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群:加强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9 次 更新时间:2024-11-17 11:15

进入专题: 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丁立群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指出,汲取不同文明的智慧和营养,推动文明间的交流互鉴,具有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意义。贺信为鼓励世界各地的学者深入研究古典文明,通过多层次的文明互动和理解,推动全球文明走向更加包容、和谐的未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

挖掘古代文明智慧,汲取古代文明营养

古典文明在世界历史长河中群星璀璨,为人类文明的演进奠定了重要基础。两千多年前,中国和希腊这两大古典文明如两颗巨星在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各自辉映,丰富了人类思想,扩展了人类的视野,创造了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文明的成就不仅对各自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更广泛的区域传播,成为周边乃至全球文化的重要滋养,与其他文明一起共同塑造了辉煌的世界文明。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明成果不仅体现在中华大地上,也深刻影响了东亚、南亚,甚至远至阿拉伯世界,形成了影响深远的中华文明圈。希腊文明作为欧洲文明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影响力遍及西方各国,塑造了整个欧洲的思想、科学和艺术格局。

这两大古典文明共同经历了人类文化空前繁荣的“轴心时代”。在这个时期,人类文化从对自然的直接依赖转向对世界的理性思考,从与天地万物的浑然一体状态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于自然的思想体系。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国和希腊文明产生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文学经典、历史著作、诗歌、艺术和技艺。这些成就不断滋养后世,为后来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基,丢掉了传统文化,就等于割断了民族的精神命脉。因此,对古典文明的保护和弘扬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更是维系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对于中国和希腊而言,保护和传承自身的古典文明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尊重,更是为当代社会提供价值和启示的途径。通过深入的古典学研究,人们可以发掘两大文明的独特特质,凸显它们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主张仁爱和自我修养,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希腊的哲学传统则强调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推动了西方科学精神的萌发。通过系统化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这些古典思想体系的当代价值,激发人们在复杂的现代环境中汲取精神力量。

在当代全球化进程中,各国需要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实现文化创新。通过重视古典文明中的人文精神,挖掘其核心思想,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国和希腊的文明传承,还能为当代人类社会提供新的智慧和文化视野。不同文明在互鉴中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成为应对当代社会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和希腊这两大文明通过古典学的研究和实践,不断释放出丰富的思想活力,为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增强文明交流互鉴,积极促进共同发展

世界文明的魅力在于多姿多彩,人类进步的要义在于互学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十分重视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发展。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这就说明了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根源和意义。

文明交流源于文明的多样性。世界上不同的文明类型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人文条件的不同,存在着天然的差别。有学者曾认为,文明和文化的差异性应当在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中寻找,这里的文化与生态环境包括土地、自然资源、雨量、气候等自然条件与周边的人文条件,正是这些条件与该文明和文化的技术、经济、劳力等文化因素之间的互动,形成了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所以,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是自然形成的,也是不可回避的。

由于文明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产生了交流互鉴的必要性。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各美其美”即是要尊重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长期形成的独特文明和文化。但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世界上每个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智慧,对世界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只有保持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长期形成的文明传统,承认世界文明和文化的多样性,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明的繁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即各民族文明和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共同形成了世界文明与文化、丰富了世界文明与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正是文明的交流互鉴,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既有其内部自我发展的动力,也有文明和文化外部的推动力。文明和文化的交流互鉴就是文明发展的外部动力。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也是一样,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派认为,各民族文化并不是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而只是从世界上到处传播着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借用”了某些现成的东西。这种文化“传播”和“借用”的过程,便是“文化历史”的基本内容。可见,他们把文化传播看作文化发展的动力。这虽然失之偏颇,但是,它强调文化的开放性、强调文化的交流互鉴,这一点是具有启发意义的。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同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会谈时指出:“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通过古丝绸之路的交流,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从来没有产生过文明冲突和宗教战争。”

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而不应该是强制的、强迫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这是我们所说的文明和文化交流互鉴。这种平等、开放的文明和文化互动关系,是有别于资本主义文化殖民性质的,新型的“文化间”关系。中国践行了这种新型关系。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文明传承发展,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全球文明对话,注重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愿同各方一道,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文明的多样性和交融性不仅是历史的积淀,更是未来世界持续发展的根基。我们挖掘古典文明的资源并不在于简单地恢复其原貌,更不是提倡文化的“原教旨”主义,而在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携手解决人类当前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

当今世界不仅战乱频发,更面临着全球性的各种危机,如气候变化危机、公共卫生危机、公共安全危机、贫困不平等等问题,这些危机不仅影响个别国家的利益,更关乎整个人类的共同福祉。应对这些问题需要各国以全球利益为出发点,放下文化、意识形态的成见,在文明互鉴的框架下共同探寻治理方案。

202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为解决这些危机提供了方案。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要以宽广胸怀理解不同文明对价值内涵的认识,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不搞意识形态对抗。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丰富交流内容,拓展合作渠道,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全球文明倡议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文明的多样性是推动不同社会相互理解和合作的重要基础。人类各种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既尊重各民族的文明特色,又应当共享智慧,这是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主旨之一。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需要建立平等、开放、包容的文明关系模式,以摆脱全球化早期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实现多边互动的良性循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还需构建一种全人类责任共担的全球治理新格局,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挑战。全球文明倡议不仅是关于文化交流的理念,更是一种实际行动方案,它强调各国在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平、包容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还在于通过文明的开放性,倡导全球文化的相互借鉴与融合,以促进文明的创新与更新。

全球文明倡议是人类携手构建未来的实际路径。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人类得以在纷繁多样的文化形态中,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实践依据,也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奠定了理念基础。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哲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进入专题: 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66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