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达: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97 次 更新时间:2024-11-19 21:33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刘宏达  

 

今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围绕“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如何建成教育强国”这一重大问题所作出的重要论断,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理论的重大创新性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教育力量支撑指明了方向。

教育“三大属性”的理论探源

教育的政治属性根源于国家的阶级属性。国家是教育事业发展最主要的管理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从国家的阶级属性到教育的阶级属性、政治属性,体现着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人民属性依存于社会的制度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其所致力建立的教育制度,是一种促进每一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制度。国家的阶级属性决定着社会的制度属性,而社会的制度属性涵盖了教育的制度属性,因而可以说,教育的人民属性是其社会制度属性的核心价值及其呈现方式。

教育的战略属性发轫于党的主动创造性。作为一种系统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体现着党领导人民在不同历史阶段完成重点任务和选择发展方式的主动创造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英才作为历史使命。在极端困难的战争条件下,党根据革命工作需要创办各类学校,通过开设识字班、夜校、半日学校等教育形式开展社会教育与扫除文盲运动,提升民众素质。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文盲人数占全国人口约80%的教育文化落后局面,毛泽东同志指出“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改革开放初期,面对世界经济、科技竞争的形势和我国经济实力薄弱、资源不足、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更高质量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教育发展之间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教育“三大属性”的精神实质

教育的“三大属性”,实质上就是对教育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以及国家和社会如何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政治属性彰显党和国家意志。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这种政治要求体现着教育的政治属性,包括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家校社教育协同发力,不断提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等。

人民属性强调回应群众期盼。随着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呼声由“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满足这种美好期盼必须强调教育的人民属性,要正视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着力推动教育的基础性、普惠性、公共性建设;还要正视不同群体教育需求的差异化趋势,坚持教育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着力推进教育的体系化、特色化、个性化发展。

战略属性体现重点推进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全面建成教育强国等战略深入推进,深刻表明了教育的战略属性。持续深入地推动教育强国战略,必须坚持贯彻系统观念。要坚持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中的基础性先导地位,在政策引导、制度设计、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推动教育优先;要坚持教育强国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体系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统筹协调教育强国战略与其他强国战略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关系,特别是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还要坚持教育领域内部治理的体系化设计与推进,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教育体系,通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育对接国家需求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教育“三大属性”的实践指向

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具有高度的辩证统一性。其中,政治属性是根本前提,是确保教育彰显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的政治基础与政治保障;人民属性是价值目标,既是教育政治属性的价值规定,又是教育战略属性的目标体现;战略属性是实现方式,既是教育政治属性的优势发挥,又是教育人民属性的特色彰显。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需要准确把握其内在的统一性及其实践指向性。

坚持思想铸魂,旗帜鲜明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防范不良社会思潮向教育领域蔓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和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教育领域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为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凝聚强大的思想力量、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坚持系统观念,立场坚定地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前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生态不断改善,但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差距。只有坚持系统观念,既立足学校办教育又跳出教育看教育,既立足教师办教育又跳出教师看教师教育,既立足中国办教育又跳出中国看中国教育,才能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观,不断激发强国强教强师行动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自觉自信。

坚持改革创新,坚定不移地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第一动力。只有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等的改革创新,推动数字化赋能人才自主培养与科技自主创新,才能破解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提升治理效能,发挥教育强国建设所具有的战略先导、重要支撑、有效途径、基础工程等重要作用。

(作者:刘宏达,系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74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光明日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