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凡 肖瑶: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逻辑、价值意蕴及基本原则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42 次 更新时间:2024-11-03 22:47

进入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陈明凡   肖瑶  

 

摘 要: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没有任何成例可援的伟大事业。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继承中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历史图景变迁中锚定历史新方位,在任务转换中开创实践新路径,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改革深度,锤炼了改革开放史中的改革韧度,延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改革广度,提升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改革效度。当前,我们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等基本原则,这对于进一步用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总结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把握新时代改革关键着力点的基础上,明确将“为什么要把全面深化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如何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大课题之一。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矗立起的新里程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审视和科学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逻辑,灵活把握其整体性价值意蕴和基本原则,对于进一步用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法宝”和“关键一招”具有深远意义。

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逻辑

追溯和分析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演进逻辑,可以动态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规律。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在理论继承中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历史图景变迁中锚定历史新方位,在任务转换中开创实践新路径,实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一)在理论继承中实现创新发展

理论演进是历史演变的生动缩影,理论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既有理论成果的继承发展和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哲学基础。囿于当时历史环境,他们的研究重心更多地放在社会革命上,并没有论及社会主义改革,但他们作出的关键性论述仍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1890年8月,恩格斯在致奥·伯尼克的信中曾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这表明,社会主义正是在不断探索和改革中逐渐展现其旺盛生命力的。列宁在探索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及建设道路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思想,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活水源泉。列宁意味深长地指出:“新的世界,社会主义的世界,是以苏维埃共和国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毫不奇怪,这个世界不会一生下来就完美无缺,不会像密纳发那样一下子从丘必特脑袋里钻出来。”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将不断变革体制机制和调整生产关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注定要有漫长的“阵痛期”。因此,列宁强调要从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我们每前进一步和每提高一步都必定要同时改善和改造我们的苏维埃制度”。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与改革实践的“灵魂”契合。早在1957年,毛泽东就在“以苏为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中国化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党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原则,强调:“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靠我们来领导。”他创造性地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思想,并提出通过改革与调整处理“非对抗性矛盾”的观点。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逐渐深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邓小平深刻指出:“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他科学阐释了改革性质、目的和基本原则,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框架体系。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洞察时代大势,实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他在科学指明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的同时,进一步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方法原则、保障体系等方面构筑起了理论体系的“四梁八柱”,成为具有新突破的成熟性理论思考。

(二)在历史图景变迁中锚定历史新方位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种思想认识与客观实践,是以往一切经济生产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只有将全面深化改革置于历史坐标中才能进一步把握其连续性与阶段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正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主动求变、开拓创新的历史主动精神推动着改革实践不断创造历史新篇。

寻求变革是中华民族应对民族危机的探索方式。当历史的车轮行至近代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迟滞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撞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面对民不聊生、山河破碎的历史性劫难,无数仁人志士在艰苦卓绝中寻求变革,先后提出了诸如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等诸多不同的理论主张,但均以失败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成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道路,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变革实践主要呈现为不同阶级在危亡关头探寻救国方案,是由自发性逐步向自觉性的行动转换,成为中国人民寻求变革、自救图强的精神标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生动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逐步转变为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面对“何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如何改造”的历史课题,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一条既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又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改造新路。这条新路就是坚持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举中,促进生产力发展和逐步改善人民生活,采用循序渐进、由低到高、逐步过渡的方针实现了社会深刻变革与总体稳定。历史地看,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在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中进行深刻社会变革,不仅没有破坏生产力和引起巨大社会动荡,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增进了社会安定团结的罕见功绩。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独创性贡献,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历史借鉴。

改革开放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战略抉择。在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历史节点,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领域、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地指出:“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说过:‘改革的意义,是为下一个十年和下世纪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年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邓小平同志看得很远、想得很深。”改革实践推进到今天,正处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要看下世纪前五十年”的关键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改革攻坚战中迸发出愈发雄厚的实践伟力。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所面对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愈发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阻碍。因此,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三)在任务转换中开创实践新路径

任务的转换是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效能的根本驱动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他反复强调:“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都必须顺应实践逻辑,精准把握历史脉搏,谨慎部署战略工程。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全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状况变化是认识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前提。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主要矛盾变化作出了重大判断: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社会主要矛盾为客观依据。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在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要在统筹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要充分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所作出的战略部署:“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收入分配和就业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推动解决体制机制上的民生短板,继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不断驶向前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它在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丰富发展。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它不仅打破了旧有的体制束缚,激发了社会活力,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要求我们党必须将以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中心任务。2024年2月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再次强调,“要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聚焦妨碍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洪流,必须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从前期夯基垒台到中期积厚成势,再到现阶段的系统集成,改革进程逐步走向全面深入,这就更加迫切需要明确改革的目标导向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系统规划并明确其总目标和任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勾勒出清晰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立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个历史方位,为进一步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以总目标规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指向,不断把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二、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意蕴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没有任何成例可援的伟大事业。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与理论创新彼此契合、双向互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了立体式变革和整体性重塑,中国式现代化向纵深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潜力不断得到深入挖掘。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改革深度,锤炼了改革开放史中的改革韧度,延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改革广度,提升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改革效度。

(一)深化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改革深度

中国的改革历程,就是党带领人民在百年征程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奋斗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走过了改革开放40多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使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面对改革的难关险滩,如何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度的重大课题。

深化改革的深度,首要的就是“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牵引全面深化改革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改革经验。经过4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已经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不充分、政府和市场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等问题。尤其在当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轴作用便越发凸显。因此,我们需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聚焦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完善市场规则,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基础。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深化改革深度的战略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发展阶段要求我们不仅要继续巩固和拓展已有的改革发展成果,更要勇于开拓创新,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我国改革实践由“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的指南针,更是我们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增强我国经济韧性和竞争力的战略抉择。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精准定位发展阶段、掌握发展理念,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才能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把握历史主动,续写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华章。

(二)锤炼了改革开放史中的改革韧度

改革开放并非一日之功。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不断探索前进的进程,也是党带领人民不断锤炼改革韧度的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可循。中国的发展注定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前进,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敢于迈出第一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才能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磨砺改革韧劲。中国是一个大国,绝不能在根本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同时又不能因此而故步自封、僵化封闭。因此,必须采用投石问路、试点先行的方式积小胜为大胜,使得改革韧度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陆、从局部到整体不断得到锻造。这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改革方式——“摸着石头过河”,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在试验中总结经验,推动改革渐进式、波浪式前行。

在科学回应关键问题中凝聚改革共识,是改革韧度的重要锻造之力。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市场化改革之所以很难突破,除了既成利益格局的阻力,关键在于意识形态障碍”。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特区、证券、股市等新生事物的性质充满疑惑。邓小平明确以“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和“社会主义本质论”有力破除了改革的思想禁锢。随着改革历程的推进,“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成为思想争论的关键性问题。能否准确回应这一问题,决定着能否继续将改革引向深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和发展。这就为新时期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准备了思想基础,凝聚了改革共识。

在历史的波峰浪谷中彰显改革成效,是改革韧度最重要的检验标准。20世纪末,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处变不惊,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毅然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华大地上掀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高潮。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陷入低迷,而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仍以90%的高速度引领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成就。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和商品出口国,2018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科研投入国家,2019年中国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国际金融论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在历史发展的每个关键节点,中国改革开放都以强劲的韧度有力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在这场伟大社会革命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延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改革广度

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向前发展的。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现实向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提出了历史性课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并存的历史时代,如何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张力?20世纪后半期,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浪潮中探索前行,有的国家因改革而兴,有的国家因改革而人亡政息。中国在改革实践中高高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流砥柱。中国改革实践在历史性展开中进一步延展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改革广度,为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实践提供了重要借鉴。

一是社会主义改革要科学研判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只有明确历史方位,才能立足本国实际,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突出社会主义改革在两种制度较量中的比较优势。中国依据现实国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对越南、老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事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991年越南共产党七大通过的《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国家建设纲领》初步确定了其过渡时期的总目标。同年,老挝人民革命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老挝将经过若干历史阶段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入社会主义,这就为其“革新开放”提供了现实前提。

二是社会主义改革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要巩固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绝不是要削弱甚至放弃社会主义事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戈尔巴乔夫彻底放弃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路线,酿成了世纪悲剧。中国在改革中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推进到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推进改革的样板。越南革新开放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老挝坚持的“六项基本原则”,古巴的“三不放弃”,都是确保社会主义改革方向的重要举措。

三是社会主义改革要合理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文明成果。邓小平指出:“认识落后,才能去改变落后。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古巴效仿中国改革外贸体制,适当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建立马列尔“发展特区”,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越南也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实现了经济新的腾飞。朝鲜借鉴中国经验,从1992年到2005年先后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以吸引外资。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广度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不断延展的真实写照。

(四)提升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改革效度

全面深化改革成效已然成为创造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改革实践中生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历程中,中国实现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不断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作出新贡献,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极大的鼓舞和信心,这无疑提升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改革效度。

第一,以改革实践推动扭转西方现代化逻辑主导下“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中国成为阔步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从2013年到2021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高达6.6%,不仅大大高于2.6%的同期世界平均增速,也高于3.7%的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更高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这些数据表明,在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中,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正在以其深度发展不断创造特有的文明意蕴。

第二,打破了非此即彼的改革成效评判标尺,倡导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尖锐批判了以西方标准评判改革成效的做法,“看到别的国家有而我们没有就简单认为有欠缺,要搬过来;或者,看到我们有而别的国家没有就简单认为是多余的,要去除掉。”西方现代化模式影响极为深刻,以至于其他国家往往抛弃自己的制度而盲目照搬西方“先进”制度。诸如非洲、拉美国家推行的“欧化”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土耳其推行的“青年土耳其”运动,印度的圣雄甘地所掀起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最终都使自身深深陷入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分工体系之中。而今,中国所主张的文明交流、文明互鉴、文明共存无不展现出中国改革实践强大的包容性,凸显了中国改革的成功之道,即:在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们既要坚决反对抛弃“根脉”的文化激进主义,又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文明改革之路。

第三,提振了后发国家以自主改革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自信。中国改革彰显的实践效能向后发国家证明了,必须依据本国具体实际,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现代化之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时代,后发国家普遍面临着现代化世界难题的困扰。落后畸形的经济结构、贫困化的社会境况、依附型的国际关系等难题,使得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困难程度是难以描述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辟,不仅为落后国家迈向现代化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津巴布韦中非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研究员唐纳德·鲁沙布瓦(Donald Rushabwa)曾指出,非洲国家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通过攫取殖民地的财富来实现现代化,而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有相似的背景,也曾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但中国只用了短短40多年时间,在没有剥削任何国家的前提下,就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完成了科技和基建等多个领域的全面现代化,这正是发展中国家学习的榜样。

三、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遵循“六个坚持”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这为我们党在新征程上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推进改革实践,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方向自觉、引领自觉与使命自觉提出了新的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问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深化改革是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其改弦更张。改革要有方向、有原则、有立场,就要始终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就要以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坚持做到“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增强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引领自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对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课题的创新性回答,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的一场深刻而全面社会变革。因此,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仅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和锐气锻造领导主体,还要直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

充分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使命自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始终贯穿于党领导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中。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迈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必须持之以恒、善作善成,始终以党的初心使命教育干部,确保改革措施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铸就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指向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这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旨归和力量之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价值指引。

全面深化改革为了人民,彰显了改革的价值向度。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改革的历程中,始终坚定人民立场,使改革成果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要有很多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立志改革的人。我们共产党员都应该是这样的人。”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要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性原则,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底色。

全面深化改革依靠人民,指明了改革的依靠力量。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如何改、靠谁改,归根到底离不开人民群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政治优势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认真听取群众呼声、解决人民所思所盼的问题,及时破除妨碍民生的体制机制弊病,形成了人民群众所认同的改革成果。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

全面深化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改革中,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审视改革成效的一面镜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带领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并继续带领人民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懈奋斗。人民有所呼,改革就要有所应。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优化收入分配制度,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让更多人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从而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改革实践,把人民的希望变成改革成效。

(三)坚持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才能不迷失自我,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中国共产党绝不是守旧的政党,它总是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不断吸取进步的精神内核,在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程中带领人民谱写改革华章。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最大的勇气直面时代新变化,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2024年2月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四次会议强调:“改革举措要有鲜明指向性,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去,改革味要浓、成色要足。”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复杂的社会变革,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问题导向,才能在面对新矛盾新挑战中,创造性地提出新举措、制定新策略、凝聚新力量、升华新理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守正,即守真理之正,在政治上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即勇于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守正创新,一是要立足新的历史发展方位,解答新的时代课题,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和人民推动改革实践的理论升华,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坚持用这一最鲜活的理论成果指导改革实践,是我们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二是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趋势,中国共产党要时刻保持清醒坚定,迎接新挑战,破除新壁垒,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和全面深化改革是相互促进的。以新质生产力破解关键领域“卡脖子”危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新动能。同时,全面深化改革要着力于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

(四)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

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推动各方面制度有机衔接,高效运作,实现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因此,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必须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意味着要进一步以全局视野和系统思维来推进制度建设。要将各项制度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推动构建一个全面覆盖、逻辑严密、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确保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制度之间能够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合力,避免制度冲突现象。要结合新形势,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制度执行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实现制度运行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更加突出重点,是指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聚焦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实现重点突破。要深入分析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瓶颈和体制障碍,明确改革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从而实现将有限的资源用于解决核心问题,确保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推动相关领域和环节的制度创新和改革深化。

更加注重改革实效,就是要突出强调制度建设的实际效果。在推进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注重长远影响,强化执行力度,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和落实,防止制度沦为“稻草人”或“纸老虎”。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制度缺陷,确保制度具有前瞻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这些举措,才能构建起更加完善、更加高效、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五)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而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已然成为现实。在前进道路上,全面依法治国仍然是推动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动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支撑。

首先,要科学认识法治与改革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相伴而行,相辅相成。改革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动力,法治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深化必将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深化,法治的完善将会为改革提供战略保障。在改革过程中,法治能够确保改革的合法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通过法治的方式推进改革,明确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规范改革的行为和过程,保障改革的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从而为改革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强调改革开放推进到哪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到哪一步。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坚持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并举,以法治引领和推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和完善法治。要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的原则。一是确保所有改革措施均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对于需要制定新法的领域,要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推动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的立法工作。二是要注重运用法治巩固和拓展改革成果,把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及时上升为法律,使之成为必须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同时,要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协同推进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的改革,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在法治轨道上稳步推进改革,注重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的统一性与衔接性。制定改革方案时要充分考虑法律依据,对于实践条件还不成熟但需要先行先试的领域,应按照法定程序获得授权;对于现有法律不适应改革要求的,应及时推动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废止,以防止过时的法律条款成为改革的阻碍。只有形成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才能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改革成果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挥效益。

(六)坚持系统观念

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改革整体成效的重要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改革进入深水区,面对的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统筹全局,注重各方面各领域系统协调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就是改革更加注重系统协调的生动注脚。实践证明,善于打好“组合拳”,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才能最大程度地形成改革合力,释放改革红利。

系统思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性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阶段,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树立系统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从大局研判方位,从整体安排部署,系统推进工作。

全局谋划、整体推进是全面深化改革行之有效的策略。改革开放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领域。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同时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因此,在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必须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进一步处理好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主流和支流的关系、系统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稳扎稳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

 

作者:陈明凡,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肖瑶,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

来源:《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24年第8期

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研究”(22ZDA018)的阶段性成果。——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入专题: 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23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