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向桐: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8 次 更新时间:2024-01-14 17:13

进入专题: 科学家精神  

贾向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面对二十一世纪科学创新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

时代性是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它以科学家作为科学认知主体和社会成员多重身份的联合体为基础,从而形成集专业与公众精神于一体的特殊文化气质。具体来说,科学家精神主要源自于科学认知方面以追求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客观性、创新性精神,以及基于科学专业基础之上作为普通公民的社会精神品质的总和。

在当代社会,科学家担负着科学专业与社会职业的双重身份。科学家职业专有的传统和学识素养、技能与社会职责有机统一。为此,我们可以把科学家精神概括为科学家基于科学专业认知追求以推动和维持科学健康发展的气质规范,以及由科学社会职业化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精神观念的总称。以上科学家精神的两个维度划分,实际上包括了寄予科学的双重希望:获得真理以及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一方面,科学家精神的核心还是在于科学认知层面的科学精神,这包括对真理的追求、客观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创新等;另一方面,要实现科学的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为实现科学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家需要具备前瞻性预判能力,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较之于传统社会分工,现代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使得非专业人员难以准确理解或把握科学的专业知识,这一状况使得科学家不能仅把自己视为中立知识的自由创造者,他们在保证科学成果不断创新的同时,还要兼顾通过专业技能预测成果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或不确定性问题。

由此,科学家在现代社会的职责更加多样化,而且随着其地位愈发重要、影响与日剧增,相应的决策与责任也愈加不可或缺。因为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我们对科学结果不确定性的掌握总是有限的,为此,在认知判断上就要意识到这种有限知识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和认知风险。换言之,这就要求我们把视野转向更为宽泛的知识之外的社会维度上,应考虑社会价值与社会责任。

科学家以及科学共同体不仅要在行动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在思想与观念方面也要有所作为。在文化与精神层面上,人们对科学精神问题的关注重点逐步从认识论转到社会价值与责任层面。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下,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具有必然性,也是必要的,这亦是当前社会大力倡导负责任创新的原因所在。

在学科与研究领域方面,科学家创新需要强调科学认知过程以及结果的透明性和包容性,以克服各种认知的偏见。在具体操作和内容上,有关的社会责任包含多层面的因素,伦理、法律、政治等维度的内容均涵盖在内。概言之,创新牵涉到自然与环境、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关系问题,只有通过科学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科学家精神作为科学共同体最潜移默化的观念性力量,既是对科学家的一种要求,也是推动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

现代科学的发展意味着科学家不仅是解决问题的人,他们更要将其创新和发现置于人类发展的高度、置于人类文明的层面去考虑,这也是我们强调从人文整体视角理解创新与责任相统一的基本要求。作为公民的科学家,其精神和价值追求应该着眼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把科学认知的创新和满足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将社会道德与文化观念的可接受性等,都视为理想追求的一部分。由此可知,科学知识的创新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和规范。人文精神是实现科学与社会发展完美融合的关键“黏合剂”,也是沟通和联合认识论层面科学精神与价值层面科学家精神的基础。

人文科学以及相对应的人文精神观念对科学创新的引导、评价、推广和应用等具有重要作用。将科学创新与认知、责任统一起来,是保证科学家精神永葆生机与活力的关键环节。科学创新知识和成果如何为社会所接受,如何更好服务人类社会发展,都需要科学的人文化作为根本保障,都离不开人文价值作为科学创新与责任相协调的标准。

将科学创新的目标、标准与人文精神统一起来,才能实现科学实践活动真与善的统一。只有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的视野下,在认知判断与价值判断统一的视野下,科学家的认知创新与责任问题才能在某种意义上实现统一。科学的创新发展是与人文的发展协调一致的,健康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二者的有机结合。

科学创新与责任作为推动科学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坚强“双翼”,在不断解决各种科学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为科学家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优秀品质,从而孕育了这个时代宝贵的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科学成就离不开科学家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的精粹。其中,科学创新与责任问题构成当代科学家精神运行的关键“双翼”,二者的辩证作用有序推动着科学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创新精神是确保科学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对科学与社会的责任感则是维持科学健康前行的根本保障。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充满危机和挑战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时代使命。为此,我们要在紧密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将科学创新精神与负责任的态度切实有效融于科学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视野出发努力推进和实现负责任的科学创新。

作者:南开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导,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 贾向桐

    进入专题: 科学家精神  

本文责编:editor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 科学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861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