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竹:以产学研融合发展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1 次 更新时间:2024-11-23 20:03

进入专题: 产学研   教育科技人才  

丁元竹 (进入专栏)  

 

摘要: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聚焦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一体改革。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加速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而加速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必须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教育、科学、技术、人才体制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和发展。

 

加快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教育发展、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中之重,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核心内容,必须把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摆在突出位置,最大限度释放人才红利,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新发展阶段的改革开放必须聚焦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

加速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必须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和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一方面,将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经济、面向社会设置课程、培养人才;也要求科研机构必须面向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设计相关研究课题和设定考核标准;另一方面,可以为科研人员立足现实和思考未来拓展更广阔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开展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技术研究,推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并将其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原生动力,引导他们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当前,我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就业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这一方面来自经济下行周期造成的就业岗位减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科学技术还未能托起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原有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正在转型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造成了现行教育体制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之间的脱节。换言之,市场、产业、企业正在迈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形态,而教育教学机构却仍主要着眼于培养适应传统的产业发展、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人才,因而加剧了就业困难和人才浪费。因此,为推进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加速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必须深化产学研融合,推进科学、技术、教育、人才体制的整体性、系统性改革和发展。

产学研融合是促进人才体制改革的关键一环。解决好人才问题是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而产学研融合是促进人才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产学研融合是指教育教学机构(包括各类院校和研究机构等)与各种类型的企业和产业组织建立合作与协同关系,将企业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纳入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学术研究、学科培训、技术开发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紧密联系。

产学研融合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一是教育教学机构与产业组织合作设计更加贴近就业市场和产业发展实际状况的课程,确保学生在进入劳动力市场时能够掌握就业部门所需的技术能力和基础知识。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和产业组织合作开展聚焦解决行业发展实际问题的项目研究,促进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丰富他们的研修经验和提升其动手能力。院校教学课程包括,学生在产业组织内部开展实习、项目研究,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和研究人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环境。产业组织和教育机构的整合,一方面,将促进院校课程与行业标准和实践要求同步,并与最新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还将打破传统的单纯由教师授课的教学方式,支持来自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通过开设讲座、举办讲习班和研讨会的形式,增进学生和教研人员对当前企业发展趋势、面临挑战和存在问题、行业发展标准、市场最新实践和最佳实践案例等的了解,丰富学生和教研人员的知识和实用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将增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使命感,推动研究人员开展更多面向实际、面向未来的研究,强化他们对自己所学知识和所研究问题的应用价值的了解,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是密切学术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构建新型产业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共生关系。教育机构以积极的态度接收来自产业界的反馈,并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研究项目,满足不断变化的产业发展需求,能够确保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融入性、竞争力、创新力等基本功,从而实现较高的就业率。产业组织可为院校的研究项目、学生激励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提高教育机构的整体质量。院校可通过合作伙伴关系获得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使学生和教研人员能够使用行业中最先进的技术工具锻炼自己的相关能力。与企业开展联合研究还可助力院校和研究机构在各个领域取得重大科研进展,为学生和教研人员提供从事前沿创新工作的机会,同时,院校也可以从其研究成果商业化转化中受益,例如可通过专利、许可和衍生公司获得收益。三是提高学生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为有创业志向的青年学生和教研人员提供初创企业资源、专业指导和发展机会,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学生通过实习以及与产业组织合作获得实践经验,使他们具备更有利于就业的相关素质。参与产业组织合作伙伴提供的实际项目,也有助于使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院校与企业合作建立创新中心或孵化器,有助于在学生和教师中培养创业文化,企业还可提供指导、资金和资源,帮助学生和教研人员把他们的想法转化为创业实践。教研人员与产业界的合作有助于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专业发展,紧跟最新趋势。产学研融合为教研人员提供丰富的行业经验,可丰富他们的教学知识和研究能力,同时,与知名企业合作也有助于提高院校声誉,以吸引高素质学生、教师和其他合作伙伴。例如,行业专业人士可以担任院校客座讲师、顾问或兼职教师,为学生和教研人员提供交流机会,密切他们与行业领导者、潜在雇主和潜在合作伙伴之间的联系。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以促进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教育质量和研究能力持续提升。此外,与企业成功整合的院校将更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竞争,吸引国际学生和开展国际合作。总之,院校和研究机构与产业部门的整合会带来诸多益处,提升教育体验,有利于院校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并促进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

国内外一些大学在产学研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清华大学。该校与众多行业保持密切联系,特别是在工程和技术领域。清华大学X-Lab(清华X-空间)作为创新中心积极促进学生、教师和行业合作伙伴之间创业和合作。经济管理学院与IBM和英特尔等全球公司开展务实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商业体验。二是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该校把跨学科教育和与产业界之间的合作列为重要办学议事议程,并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和项目。该校产业联络计划(Industrial Liaison Program, ILP)旨在促进本校研究人员与产业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学生和教职员工通过解决产业合作伙伴提出的实际问题,实现技术转让和技术创新,它还为世界各地的企业利用该校的资源应对当前面临的挑战和预测未来的需求提供支持。此外,该校还通过马丁信托创业中心(The Martin Trust Center for MIT Entrepreneurship)等组织机构鼓励教授和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三是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该校与硅谷关系十分密切,与科技巨头和初创企业也开展了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与合作。斯坦福技术风险投资项目(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 STVP)搭建了学生和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的桥梁,通过课程、研讨会和网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和创新精神。该校毗邻硅谷产业园区,非常便利学生参与实习、研究项目和与一流公司合作,包括谷歌在内的许多世界著名创业公司都起源于斯坦福大学的协作生态系统。四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idgen?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ETH Zürich)。该学院要求加强实践学习和与企业伙伴之间的联系,举办“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行业日”(ETH Industry Day)等活动,创造让企业代表与研究人员开展互动和面对面讨论的机会。该校对工程和技术高度重视,吸引了机器人、生物技术和能源等领域的行业合作伙伴。五是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TUM)。该校以其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著称,其与宝马、西门子、安联等行业巨头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在工程和应用科学领域,该校提供双轨制学习课程,即支持学生交替进行学术研修和在行业生态中参与实际工作。该校的创业中心通过提供指导、资金和网络支持,帮助学生和教研人员把自己的创新理念转化为成功的初创企业实践。学校的创业网络(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the Entrepreneurial Network, TUM EN)支持学生和教研人员把他们的想法转化为适销对路的产品或服务。六是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该校著名的合作教育项目之一是把学术研修与行业带薪工作期限有机结合起来,与全球7100多家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工作体验。滑铁卢大学的速度(Velocity)计划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启动和发展自己的初创企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免费创业孵化器之一。七是剑桥大学。该校拥有完整的企业和创新生态。这些实体在推动研究成果商业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之间的合作。剑桥科学园内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云集,为学生提供了直接的行业接触和创业机会。八是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该校通过其企业实验室与各行各业开展合作,包括劳斯莱斯和新加坡电信等。合作的重点是创新技术,为学生提供前沿研究项目的实践经验。九是皇家理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TH)。其通过创新办公室与产业界保持密切合作,帮助学生和教研人员把自己的创新成果商业化。十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该校的海外学院项目把学生安排到世界各地的创业中心工作和学习,帮助学生获得宝贵的行业经验,并建立全球网络。总之,上述院校高度重视实践技能、研究合作和体验式学习,成功培养了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满足劳动市场需求,培养了既具有科学技术理念,同时又能够把科学技术理念转化为商业模式的人才。

产学研融合发展是企业自主创新和自立自强的重要一招。国有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民营企业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能力、有条件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要激发民间资本投资活力,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项目建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开展自主创新,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就斐然。

产学研融合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好,能够有效促进创新,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竞争优势,助力企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成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一是企业能够满足人才需求并开展具有较高商业化价值的项目。实习、合作计划和合作项目在使企业能够及早发现和培养潜在员工的同时,还可以与院校合作开展前沿研究,带来创新方案和技术进步,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利用院校的研究设施和专业知识降低企业研发成本。产学研融合通常涉及共享资源,如实验室和设备,企业通过支持教育机构为所在社区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出更熟练的当地劳动力,形成积极的公共关系和更牢固的社区联系,为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提升企业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声誉。与教育教学机构合作可以充分展现企业承担教育和社区发展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合作伙伴关系能够提升企业品牌在校园、学生、教师和学术出版物中的知名度。与院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可促成战略联盟,提供持续的收益和共同发展的机会。这类伙伴关系进而可以演变为合资企业,为行业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开辟新的途径。与院校合作开展学术研究可以为企业提供对市场趋势、消费者行为和新兴技术的科学预测,使企业更加深入了解行业趋势和未来方向,帮助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三是提升员工的科学技术素质和保持队伍的稳定性。企业可通过与院校举办研讨会和高级课程为员工技能提升和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合作创造了创新生态系统,增进了院校和行业部门之间的自由交流,培养极具创造力和持续改进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及时获得学术机构的创新成果及初创企业、衍生企业的相关信息,便利其投资或收购。

具体而言,在政府、企业、学术界等的共同努力下,企业将在产学研融合中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解决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挑战,推动经济增长。一是企业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实现生产和发展目标,包括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开发新产品或改进生产流程。创建包括生产和研究部门成员在内的跨部门团队,加强在企业和教育两个领域之间的协作和沟通。通过定期会议、头脑风暴会议和协作项目,营造鼓励和重视生产和研究团队之间知识共享的生态。二是企业持续改进流程,建立高质量商业模式,大幅度提高生产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企业财务成效提升与企业竞争力跃升。三是企业通过为改进产品或流程的创意和解决方案提供激励和奖励,鼓励生产和研究团队创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从生产过程和客户反馈中集思广益,为研发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在生产和研究团队之间建立反馈机制,确保院校和研究机构从生产中获得的认识可以用于研究活动,反之亦然。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和目的,持续监控和评估生产和研究工作的综合绩效,根据需要调整战略和战术,与业务目标保持一致。遵循这些步骤实现生产与研究的强大集成,推动创新,提高效率,增强产业组织的竞争力。

总之,产业界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融合发展为企业带来巨大利好,从扩大毕业生就业,促进有成本效益的研发,到增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合作不仅促进了互惠互利关系,也为各相关主体的增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机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中实现产学研融合发展

培育企业和企业家的长期主义精神。面对方兴未艾的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企业家和教育家必须坚持长期主义的信念,不过度追求短期成效,不随波逐流。“长期的定位对于创造发明是必不可缺的,因为在过程中,你一定会遇到很多失败。”就企业而言,要设定长期高远的追求目标,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在资源配置上进行长期投入。就院校而言,要通过规划未来、制定长期研发计划和培养长期习惯,促使学生具备耐心做事的能力,持续不断地做正确的事情,在追求长远目标中获取回报。

一是培养重视创造力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一方面,要建设创新导向的企业文化,通过强化教育、媒体和公众对成功创新者的认可,营造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将容错视为迈向创新的基本环节,消除研究人员因创新失败而遭受嘲笑的顾虑。为旨在解决人类发展面临挑战的研究项目提供支持,推动可持续性创新。完善创新中的伦理准则,确保新技术对社会作出积极贡献,而不损害人类生存环境和社会福祉。要建立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中的研发人员责任意识和伦理准则,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沿着有道德、负责任的方向发展。鼓励教职工跳出短期目标的驱动,为教职工提供终身学习培训机会,促进教职工持续学习和提升技能,以跟上最新的技术趋势。通过组织技术培训项目、研讨会、在线课程等活动,培养企业员工和实习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要营造产学研融合创新氛围。设立企业导师项目,让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年轻员工、实习生,实现知识传承和专业技能提升,使员工、实习生充分了解企业内部的成长机会和发展路径。推动企业与院校、研究机构合作开展项目研究并开设相关实习项目,为员工、实习生提供接触市场和前沿技术的机会。鼓励员工、实习生参与线上专业社群、专题会议和研讨会,以更好地了解行业趋势。还应积极开发创新集群或中心,促进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并基于各自的研究能力和技术优势,推动技术转让。此外,还要通过市场调查和直接反馈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和偏好,可通过共同举办研讨会等活动让客户参与创新过程。亚马逊公司的成功经验可提供借鉴,“亚马逊公司的平台,是由品牌、科技、配送能力、电商领域的专业技能,以及一个热衷于创新和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杰出团队组成的。”在设计创新项目时需考虑其未来的扩展性,使其能够与时俱进,适应不同的市场;还应将可持续性融入产学研融合流程,创造可持续发展和对社会负责任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制定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数字化转型等全球挑战和机遇契合的长期创新愿景,企业和企业家必须信奉长期主义理念。例如,游戏作为一个产业,确实会对未成年人产生不利影响,但它对于科技开发、技术应用,以及军事应用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对于这样的项目应该全面考虑,促使其健康发展。英伟达在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算力的基础设施企业之前,是主营游戏显卡的企业。但由于抓住了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风口,其在原有显卡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了当前实力强劲的GPU产业,2023年,它的市值翻了三倍以上,成为全球排名第三的上市企业,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地位举足轻重。由此可见,我们要用全面、宏观、系统,兼具历史和未来的视野来看待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发展的规律和逻辑。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资本支持和财政激励机制。在政府方面,要培育充满活力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生态,为创业者提供初创资金。实施专门用于研发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政府补贴和税收政策,向院校和企业提供补助金,支持合作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联合研究计划。建立和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重点项目实施低息贷款或贷款担保的体制机制。在教育机构内设立政府资助的创新中心和孵化器,鼓励企业参与研发。政府、企业和风险投资人要为原创性、颠覆性项目和创意提供支持,推动科学和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在企业方面,要把相应的预算配置到研发活动上,围绕创新发展和技术进步制定中长期规划,组建跨学科团队开展项目研发,基于不同技术技能和基础理论要求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确保始终走在市场和行业前列,还要利用好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措施,积极与政府部门对话交流,助力制定科学的创新政策。

三是帮助企业员工、实习生维持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应始终把员工的身心健康摆在保持生产力发展和提高创造力的重要位置,针对企业研发人员的工作特点,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远程工作机会,帮助员工、实习生平衡工作和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在教育机构和行业内部培养协作文化,设立专门机构优化项目合作及其管理,同时制定道德准则管理合作活动,确保项目以诚信和透明的方式开展。提供法律支持和资源,帮助学校和企业履行复杂的合作协议和合同,促进企业和院校、研究机构融合发展,进而促进创新,改善教育成果,实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

四是扩展全球视野。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发或开拓国际市场,让企业员工有更多机会接触全球市场、多元文化和前沿技术,增强员工、实习生对不同文化产学研环境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五是利用好技术数据。积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等尖端技术提高产品开发和运营效率,支持数字创新,提供先进制造技术、云计算资源和大数据分析工具,使行业和院校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同时,要使用先进数据分析工具深入全面了解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和产品性能。也要利用数字平台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满足个人学习提升需求和组织发展规划。

六是设计好监管框架。制定明确的指导方针并完善相应的法规,明确教研机构和行业部门在合作中的角色和责任。制定标准化的知识产权政策,确保对合作研究和创新产生的知识产权进行公平、透明地管理。还要建立和完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合作符合教育和行业发展标准,并能够持续产生经济、社会和教育效益。

聚焦当代科学发现、技术创新的核心问题。产学研融合的核心必须聚焦当代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核心问题,包括一系列“卡脖子”问题,开展重点攻关,使我国科学发展、技术进步与世界先进水平同行。应放弃传统的“唯论文、唯帽子”老路,以能否推动生产进步,推动技术创新为评价标准,使学校、人才真正服务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并把科学研究知识转化为产业价值。

在人工智能时代,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必须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具体挑战,并及时抓住机遇。一是应将人工智能相关主题和技能纳入高校和科研院所各学科课程内容,还应通过项目、实习和研究机会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技术的实操经验,使其有机会参与人工智能应用,与行业伙伴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开发、部署和评估。不仅包括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课程,还应包括商业、医疗保健、社会科学和艺术等领域课程,学生应学习与各自领域相关的人工智能概念、算法、伦理和应用。企业和教育机构应增进跨学科合作,共同应对复杂的人工智能挑战。要汇集不同背景的专家,包括人工智能研究人员、领域专家、伦理学家、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从业者等一道制定整体解决方案,全方位研判人工智能的各种影响。二是鉴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劳动力的影响,必须建立和完善支持终身学习和提升技能的培训制度。可通过继续教育计划、在线课程和职业发展规划等帮助个人适应其所在行业由人工智能驱动的变化。应通过支持专注于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的初创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促进人工智能领域的创业与创新,包括为有抱负的人工智能创业者提供资源、指导、资金和交流机会,开发和推广他们的想法。高校和科研院所应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公司、研究实验室和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为学生提供了解尖端技术、资源和专业知识的机会。还应推广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提升教育体验的应用,包括个性化学习系统、自适应辅导、人工智能驱动的评估工具以及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内容的创建,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善学习效果和提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人工智能时代的产学研融合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人工智能相关技能,促进跨学科合作,解决伦理和社会影响问题,促进创业和创新,这将在使个人和社会都能在利用人工智能所具备的变革潜力的同时降低其风险,并确保其部署更加负责任和公平。三是信息共享。需通过多种渠道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搭建知识交流的网络和平台,促进合作和实践经验的分享。例如,可定期组织研讨会将学术研究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士聚集在一起,讨论新兴趋势和合作机会。四是加强政策协调与治理。可通过建立部际委员会,协调与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工业、信息、科技及其创新相关的政策,保持合作和宏观政策方向的一致性。要积极实施吸引全球人才和留住高端专业人员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生活质量改善和提供职业发展机会。鼓励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汇集两个部门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以推动创新和经济发展。要重点投资于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科学着眼于探索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是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五是建设研发基础设施。建立公共研究设施和创新实验室,支持企业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园区,为高科技企业和初创企业提供最先进的设施和服务。确保支持创新政策的持续稳定,为长期投资提供确定性的环境。

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校科研院所教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态。推动产学研融合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教研人员在院校中的作用,需要多方面、整体性系统整合招聘、发展和留人等环节,同时应创建一个促进创新、协作和学术卓越的生态系统。一是建立和完善人才招聘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全球人才招聘策略,吸引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顶尖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同时高度关注综合性、专业型人才,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与自身专业设置相关的产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招聘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院校建设,提高院校课程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性。提供有吸引力的薪酬、福利、研究资助,吸引高素质人才。二是建立和完善人才发展体系。为教研人员建立可持续的专业发展环境,包括设置研讨会、国际交流、学术休假和国内外访问,以及在线课程等。通过建立一流实验室、为项目提供资助,以及提供出版和申请专利等方面的便利,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发展和完善活跃讨论、辩论、批评的学术文化,使教师能够积极开展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活动,并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研方法,开拓国际领先的研究领域。三是建立和完善人才保留制度。为学术人才和行政管理人员开辟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为其晋升创造机会,使其成就得到认可。制定促进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政策,包括灵活的工作时间安排、子女和配偶福祉计划。培养包容性的学术文化,重视和吸引院校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鼓励合作和共同治理。四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为教研人员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源和支持,包括有机会接近孵化器、加速器、种子资金等。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和项目,鼓励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推动研究和教学创新。加强与产业界和其他院校的联系,为学生提供知识交流、合作研究和实习机会。相关历史经验表明,国家、组织、企业、个人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加速了技术进步,而对经济和战略优势的追求刺激了各个领域的创新,因此,要创建或参与创新中心或集群,将公司、研究人员和企业家聚集在一起,促进协作创新。五是构建促进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的相关体制机制。要搭建教研人员综合绩效评估系统,综合考量卓越教学、研究成果和社会服务等指标。还要建立学生、校友和行业合作伙伴的定期反馈机制,为课程和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准确反馈意见。通过有公信力和权威机构的认证,促使学术课程和研究活动遵守国际标准。六是营造鼓励实验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允许教研人员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个人项目或创新计划上。实施表彰计划,奖励创新想法和项目的顺利实施,以激励和留住人才。促进跨部门和团队的开放式沟通和协作,营造极具创造力和集体解决问题的文化氛围。通过为教研人员提供资源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将他们的创新想法应用到企业内部项目或业务开展中去。吸收行业代表参加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咨询委员会,确保课程与行业发展的相关性,并与行业需求保持一致。鼓励教育教学机构灵活设置课程,以使相关课程更好地适应新兴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发展促进工作整合的学习计划,如实习、合作计划和学徒制,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行业实践经验。为教育教学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研究项目提供竞争性资助,资助学术研究人员和产业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使用的研究设施和实验室,使学生、教研人员和行业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解决现实世界中遇到的问题。七是加强教职人员相关能力建设和培训。为教职人员专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使其能够跟上行业进步和发展趋势。鼓励企业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项目,使其能够积累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并加强对相关内容的深度理解。同时,要积极支持由教研机构和产业界共同组成的合作伙伴机制,共同开发和提供学生培训计划。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所要求的高质量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聚焦教育体制、科技体制、人才体制改革。探索产学研融合的体制机制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一体改革的重要途径,必须紧扣这一重心,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新经验新做法,加以总结,上升到制度和理论高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来源:《学术前沿》杂志2024年第21期(注释从略)

进入 丁元竹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产学研   教育科技人才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83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