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基督教:欧洲发展的一面镜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27 次 更新时间:2022-10-02 21:35

进入专题: 基督教   欧洲发展  

卓新平 (进入专栏)  


欧洲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传统,迄今它仍是世界上宗教活动最为活跃、影响最为广远的地区之一。它犹如一面历史的镜子,生动地反映出欧洲社会发展的轨迹。

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

欧洲的宗教至今仍以基督教为主,目前有5亿多基督教徒,约占欧洲人口总数的90%。基督教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古罗马帝国后期。作为基督教诞生地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虽然位于亚洲西部,当时却处于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

基督教出现在上述地域绝非偶然。当时巴勒斯坦地区被罗马帝国占领后,成千上万的人沦为奴隶。他们一次次地进行反抗,又一次次地遭到罗马人残酷镇压。奴隶被酷刑处死者之众,有时甚至到了“没有地方再立十字架,没有十字架再钉人”的程度。在痛苦无望中,当地人把希望寄托在“救世主”身上,于是产生了基督教。

基督教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罗马统治者的敌视。因为在罗马帝国中皇帝被尊为“神灵”,而基督徒却信奉“上帝”,统治者认定它的出现和传播将动摇帝国的统治基础,于是从尼禄皇帝(著名暴君)开始,罗马掀起一股又一股迫害基督徒的狂潮。基督教先后10次被取缔,教堂被查封,财产被没收,大批教徒惨遭虐杀,有的甚至被“即决裁判”后投入竞技场去喂猛兽,供奴隶主观赏。为了逃避残酷的迫害,许多教徒不得不躲进埋死人的墓穴隧道做礼拜(至今罗马市内及郊区仍留有许多这类遗迹)。政治迫害和肉体消灭并未能阻挡住基督教的传播。经过改朝换代,公元313年2月,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发布米兰敕令,规定任何人都有崇尚所奉之神的自由,从此,基督教有了合法地位,其传播更为蓬勃。到了公元392年,狄奥多西皇帝以法令形式将经历了10次严重迫害和取缔的基督教正式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时将帝国首都从罗马城迁到帝国东部的希腊古城拜占廷,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基督教的影响在帝国东部得到迅速增长。古代基督教曾形成罗马、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五大教区,其中除罗马教区外其他四大教区都位于帝国东部。

东西两派——东正教与天主教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的东罗马帝国和以罗马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基督教会亦因此形成东西两派。

东派即东方正教会(东正教),它以君士坦丁堡为核心构成了当时地中海东部地区的东正教文化圈。不过,东正教因受挟于东罗马帝国皇帝,其发展受到了种种限制。7世纪以来伊斯兰教势力对东正教文化圈的冲击,更使东正教的生存和发展遇到了强烈挑战。由于受到内外这两种因素的制约,东正教没能形成大一统的组织结构和统率各方的信仰核心。君士坦丁堡正教会虽享有“普世”的尊号,但仅具有“荣誉上的首席地位”,并无君临天下的真正权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东正教与东欧和地中海地区的希腊、塞浦路斯以及斯拉夫各民族的发展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希腊、塞浦路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俄罗斯、格鲁吉亚等15个东正教教会组织。公元1054年,东西教会正式分裂,彼此之间从此长期隔绝。直至现代基督教内部“普世教会运动”的兴起,这种状况才得以改观。

西派指的是以罗马城为核心的西方公教会,史称“大公教会”或“古代公教会”,此乃西方“天主教会”的由来及其名称的本意,也是西欧天主教文化传统之源。天主教会强调罗马主教在整个教会中的首席地位和领袖作用,由此而发展出教皇制。5世纪时,西罗马帝国灭亡,天主教会却通过与日耳曼“蛮族”征服者在政治、文化各方面的结合与斗争,逐渐在西欧形成教会神权统治和基督教文化世界,使西方文明具有了强烈的基督教色彩。到了8世纪,由于法兰克国王丕平三世献土并帮助教皇打败了敌人,天主教会得以在意大利中部建立起教皇国。

从此,教会影响与日俱增,并且积极参与甚至领导了欧洲文化的重建工作。

中世纪——基督教的世纪

在整个中世纪中,天主教会在欧洲广大地区建立起普遍而严密的组织联系和社会网络,并倚仗神权至上、万流归宗的巨大影响,使欧洲的中世纪实际上成了基督教世纪。

欧洲文化在中世纪的重新发展始于9世纪的加洛林文化复兴。这一复兴又是通过天主教会的社会政治影响和教会人士的学识才智及全力参与而得以实现的,因此,基督教信仰在欧洲政治、文化乃至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此后,欧洲又经历了12世纪的文化复兴、大学的兴起和13世纪经院哲学的繁荣等发展阶段。正是由于天主教会对社会政治、思想和文化的主导作用和普遍影响,使得欧洲人在思想交流和社会交往中突破了国界和民族界限,以基督教这一信仰体系来达到一种超越语言和地域的更深刻的沟通。在中世纪这种大一统的基督教文化氛围中,所谓“欧洲的统一”或“欧洲文化的统一”的思想才得以悄然萌生。

随着阿拉伯人对欧洲东部一些地区和西班牙等地的征服和占领,以及犹太人在欧洲各地的流浪迁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欧洲产生一定影响并对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发展和文艺复兴运动起过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在中世纪到近代这段相当长的时期中,欧洲人曾从各种角度论及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这三者的关系,并且目睹了它们在更大文化氛围中的共存。同样,随着中世纪十字军的东征和欧洲人前往耶路撒冷等地的朝圣活动,欧洲人的视野也逐渐扩大。因而他们与穆斯林、犹太人的接触与交往逐渐增多,天主教会也一度尝试与东正教重新联系和沟通。

新教的出现

欧洲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天主教的大一统局面,从中分化出新教教会。西欧地区亦因此一分为二,形成了南欧天主教文化圈和北欧新教文化圈。中欧、北欧的一些天主教会虽仍能保持住,但其势力已大大削弱。新教的出现不仅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而且由于它一开始便在一些国度或民族中以民族化、本土化或国教化的崭新面貌出现,致使教随国定风行一时,民族教会一时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和主潮流,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

德国作为欧洲的中心地区和宗教改革的发源地,16世纪以后形成了天主教与新教对峙的局面。按照1530年制定的《奥格斯堡信纲》,德国各地世俗统治者既可信仰天主教,也可改信新教,但其领地之内只能允许与其本人信仰一致的宗教存在。这一信纲的实施形成了德国境内天主教与新教区域犬牙交错的状况。大体来看,南部以天主教影响为主,而其北部和东部则大多属于新教地区。不过,随着欧洲近代工业化过程中求业人员的多向流动和相关的人口迁徙变化,这种教随国定或某一领地只允许某一种宗派存在的局面在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均被打破,结果导致宗教信仰在地域分布上的复杂性和多元化。

大一统的格局被打破

到了近代,欧洲的宗教发展出现巨变。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结束了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隶属关系,成为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英国国教会(亦称英国圣公会)。受欧陆宗教改革影响的“不从国教者”则掀起了清教运动,并最终导致了以“清教革命”为旗帜的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在16世纪下半叶因天主教与胡格诺教派(新教教派之一)之争而出现过延续32年之久的宗教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战争结束后,法王亨利四世于1598年颁布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同时给予胡格诺派信仰自由。此乃欧洲近代以来的第一个宗教宽容法令,曾对欧洲各国处理政教关系产生过一定影响。这些事件的接连发生使天主教大一统的格局不复存在,教皇国亦随着19世纪中叶意大利统一的最终完成而缩小为梵蒂冈城国。

从整体来看,欧洲各国近代以来世俗化的倾向以及政教分离原则的推行,使宗教活动不再占据社会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而开始隐退为一种潜在的、有统一内蕴的精神力量,它仍在欧洲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制约着欧洲文化的发展,而且也成为今日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精神、文化上的一种凝聚力量。▲


进入 卓新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基督教   欧洲发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宗教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91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世界知识(京)1992年第2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