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赵馥洁先生以读书、教书、写书作为其活动和事业的自我总结。他以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研究儒学发展演变作为治学起点,数十年来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传统价值观的演变历程,在历史演变中梳理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整个发展脉络,探讨了中国哲学体系中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论的融通问题及其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问题。作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陕西学人,先生对关学学派特别是创始人张载其人其学给予了分外的关注,把研究张载及关学作为治学的重要内容。先生在大学从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探索和思考,日积月累地形成了关于对教师这一职业的体会和理解,凝练为“师道的自觉”。先生概括自己几十年来的学术研究心得,总结为“学科论域的自爱之情”“学说观点的自知之明”“学术方法的自觉之用“”学问心态的自得之乐”四个方面,统称曰“ 学问的自得” 。
关键词:赵馥洁 传统哲学价值论 师道的自觉 学问的自得
年逾80高龄的西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赵馥洁先生长期在高校从事哲学教学和研究,是国内著名的价值哲学和中国哲学史专家,主要学术贡献是开拓性地研究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建构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和演变历史,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笔者有幸跟随先生攻读中国哲学专业的硕士和文化安全研究方向的博士学位,并担任先生的科研助手,长期得到先生的谆谆教诲,受益无穷。
少年志趣在囊萤
赵馥洁先生出生在陕西富平的一个耕读之家。其祖父藏书颇丰,既有儒家经典“十三经”等,还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大量历史书籍以及不少古代诗词文集,先生从小浸染其中。在中小学阶段,先生的语文特别是古典文学课学得好,中学期间还读了不少中西方文学作品。高中毕业时,在老师的建议下报考了哲学专业。在大学系统学习哲学后,先生对哲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和深厚的情感。大学四年中,除却专业课程学习,还阅读了大量中国古代哲学的典籍。大学毕业后,1964年至1979年,先生先后在西北政法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任教,在此期间,系统阅读了大量马列哲学原典与中国古代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逐渐酝酿、沉淀了学术研究的方向。
先生自我总结,在大学生活的半个多世纪中,其活动和事业概而言之,就是读书、教书、写书。先生体会到,教师是职业定位,学者是事业定位,而读书人是文化定位,要做好教师和好学者,首先必须做一个好的读书人。先生平生特别服膺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验自己。”先生说,在书中读自己,就是把书作为心灵的一面镜子,作为自己的精神营养,作为自己精神境界和人格品位升华的阶梯。在阅读中,用书中所蕴含的崇高思想高尚道德和伟大精神,来观照自己、度量自己,从而达到对自我的深刻认识和正确判断,实现对自我的重新发现和重新校正;用人类所创造的丰富知识、灿烂文化和宝贵经验,来滋养自己、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视野更开阔、思想更活跃、精神更丰富、才能更优化;让自己的心灵与书中那些真、善、美的人物和真、善、美的境界相互贯通,彼此交融,休戚与共。
2017 年,时值西北政法大学80周年校庆,先生决定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学校,供师生共同使用,充分发挥功能。学校在图书馆设立了专门的阅览室来安置、珍藏这些图书,先生命名为“立心书屋”以体现秉承关学宗师张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的崇高使命,并写诗《捐赠图书有感》:
少年志趣在囊萤,慧海茫茫无限情。
逝水波催诗笔老,芳园雨润蕙兰清。
立心使命承先哲,传火征途望后生。
万卷莫愁常寂寞,人间总有读书声。
会得儒家真意蕴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先生在大学课堂里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设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反杜林论》导读、《矛盾论》导读等课程。此后,先生一直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研究,讲授“中国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等课程,并对先秦诸子进行深入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如《论墨子》(《中国哲学史论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道”的历程》(《学术月刊》1984年第4期)《庄子思维方式的特征》(《人文杂志》1986年第2期)等。诸子中研究最深入的,当属儒家哲学。先生相继参加了赵吉惠教授主持的《中国儒学辞典》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儒学百科全书》的撰写工作,并与赵吉惠教授等共同主编了《中国儒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先生参加主编的《中国儒学史》一书,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外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儒学发生、发展和演变史的开拓探新之作。全书以学演变的历史形态为主线,以中国传统文化史为背景,对儒家思想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精到的剖析和具有新意的诠释。在该书中,先生主要撰写了先秦“儒家别宗的荀子学派”和“儒学哲理化的《易传》”,并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形成和初步发展进行了概括总结。先生指出,孔子建立的以仁、礼为基本结构的理论体系标志着儒学的形成。以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把理想社会和高尚人格都建立在内在的心理感情原则之上,遵循的是一条由“内圣”到“外王”的路线。荀子学派则是从外在规范方面发展了孔学,讲“群”、谈“分”、说“礼”明“法”,把“礼”提到“法之大分,类之纲纪”的高度,使孔学中重人为、重社会的传统得到很大的充实。《易传》的作者着重在世界观上为孔子的仁、义礼、智提供哲理根据,抓住“道”的概念展开其哲学体系,通过综合儒家各派和道、法、阴阳各家的因素,为儒学建构了一个初步的世界观基础,先生认为,后来的汉儒学术主要由荀子一派所传授,宋儒主要接续了孟子所疏导的源流,而他们都以阐释《易传》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前提。先秦儒学乃是中国儒学之源,整个中国儒学史的圣泉都是从这个源头流淌而出的。
通过对儒学发展演变的钩沉抉隐,先生体认到儒家倡导的道德价值观在汉以后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的轴心,北宋关学是儒学在秦地的发展高峰,从而为他以后进行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和关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价值精研生硕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生意识到价值问题是中国哲学里一个非常重要且学术界尚未认真研究的问题,于是明确把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展开系统研究,相继发表了《价值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哲学动态》1988年第8期)《儒家哲学的价值论》(《人文杂志》1988年第3期)《儒家的价值目标论》(《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论〈易传〉的价值观》(《人文杂志》1989年第6期)等论文。
1989年,先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研究”获批,课题的最终成果《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1991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价值原理”“学派取向”“范畴系列”三篇,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论进行了系统深入探究。先生认为,就哲学形态而论中国传统哲学基本上属于价值哲学,其本质特征为自然与人伦合一、知识与道德融合、宇宙法则与治世规范统一、必然原理与应然判断贯通,并构建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理论体系:以人为本位,以道德为主导,以功利和权力为两翼,以“自然无为”为补充,以群己和谐、天人和谐为真善美统一的理想境界的价值观念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人贵于物、义重于利、德高于力、群己和谐、天人合一、善统真美六大基本价值观念。
该书出版后受到哲学界特别是价值哲学界和中国哲学史界学者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哲学动态》《人文杂志》《管子学刊》《理论导刊》等全国14家报纸杂志发表了报道和书评。张岱年、萧父、李锦全、李德永、刘学智、周桂钿等中哲史专家高度评价了该成果“开拓创新”“填补空白”的学术价值。张岱年先生来信鼓励说:“关于中国哲学史上的价值观,我只写了几篇论文,你却写成了一部专著,而且论述深细。可赞!可佩!”此后,很多著作、论文都署名引用了该书的学术观点,不少中国哲学史学科点也将该书列为研究生的重要阅读著作。
先生在自己开拓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专业领域继续耕耘、不断推进,一直保持着学术上的生命活力。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传统价值观的演变历程,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整个历史脉络。其研究获批陕西省社科基金立项,成果是200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价值的历程--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一书,另一方面探讨了中国哲学中价值论与本体论、认识论、历史观、人生论的融通问题及其所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问题。同时还思考和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价值与全球价值关系以及传统价值观的现代意义问题,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和世界上其他民族、其他文化的价值观的共性、特殊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其成果汇集为《中华智慧的价值意蕴》一书,2002年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先生将重点探索中国传统哲学价值思维方式的研究成果予以修改、充实,作为“价值思维篇”收入人民出版社再版的《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增订本)》。
先生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的持续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传统哲学特质的认识,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文杂志》等报刊发表一系列文章阐明这些观点,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等转载。先生提出,“必然”原理与“应然”原则相融通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特质。所谓“必然”原理指探讨存在本质、发展趋势、客观过程、必然规律的哲学理论,包括本体论、历史观、认识论、人性论等理论领域;所谓“应然”原则指论述价值观念、价值取向、价值目标、价值理想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这两方面的内容是相融合相贯通的。先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这种“必然”与“应然”相融通的特质所蕴含的思维经验和哲学智慧,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突出优点是克服了价值与事实、“实然”与“应然”相割裂相对立的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将主体人的价值意识如情感、意志、信念、理想、德性、情操、美感等直接投射到客观事物之上,从而使主体与客体融而为一。相融通特征的重大意义是形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人本宗旨,其本体论并非以宇宙的本质为认识的根本目标,而是借“天道”以明“人道”;其认识论并非以认识的来源和规律为探讨的最终归宿,而是借“知行”以说“道德”;其方法论并非以世界的运动过程和规律为研究的至上兴趣,而是借“阴阳”以言“治平”;其历史观也并非以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思考的终极意义,而是借“理势”以论“至治”。重要作用是锻铸了中国哲学的实践性品格。同时,先生也指出,中国传统哲学价值思维的最大缺陷是将价值泛化,以“应然”遮蔽“实然”,即以价值存在掩盖客观事实甚至取代客观事实,以价值评价制约事实认知甚至代替事实认知。
李锦全先生题诗高度肯定和赞扬了赵馥洁先生在价值哲学领域开拓性的卓越成就:“沉潜学海尽无涯,百二山河又一家。价值精研生硕果,人生常乐灿朝霞。”
共仰横渠高境界
作为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陕西学人,对于北宋时期兴起于关中,历时800多年的关学学派,先生给予了分外的关注,特别是对创始人张载其人其学,尤其情有独钟。先生说:“探索关学深邃哲理、弘扬关学优秀精神,对于我这个生于关中、居于关中的学人来说,是热爱也是敬仰,是乡情更是责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先生就把研究张载及关学作为治学的重要内容,相继在报纸、杂志和会议文集发表关学研究的学术论文近30篇,出版专著2部。
先生非常重视对关学的学术研究和精神弘扬,组织和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编辑出版了多部学术会议文集,并对关学的文献整理和编辑出版有着鲜明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先生在任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和陕西省社科联主席期间,曾多次呼吁并向多家出版社建议编辑出版关学文献和典籍,并提出要把关学文献和典籍丛书编辑成历史上站得住、学术界用得上、社会上传得广、出版界叫得响的优秀图书。这些建议终于在2007年得到西北大学出版社的积极响应和切实实施,经多年努力,成功编辑出版了《关学文库》(2014年),受到学术界,出版界的好评。
时年先生年逾古稀,亲自担任《关学文库》编委会副主任,悉心指导和热情参与文库的整个编写过程。同时,在汇编整合以往研究关学论文的基础上,先生撰写了以关学精神为核心的《关学精神论》一书,收入文库正式出版。该书通过对关学精神的基本特征、哲理意蕴和人格境界的系统论述,全面阐述了关学精神。先生把关学的基本精神概括为“立心立命”的使命意识“勇于造道”的创新精神“崇礼贵德”的学术主旨“经世致用”的求实作风“博取兼容”的治学态度和“崇尚节操”的人格追求六个方面。先生进行关学研究的学术旨趣,一方面着眼于从关学哲理中发掘思想智慧,另一方面注重在关学精神中汲取精神营养。先生认为,关学所承载的优秀人文精神保持着恒久的生命力,至今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
2020年,适逢关学宗师张载千年诞辰,为了纪念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弘扬关学的深湛智慧和优秀精神,先生撰写了《关学哲人诗传》,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先生说:“关学哲理的精神宗旨、精神气象,庄严而博大:关学哲人的精神情操、精神境界,崇高而宏伟。可绘以图像,而非丹青所能尽现;可叙以文字,亦非言词所能尽述。然而何不赞之以诗?诗者,可言文之所未言,亦可现画之所难绘也。此《关学哲人诗传》所由作也!”该书选取关学代表学者34人,作赞诗34首,撰传记34篇。每位哲人的赞诗之后,都有诗义的概括阐发和诗句的详细注释,阐释全诗的意蕴:每篇传记则概叙哲人之生平简历和人格风范,突出其精神品格和道德情操。
先生认为,关学是封建社会后期关中文化和三秦文化的精神标杆思想标尺和学术标志。张载及其关学的后继者们,不但创新了哲学智慧,而且培育了优秀的治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学的精湛智慧和优秀精神呈现着一种雄浑而博大、崇高而坚实的独特学术气象。关学的智慧和精神使秦地长期以来由周秦汉唐所积淀的以追求功利为主的价值观念有了精神道义上的价值探寻,使长期着力于形下之器建构的秦地文化内涵有了形而上学的内容,使关中地区以质朴敦厚、雄浑粗犷为标志的民俗风貌和人格特色具有了思想深度,在“秦中自古帝王州”的历史传统中开出了关学八百年的儒学学脉传承。
春雨情怀千木秀
先生从事大学教育50多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实践、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日积月累地形成了关于做教师的体会和理解,先生称之为“师道的自觉”具体体现在如何处理师与人、师与道、师与生的三类关系上,分别是“为人师表”“转识成智”和“教学相长”三个方面的自觉。所谓“为人师表”的自觉,是指作好教师首先要成为做人的榜样。教师的为人如何,学生会有切身感受,会永远记得,而且会传向社会。所谓“转识成智”的自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将传授的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另一方面是引导教育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升华为智慧。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条件。教师只有对自己所传授的课程及其内容有深沉的热爱、深入的理解、深切的体悟、融会贯通的把握和得心应手的运用,才能内化于心、转识成智。先生说,在教学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应当不但是自己知道的,而且是自己独立思考过的;教师所讲授的理论,应当不但是自己记得的,而且是自己真正理解了的;教师所教授的技能,应当不但是自己操作过的,而且是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教师所用的话语,应当不但是出之于口的,而且是发之于心的。给学生传授知识时,再进而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会知识的运用和实践。所谓“教学相长”的自觉,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伦理方面,学生应尊敬老师,老师应关爱学生。二是真理方面,老师指导教育学生,学生启发促进老师。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能力、理解障碍、心态情绪,要有准确深入的了解和设身处地的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启发、感染学生,达到与学生情绪互通,思维互动,知识互化。在互动互化的基础上启发思考、激发想象、引发兴趣、催发灵感,增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激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和新见解,再促使教师进行新研究新思考,实现教学相长。
先生认为,学风是学者治学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综合一体而形成的有稳定性的精神倾向,是学者主体精神素质在治学中的表现。学风是学者的内在精神的外化,学风的内在根据是学者的主体精神素质。学风修养的自觉是学者人格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确证。先生提出,学风涉及的内容非常多,其中有十种弊病应该警惕和防止:一曰戒满,满则无求;二曰戒骄,骄则无识;三曰戒惰,惰则无进;四曰戒浮,浮则不深;五曰戒躁,躁则无得:六曰戒急,急则不达:七曰戒粗,粗则易错:八曰戒袭,袭则无创:九曰戒奇,奇则常谬;十曰戒名,名则难实。先生以此《学风十戒》自勉并勉励学生。先生认为,做学问必须平心静气,独立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不能去凑热闹,更不能去出风头,也不能随意跟潮流,要克服浮躁之气。学问不是热闹的事情,治学必须耐得寂寞。先生在《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增订本)》后记中写道:“学问乃寂寞之道,著书属寂寞之业。平生治学,创获无多;多年著述,乏善可陈,唯有一点,差可自许,聊以自慰曰:耐得寂寞。”
先生概括自己几十年来研究的体会心得,总结为“学科论域的自爱之情”“学说观点的自知之明”“学术方法的自觉之用”“学问心态的自得之乐”四个方面,统称曰“学问的自得”。先生认为,学科是研究的对象、领域和范围,学者要形成自己的学说观点,首先要执着和热爱自己研究的学科论域;学说是研究者提出的学术见解和学术观点,学者对个人提出的学术观点(学说)的自我评价则要慎重、清醒和冷静;学科论域引导研究的视野,学术观点启示研究的方法,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应自觉化理论为方法来研究理论和现实中的诸多问题。先生指出,“自得之乐”是学者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悟之后而感到的快乐、愉悦心态。自得之乐的境界是一个学者学科选择、学说研究、学术应用和学问人生高度统一的境界,是学者的学业追求与人生志趣合一无碍的境界,是学者德与业、道与术、知与行、体与用融会贯通的境界。先生谦虚地说:“与这种至上境界,我的距离还相当遥远。但我愿竭毕生之力,不断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先生曾任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2005~2010年)、陕西省哲学学会会长(1997~2005年)等诸多学术兼职,多年来不遗余力地进行马克主义哲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哲学的宣传、教育以及学术交流活动,尤其为参与组织陕西省哲学学术交流活动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为推动陕西省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活动的开展、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交流和学术繁荣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先生求真务实、潜心治学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孜孜不倦、甘为人梯的大师风范,无私奉献、勇攀高峰的人生境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朱风翔,《西北政法大学报》编辑,文化与价值哲学研究院研究员,文化安全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论、文化安全。
原文刊于:《法学教育研究》2023年03期,总第42卷,347-359页。本文注释略,请查阅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