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宁:前进中的中欧关系

——2006年5月25日在米兰会议上的讲演稿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526 次 更新时间:2023-06-04 09:41

进入专题: 中欧关系  

李晓宁  

要讲中欧关系,就要先谈世界格局。自冷战之后,随着苏联的崩溃,以美苏为代表的两极世界格局分解了。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领导人的演说与新闻媒体评论报道多以多极世界或多元世界来表述新的格局。什么是新的“极”或“元”的定义呢?以前西方媒体是以意识形态划分两极世界,一个共产主义,一个资本主义。一个极权世界,一个自由世界。虽然两边互有贬低,但界线还是比较清楚的。然而,当今的国际关系却不是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

随着七八十年代开始的新经济变革,全球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有很大转变,尤其原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指导政策有了极大的变化,国家间的关系也随之改变。为此,我与王建、王湘穗、乔良等人合著的一本书——《新战国时代》,对新世界格局形成原因以及发展趋向做了明确的分析。根据现行的货币联盟关系与政治战略合作关系,我们认为这个世界目前有三大板块,形成了三个比较大的力量极。第一个是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为基础的板块,包括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第二个板块就是欧盟加俄罗斯及周边地区。第三个板块是东亚及东南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辐射印度、巴基斯坦、中东各国。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地区的事情都随着这三大板块的力量改变而发生变化。这三大板块形成了一种均势状态,很像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主要特征不是战争而是结盟。当今世界,大的战争不大好打起来了,但旧的结盟关系会大大改变。新的联盟关系是什么?各国都在关心这个问题。本文不以综述世界格局为要,只是着重讨论三大政治经济板块中中国与欧洲关系发展趋向与存在的问题。

早在冷战时期,中国就游离出前苏联体系,单独与欧洲建立了双边的关系。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即是明证。当时的法国也是背离了很多所谓“西方”的概念束缚。中国不受苏联控制,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那个时期的中国领导人这样做,有着长远的战略目的,认为欧洲不会长期受美国摆布,一定会形成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集团,中国应该与这个集团友好相处。这对于缓解美苏两大超级大国对中国的威胁与控制十分有利,对平衡世界格局有利。虽然一百多年来,欧洲很多国家与中国发生过冲突,意识形态也有很大区别。然而,二战之后,欧洲放弃了大规模的军备。尤其是淡化了解决争端以武力相向的原则,在处理国际争端方面多谈判,少威胁,把以前殖民时期伸得长长的手缩了回来。从而为欧洲发展获得了战略机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欧之间已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互相不构成战争威胁。这个基本条件与态势决定了中欧关系新的健康走向。

1980年以后,全球制造业转移,金融投资更加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欧洲以审慎的步伐进入了中国市场。早期签订的《中欧贸易协定》,成立了贸易联合委员会,并定期举行年会。1985年双方签署《欧共体与中国贸易经济合作协议》。1994年欧盟开始实施亚洲新战略,并相继制定了三个对华关系的政策性文件。1995年通过了《中欧关系长期政策》。1996年通过了《欧盟对华合作新战略》。1998年欧盟理事会通过决议,把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名单上删除,并通过《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把欧盟的对华政策提高到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同等重要的地位。凡此种种,均为中欧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1997年中国与欧盟国家贸易第一次由逆差转入顺差。2005年中国已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而欧盟则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突破了2000亿美元。欧盟还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累计对中国的第四大实际投资方。有人预计中欧双边贸易将很快达到3000亿美元,而且欧盟将继续保持对中国第一大技术供应方的地位,对华投资将在中国引资来源地中继续位居前茅。欧盟对华投资多在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领域,质量和效益良好,磁悬浮列车、空客飞机和核电站等项目已成为中欧合作的标志性项目。意大利菲亚特、芬兰诺基亚、德国大众、法国雪铁龙、荷兰菲利普、比利时贝尔等,都已成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欧洲公司,进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中欧的经济合作与双边贸易呈现出非常好的趋势。

这个好的趋势有个基本缘由,还是那句话: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互相不构成战争威胁。所以,一切都好商量。

冷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在世界各地调整战略部署,争分夺秒,要尽快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911事件更加激发了美国对全球战略节点加速控制。伊拉克战争时期,美欧对发动的战争程序与理由有很不同的解释与做法。欧洲则对世界新秩序有着自己的解读与构想。在联合国,欧盟的一些主要国家一度成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最大的质询者。在强压下,欧盟内部各国政府也出现过意见不一。但是欧盟维护了统一,没有分裂。伊拉克战争后期,美国也采取了许多办法逐步修补与欧洲的裂痕。然而,两方的战略取向还是有很大区别。欧洲人越来越不把大西洋视为唯一的合作基础,他们的眼睛在注视着太平洋与印度洋。我对媒体流行的欧盟东扩观点不太认同,认为这些观点过于小气。欧洲的战略构想岂止是简单延揽几个原东欧国家做伙伴。欧盟是要在东方与中国、印度做邻居,欧洲人在寻找新的可靠的强大的战略伙伴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有些美国人不这样想,他们想让全世界接受一种安排,即美利坚为主导的安排。同时,依靠自己的军事与经济强势来推行这种战略意图。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安排。今年三月我访美时对上届政府副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傅莱堡(Aaron Friedberg)先生说过一段话:“冷战结束了,很多美国人忽然觉得做一切事情都‘很容易’了。我说要在‘很容易’后面加上半句话,叫做‘很容易’犯错误。”近几年的战争已证明了美国人很多做法是有问题的。为什么欧美对冷战后的战略构想如此不同呢?我想过很长时间。结论是欧洲在本土打过两次大战,生灵涂炭,吃过大亏,铭记在心。战后痛定思痛,决心改变战略发展方向与方式,以联合为主,减少以至放弃征伐。而年轻的美国没有吃过大亏,自恃强大,仅仅用抽象的理论与逻辑去判断取舍。很多美国人迷信自己的战争之力会“武运长久”,新经济奇迹会经久不衰。当然,美国也有很多纠错能力很强的人,他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新世纪的中欧关系要具有更加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要建立一种信任机制。只有信任才会有联合,才会有发展。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是考验中欧关系的试金石。中国是潜在的敌人吗?中国崛起会是西方的灾难吗?中国将成为具有攻击性的超级大国吗?中国将是毁灭西方民主制度的魔鬼吗?如果解除军售禁令,我们欧洲人会不会养虎为患呢?尽管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但从冷战规则走出来的欧洲政治家需要排除很多干扰与成见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要花些气力才能向人民说清楚。叔本华说过:“最强有力的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并非是事物表现出的、使人们误入迷途的虚幻假象,甚至也不直接地是人们推理能力的缺陷。相反,是在于人们先前接受的观念,在于偏见。这些虚假的先验之物---对抗着真理.它们就好像是把船只吹往与惟一的陆地相反方向的逆风.对此,船橹和风帆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了解中国,深层次的了解,才能排除成见,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很多欧洲领导人都在这样做,已经有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是历经战争磨难的国家。一百多年来,几乎没有哪个大城市没受过战火的洗劫。二十世纪因战争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也是被战争毁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到处都可以看到战争留下的痕迹。本人曾多次陪同来中国访问的欧美人士参观游览。他们看到很多精美的古代建筑被毁坏,问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回答他们是战争,很多是外国侵略者造成的。中国人最不愿意用战争解决问题,特别是那些在战争时期过来的老人。一九八四年二月二十二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表团时发表谈话就说过:“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一直在想,找个什么办法,不用战争手段而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这种问题。”他的思想很大程度代表了经过战争一代领导人的内心情感。中国主张和平共处,主张和谐社会,都是这个原因。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当然,中国不会放弃国防,不会忘记一百年受屈辱的历史,会加强国家的防御力量。然而,这些加强国防的举措都不会给其他人造成威胁,相反还会为反对恐怖主义与威胁,稳定世界和平局势做出贡献。中国没有远涉重洋攻击他国的历史,也不会主动攻击别的国家。欧洲政治家认识到这个基本点,就会给中欧关系乃至世界和平带来福音。这个结论看似简单,但走向共识之路很漫长,很不容易,需要克服很多干扰与成见。

有了这些对战争与和平的共识,中欧之间的政治合作将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这个政治合作的基础形式将是一种磋商与谈判的模式,应该有一个长期稳定的体制框架。

前面我列举的经贸数据中有一项值得注意。即欧盟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欧洲与中国合作的基本点是什么呢?是仅仅把中国当作一个廉价地制造基地或者作为一个推销欧洲产品的市场加以利用?还是从深层研发以至到基础建设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简单说,是临时利用一下呢?还是有长远打算?合作开始之处,人们有很多疑惑,在寻找一条正确的战略发展路线。欧洲各国二十年来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很多案例说明了这个问题。20年前,芬兰的诺基亚进入了中国。与诺基亚同时进入中国的电信类产品的欧美公司有很多,也很强大。但大多数欧美、日本公司早期仅仅把中国当作一个销售市场看待,研发机构都放在本土。而诺基亚很早就想明白这个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这个市场决定着移动通信业产品的走向。在中国制造诺基亚的电信产品,不仅仅是降低生产成本,还是能否领先移动通信设备的设计、技术研发的问题,也是在最大的市场建立认知度最高的品牌的机会。他们以中国人的使用需求设计产品以及研发适用技术,把研发基地搬到中国去。在这场竞争的战略选择中,诺基亚中了头彩。1985年,诺基亚的第一个办事处设立在北京饭店的地下室,当时只有5名员工。到2005年诺基亚仅在在中国大陆当年就销售了3250万部手机。2005年第四季度诺基亚全球销售额超过了100亿欧元。而那些早期进入中国,当时比诺基亚更强大的公司却没有获得这样的业绩。

从1949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普及教育上花了大力气,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普及了中小学教育,使得中国农民转入工业体系成为技术工人,做好了基础准备。虽然没有很多尖端水平的大学,中国高等教育还是培养了大量优良的工程师。中国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以华侨商人与乡镇企业为先导,通过“三来一补”“两头在外”的经济政策,与国际经济迅速接轨,适时承接了全球制造业转移。20年来,中国企业学会了用国际先进经验与标准管理企业,也发明了中国式的管理方式,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下,成长迅速。中国商人不断进取,占领了全球低端技术商品的很大市场,全球的超市里到处都是大量标着“中国制造”标签的商品。

由于以前中国长期与世界工业体系隔绝,科研创新能力很低,改革开放初期,只能靠低价格体系中的廉价劳动力以及低价生产资源来与国外商家合作。形成了技术创造力不足的痼疾。为改变这种情况,中国准备产业全面升级。产业升级,技术创造力的提高是关键所在,而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又是提高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欧洲在与中国的经济交往中,发挥长处,为中国提供了技术支持。这样的合作,对双方长期有利。在交往中是限制乃至遏制先进技术流向中国,还是共同开发不断升级并分享红利?成为必须想清楚的问题。比如,在纺织品行业里,与中国企业竞争生产成本与管理成本,恐怕欧洲企业已不占上风。但产品设计,技术创新仍是欧洲企业的长项。今年5月在米兰博科尼商业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我拿中国浙江省上虞市的一个企业做例子说明此事。这个企业建立十几年了,业绩非常好,生产成本控制与管理,意大利中小企业无法与之相比。然而该企业的产品要进入欧洲市场,设计问题成了巨大的困难。我与企业负责人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时,企业领导人提出要用重金收购意大利设计公司。因为他知道意大利设计全球有名,中国这方面还是弱项。中国成本控制最好的企业与意大利创造力最强的企业结合,一定会有新的好效果。他们参加了米兰的商业会议,开始寻找意大利的合作伙伴。中国有句成语叫“取长补短”,可以形象地描述中欧经济合作的战略途径。我想,合作的主题词应该是了解、信任、长远、稳定。没有深层的了解与基本信任,长久和平共处与合作就难以做到。这是中欧经济合作交流的大前提,是关键要素。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这个基本原则,通过协商都可以解决。欧洲已不是19世纪惟我独尊的欧洲,中国也不是帝制时期固步自封的中国,双方都应该能找到长久共荣的路径。

当下中欧贸易与合作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欧洲各国市场准入的规则不尽相同,比较美国、日本,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开发成本较高。欧洲进口中国产品时多使用欧洲规则,出口时倾向使用灵活的成员国标准。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区分过于明显,使得产生区域排他性。欧盟各国的具体政策很多,企业难以适应。不像美国、日本那样政策统一。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不断加强的交往过程中都会被解决。还有很多有关移民、出入境管理方面法规带来的种种的不便。欧盟是一个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国家联盟,长期以来欧盟的贸易大都是在欧洲或欧美内部进行。与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贸易与经济合作前所未有。换句话说,我们是在做很多前所未有的事。但是这件事非常值得做。凡是看得远,看得清的领导者,就会主动建立更多适应中欧两方特点的磋商与谈判机制,解决那些以前从没想到的问题。我还是想说,别小气,别近视。只要欧洲的领导人、企业家、银行家看清一个因素,就是中欧没有根本冲突,就会看到一条稳定的道路。这是与中国打交道时比美国、日本更加方便的因素。这是一个战略因素,利用不好将随风而逝。80年代日本与中国贸易、经济合作数量很大,是当时中国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一度有很好的发展势头。但小泉政府在长期友好问题上没有远见,鼠目寸光,制造麻烦,使得中日经济交流起伏不定,丧失了很多的战略合作机会。现在日本已落到中国排第4位的贸易伙伴,中国对日本贸易依赖度大幅下降。美国很多政治家要改善中美关系,但也有一部分美国人担心中国崛起影响美国霸权。其实所谓崛起就是进步快了些,所以他们主张一边改善中美关系,一边有所保留。我称之为“留一手战略”。总之,这些小气的思维会长期影响美、日的战略设计。欧洲应该没有这个问题,或者说不应该有这种问题。这是欧洲的战略机遇,不应该为琐碎小事捆绑住双脚,要迈开大步,迎接繁荣。

再说说欧元、美元与人民币。欧元从诞生以来,就与美元成了欢喜冤家。这句话不好翻译。中国把吵吵闹闹,互相猜忌,又形影不离的小夫妻叫做欢喜冤家。美元是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利器。欧元体系建立后,对美元的霸主地位产生了冲击。国际投资商就要不断地评估欧元与美元的投资利润比。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是全球银行家及投资商注意的焦点。很多人看一种国际货币是否是“强势”,主要看它对其他国际货币的比值。他们忽略了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这种货币的使用率,我说的使用率指的是这种国际货币的国际贸易结算量与储备量。这种国际货币的国际贸易结算量与储备量高则可以视为强势,否则相反。两种强势货币比较的第二位要素才应注重比值高低。在欧元出现之前,没有一种国际货币能与美元抗衡。美元的贸易结算量权重非常高,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首选货币。也就是说,美元的贸易结算权重直接影响着各国的外汇储备权重。评估各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以美元计算。欧元一诞生就具备了强势货币的基本条件,使得各国贸易政策,金融政策与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都随之改变。外汇储备的币种数据各国是保密的。为什么保密?因为大家都不知道欧元到底有多“结实”。欧美之间,投资与贸易用美元还是欧元结算也成了大问题。美元与欧元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又互相贬抑,所以我们称之为欢喜冤家。美欧的经济结构也与此有关。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动机,无非欧美、日本(当然中国也快进入对世界经济有大影响的国家行列)。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金融资本给谁加油,谁的经济就增长得快些。欧元自出现后有过短暂的下跌,后来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最近幅度在加大,频率在加快。克林顿政府后期,奉行强势美元政策,从而保证美元的金融霸权。布什政府在美国经济下滑的趋势显现时,就顾不得所谓的强势比值。他们会损着欧洲的利益,贬低比值,扩大贸易量,由此提高美元结算量,维持真正的强势。目前欧元还不是很“结实”的货币。我们不知道五年以后,各国的美元与欧元的国际贸易结算量是多少。但这一两年是欧洲的关口。怎样能使欧元“结实”起来?恐怕欧洲要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日本、伊朗以及很多产油国家协调货币政策。其中中国是重要因素。人民币的国际贸易结算量也在增加,也越来越“强势”了。人民币与美元、欧元之间的汇率调整将会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些方面大家都没有经验,尤其没有合作经验,都在评估揣测。我不是银行家,但我觉得,相互依存度高的货币之间应该是合作多于攻击。经济全球化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得原有的民族国家利益概念被淡化。这些货币都要靠使用地区与国家经济的支持。从长期看,欧洲经济利好的趋势才是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欧元在今后的世界里要肩负更多的责任。中欧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开拓一种新的模式,也必须有一个新模式,使得欧洲与中国经济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当下建立与加强协调与分析机制成为首先要做的事。比如提一个问题,如果美元对欧元大幅度贬值,欧洲会怎办?中国、日本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恐怕要未雨绸缪,要有战略预案,要早做协调。

另外再谈谈文化价值问题,这对于发展中欧关系很重要。一百多年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学习西方。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学者赴欧洲学习。中国的新闻出版界也对西方,尤其是对欧洲做了大量的介绍。很多中国学者可以对西方哲学、文学、历史如数家珍。相比之下,中国人对欧洲的文化价值更熟悉些。中国中小学教材与辅助读物中,欧洲作家的名篇比比皆是。中国的中学生随意可以说出很多欧洲著名城市与历史事件,而欧洲人对中国了解得却不是很多。对于欧洲的中学生来说,中国还是个神秘的国家。用巴黎圣路易中学一位老师的话说,在法国初中部分的历史教科书中,中国完全成为一个“被遗忘的国度”。不仅如此,很多媒体与出版物还有大量的负面以至歪曲的报道。这是影响中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到中国的欧洲学生,见到我都会说:“我们在欧洲与在中国,看到与听到有关中国的情况非常不一样。”中国在当今世界上已经是一个有影响的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对世界很早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中国的哲学与方法将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忽视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国家是不对的。当中欧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时,我就想,在古代,丝绸之路比这小得多的贸易额就传播了很多中西文化价值。而现在这2000亿美元的贸易给中国和欧洲带来多少文化价值上的改变呢?中欧之间仅仅是局限在物质享受上的互相满足吗?双方经济交往的目的仅仅如此吗?两个具有古老文明的大陆之间贸易额都到了2000亿美元的数量级,彼此在文化层面还如此陌生,是不是一种耻辱呢?每天吃着,用着“中国制造”的商品,而对这个国家知之甚少,岂不怪哉。这是一种畸形的状态。看样子我们双方的文化学者与政治家、企业家都要做点什么。首先,双方的大学要做出表率。要走出象牙塔,不要只做一些纯学术的逻辑推演,要进入双方社会各个层面,做深入了解。只有深入了解,才会减少猜忌,才会找到共同价值。这些方面仅仅靠政府推动远远不够,也不可能深入持久。各类社会组织与学术机构都应做些有组织的行动。比如建立一些长期论坛,在媒体上做专栏报道,尤其双方的思想家要多做交流,这是中欧知识分子责无旁贷的事情。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一位学者如果对欧洲一点知识都没有,人们会认为他学问不好。但在欧洲,不了解中国的学者恐怕不一定有人这样看他。欧洲有很多著名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对于如此重要的中欧关系,这些学校与机构应该有所建树。欧洲最早工业化,国家、社会最早现代化,中国在很多方面还是要向欧洲学习,比如政府管理、社会组织、经济协调、金融投资、科学技术,很多很多。只有对中欧的文化价值互相了解了,产生认同,才会有长久稳定的合作。

总结一下,我谈了中欧政治、经济、金融、文化几个方面的看法。核心是如下逻辑:中欧之间没有根本性冲突,认清这点就不会放过当前的战略合作机会。需要建立良好的经济磋商与货币融通机制,并在文化深层更好地进行沟通。如果以上原则得以实现,中欧关系将会有美好的明天。

我今天讲的内容只是我个人的见解,不代表任何他人与组织意见。谢谢大家!

2006年5月25日于米兰

    进入专题: 中欧关系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演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11.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