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之:反专制主义旗帜下的俄罗斯作家群体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794 次 更新时间:2023-04-17 23:33

进入专题: 俄罗斯   作家   反专制主义  

陈行之 (进入专栏)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之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你只要看到地平线,就能看到它;它就像饱经风霜的老橡树一样,深深地扎根于俄罗斯大地,扎根于人民之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拥有如此迷人的瑰丽,如此沁人心脾的芬芳,如此深邃广阔的视野,如此触动人的心弦与灵魂的魔力。这是由普希金、果戈里、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高尔基等一系列巨匠式人物组成的文学画廊。具有一定程度精神感应能力的人,只要置身于这个画廊之中,必定会流连忘返。这是因为,只有在这里,你的灵魂才可以裸露着面对整个世界,你将第一次触碰到最细腻的情感、最复杂的思绪、最浪漫的激情、最宏阔的社会景观、最深邃的历史运动。你会觉得有一束强烈的光亮,照亮了你整个人生。你会觉得灵魂被荡涤了,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和过去不一样了。


我愿意特别指出,从文学史的角度说,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是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当时的俄罗斯尚处于沙皇专制主义的黑暗统治之下,而文学不可能不对它所处的时代做出反应,因此,较之欧美作家,以托尔斯泰为峰巅的俄罗斯作家又具有比欧洲作家更激烈的革命色彩;一群知识分子精英齐刷刷地聚集在反专制主义的旗帜下,奏响了雄浑激越的时代交响曲。我们在欣赏俄罗斯文学,除了沉迷于它的文学之美以外,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战斗性的特征,这是俄罗斯作家用他们的灵魂以至于生命留给世界的最宝贵遗产。


我这里推荐给青年读者的,是曾经对我构成深刻影响的几本书(当然不仅这几本)。你也许已经读过了,也许还没有读过,无论如何,我希望你听到我的声音:阅读或者再次阅读它们吧!那将会是让人有脱胎换骨之感的心灵之旅。


我的推荐,是假定给对俄罗斯文学有一定了解和阅读经验的读者的,因此我将不做情节介绍,只说我的感觉。我仍然沿用《必要的深度阅读》的体例,序号是从前两篇接续下来的。


《文学写照》(随笔)(早期作品)作者:[俄]高尔基(1868-1936)译者:巴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1978年第二版


文学史的西方视角决定了高尔基的文学地位不高,这也与他晚年过度参与苏联政治、鲜有有分量作品有关,这方面,与我国的茅盾先生有些类似。苏联和苏联阵营认为这位苏联作协主席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性作家,我觉得这种认定反而贬抑了高尔基的真正价值。如果你阅读过他的早期作品,你就会赞叹,高尔基确实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世界性作家,他对世界文学的贡献有目共睹。文学巨匠托尔斯泰对这个富有才华的青年作家称赞有加,是有道理的。我这里谈论的《文学写照》,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写照。


《文学写照》是关于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米哈伊洛夫斯基、普利什文等俄罗斯作家的回忆录,但它绝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这本书开创了一种新的文体,那就是通过特写的形式,展现描写对象生物性和精神性的一切方面的细节。高尔基细致入微的洞察力和对人物的强大精神感应能力,使出现在他笔下的人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更加真实,用一个平凡的词汇形容,那就是“跃然纸上”。其中的《列夫·托尔斯泰》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高度,普遍认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像高尔基那样生动深刻地描写托尔斯泰。


似乎是一种传统,很多俄罗斯作家都写过类似于随笔的这种“回忆录”,然而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人能够比肩,更不要说超越高尔基。我还想特别指出,巴金先生的传神译笔更增添了这本书让人爱不释手的魅力。如今像巴金先生这样的翻译作品是再也看不到了。我们不断地在丢失东西,而最让人痛心的是精神的丢失。


我至今还记得,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次读到这本书,简直犹如醍醐灌顶,仿佛整个人都被点燃了。我抚摸着它,油然而生一种强烈的感恩心理:感恩上天让这么多优秀的人物降临到了人间,感谢他们用自己的笔让我们不仅看到了自然之美,更让我们看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无限丰饶。读过这本书,我竟然认为我非常富有了。


《在人间》(长篇小说)(1916年)作者:[俄]高尔基(1868-1936)译者:楼适夷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高尔基的长篇小说作品中,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和《我的大学》(1923年)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我甚至认为,除了某些短篇小说和散文之外,单只是这三本书就已经构成了完整的高尔基。换一句话说,这三本书集中地体现出了作家的风格,作家的心地,作家的格局,甚至——作家的天才。


我之所以要单独说到《在人间》,是因为在所有书籍都被禁止阅读的年代,具体说是1972年前后,我从我插队的陕北农村招工到了延安报社印刷厂当排字工人。那时候正在搞“批林批孔运动”,工厂时兴“工人评论组”,而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成为了这个厂工人评论组的组长,我更不知道为什么领导会把原属于《延安报》(文革以后停刊)的封存很久的资料室钥匙交给我,结果我得到了进入资料室阅读琳琅满目的“禁书”的特权。我就是那时候读到《在人间》的,直到以后很久,才又读到《童年》和《我的大学》。那是一本灰色布面精装封面的书,看上去很贵重,我把它连同另外几本我所喜欢的作品“偷”了出去,从此以后,这本书就成为了我最宝贵的精神食粮,某种意义上,这本书更加坚定了我要当一个作家的决心,它也伴随我度过了好几年精神危机的岁月。


高尔基就像很多俄罗斯作家一样,对俄罗斯大地和俄罗斯人民怀着博大精深的爱心,我们可以从他的描述中,感受到主人公阿廖沙顽强的精神成长过程,感受到那片苦难大地既忧郁又深沉的美。那是一个既遥远又亲近的世界,很多时候,它让我想起文革岁月,想起我的插队生活,想起我那些在被贫困和苦难所磋磨的陕北乡亲。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一本书像《在人间》那样,让我觉得活下去是非常非常值得的,因为你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最后我要说,楼适夷先生的译本很好,非常好。


《木木》(中篇小说)(创作于1852年,1885年才得以发表)作者:[俄]屠格涅夫(1818-1883)译者:巴金平明出版社(上海),1952年,后多次再版,收入译者的各种选集之中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作家群体,在一定意义上是由一群贵族后代(高尔基是一个例外)组成的,有点儿像我们今天说的“官二代”、“富二代”。不同点在于,这是一群背叛了他们所出身的那个阶级的人,是契合人类思想史阶段性内容——自由民主主义、反抗专制与独裁——的精英群体,因此,他们的文学活动骨子里就带着革命性,虽然这种革命性的程度在不同的人那里是很不相同的。


屠格涅夫不是一个彻底的革命者,在这一点上,他与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虽然也痛恨沙皇,痛恨农奴制,甚至痛恨他的家庭,但是他血管里流动着的贵族血液,却总使得他看世界时多了几分留恋,多了几分彷徨,这些都反映在了他的晚期作品中。这也是他与一些著名批评家,包括托尔斯泰在内的大作家产生罅隙,友谊不那么坚固的原因之一。


尽管这样,你仍然有理由认为,他是一个战斗者,并且是一个无情而深刻的战斗者;他的战斗性,一览无余地从他的早期作品中体现出来了,尤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中篇小说《木木》。这篇小说是屠格涅夫由于声援果戈里而被捕入狱,在监狱中写作出来的。


《木木》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盖拉新(后来有人翻译成“格拉西姆”)的农奴,他又聋又哑,是一个残疾人。屠格涅夫将最深切的同情寄放到了他的身上。如果是一个一般性的作家,所谓“最深切的同情”无外乎描写他遭受着怎样的虐待和折磨,然而屠格涅夫就是屠格涅夫,他从来不是在浅层意义上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就像利刃一样切入到事件中去,从来都是在最精微细致的精神活动中展现人的存在样态。小说中最惊心动魄的情节,是他不得不因为喜怒无常、残忍暴戾的主人(小说中的“女主人”、“太太”,亦即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的母亲,在作品中意象化成了沙皇专制主义统治的代表人物)的反对而将一只名为“木木”的小狗沉到河里去。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这个情节时,我还年轻,我哭了,哭了很久,就像是我也失去了整个世界一样。


是的,木木就是盖拉新的世界。奴隶主用强力剥夺了他与女仆塔季雅娜的爱情,于是盖拉新把全部的爱和精神依托都给了他收养的小狗木木。这是他活下去的最后精神支撑了。然而这最后的精神支撑也在“太太”的指使下被破坏掉了,他不得不与“她”(这是小说对木木的另一种称呼)分开,亲手把“她”沉到河里。这也就意味着他所拥有的世界崩塌了,破碎了。他逃离了莫斯科那所仿佛“灰色的宅子”,回到乡下,然而他就像是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精神上完全枯槁了。


在对人物的刻画上,屠格涅夫拥有鬼斧神工一般的精确与深刻,这表现在他所有作品中。读《木木》,你会觉得进入到了盖拉新的世界,这个身材高大的男人就在你身边,就在你眼前;你能够感觉到他的呼吸,看得到他凝重、欢乐、悲伤的眼神;你甚至能够直接领会他大脑里意识的流动。他什么都不会说,但是他什么都知道,这是所有沉默的被压迫者共有的特征,只有屠格涅夫把它完整全面地表现了出来。


《猎人笔记》(随笔)(1847年)作者:[俄]屠格涅夫(1818-1883)译者:丰子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第一版,1962年第二版


如果让我说,在我的心目中,哪本书在世界上所有书籍中占据第一的位置,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并且一定要是丰子恺先生翻译的。


这是俄罗斯人民的群体雕像,是俄罗斯大地深沉的呼吸,是比真实的大自然更加真实的大自然。在那里我们可以历历在目地看到草原、森林、沼泽、农舍;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鸟类在草原上空和树林深处啁啾鸣啭;我们可以栩栩如生地看到各种类型的俄罗斯人,有的狡黠,有的贪婪,有的豁达,有的淳朴,有的善良,有的凶恶……这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的百科全书,是俄罗斯人精神世界的最精致的展现。


无论你是否打算成为一个作家,哪怕你是一个对文学、对读书不那么在乎的人,我都劝你在你的有生之年,一定要想方设法读一遍《猎人笔记》。阅读这本书,你就是在参加一场无与伦比的精神盛宴,你可以放下一切世俗的礼仪和遮掩,纯粹以一个人的最自然状态去咀嚼,去品味,去饕餮……我相信,你一定会由不得感叹:我的天哪!这个世界这样好!


是的,屠格涅夫就是创造了这样一个具有清晰质感的世界,由于它太美了,以至于我们有可能会忽视作者对沙皇专制主义的无情批判,忽视它作为战斗者的檄文的特征,我们完全被它至善至美的艺术性征服了。每次阅读《猎人笔记》,当我把书合起来的时候,我都会在心底里感叹:竟然可以有屠格涅夫这样的天才,他简直不是“人”,他是神,他是用来启示人类的:爱吧,恨吧,这是你的家园,这是你将要度过一生的地方。


虽然我不懂俄文,但是我一直认为,丰子恺先生的中文翻译,一定比原著更加传神,更加精确,更加引人入胜;我一直认为,是经由原作者和翻译者的联合创造,我们才拥有了这本《猎人笔记》;我赞叹屠格涅夫的所有文字,都可以用到丰子恺先生身上。比如,我就曾经感叹:在这样一个不利于人的精神成长的地方,我们竟然曾经拥有丰子恺先生这样的天才,他作为文化巨人的一切方面的天才。是的,丰子恺先生已经远去了,看着他的背影,我们惘然若失,我们真的害怕有一天我们会因为缺失诸如此类的人而陷入迷茫,失去人生的方向,并进而失去整个世界。


《怎么办》(长篇小说)(1862年-1863年)作者:[俄]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1889)译者:蒋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专制主义革命者,他一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监狱与流放中度过的。1862年,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沙皇政府逮捕,并被判处服七年苦役,终身流放西伯利亚。长篇小说《怎么办》就是在囚禁与流放中写作出来的。长期的监狱和流放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他仅活了六十一岁。我们从文学的角度理解他,谈论他写作的小说,一定不要忘记,这不单纯是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这是一个将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革命事业的人,他的文学写作,仅仅是用文学的方式所做的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我以前在谈论欧美及俄罗斯文学的时候,曾经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是长篇小说《怎么办》)与法国哲学家萨特、美国哲学家艾因·兰德等人的文学作品归纳为“观念性文学作品”,我至今仍然坚持这个认定。怎么叫“观念性文学作品”?就是以一定的哲学思想为主要支撑、通过文学形象表达某种思想或者观念的文学作品。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一个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享有很高的声望,写作和出版过很多哲学、美学著作,当他用文学的方式表达他的哲学思想时,必定会赋予他的小说人物浓郁的思辨色彩,某种程度上,小说人物成为了他进行观念表达的载体。在《怎么办》中,无论薇拉、罗普霍夫还是吉尔沙诺夫,无一例外都是精神世界里的跋涉者,他们依从于自己的信念,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他们自己的路,恰恰又是从那个时代产生出来并且延伸向无尽远方的路的一部分。车尔尼雪夫斯基特别在书名下方加了一个副标题:“新人的故事”,说明了他对这部作品的寄望,它既是文学的,又是哲学的,甚至是革命的。


在精神浇薄的当下世界,在人们已经不知道信念为何物、更不知道人的最高存在是信仰的存在的今天,《怎么办》毫无疑问具有振聋发聩的精神鼓励的作用;它会在沉寂中唤起一种声音,那个声音说:“人可以活得比动物更高贵。”对于试图用精神行走的人来说,这句话毫无疑问具有巨大的推动力。我相信每一个读了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激励和鼓动。


我极为佩服和感谢蒋路先生的译笔,没有先生筚路蓝缕的孜孜以求,我们就不会拥有这样一本能够撞击我们心灵的伟大作品。


进入 陈行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俄罗斯   作家   反专制主义  

本文责编: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12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