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我们记得谁?——献给冷战中所有的牺牲者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789 次 更新时间:2008-07-23 14:10

进入专题: 冷战  

龙应台 (进入专栏)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只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约翰。肯尼迪

一架飞机的残骸

一九九八年,在美国内华达州长大的史帝夫·瑞锐去爬查理斯腾高山。在接近四千公尺高的南峰处,他再度经过一堆飞机残骸。这堆飞机残骸,从他有记忆开始,就在这里了。小时候疮痍满目、遍布山坡的焦铁废块,经过几十年登山客的淘取,已经少了一大半。

史帝夫看着被风霜雨雪逐渐消磨的残骸,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尽管不知道是什么人,为了什么任务,在这人烟罕至处丧生,人们都应该为死难者在这里立一个小小的纪念碑。

立碑,他就必须一一找出死难者的名字。下了山来,他带领一群少年童军开始四处打听这个残骸的来历;足足打听了一年,没有人知道。一九九九年,从一本写查理斯腾山自然史的书中,他发现了一个记载:空难发生在一九五五年十一月十七日。机上十四人,全部丧生。

他让少年童子军马上开始搜寻旧报纸,从出事次日的报导得知那是一架C-54,从加州伯卞克城起飞。封锁现场的是美国空军,但是空军对媒体的询问讳莫高深。

伯卞克是洛克希德制造举世闻名的U2间谍侦察机的地方,难道这架飞机和中情局的秘密任务有关?史帝夫和他的少年童军开始了一连串抽丝剥茧的电话探询。洛克希德接电话的职员记得一九五五年正是该公司在紧密研发U2的时候,承诺一定协助找出真相。几天之后,职员回电:那一架C54正是从洛克希德机场起飞而出事的飞机,机上十四名全是跟U2机密有关的人员。研发U2是中情局的业务,职员建议史帝夫和他的童军直接去找中情局。

中情局告诉史帝夫,整个五零年代的U2档案,刚好在一九九八年解密,他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当年列为最高机密的资料。史帝夫终于找到了答案:中情局为了不曝光地运送U2零件和人员到试飞实验场,从一九五五年十月起开使启用C-54,才一开始,这架飞机就撞山了,机上是U2的研发设计师和中情局的人员。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中情局把飞机的原始失事鉴定报告以及死者名单寄给了史帝夫。

一名童军的祖父刚好是当地的议员,听说了这整个过程,遂和其它议员发起一个提案,要求美国政府为所有在冷战期间为国牺牲而沈默的勇士们成立一个冷战纪念馆。

没有声音的人

呼吁成立冷战纪念馆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人叫葛瑞·包尔斯(Gary Powers Jr.)的人。他说,「我们美国人对于为自由而战死的勇士们总是给予极高的荣耀,但是对于冷战,却毫无表示。冷战,长达五十年,牺牲了数千勇士的生命,花费掉上兆的金钱,改变了历史的轨道,使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强权。但是今天的世界却对冷战一无所知,对于那些在冷战中牺牲了生命的人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在一九四五到一九七七年间,美国有四十多架秘密侦察机被击落,牺牲者却从来得不到一丝的荣誉或感谢。」

美国人知道包尔斯这个名字,是因为包尔斯有个有名的父亲,法兰西斯·包尔斯。小包尔斯五岁那年,一九六零年五月一日,他的父亲驾着美国最新的科技成果U2侦察机潜入苏联领空一千三百英里,然后被萨姆弹击中,法兰西斯被俘。三十岁的法兰西斯在公开审判中表示「忏悔、认罪」。关了两年后,美苏剑拔弩张的冷战期间有名的一个镜头出现了:换俘。法兰西斯站在柏林格林尼克桥的东端,美国所逮捕的苏联间谍阿贝尔站在桥的西端,然后两人同时往前走,回到各自的祖国。

美国人民对被释放了的法兰西斯责难有加:他为何不自杀?他为何不毁掉飞机?他为何承认有罪?他为何如此怯懦?法兰西斯黯然离开了中情局,在一九七七年驾驶民用直升机时坠机身亡。

二零零年五月一日,纪念法兰西斯被苏联逮捕的四十周年,在新的U2基地,美国空军追赠十字勋章给法兰西斯。主持典礼的将军致词时说,「国家在五零年代对于法兰西斯和他的同袍们所要求的,现在看起来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国家要求他们在那个危险的年代里飞进莫斯科──孤独一人,没有任何武装,还要求他们表现出无所畏惧!」

很多人支持小包尔斯的呼吁和奔走。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说,「冷战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最重大的国际冲突,也是人类近代史上最长、型态最特殊的一种战争。」普立兹奖得主专栏作家克劳汉莫说,「冷战纪念馆不需要宏伟,但是一定要有一个小的教学馆,一个长廊献给那些英雄──杜鲁门、丘吉尔等,一个大厅献给阵亡者,也就是那些无名无姓的谍报员。」

纪念典礼结束时,一架最新的U2漂亮地掠过天空,表示致敬。小包尔斯安慰地说,父亲的荣誉,总算是得到公平的对待了。

在我读书玩耍的时候

两年前,我到台湾新竹的清华大学任教,第一次听到「寡妇村」的名称。说是,新竹是空军基地,飞行员常常一去不回,因此哪天暗夜里一家传出哭声,整个村子都会哭。我没太在意,只是稍觉奇怪:又没打仗,哪来这么多飞机掉下来?

可我也看过飞机坠落的。那是战斗机,从天空卷起一股浓烟一头栽进茫茫漠漠的玉米田里。乡下的孩子们奔过去捡拾看不出名堂来的碎片。

是在新竹,我第一次听到「黑蝙蝠」和「黑猫」的名字,而且从一个开过战斗机的飞行员口中听到,从新竹基地升空到对岸,只要六分钟。是在清大,北院教授宿舍要搬迁,我才听说,原来「北院」曾是美军顾问团的宿舍,而美军顾问团和美国中情局的白手套「西方公司」有关,「西方公司」就在东大路。这时,我还没听过U2这个词。

凤凰卫视制作的「台湾天空的秘密」今年四月播放,我才恍然大悟这些道听途说的蛛丝马迹和「我」的关系:

民国四十四年我三岁时,「黑蝙蝠」开始执行任务,到大陆低空飞行,摄取情报,到我十五岁时,他们的任务才结束。法兰西斯的U2在一九六零年被击落之后,美国不便再进入苏联,没几个月就把两架崭新的U2运到台湾来,让台湾最优秀的飞官潜入中国大陆,以高科技探察对岸的军事设施、核子试场、国防能力,任务一直执行到我大学毕业那一年,一九七四。

原来在我读书玩耍的时候,黑蝙蝠中队的年轻人出机八百多次,十架坠机,一百四十八人丧生,那是全体队员的三分之二。原来在我准备层层考试要出人头地的时候,黑猫中队的年轻人一次一次地夜航U2,一半的队员死亡,两个人被俘虏。原来在我读书玩耍成长的时候,和我同龄的人,有些已经永远地失去了父亲,而且他们的母亲还不能公开哭泣。

我赶忙补做功课。原来,在全球冷战的年代里,这些军官以生命猎取情报,把情报交给美国,换取了美国对台湾的长期援助。原来,是黑猫和黑蝙蝠所获得的情资,使美国掌握了中国的核武发展进度。原来,是这些人的牺牲,使季辛吉证实了中苏边界在六零年代末的紧张而积极地拓展美中建交。原来,是这些飞行员在整个中南半岛的天空里秘密穿梭,和法兰西斯一样,「改变了历史的轨道使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强权」,为得是换取台湾的生存空间。

冷战中,兄弟阋墙,成为全球战略的棋子。同时,在黑猫黑蝙蝠侦察机下面的土地上,又有多少同样沉默无声应该被感念、被致敬的牺牲者呢?

对冷战一无所知

我的功课很快就把我引到了叶常棣、张立义这两个名字。

叶常棣,一九六三年执行第三次高空侦察任务时于江西上饶被共军萨姆二式(SA-2)地对空飞弹击中跳伞被俘,在医院抢救中,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五十九块导弹碎片,此后备尝艰辛。十八年的生死离别之后,于一九八二年被释放到香港,台湾政府却不接受他回乡,最后由美国中情局安排他赴美居留。十八年间,妻子改嫁,人事全非。到一九九零年才被准许回到台湾。

张立义,一九六五年于蒙古遭到萨姆飞弹袭击,跳伞被俘。十几年之后与叶常棣同时被释放到香港,同样不被台湾接受,由中情局收留,接往美国。家庭折裂,青春毁损,人生不可回转。

还有那些根本不曾解密的、我们还不知道真相深浅的痛苦和牺牲:随着美国对U2的解密,黑猫中队的殉难者信息打开了,但是黑蝙蝠的历史,牵涉到空投谍报员,仍旧盖在黑纱中。巫毒中队的情况,社会知道得更少。知道得少,我们根本无从去认识那隐藏的悲剧和瘖哑的委屈。

还有那些根本没有机会为自己叹息的人。我们的社会何时对这些沉默的牺牲者道过一声感恩的「谢谢」?

我发现我竟然和小包尔斯一样想发出吶喊:「今天的世界对冷战一无所知,对于那些在冷战中牺牲了生命的人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

亚细亚的孤儿

清华思沙龙的学生在我研究室里默默地看完了「台湾天空的秘密」。我问,「怎么样?」

我不太确定他们会怎么反应,因为,不是整个社会都在说,今天的年轻人是没有思想的「草莓族」,反抗深刻,崇拜感官,对历史茫然?

可是他们很诚挚地说,「超感动。」

如果这个政府不去感念他们最勇敢的子弟们,如果这个社会不懂得疼惜和尊敬自己最沉痛的历史,那么就让年轻人扛起来吧。清华的学生决定由他们来对这些沈默的勇士们表达敬意。他们分工合作搜索资料,编辑手册,设计海报,发放传单,同时用各种方法搜集黑蝙蝠和黑猫队员名单,一个一个打电话去耙梳线索,去发出邀请。被击落的十架黑蝙蝠飞机中,只有三架被找了回来,死亡三十三年之后,烈士的骸骨回到故乡。学生们寻找烈士遗族,希望把他们请来清华。在打电话之前,学生还彼此研究要如何对遗族措辞来表达自己的诚恳。他们讨论时极认真,极严肃。

史帝夫的少年童军,在寻找那十四个死难者的名字时,是不是也抱着同样纯洁的理想和热情呢?

我打电话给罗大佑,问他,「听过黑蝙蝠这三个字吗?」

他说,「没有。」

于是我把历史和学生希望对历史致敬的心意告诉他,希望他六月五日晚上到新竹来,献一首「亚细亚的孤儿」给那个残酷又悲伤的时代。大佑静静听完,说,「我去。」

我给诗人向阳写信,问他愿不愿意挑选一首他自己的诗来新竹朗诵,用闽南语,纪念那个苍凉的岁月。

数日之后,在一个宁静的凌晨,他回信:「我为黑蝙蝠特别写了一首诗。」

当年英气逼人、出生入死的勇士,今天即使幸存,也已垂垂老矣。在他们全体带着寂寞的历史离去之前,让我们挽住他们,谦卑地说一声「谢谢」吧。

是的,我同意肯尼迪所说的:

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只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2007/05/26阳明山

进入 龙应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冷战  

本文责编:linguanb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笔会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64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天益发布,转载请注明。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