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与未来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01 次 更新时间:2022-10-31 00:17

进入专题: 数字人民币  

王永利  


谈到数字人民币,首先要明确它的定位。

中国人民银行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明确是流通中的现金,属于M0。所以,在现有的试点过程中,都是比照人民币现金,数字人民币的兑换和钱包一律免费、无息,而且还要尽可能对数字人民币的持有和使用给予匿名或隐私保护,并被不少人说成是只能用于替代人民币现金。但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使用,流通中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占比已经低于4%,而且还会不断降低。现金支付在整个支付总额中的占比就更低,很多人拥有的现金基本上不用。这种情况下,如果投入巨大创造出的数字人民币只能用于替代现金,其实际价值和生命力可能就存在很大问题了。所以,对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还需要仔细斟酌准确把握。

这又进一步涉及到人民币的定义和定位。人民币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货币到底是什么?

到现在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中人民币的定义一直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显然,这里所讲的“人民币”或者货币,就是指“现金”。也正因如此,现在教科书经典的说法依然是:货币是央行的信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但这种说法实际上严重偏离实际,可能在金属本位制纸币阶段是成立的,但在信用货币体系下早已过时。

实际上,货币的表现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在以贝壳等自然实物作为货币时,人们以为贝壳等实物就是货币;在以黄金、青铜等金属铸币作为货币时,人们以为黄金、青铜等纸币就是货币;在出现金属本位制纸币作为日常流通货币时,人们又以为货币就是纸币(及小额硬币)。其实,贝壳、铸币、纸币等,都只是货币的一种表现形态,而不是货币本身。在金属本位制纸币体系下,货币投放机构投放纸币,是承诺可以按照约定无条件兑换金属本位货币的,所以纸币是货币投放机构的信用和负债。但是在货币摆脱金属本位制进入纯粹的信用货币体系后,货币更多的是由货币投放机构以增加信贷的方式投放的,是按照约定条件借出的,需要按照约定条件还本付息,而且可以直接转入借款人在银行的存款账户,而不需要投放现金;即使是中央银行,其投放的货币,也不仅仅只是现金,更多的是面向商业银行投放的再贷款,而且可以直接转入商业银行在央行的存款账户;存款背后的货币与现金背后的货币是完全相同的,存款同样可以直接用于支付。由此,货币就突破了现金的范畴,拓展出新的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现在,货币(购买力)总量不仅包括流通中现金,还包括银行存款、支付机构的电子钱包等,所以现金、存款、电子钱包或者未来的数字钱包等,统统只是货币的表现形态,而不是货币本身。现在依然把货币等同于现金,把货币说成是央行的信用或负债,是根本不成立的,理应彻底纠正。《中国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关于人民币的定义,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人民币现金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由此,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严格地讲应该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投放的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流通中的现金,即M0。数字人民币仍是人民币,只是推动人民币更加数字化、智能化。数字人民币投放出来以后,它应该像现有的人民币一样,可以广泛使用。现在的人民币能用于的任何地方,数字人民币都应该能够应用,包括替代存款、发放贷款,办理各种各样的金融业务,并且的应该按照业务约定收费计息,而非仅仅用于零售支付且一律免费无息。如果数字人民币仅仅只能替代现金,投入巨大,产出可能并不理想,其推广使用就可能会遇到很大麻烦。

这是第一个问题,关于数字人民币的定位,它到底是什么,需要说清楚,要准确把握。在这一点上如果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数字人民币的整个设计、理解和推广运行。

第二个问题,数字人民币和现金相比有什么变化,和现有支付方式相比有什么变化。

在数字人民币试点过程中,很多人认为它的使用感受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没什么不同,似乎没有多少变化或创新。但我认为,这种前端用户体验没什么变化是完全理性和正确的选择。如果数字人民币要替代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移动支付方式,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应用载体、一套运行方式,而且让用户能够适应和接受,这种应用习惯的培育成本会非常大。所以最好、最理性的选择就是用户端和微信支付、支付宝没有太大差别。

但是,数字人民币的后台运营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最重要的是,现在的人民币现金投放出来以后,谁拿到了,又支付到哪儿去了,人民银行并不参与管理,实际上就脱离了金融监管。但现在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大家会看到所有的商家和个人,你要使用数字人民币钱包,首先要下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APP,要用二代身份证和大陆的智能手机号码,才能下载和登录,然后在它的APP上列示的运营机构名单里面选择在哪家机构开立钱包。

这里会产生的深刻变化是,人民银行可能由此会获取数字人民币所有的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现有的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特别是像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机构,它有大量的用户,有大量的应用场景,它的支付尽管金额很小,但非常频繁,数据量巨大,由此形成了突出的数据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价值。如果人民银行能够通过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全面完整地获取用户信息和交易数据,那其他任何金融机构、支付机构,你的数据在它面前都不是最全的,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可能打破单个机构的大数据垄断优势,更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当然这也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央行怎么维护如此庞大的数据的安全稳定。另外,有了这么大的数据如何应用?如果获取了巨大数据不用,那就是巨大的浪费,能把它利用起来是最好的,这需要一整套的规划安排。做过银行系统的都知道,一个银行的信息和数据量已经是巨大的了,你把所有的,远远超过任何一个单一金融机构的数据都集中起来,要怎么高效安全运行?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且不可以出现任何差错。

中国如此庞大的支付用户,有庞大的交易量,如果都集中在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一个平台上,它的安全性是否可靠?是否需要运营服务商加入,实施分布式存储,共同配合、共同运行?数字人民币的确会改变人民币的表现形态和它深层次的运行模式,确实会带来很多挑战,这肯定是要经过充分测试,必须要很有把握才可以正式推广,否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很多人将数字人民币的亮点放在碰碰付、双离线上,这并不准确。对我们来说,NFC的技术早就有了,但所有不是现金的业务,如果没有第三方参与监督,都存在很大风险。所以碰碰付这一类只能是小额应急的补充应用,它绝对不可以成为货币支付的主体。千万不要把碰碰付当成是数字人民币未来一个很特殊的功能,说成是支付宝、微信支付不能用,达不到这种水平,数字人民币能达到,这是不现实的。非现金的直接支付,必须得有第三方,就是由运营机构参与,或者人民银行直接参与,由它来监督管理。如果远离第三方的监管,其硬件和软件完全在民间流通使用,它完全可能被攻破,一旦被攻破就不是一笔钱只能单花的问题,就可能出现双花多花的问题,那问题就严重了。(“双花”又称“双重支出”,是指恶意者试图把同一笔钱花两次甚至是多次的情况),所以只能是小额应急交易。

在数字人民币移动支付方式上,尽可能和支付宝、微信支付没什么两样,大家能够很自然使用,不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建立使用习惯,那是最好的。但是数字人民币中后台运营,特别是在数据管理、用户管理这方面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应该有深刻变化,最大程度地取代现有人民币的表现形态和运行方式。

这里面也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数字人民币下所有货币收支理论上都能被监控,这让不少人非常担忧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实际上,货币支付监管非常重要,现代货币支付不可能没有监管,没有监管的货币支付一定会出现问题,如洗钱、贿赂、偷税漏税、恐怖输送等。但监管到什么程度需要准确把握,数据都收集在人民银行,人民银行怎么用,谁可以看到这套数据,得有一套规矩。就像现在银行的存款,没有合格司法机关授权、发出指令,个人的存款家属都不能看,这有一整套的管理规定。未来是信息社会、数字经济,所以更要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来保护,如果未经个人授权,不应允许商业使用。在这方面,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所以,数字人民币的设计、测试、推广非常复杂,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


    进入专题: 数字人民币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5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