平台,聚焦影响科学研究、技术发展及科学治理的关键议题。其内容涵盖科学与公共政策的交叉互动、科研资助体系的效率争议、媒体对科学成果的传播与误读,以及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学术生态中的角色演变等多元话题,致力于推动科学界与公众之间的深度对话。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0564-8

中文版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墨子沙龙”

    进入专题: 量子革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028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