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十年绘制农村形态壮丽长卷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37 次 更新时间:2024-07-08 23:11

进入专题: 村庄形态调查  

徐勇(华中师大) (进入专栏)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业文明传统。但在漫长的历史上,农村只是一种存在状态,而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将农村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对象,是近百年的事。这一百年处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年代。在这一转变中,农村存在诸多问题,而农村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兴衰。对农村的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是基于革命和现代化建设需要而引起的。解决现实问题的导向使得对农村的认识尚不全面和深入,更多是与传统的决裂。而历史是难以割裂的。深厚的历史传统成为社会转变的重要制约因素。20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付出了沉重代价。重要原因是对传统社会形态缺乏准确、深入和细致的认识。正是基于这一原因,我们于2015年启动了“深度中国调查”。

七大区域的村庄调查已经历了十年时间。期间因为新冠等特殊原因,有所中断。我们今年将开展的东南和东北区域的村庄调查,实际早已做过。只是因为中断而未能做完或者提供调查报告。今年的调查是对过往调查的延续和补课。

近十年的村庄形态调查,我们的收获很大。

一是对传统农村有了全面认识。我们的村庄调查主要是对新中国建立前的传统社会形态的普遍调查。从我们的调查看,传统社会形态就如一部人类社会进化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因素;从部落制、村社制、庄园制到家户制等,各种社会形态非常丰富。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差异巨大的社会形态同时存在于一个时空。中国是一个社会形态研究的富矿。比较早开展田野调查的前人没有能够全面进入。我们很有幸,能对中国这一富矿进行全面开掘。今后不可能再进行了。因为传统形态正在迅速消失。

我们现在完全可以绘制出一幅巨型的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形态图。就如中国历史上的《江山万里图》和《清明上河图》一样。通过这一图景,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农村社会形态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变化性。

二是抢救了大量历史资料。通过田野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调查资料。在黑格尔看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具有历史感的国家,历史上的什么事都要记上一笔。坦率地讲,过往的历史记载主要是上层。在传统中国,愈往上层,历史记载愈细,包括皇帝的起居录,愈往下层,历史记载愈粗。《史记》和《资治通鉴》主要是王朝更迭史、帝王将相史,是统治史。人民创造了历史,史书未能记载人民。我们的社会形态调查恰恰是进入农村社会内部和农民日常生活之中,了解农村和农民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难以有现存的文字记录,只能通过我们的访谈和收集民间记载而获得。通过近十年的调查,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调查资料,仅仅是已出版的调查报告便达到数千万字。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我们出版的调查报告现已作为世界重要图书馆的馆配图书。

这些调查资料随着当事人的去世已不可能再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拥有独一无二,难以再有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说是我们院的“镇院之宝”。

三是有了初步的理论开发。随着调查的开展和深入,我们开始进行理论开发,能够获得一些理论发言权,提出了一些具有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我国的社会科学是从外国引入,最初是经由日本引入的。在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方面,外国学者走在前面。这是因为我们身在中国,是从实际问题出发研究农村问题和出路。而外国学者是将中国农村作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具有理论关怀,也产出了一些理论成果。但随着对中国农村的深度调查,我们发现外国学者的结论是有限度的。如日本人基于调查,就中国是否存在村落共同体的争论长达半个世纪,我们现在有了对话的基础。随着理论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平心静气利用宝贵的资料进行扎实的研究。现在,我们看到的学术研究重要著作还是外国人撰写的。我们的学术研究要提升,需要时间,需要积累,需要心态。没有第一手资料,很难做出一流学问。但第一手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动手收集。

四是提升了调查者的能力。田野调查需要调查者具备书本以外的认知能力,需要到田野现场上去,需要穿越历史时空,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特殊的本领。我们经常讲,一个人的情商比智商重要。智商决定飞多高,情商决定走多远。情商不是自然天成的,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大家去村庄做调查,没有家长的呵护,没有老师的指导,困难要靠自己克服,克服过程就是增强情商的过程。我在皖南调查时,当地人说,男孩十多岁就往外一丢,只身闯天涯,当地产生了许多精英。我们这次的东北调查,要有“闯关东”的精神。这一过程会充满艰辛。你们的学长在青藏高原,在云贵深山,在茫茫草原,住在当地调研。大家都感叹,没有村庄调查,难有历史的深度;经历了村庄调查的人,什么苦都能承受。相信你们也会经受住历练!

到今年,我们的“深度中国调查”就全部结束了。因为传统形态正在消失,现代化正在深刻改变农村。我作为这一调查的发起者,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的工作。传统农村社会形态的壮丽长卷,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绘制的。我们出版的每一份报告都记载了调查者和调查过程。

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为这一项工作划上圆满的句号!

 

(本文是作者2024年7月3日在“东南东北区域调查启动会”上的讲话,经作者审订)

进入 徐勇(华中师大)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村庄形态调查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学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328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