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屿鑫 潘楚巧:深刻理解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10 次 更新时间:2024-04-04 22:14

进入专题: 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  

古屿鑫   潘楚巧  

 

在2023年6月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文化的主体性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内在本质和独特特征,是其繁荣富强的精神基石。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长期的实践,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根基,确保文化建设方向正确,引领新的历史时期的伟大斗争,不断取得新的历史成就的关键所在。这种主体性体现为独立自主的主人翁意识与自信、自觉、自为的历史主动精神,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一、承续中华文明的连续性

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由其锻造的灿烂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经久不衰,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突出连续性,既见证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形成过程,又充分印证了我国文化主体性的强大引领力。由于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度融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得以确立,它不仅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鲜明特色,而且始终是中华民族在历经磨难中坚定前行、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不竭精神动力。此外,中华文明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时代穿透力和精神感召力,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文化自信。这种自信就源自文化主体性,正是文化主体性使得文化自信有了根本的依托,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引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以此指引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二、激发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中华文化的创新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动力。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科技成就,从诗词歌赋到现代文学,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着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能力。中华民族从生死存亡到复兴崛起,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同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活力与创新。这种创新性不仅体现在物质文明上,更体现在精神文明上,展现出强大的自我发展能力、开创新局能力、应对挑战能力。因此“中华文明是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文明,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交织。”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富实践为中华文化创新注入了新活力,而文化主体性的诞生与丰富,更是在创新中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化主体性以其深厚的塑造力,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积淀了不同时期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指引作用,也为未来中国共产党人进行新的伟大实践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力量。

三、彰显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中华文化在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统一性特质,这种特质推进了民族共识的形成,成为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关键。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底色便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它牵引着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文化主体性作为一个民族得以凝聚的显著精神标识,是增进文化认同,不断引领、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团结统一的坚实思想基础,能够促使全国各族人民以文化为纽带在思想上“拧成一根绳”,继而巩固如石榴籽般紧密团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格局。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强大凝聚力也是使得中华文明数千年来绵延不绝,仍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刻理解、加以巩固文化主体性既是持续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也是以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引领中华文化,促进各个民族团结统一与国家繁荣发展的坚实保障。

四、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开放包容是文明发展的活力之源。“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可见,这种包容性决定了中华文明对内对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处,对外对其他国家文化的开放胸怀。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尊重多元、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体现了“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交往理念,彰显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包容性、共通性和发展性。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还体现了“和合共生”“共存共进”的交往方式,凸显了中华民族愿意同世界各国互学互鉴、共同发展的态度与立场,这也是其思想内涵与价值观所在。以开放包容、平等友爱的态度对待其他文明成果,是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应有态度,也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的重要方式。

五、塑造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和平性,不仅体现在文化和价值观上,也体现在历史经验和现代外交政策中。中华文明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世界观,认为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仁爱”和“礼义”是中华文明和平性的道德基础,前者强调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后者则规定了人与人之间适当的行为准则,这些价值观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和平。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展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能够吸收和融合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特点。这种文化包容性也有助于减少文化冲突,促进不同群体间的和平共处。现代中国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文明的和平传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其文化传统和历史经验的自然延伸,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巩固文化主体性正是我国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展现中华民族精神标识,抵御文化虚无主义等思潮的有效途径,也是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方式。

【本文系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时代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实践进路研究”(项目编号:23ZXSKJD24)阶段性成果】

古屿鑫 潘楚巧(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副研究员;江西师范大学苏区振兴研究院)

    进入专题: 文化主体性   中华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39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