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利: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26 次 更新时间:2024-03-24 23:44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宇文利  

 

摘 要:中华文明具有雄厚的文化基础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具有历久弥新的思想价值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熔铸了其鲜明而独特的主体意识,为中华文明的长期赓续和不断创新奠定了基础。近代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文明转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文明发展道路和文化进步方向,恪守人类文明繁荣和文化创新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和文化创造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世界各优秀文明的持续繁荣与共同进步。

关键词: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两个结合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命题,它既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两个结合”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责任,也指引着中华民族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伟大进程。

一、根植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现代化

文明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和复杂指向的范畴,对其最早的界定是围绕着人们所寄寓的某种文化生活的考量展开的。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考察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时曾引用美国文化学者菲利普·巴格比的解释,认为“我们应当从‘文明’一词的词源上去寻求它的含义,应把文明定位为‘在城市中发现的那种文化’”,但相对而言,汤因比更认同“将文明等同于一种社会状态”。他还引用了英国文化哲学家克里斯托弗·道森的看法,认为“每个文明的背后,都别有一番景象”。德国的文明研究者诺贝特·埃利亚斯提出:“‘文明’一词涵盖如下概念:较高水准的科学技术,社会组织,以及某种生活方式。‘文明’是一个过程,至少是一种过程的结果。这一过程抑或进程被大多数西方人理解为社会进步和优势的证明。”

实际上,无论是在学术思想系统还是在社会宣传系统中,人们对文明的理解总是千差万别、不一而足的。当人们使用文明这个概念时,既可以散指文明的具体存在形式和表现状态,也可以综指文明的整体形态和发展状态。但是,无论是论域差别还是观念分歧,都不会妨碍这样一种共识,即:文明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孕育而成、反映某些特定人群或民族国家改造自然和社会而得到的那些积极的社会成果,或呈现的那种进步的社会状态。事实上,文明之所以成为文明,并不是就个人意义而言的,而是就社会集体意义而言的,是对社会整体创造的综合价值的衡量和评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固然可以从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维度去说明文明的成果或成就,但毫无疑问的是,文明作为一种实体,往往是与民族国家或社会群体的终极性的价值创造相关联。进一步说,就文明的历时性的价值而言,它所包含的整体性的文化价值和综合性的精神意义要更加接近于文明存在和发展的本真。“文明和文化都涉及一个民族全面的生活方式,文明是放大了的文化。它们都包括‘价值观、准则、体制和在一个既定社会中历代人赋予了头等重要性的思维模式’。”进而言之,文化作为文明的精神密码,往往代表和预示着文明的内在精神品质和价值品格。由此,当人们谈论一种文明时,会自然不自然地把该文明的物质创造归之于其在文化上和精神上的创造来衡量或评价。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就文明的内在品质而言,中华文明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使之卓然立世,也成就了她为世界所不能不承认也不可忽视的文明事实。习近平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中华文明的显著标识和内在标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下,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华文明至少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质:其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她历史悠久、积淀深厚、源远流长,迄今始终未湮灭、未断流;其二,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她有旧邦更有新命,虽历经磨难、蒙受尘垢,但始终自强不息、守正创新,绝不固步自封;其三,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她自成一家、浑然一体,虽内有躁动,但始终是完整而齐全的自主体性文明;其四,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她兼爱通达、兼收并蓄,始终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虚诚接纳,博采众长以成其大、以畅其流;其五,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她内镶和合、外铸和平,致力于成就和美的人间,对人类的进步贡献有加,对世界的繁荣贡献卓著。这五个方面的特质不但是中华文明得以长期赓续、弦歌不绝的动因,也是中华文明别开生面、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础。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所涵育的独特的农业文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这与其内在的制度先进性和文化主体性不无关系。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所搭建的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使得中华文明传统得以长期更迭和不断延续。但是,在近代与西方工业强国的碰撞中,中华民族却陷于被动和落后状态。正如习近平指出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彼时,中华文明落后的具体表征和归因就是文化的封闭、思想的保守和制度的颓废。20世纪初叶,当中国的封建主义文化走入穷途末路之时,中华文明中蕴藏的优秀文化基因被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激活了。正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思想武器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真正踏上了一条通过社会革命实现文化革新和文明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百余年的历史进程,可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身先士卒,带领中华民族亿万民众探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志气和豪情,也可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想和智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百余年的奋斗,为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的开创书写了光辉的篇章,也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闯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促使流传了数千年之久的中华传统文明发生了巨大转变。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成为了促进中华文化现代化、促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得以孕育的思想酵母。因此,从大历史的视野看,数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无疑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须臾不可脱离的始基,悠久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永远不可剥离的根脉,马克思主义则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在改变和塑造历史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缔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坚强舵手和坚定核心,而她所带领实现的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巨大变革,则毫无疑问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文明的现代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在革新中获得新的机遇和活力。

二、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宣示表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是思想坚定、旗帜鲜明、内涵丰富的现代化。从其基本内涵上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惠及十数亿中国人民和推进世界和平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个现代化所要推进的文明绝非某个单方面的文明,而是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在内的全方位、综合性的现代文明。文明固然是综合的、复杂的,但归结起来说,“文明有两个方面,即外在的事物和内在的精神。外在的文明易取,内在的文明难求”。由此推论,倘若没有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倘若建设不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很难说我们建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很难说真正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然隶属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工程中,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由此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必将推动中华文明重焕荣光。

文化作为文明的重要标识,向来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遗产,它必须在每天的现实中不断地重新贯彻并加以确认,如果有必要,也需要保护或者改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点在于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塑造出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得以安身立命的价值信仰和文化之魂。换言之,在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交融化合的进程中,真正值得深思和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巩固时代文化的本源和时代精神的精髓,从而为文化强国和文化治理奠定坚实而强大的精神“强心剂”和价值“主心骨”。笔者认为,在当代中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从纷繁复杂的文化思潮中理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这里,“三个面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面向和建设旨归,预示了文化建设的实践逻辑和演进趋势。“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此三者的辩证统一和有机结合构成了社会主义文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彰显其中国特色、科学思维和民主价值的规范性之所在。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处于发展中和建设中、具有显著过渡性和转变性的复合型文化,但它绝不是封闭保守、自甘落后的文化,更不是良莠不分、善恶不辨、取舍不明的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需要用现代化的、世界的和未来的眼光择取最佳的文化进路,也需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滤镜审视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切文化元素和精神要素,保留其进步性的精华,剔除其颓废性的糟粕,发掘并使用好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的积极因素,进而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质。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曾辉煌灿烂、泽被于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至今仍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但是,历史的进程表明,“现代化打破了缓慢的文化进化过程,促使它飞速前进。文化的惯性虽然很大,但它还是无法经受住现代化猛烈的、强制性的冲击。所有文化都被卷入快速并且是痛苦的转变漩涡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是要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需要以马克思主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至少需要把握好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文化的方向和性质。毋庸讳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主义性质。为此,一方面要处理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并创造性地运用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培育和发展中;另一方面也要批判地审视西方文明和文化,借鉴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益的文明内容和文化元素,补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二是文化的作用和价值。文化是用以指引方向和指示道路的。文化中既有社会杰出人物创造和呈现的精气神,也有广大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出作用在于它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引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最基础、最深沉和最持久的力量。三是文化建设的目的和任务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用社会主义文化来化人和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需要用文化来熏染、浸润和教育人尤其是青年人,借以养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有助于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美好人格,培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人才。

三、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统一

文化对人的影响途径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有意识的教育;二是潜移默化的环境熏染。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是代代相传的财富。就文化传承而言,“一个人的内心最深处的欲望和信仰,主要是由他受到的教诲,和无意之间从同伴处吸取来的东西所塑造的。同样,他在任何特定时间内所面临的境况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同一或不同社会成员们先前行为的产物。”当然,能够被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往往也是人们最需要自我满足的东西。从总体上看,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文化建设往往需要靠先进人物的引领和创造,但从根本上说,文化建设最终还是属于大众并要有利于大众的。在既定的政治形式和国家体系内,文化建设从来都不是一盘散沙,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既要靠先进政党和组织的指引,也要靠大众的力量来推动和实现文化建设的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既是书写中华民族新文明的历程,也是领导建设中国文化的历程。正如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所说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这一活着的最古老的文明就变成了所有欠发达国家中最年轻、最活跃的力量”。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任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具体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则需要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相结合并有机统一起来,在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权的同时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在提升党的领导力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实现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领导,既是中国共产党完善和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保障。党的领导是全面领导,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是党的领导的题中之义。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和领导中国革命之初,就提出了加强对文化领导的命题。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也始终重视文化建设,不仅提出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向,而且制定文化发展的纲领和政策,指引文化建设的进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然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领导。与此同时,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状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升级和增强,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当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广泛需要尤其是精神文化需要就变得尤为突出和紧迫。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所当然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应达到内在一致、紧密契合,实现有机统一。从本质上看,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不仅仅是政治表达的方式,也是精神文化的生长,更是人民的期盼。恰如有论者所言:“中国共产党走在时代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广大人民密切联系,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勇于自我革命,勇于不断创新,在各种风浪考验中毫不动摇,这本身既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存在,一个文化存在。”从目的上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而目的则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因此,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最终以服务和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根本,而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表达。从过程上看,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需要充分发挥党对文化建设的政治保障作用,发挥党对文化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作用,发挥党对文化机构和组织的统领作用,所有这些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对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把握,因此发挥党对文化建设领导作用的过程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的过程要紧密结合、真正统一起来。惟有如此,才是对党的领导负责,也才是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负责。

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现代文明发展方向

现代文明是相较于传统文明而言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昂首阔步地走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道路上。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标尺。毋庸讳言,文明建设不能够计日程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既是核心性工程,也是基础性和引领性工程。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现代文明发展方向。

(一)坚持“两个结合”,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政治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魂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中国实际、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推进“两个结合”中实现党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习近平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这里的“守正”就是要守住马克思主义之正,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这里的“创新”就是要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创造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之新,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要坚持“两个结合”,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条件、具体环境和具体过程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飞跃,促进党的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二)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培育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的性命所系、文明的精魂所在。文化主体性昭示文明的品格和气质,“要想知道一国的文明,就必须首先考察支配这个国家的风气。同时,这个风气,是全国人民智德的反映”。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除去器物和制度的文明之外,真正镶嵌在现代文明内部的恰恰是文化上的风气和精神上的文明。要真正建设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保持文化上的自主性和精神上的独立性,也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培育文化自信自强。概括地说,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培育文化自信自强至少要做到三个方面:其一,坚守中华文化命脉,用中华文化经典哺育新人,培育文化自尊自爱,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自我体认,巩固中华文化之根。其二,在尊重文化创新规律和逻辑的基础上培育国人的文化自主意识,加快塑造中华文化特色品牌,打造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其三,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防止中华文化的西化和异化,避免中华文化遭流放、被拔根。

(三)加强文明交流和互鉴,捍卫人类文明进步

世界各国文明之间既有交往交流交融,也有差异和碰撞。马克思指出:“当文明一开始的时候,生产就开始建立在级别、等级和阶级的对抗上,最后建立在积累的劳动和直接的劳动的对抗上。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出于对本国利益的考虑,或由于现代社会中意识形态划界,以国家形式存在的不同文明类型之间常常存在睚眦和抵牾。世界进入近代以来,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更多地呈现出已经先期实现了现代化的西方国家文明形态对东方欠发达国家文明形态的诋毁、挤兑和打压。美国学者安乐哲认为:“看起来,西方的大众传媒几乎总是在病理学的意义上致力于妖魔化中国以及中国所做的一切。……中国作为一支世界力量的稳步增长,正在给中国注入一种新生然而却十分重要的自觉,那就是:自身的文化传统是自我理解的一种重要资源,也是参与迟缓但如今却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过程的一个平台。”事实上,各文明的和谐共处和共同繁荣毕竟是人类文明的正道,也是一切良善人们的愿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首先坚持“两个结合”,但“讲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不排斥吸收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不仅不排斥,而且要积极学习借鉴,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武装自己”。为此,要充分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切实加强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努力做到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始终捍卫人类文明发展的光明前途和文明进步的阳光大道。

 

宇文利,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本文载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 年第2期,参考注释请参见原文。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两个结合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历史学 > 全球文明史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014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