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从未来走向了现实。我们已然看到人工智能改变了制造业、客户服务和金融业。那么,内容生产和营销会是下一个改造对象吗?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器是否会使作家成为多余的人?
7月的“2022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在国内首提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两个月之后,百度移动生态负责人何俊杰在“2022百度万象大会”上称,百度AI数字人度晓晓,今年挑战写高考作文,40秒写了40篇,得分可以排在总考生的前 25%。
AI已经从单纯地理解语言、理解文字、理解图片和视频,走向了生成内容。高考作文不过是通过文字描述的题目自动生成文章的例子。眼下百度APP里有些视频内容,是AI把百家号的图文内容自动转换成视频的结果。
这些都可以叫做AIGC,背后的实质是人工智能自动化身创作者。下一步被攻克的将是艺术创作,比如作画和作曲。我们由此将迎来AI文创。就在8月,百度还推出了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文心一格,用户只需输入一段简单的文字,即可快速获取智能生成的AI画作。
此次在万象大会上的一个创新发布是“创作者AI助理团”。这个团队里有文案、有插画师、有视频制作人,这些“助理”都将由AI担任,由此,AI技术,可以让创作者实现“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何俊杰相信,“未来十年,AIGC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可以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创造出有独特价值和独立视角的内容”。传播由此进入“用AI发电”时代。
可以预期,AIGC将是继用户生成内容(UGC)出现之后,又一个内容生产的大变革。当然,这个变革是好是坏,目前还很难说。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好处是,它可以减少内容生产过程中的人力投入。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比起人类作家来,有能力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多内容。然而,正因为人工智能并非真正的创作者,其生成的内容的一大缺点是,它并非完全原创。内容生成器只是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收集已经存在的信息。因此,虽然内容将通过抄袭检查,但它不会包括原创研究、见解或数据。在实践中,这意味着它没有能力分享观点或创造思想性内容。
此外,人工智能生成器也不会写时事或快速变化的主题。在处理社会尚未形成普遍共识的主题时也会陷入困难,比如政治和宗教问题。如果你试图就这些主题生成文本,你最终可能会得到有偏见的、不准确的或过时的文本。
这是由于人工智能内容生成器吸取了人类创造的内容的精华和糟粕。由于此种工具只能依据现有的内容来推动输出,它们无法以原创或创新的方式处理任一主题。
当然,公平地说,如果人工智能内容是坏的,那么大多数人类内容也是坏的。困扰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问题同样困扰着人类书写的内容。比如,内容中缺乏叙事结构,证据引用不力,缺乏原创性的见解和信息,这在人类写手那里也俯拾皆是。另外一个糟糕的情况是,中文内容写作中本来就充满洗稿,使用机器学习工具来生成内容,将会使洗稿问题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我们承认,人工智能确实将在内容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过,与其用它来取代人类,不如考虑它如何可能帮助扩大人类的写作能力。
眼下看来,人工智能在协助内容创作、成为人类写作的助手方面要好得多。关键是将生产要素自动化,但不是完全交给人工智能。人类仍然在做繁重的工作,仍然在创造富有凝聚力的叙述,仍然在核查事情的准确性。在这些方面,人工智能何时能够赶上甚至超越人类,我们尚不知晓。至少,如果没有人的干预,而把一切都托付给人工智能,你的媒介出口有可能会发布一些令人反感的东西。
(原载2022年第21期《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