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东:把提振信心作为扩大内需的“本手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559 次 更新时间:2023-11-07 23:15

进入专题: 扩大内需  

刘向东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恢复常态化运行,宏观经济数据呈现一定“暖意”,但二季度恢复动能边际减弱,经济运行基础仍不牢固,面临新的困难挑战,需求不足问题突出,结构性压力逐步显现,市场预期有所转弱,尤其是微观主体感受仍有“凉意”,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居民消费意愿不强,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有所显现。应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着力把提振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

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一些波折,体现在国内需求不足,微观主体困难增多,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有待提振,民间投资出现下降态势。同时,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外需收缩压力较大,“脱钩断链”风险依然存在,将对国内企业经营和供应链运转造成冲击。

一是微观主体困难增多。从微观主体感受看,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偏弱,市场预期依然不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8%,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下降13.5%,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9个行业下降。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6%,私营企业资产负债率高达6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0.6%,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3.2天;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2.2%,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3天,均表明企业面临着较大经营压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对我国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调查显示,有60%以上企业仍反映需求订单不足。

二是大宗消费恢复不及预期。疫情政策优化调整后,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反弹较快,餐饮、旅游、客运等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但汽车、家居、家电等大宗消费恢复欠佳。

三是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逆转。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逆转,需求收缩导致库存积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3%,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6.6%,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4.3%,而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7.0%,市场销售走弱对开发投资形成预期传导,造成房企拿地信心不足,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缓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9.8%。从趋势看,未来房地产市场已转向买方市场,房地产投资将持续下降。

四是民间投资预期有所转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连续5个月放缓,从前两个月的5.5%下降至上半年的3.8%,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0.2%,主要是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增速下降。原因在于内外需求不旺,订单转移流失,叠加市场预期相对偏弱和政策预期不稳,民营企业对增加投资相当谨慎。

五是外需收缩压力影响较大。为抑制高通胀,主要经济体采取激进的货币收缩政策,加剧全球需求收缩。数据显示,6月,全球制造业PMI为47.8%,连续9个月低于荣枯线,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处于收缩区间,预示全球需求继续降温,已引致我国出口订单萎缩。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上半年,我国以美元计价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7%,其中出口同比下降3.2%,进口同比下降6.7%,尤其对美、日、韩、欧、英等五个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同比下降更大。近两个月,外贸增速明显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6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0.1%,其中出口下降12.4%,进口下降6.8%。

下半年经济运行预计将进一步向常态化回归

随着5、6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市场机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有所降温,引发对更强刺激政策的期待。经济的恢复将经历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但恢复增长是确定性的。在外需明显收缩下,经济增长动力将更多依靠内需的扩张。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国内需求总体不旺,市场信心不足,发展预期不明,避险情绪浓厚。为提振信心,我国已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政策,如促进汽车、家居、电子产品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等,正在引导市场预期向好,并驱动经济向潜在产出水平附近收敛。

造成国内需求不足和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在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带来的反弹效果较为短暂,而修复居民和企业受损的资产负债表尚需较长时日。2023年以来,全国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但仍低于疫情前三年的平均增速,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且部分居民面临岗位调整或裁员降薪压力。在收入预期难以持久稳定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行为变得更谨慎。着力扩大内需,首要的是提振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孕育更多“确定性”的发展机会,让经济活动所有参与者恢复生机和活力,让经济运行由恢复性复苏平稳过渡到内生性增长上来。由于三、四季度受低基数等扰动相对较小,下半年在政策激励下消费和投资将持续向好,经济将重返常态化运行轨道,有望维持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

在密集部署扩大内需政策的同时,我国仍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推动由行政主导的结构调整向以市场主导的供给优化转变。比如,近期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出台了降成本、补短板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致力于构建实体经济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稳步发展,释放更大的结构性潜能,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从生产端看,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的关键在于服务业恢复的“成色”。通过放松服务业准入管制和优化应用场景等具体措施,国内服务业周期性恢复将有所加快,如餐饮、旅游、住宿等传统服务业已快速恢复正常化,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从需求端看,实现年初设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的目标,关键在于扩大内需,而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促进居民消费和房地产投资的回升。据央行住户问卷调查显示,2023年二季度,当前收入、就业感受、未来收入信心和未来就业预期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降。受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加大和有效投资项目较少等影响,基建投资与制造业投资增速将有所放缓,固定资产投资趋稳的关键在于房地产投资能否止跌回升,短期政策优化调整后可能会有所回升,但依此发挥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相对有限。预计下半年宏观政策调控将加大力度,随着扩大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商品消费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消费有望持续恢复向好。随着加大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房地产投资有望止跌回升,在消费和投资回升带动下,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收入预期持久改善,将带动终端需求有效扩张。

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的建议

(一)加快释放市场回暖预期,为提振发展信心创造条件

一是修复资产负债表,改善资产收益预期。二季度以来,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较为显著。当前,疫情的“疤痕效应”正在显现,增收前景不乐观,资产缩水风险加大,债务负担有所提升,市场主体去杠杆倾向明显。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优先帮助市场主体和居民家庭修复资产负债表。要释放活跃资本市场的信号,引导资产价格维持在均衡水平波动,通过畅通资本市场循环,拓宽资产增值的渠道,引导股权投资、债权融资通畅高效运转,持续提升资产回报率,鼓励增加企业和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要降低企业和居民的债务利息支出,适度对短期债务适时展期,尽量减少期限错配,进一步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逐步降低还本付息的压力,增强“借新还旧”的可持续性。

二是拓市场抓订单,引导民企、外企敢投。前期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地区营商环境受到影响,民企、外企感到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练好“内功”、优化产品,帮助民企拓市场抓订单,助力化解外部“脱钩断链”压力。进一步消除外资企业的顾虑,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稳住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出台稳定可预期的外资政策措施,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好发挥其在稳外贸尤其是稳出口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引导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6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家居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针对性措施提振家居消费。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首先要稳定房价预期,引导量价形成扩张的正反馈循环,从而带动房产相关的家居消费恢复。具体措施包括放宽对购买首套住房的限购限贷等政策,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降低居民住房负担。

(二)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恢复和扩大消费注入动能

一是改善就业创收预期,确保消费恢复可持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迫切需要采取扩大消费支出的逆周期操作,提振消费者信心,巩固居民增收的微观基础。把就业提升至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要下大力气多渠道改善市场和就业预期,提升经济活跃度和就业市场景气度,创造和扩大就业岗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持续增加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和消费倾向,同时通过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措施,降低居民住房等信贷成本,恢复和提振消费者信心。

二是完善汽车等大宗消费场景,推动向使用管理转变。6月1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公告,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再次延长。为促进汽车消费健康发展,鼓励汽车限购地区调整汽车限购限行等限制性措施,优化汽车使用场景,解决停车难、停车贵等难题,拓展加油(气)站、充电桩等设施功能,提升汽车使用的用户体验。推动家居等设备绿色化、智能化、适老化改造,促进家居消费恢复和升级。顺应消费发展新趋势,优化电子产品消费环境,支持各地因地制宜进行电子产品以旧换新、低碳改造、家电下乡,着力消除电子产品使用障碍,严格落实消费者信息保护的法规政策,依法打击“大数据杀熟”等不当利用个人隐私行为。

三是放宽服务消费限制,增加中高端供给。当前,医疗养老、文化娱乐等服务领域仍有诸多限制性措施,阻碍了居民服务消费潜力释放。亟须放宽对医疗、养老等中高端服务消费的制度性限制,改善服务消费相关硬软件设施条件,进一步理顺服务价格形成机制;采取发放消费券等方式,借力亚运会等赛事活动,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扩大节假日消费;丰富中高端服务的消费场景,鼓励市场主体加大服务投资,面向社会增加中高端服务供给。

(三)统筹跨周期设计和调节,为持续优化结构打开空间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规模,增加人力资本投入,提高一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构建支持实体经济和科创升级的可持续投融资体制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和政府产业基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信贷资金投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二是保持基建投资力度,助推全社会生产率提升。加强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多储备有预期收益的项目,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和民生基础设施等建设,尤其在超大特大城市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功能提升,助力社会生产效率提升,发挥其在扩内需、优结构和促进生产力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降低生产综合成本,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当前,决定制造业投资的关键在于盈利水平、融资成本和政策预期。要加快畅通经济循环,提高制造业企业资金周转率,扩大适销对路产品服务供给;引导中长期贷款利率下行,支持金融机构稳定提供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鼓励和支持制造类企业上市融资,优化财税金融支持方式,加大对制造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清洁生产等奖补、贴息、税收抵扣等政策支持,强化对制造业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的衔接,分类采取延续、优化、调整、加强等政策举措,谨防出现政策断档或“急转弯”。

四是探索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高房价的“软着陆”。继续支持优质房企融资,引导走出“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发展模式,探索向投资、开发、运营一体化服务商转型,拓展代建、物管、商业地产、长租公寓、园林、设计以及施工等多种业务,用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融资工具。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地方按照人口承载力优化调整土地供应,试点建设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

五是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平台企业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新业态新模式监管,给予平台企业更大发展空间,支持在数据、算法和算力上加大投入,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开拓新领域新赛道,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增强政策协同支持效应,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

一是盘整优化政府资产,着力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强化地方财政纪律和债务约束前提下,通过中长期贷款、城投公司上市等方式,助力地方借新还旧和还本付息;优化盘整地方政府优势资产,通过分拆、打包等方式推进资产证券化,将获得资金优先用于偿还债务或重点项目投资;鼓励地方整合权益资金,支持适当开展股权投资,鼓励地方开展“股权财政”探索。

二是协调财政货币政策,提升靠前协同发力效能。扭转经济周期性下行压力,要继续降低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税费成本,充分利用好中央政府信用空间,扩大中央财政支出,通过发放一定的长期国债或平准基金,把新增的万亿元资金用于抵补中小微企业的非经营性亏损,或给予稳岗拓岗补贴。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配合财政政策释放一定的流动性,适时满足社会合理资金需求;要精准发力,及时降准降息,进行“滴灌”操作,进一步降低基准利率和存贷款利率,推动企业和住户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的基建项目资金支持。

三是以放松管制为突破口,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更加开放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等服务市场准入,回应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真实关切,进一步规范执法领域涉及企业家权益的强制措施规则和程序,纠正涉及民事经济纠纷的冤假错案,保护好产权和知识产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监管政策透明度,主动与市场沟通,广泛征询意见和回应市场关切,确保已出台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释放更明确的发展预期。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 刘向东

来源: 《中国发展观察》2023年第7期

    进入专题: 扩大内需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712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