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少波:奋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担当使命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7804 次 更新时间:2023-06-27 21:47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任少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讲话全面系统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愿景和战略路线图,明确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将高等教育摆在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地位,强调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为我国新时代高校“双一流”建设指明了方向。在“两个大局”交织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与挑战,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坚定正确方向、服务国家急需、坚持特色一流、保持战略定力,主动担当起高水平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

一、扎根中国大地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为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双一流”建设必须深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价值意蕴上超越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理论逻辑,探索兼具世界性和本土性的一流大学发展路径,为推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构建人民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必须根植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实。高校“双一流”建设应努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成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和能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的后发优势,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的先行探路者和理论引领者。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构建使命引领的大学发展新格局。探新路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举旗定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魂育人,担当起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使命,构建党建统领的高质量发展体系,为实现有方向、有灵魂的卓越大学提供根本保证。二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为构建创新策源地大学提供发展新动力。探新路必须坚持“四个服务”“四个面向”,坚定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和毅力,以高水平创新驱动构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三是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以战略规划为基础的大学发展新模式。探新路必须克服对西方高等教育的路径依赖,以更高的站位谋划改革创新和开放办学,以新的使命愿景引领大学战略规划,实现全球领先的大学变革发展。四是弘扬科学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构建文化涵养的大学发展新生态。探新路必须传承弘扬独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坚持将红色基因作为鲜明底色,形成呼应新时代使命责任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使大学成为引领创新文化、社会风尚和文明进步的“灯塔”。

二、坚持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大学是现代社会最为关键的知识生产机构和知识传播中心,一流大学始终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潮流,同时成为大国博弈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史性交汇,我国正逐步成为知识创新的全球中心之一。“双一流”建设作为中央顶层设计的国家工程,牢牢把握“国之大者”,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重点打造一批能引领国家创新发展、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综合性大学,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力量,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只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才能真正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一是体现国家意志,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同向同行。我国高等教育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一流大学要主动融入大局,强化与国家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对接,与国家发展布局同频共振,加强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主动构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作出大贡献,加快攻坚重要领域“卡脖子”难题,切实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任。二是体现社会责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支撑引领作用。要勇于创新,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敢为人先、敢于突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一流大学要构建使命引领的大格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同频共振,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与国家主体功能区高度耦合,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服务”和“贡献”中谋求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三是体现人民立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要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衡量一所大学、一个学科的办学质量,很重要的标准就是看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认同。一流大学要努力回应人民期盼,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谋划推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群众需求牵引创新发展、用群众评价衡量办学成效,切实提供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高等教育。

三、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资源,世界一流大学都是为国家培育卓越人才的摇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985”“211”“双一流”等重大教育工程建设,走过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极不平凡历程,办学规模、教学质量、服务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然而,我国不论是技能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总量的比重,还是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比重均较低,与发达国家人才资源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一流大学群体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是党和国家赋予新时代一流大学建设的崇高使命。一是坚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不动摇。“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一流大学更加有义务肩负起为党和国家培育人才的光荣使命,培养具有坚定信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党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提供人才保证。二是坚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加强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为解决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供人才支撑。一流大学要着眼于国家战略需求,坚持人才自主培养,尤其更加重视基础学科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国家培养更多未来学术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塑造人才资源竞争优势,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育人与育才相结合。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矢志奉献国家和人民。一流大学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着力构建完善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育人体系,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共同体”,引领和帮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造就“大先生”,打造“经师”“人师”统一的师资队伍。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一流大学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四有”好老师要求,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做具有大学问、大情怀、大格局、大境界的大先生,造就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经师”和“人师”统一者。

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世界一流大学拥有引领性的创新平台,集聚了全球的顶尖人才和杰出科学家,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头。“十三五”以来,我国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近60%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在日趋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面对我国仍然在一些高技术领域严重受制于人的局面,我国高校需要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领性科技攻关还需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待打通体制机制障碍。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充分释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创新潜力。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制约,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一是凸显创新引领,自觉承担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的重要使命。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一流大学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强化基础前沿领域引领性创新,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坚持前沿导向的自由探索,勇闯创新“无人区”,努力建设世界领先的大学创新体系。二是激发创新动能,勇担服务创新高地建设的责任。勇于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流大学要充分激活“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功能,立足“四个面向”,围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主动谋篇布局,加快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加强同优势高校、政府、科研院所、头部企业联合攻关,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三是汇聚创新人才,积极参与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一流大学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以系统思维做好人才工作的顶层设计,以系统观念推进人才工作各项重点任务,以实践标准发现和培养更多战略科学家,以长远眼光支持青年人才在挑大梁、当主角中加快成长,支撑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五、自主建构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回信中指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当代中国正面对历史上最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最气势恢宏的实践创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中国怎么办”“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中的重要力量,对照新时代赋予哲学社会科学的责任使命,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比如:自主建构基础还不够坚实,理论创新落后于伟大实践,学术影响滞后于我国国际地位提升,育人功能面临新的挑战,等等。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致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在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研究上取得标志性成果。一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二是着力推出中国立场中国方案中国理论。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一流大学要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三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建构性思想理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克服少数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治理困境、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提出了更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一流大学应主动布局,进行深入阐释和科学论证,力争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领域打造一批学术高地,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加文化理解认同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及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彰显中国主张,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读懂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开启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新征程。新时代的战略愿景赋予“双一流”建设新的历史责任和战略使命,鞭策我国高等教育自主探索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为指引,担当起高水平研究性大学的使命重任,高质量服务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进入专题: 教育强国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教育学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403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3/12,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