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建中:民间文学:日常生活的审美形态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8 次 更新时间:2024-08-15 09:56

进入专题: 民间文学  

万建中  

 

什么是民间文学?一般认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一样,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事实上,民间文学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民间回归生活本原,是其当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民间文学的特质

“民间文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不完全属于“文学”。解决了什么是文学的问题,仍难以明确何为民间文学。事实上,“文学理论”很少顾及民间文学。譬如,苏珊·朗格和伊瑟力的接受美学、英伽登的读者反应批评、伽达默尔的阐释学等理论,皆强调文学接受者的主体地位,但他们的立场指向阅读文本的读者,民间文学的接受主体却在其视域之外。尽管《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对民间文学有所涉及,但大多局限于相互影响的视域,没有专门论述。钟敬文先生认为:“中华民族除了上层文学或精英文学外,还有别的文学,如有大量的通俗文学,即城市市民享用的一种文学。此外,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国家,所以在上层文学和通俗文学之外,还有一种被更广泛地创作和传播的文学,即农民文学、口头文学。这三层文学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学财富。”

民间文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不仅指民间记录文本。记录民间的文本是采风的成果,不可能涵盖民间文学的全部。真正的民间文学存在于生活当中,其中的许多部分不容易被“采风”,并用文字描述出来。此外,民间记录文本也不可能还原民间文学的表演状态。民间文学表演者的每次实践活动,都是创造性的即兴表演,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的文学交流,即便同一表演者表演同一作品,每次也都是有差异的。民间文学的变动既来自表演环境的改变,也是由表演本身造成的,任何表演都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创造性的发挥。民间文学的书面文本与生活文本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生活世界审美化

民间文学的创作和流传是民众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和民众的其他生活融为一体,并非一个单纯的审美过程。民间文学是文学,但又确实是“非”文学的。首先,文学是一种写作,而民间文学显然不是写作出来的;其次,在民间,文学与非文学、文艺活动与非文艺活动、审美与非审美的界线极其模糊,即便有专门的文学行为,那也是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民间文学的表演往往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和民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和抗争,以及各种仪式活动紧密结合的,有着充分的实用意义,是民众进行生产和娱乐的基本方式,可称之为“民间文学生活”。民间文学把一切崇高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生活意象下移至人世、日常与身体的层次。

一提及民间文学,人们就会列举许多文本,诸如《白蛇传》《鲁班的传说》《狼外婆的故事》等,并用书名号将文本的名称标识出来(这些名称多为记录者所加)。在呈现样式上,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没有区别。而且,一旦采风记录下来,这一文本便成为经典,被学者反复引用,那些口耳相传的处于生活形态的民间文学反而陷入被遗弃的境地。受作家文学观的直接影响,民间文学界普遍视文本(作品)与文学为同义语,确信只有以文本的形式才能给予民间文学正当性,文本使民间文学乃至民间文学学科得以成立。20世纪90年代以前,研究民间文学就是研究民间文学文本,显然,这是沿袭了作家文学的文学观和学术套路。其实,文本植根于表演情境,两者本为一体,脱离了表演情境,文本就可能会被误读。

文学或审美的属性不能涵盖民间文学的所有特征,甚至也非其突出特征。就最简单的民间文学文类“讲故事”而言,“故事”只是在场者交流的内容或者话题,这种交流形式与其他交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故事性”的。所谓的故事文本并不重要,它们仅仅是这一交流活动的附属品,或者说是让交流活动持续下去的话语。给在场者带来身心愉悦的并非“故事”,而是“故事性”的交流活动。民间故事是面对面和多人参与的共同叙述,是一种交流方式,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一种生活经历。可见,以文学定性“讲故事”显然不合适。

民间文学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民众在从事民间文学活动时,并不把它当作艺术创作来对待,民间创作行为常常是伴随着生产或其他活动一道进行的。此外,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的情感表达,是一个区域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的叙事。这些均与作家文学和其他文学形式有很大的区别。从生活的角度定位民间文学,可以更科学更全面地认识民间文学;将民间文学复归为原本的生活状态,从实际生活中进入其存在空间,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民间文学。同时,对民间文学现实意义的把握,也只能在现实生活的宽广维度中进行,否则,这种把握就是不充分的、不全面的。以往对民间文学现实意义或价值的认识局限于文学范畴。事实上,只有将民间文学置于其生存环境中加以审视,才能突显其意义和价值。

民间文学的现代发展

民间文学学者应改变原有的民间文学即民间文学文本的立场,从生活世界的层面树立崭新的民间文学观。

如果把民间文学视为可供阅读的记录文本,而对演述的实际状况和生动过程视而不见,民间文学只能沦落为被拆分的词语(符号)、结构、情节单元、人物和母题。对民间文学文本批评的全面反思兴起于表演理论的引入。表演理论之于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主要贡献不在研究方法,而在研究观念。民间文学表演的过程、行为,以及表演文本与表演环境之间的关系成为学者们讨论的主要问题。

在民间文学界,如今最前沿的研究是立足于表演中的民间文学文本,强调文本与语境的结合,这种仍以文本(表演了什么)为中心的文学思维范式并没有开辟民间文学学科的新局面。倘若我们采纳广义的文本概念,将具有娱乐或审美性的民间文学生活当作完整的文本,即民间文学生活文本,这就给研究开掘出蕴含多种可能性的开放的文本资源。这一认定必然赋予充满活力的民间文学生活态势,让我们不再因传统的口头文学的逐渐失传而感到失落。因为民间文学生活总是具有开辟自己生存空间和领域的内在机制。

民间文学生活是极富激情的生产方式,喜庆、愉悦、释放、狂欢让各族人民在这种生活中乐此不疲。当然,这也是最能引发学术兴趣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学者们在田野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表演的生活文本进行富有创见的解读和建构。于是,运用相关学科诸如历史学、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乃至社会学的方法便变得理所当然,并且可以跳出文学思维范式的一贯窠臼,打开最为开阔的研究视角,给予各种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可能性。民间文学生活的学术指向关注的是民间文学生活的事实,至于文本是否传统、是否口口相传不必十分在意。由此,民间文学才可以抖落传统的重负,以面向未来的学术姿态前行。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民间文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艺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426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