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聪:在安理会关于国际秩序和多边合作公开辩论会上的发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90 次 更新时间:2024-07-19 22:00

进入专题: 国际秩序   多边合作  

傅聪  

 

主席:

中方赞赏俄罗斯倡议召开此次公开辩论会,欢迎拉夫罗夫外长主持今天的会议。

构建公正、民主、可持续的国际秩序是我们的共同追求。1945 年,“为欲免后世再遭战祸”,我们的先辈们秉持多边主义精神,在二战废墟之上建立起联合国这一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宪章奠定了现代国际秩序的基石,确立了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承载了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而不懈努力的崇高理想。

此后,一大批国家在民族独立解放的浪潮中应运而生。70年前,面对冷战阴影和一个分裂的世界,如何实现联合国宪章承载的共同理想?中国领导人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充分体现了宪章精神,铸就了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不分东方西方,都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也为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对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探索没有停止。当前,国际政治阵营化、世界经济逆全球化、国际治理碎片化愈演愈烈,人类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扶择。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形势下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和弘扬。中方认为,要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应当从以下六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维护主权平等,让每个国家都在多极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应有的作用,共同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二是坚持相互尊重,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不干涉别国内政。

三是打造共同安全,立足安全不可分割的客观规律,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构建更加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四是促进共同发展,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加快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努力实现不让任何国家、任何人掉队的目标。

五是秉持公道正义,维护联合国和国际法权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六是展现开放包容,推动不同文明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主席,

当今世界乱象纷呈,关于国际秩序的讨论众说纷纭,一些原本显而易见的道理被肆意歪曲,一些似是而非的论调大行其道。结合今天会议的主题,我愿就以下几个问题谈些看法。

第一,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国家谈论“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究竟基于什么样的规则?基于谁制定的规则?却没有人给出清晰明确的答案。事实上,一些国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真实意图是在现有国际法体系之外另搞一套,为双重标准、例外主义寻求合法性。我要强调的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秩序,那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原则性问题容不得含糊,必须旗帜鲜明,混淆视听的各种模糊概念可以休矣。

第二,在乌克兰危机和巴以冲突延宕背景下,各方高度关注国际共同安全,很多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了促成和平奔走呼吁。北约作为冷战遗留的区域军事集团,却谋求扩大势力范围,热衷于制造虚假叙事,到处拱火浇油,挑动阵营对抗,甚至在乌克兰问题上向域外国家甩锅推责、嫁祸于人,这同国际社会劝和促谈的努力背道而驰。历史充分证明,北约的黑手伸向哪里,动荡和混乱就出现在哪里。中方奉劝北约和某些国家反躬自省,不要再做损人利己、破坏共同安全的麻烦制造者。

第三,共同发展与共同安全相辅相成,是良好国际秩序的根基,其中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不可能建立在发达国家越来越富、发展中国家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我们要顺应全球南方集体崛起的大趋势,在国际金融架构改革、人工智能治理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赶超助力和赋能。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建起“小院高墙”,滥施单边制裁,扰乱全球产供链,最终将导致双输、多输的局面,对这种错误做法,我们必须予以坚决抵制。

主席,

今明两年,联合国将迎来未来峰会和成立80周年等重要议程。我们要抓住这些重要的历史契机,共同努力,推动国际社会更紧密地团结在联合国旗帜之下,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建设公正、民主、可持续的国际秩序作出不懈努力。

谢谢。

    进入专题: 国际秩序   多边合作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59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