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恭时:秦淮梦幻几经春——曹雪芹生年新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9 次 更新时间:2022-09-16 16:47

进入专题: 曹雪芹  

徐恭时  

一、生年疑难说异同


曹雪芹的巨制《红楼梦》早入世界文学之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一代文星却“丰于文而啬于人”,欲问曹侯身世事,断简零落苦难寻。他究竟诞生于清代何年?200多年来尚未发现直接文证。


1921年间,胡适与顾颉刚寻索芹史,于雪芹生年作了初步判断;之后,偶见有人提及;近期,才稍有若干专论,或顺笔带语。可是见解悬殊,拟年距隔,难寻归趋。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的《红楼梦》新校本,在“前言”里涉及这一问题说:“他(按:指曹雪芹)的生年,现在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认为他生于1715年,即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另一种说法,认为他生于1724年,即雍正二年甲辰。”


这里提“两种主要看法”,我理解是:尚有他说,迄未论定。事实确然。笔者为探芹史,注意看这一问题,札记略积,综观四十余年间见有70多篇论红文章中涉及生年。专论之文仅见6篇,个别的在论芹文章中列专节,大都是顺笔以举,或示同意某说,也偶有论驳。经归纳各家先后所提的雪芹生年,计有: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五十年、五十一年以前、五十四年乙未、五十五年、五十六年、五十七年、五十八年、六十年、六十一年,雍正元年、雍正二年甲辰(1724)等十二个不同年份看法。——先后跨距十六年。也有跨距二年的,如康熙五十四、五十五年等,并有跨距五年的,如康熙五十九年至雍正二年间。——至于论者如何推定某年材料,各具见解,笔者另有详记,鉴于引注过长,今不录。


既然雪芹生年未发现直接文证,如何会产生这么多的不同推论呢?看诸家所论,主要根据曹雪芹卒年持论作基点,再加上存世之岁的不同取择,上推而得。——芹卒年份,过去有二说,一为壬午,一为癸未,虽论辩历久,也难一致。存世之年,有采“年未五旬”注,有引“四十年华”诗。如果仅据两个不同卒年的选用,加两种不同存世之岁的数字,也只有四说,那么其他诸说从何而来呢?原来探论者把存世之年的两条材料都看作非定数,上下推移,也有取其中数者,所以会产生他说。至于推康熙五十年生之说者,系据张云章诗句。其他五十四年前的二说,则认为作者另有其人,提出异见。


上引“前言”中所举“乙未说”,是王利器同志最早举论,同意此说的,已见有40余篇文字中呼应。推定“甲辰说”者,是周汝昌同志,应同者亦有多位。即此两者,相距也有十年。在1963年与1983年,京、宁两地分别举行过曹雪芹逝世200与220周年纪念祭;可是生年难定,不克为曹雪芹诞期共抒仰慕之情,令人扼腕。


关于生年问题,从表面现象看,似乎为了论《红》时叙作者带笔,事实不尽然,它关系着《红楼梦》创作产生,以及清初的历史背景,曹家的人物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需要确切探明,使相关问题不致造成纷论。今写此文,期望春冰解冻,此心愿未知能实现否?


二、“四十”之词试解环


曹雪芹的生年推算,所以会产生种种异说,除了卒年症结外,关键的问题在于雪芹“存世之岁”究竟几何?上面提到现见材料存有二说,由于各家取择各异,致生歧年。如果把“存年”问题寻脉络而归趋,则生年问题或可刃解。


首先遇到的一个难解之词,就是敦诚《挽曹雪芹》诗中的“四十”两字。此挽诗有初稿、改稿,初稿二律,第一首的首联是:“四十萧然太瘦生,晓风昨日拂铭旌。”(此诗在刻本《四松堂集》中未印入,见于《鹪鹩庵杂记》抄本内,已刊载于《艺文志》第一辑内)由于这第一句关系较大,故需要作稍详疏释,或能解环。


这句诗的注释,前见从字面直释,所以症结难解。笔者频年细味初探,拙意是敦诚从杜甫诗典诸情中采摭融合而来,借此悼芹。综看敦诚赠芹诸作,我查检《杜少陵集详注》本,他援用了二十余处杜诗典语。至于其他引杜之词尤多。举一例说:杜甫《奉赠韦左丞丈》诗中有“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之句。这与敦诚《寄怀曹雪芹》诗中“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杯冷炙有德色”的三句,不仅吻合,并予借句。


先释“太瘦生”之词,典出唐孟棨《本事诗》,引述李白《戏赠杜甫》诗的末联:“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寄裴十迪》诗有“知君苦思缘诗瘦”,可以比看。元好问诗“诗客凄凉饭颗山”,特拈“凄凉”两字来说杜生涯。


回看“四十萧然”之句。考《杜甫年谱》,他于唐天宝十年旅居长安,此年他整四十岁(此据他所作《进三大礼赋表》),从上引《奉赠韦左丞丈》诗,可知他度着“到处潜悲辛”的寒士生涯。当时杜甫虽名震长安,但待命而未获半职,光阴蹉跎,生涯萧然。他在此年还写了《秋述》文一篇以自伤,开头云“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并借子魏于之名,而言“四十无位”。这与敦诚《赠曹雪芹》诗中“衡门僻巷愁今雨”的含意相同。也与戴复古诗“萧然门巷无人到”的意境类似。


宋郑刚中《读杜子美〈三大礼赋〉》有“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只有诗”,以及陆游《题少陵画图像》“杜陵四十不成名,袖里空余三赋草”等咏,都为杜子美在四十岁时“人间不解重骅骝”而发无限叹息。——从上引杜典等词,可以说明敦诚借杜甫四十岁时在长安度着萧然凄清的生活,用以比喻雪芹一生中也存在着其间有四十年一段的相似困境,生涯萧然。


敦诚并嗜白香山诗,颇受影响,考他集中涉笔及白诗者有十余处。香山撰《琵琶行》,敦诚诗谱传奇,并由家伶在他居处西园的餐霞楼上演出。他在《鹪鹩庵笔麈》中有一则记此事,云有数十家题跋,但独举雪芹所题“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之句。并伤叹雪芹“竟坎坷以终。余挽诗有‘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之句,亦驴鸣吊之意也”。上举的一联,正是他挽诗改稿中特别保留的得意笔。这是显例。


白香山在唐元和十年遭诬言而左迁江州司马,他抚养着三弟白行简之子龟儿(时年八岁),就在此年,他写了《闻龟儿咏诗》一绝:“怜渠已解咏诗章,摇膝支颐学二郎。莫学二郎吟太苦,才年四十鬓如霜。”诗中的“二郎”指杜甫。香山在四十岁时,母陈氏卒,女金銮子夭,贫病居渭村,元稹时分俸济其困乏。此诗意属哀杜,实则自伤。又特拈“四十”之词,可为杜甫诗典作印证。


从上面的引析,可知“四十萧然太瘦生”之句,系借杜以喻芹,此“四十”之数,并非杜甫存世之岁(杜甫卒时69岁),系指杜40岁时的萧然生涯。以杜事作比,这是一方面。我想还宜从雪芹的史实中来探考问题症结。


雪芹在乾隆二十五年重阳节后,从金陵回京,与敦敏相遇,呼酒话秦淮旧事;下一年初秋,两敦兄弟联袂去香山访芹,在酒酣之际,雪芹追诉“秦淮残梦”中他经历的少年生涯,两敦留诗,隐约反映。按之曹家在康熙一朝中,由于上赖天恩而鲜花着锦,但到了康熙宴驾,雍正夺位登帝座,就应了“树倒猢狲散”之谶语。雍正二年,这位胤禛在曹的《贺正旦折》上所批的凌厉斥语,正是“南直召祸”的时间分界线,就从此年起。不久遭籍没,金陵旧家已全毁,燕市几无立锥地,这样的巨变,给少年雪芹的胸头压着永难磨灭的痛思。从雍正二年起迄于离世,正是40年。敦诚在《寄怀曹雪芹》诗的开端借曹霸身世以喻曹雪芹之家,杜诗有句:“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但看古来盛名下,终日坎缠其身”,还有“将军得名四十载”之句。互看意同。


再举一例,敦诚《赠曹雪芹》诗中有“司业青钱留客醉”之句,也正用杜甫《戏柬郑广文(虔)兼呈苏司业(源明)》的诗典,此诗中有“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句,这里“四十”之词,也非指存年。


或提:《诗》无达诂,你说是“杜典”,我道指“实龄”,见解相距,难以一致。宋王楙《野客丛书》中有《文士言数目》一节,或可供解环参思。


或问:敦诚如何会把诗圣杜甫来比喻雪芹?据两敦赠芹诗句中曾出现“诗人”“诗客”“诗才”“诗笔”“诗胆”等一系列的专词来称誉雪芹,并非如今人之称曹雪芹为伟大的小说家来看待的。以杜甫的身世遭遇,以比喻雪芹的坎坷境况,是符合两敦思想的。


令人惆怅的是《芹圃诗集》佚失未传,差幸雪芹在《红楼梦》中留存代书中人写的一百多首诗词歌赋及二十五段诗论,或可尝鼎一脔。说雪芹是“诗人”应无疑义。


以上的疏解如有人允同,则敦诚的改诗之句,再释本源,可以顺理。


诸家解释挽诗,问题不在于初稿,一般作直解,未联系杜甫诗典。主要的障碍在于改句。


敦诚的初稿中有:“旌、声、蘅”三字属八庚韵,但第三联末一字“伶”是九青韵。他为了要保留第三联,把全诗改押青韵,所以第一句改为:“四十年华付杳冥。”(此诗见收于《四松堂诗钞》抄本中,题下记年“甲申”)从表面字句看,似乎含意改动,所以有人释为:“存年四十而逝。”


如果细绎此句,其开端的“四十”两字,并非突然而来。拙意仍沿用初稿中“四十萧然”的本意。上面拙释:此句系援杜甫诗典中“四十岁”时的遭际,来比喻雪芹一生中也存在有四十年一段的坎坷生涯。


接连的“年华”两字,如果连上作组词,就可以释为雪芹在此四十年中,不幸未获际遇而能展抱负,敦诚从他自己的观点上认为年华空掷。事实不尽然,“黄叶村中写《红楼》”意义更深,这一层,可能敦诚未理解。敦诚祖上也曾遭家变,所以他在《感赋》中发“真觉年华似水流”之叹。所以说“四十年华”四字与初稿并无矛盾。


问题在于最后用了“付杳冥”三字。“杳冥”二字典出《楚辞·九歌》与宋玉《对楚王问》,在添上“付”字后,可作今释为:去高远不能见的地方,转意为“离尘”。唐皎然《诗式》中有云,诗有“几重旨”,也就是说含几层意,此种实例颇多,不一一举。拙意敦诚此句的上一层与下一层可分解,参看敦敏《河干集饮题壁兼吊雪芹》诗中“逝水不留诗客杳”句,分层的含意相似。所以后三字合转折意。哀君才未尽而中心悼矣!


三、矛盾相殊重疏理


如果雪芹的存世之岁仅有敦诚《挽曹雪芹》诗句可参稽,当然只能以此引用:可是《四松堂集》刻本卷一《寄怀曹雪芹(霑)》诗的第五句:“扬州旧梦久已觉”句下有注:“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敦诚在《朝阳洞》诗自注“时随先大人司榷山海关”,可了解“随”字含义(查《四松堂集》中的注文有一百余处,均属自己口吻)。


考史料,雪芹祖父曹寅,他卒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扬州诗局内。倘若雪芹诞生后能见到祖父曹寅,至迟应生于康熙五十一年六月以前。——所以这条“随寅任”的注文与“四十年华”的诗中数字存在显著矛盾。这一问题,近期研究者也曾指出剖析。这是一。


另一矛盾是张宜泉《春柳堂诗稿》中《伤芹溪居士》的诗题注文:“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诗画,年未五旬而卒。”按一般诗注,文字可长可短,能记实,与诗句之限字不同。宜泉此诗经考写于甲申仲春之末,与芹逝同月,并亲临雪芹“藏修”原处凭吊,所记可靠性大。此其二。研究者或于宜泉的生平未深探,每云身世不详,产生疑惑。笔者在前时曾有未考之稿,存箧未发。经考他生于康熙五十九年,约卒于乾隆三十五年后,如果芹诞依乙未说,小于雪芹五岁。他曾祖为镶黄旗人,清初有战功,后出事。宜泉一度任畅春园笔帖式,后设馆于海淀镇上。雪芹迁居西郊时,最初亦居此镇上,传为曹家某支旧屋,故得相识以交。两人或“促膝论新诗”,或“信步游废寺”。海外有人拟比较雪芹与敦诚、宜泉两人的友情孰密孰疏,赵冈先生对这个问题有专文详析。按:敦诚生于雍正十二年,比雪芹小十九岁;应属忘年之交。拙思,若以今日视点来寻析古人友情深浅,恐难得真情,故不引析。


再读张宜泉《伤芹溪居士》诗的首联:“谢草池边晓露香,怀人不见泪成行。”这联的第一句颇重要,宜寻典以释。


南朝宋诗人谢灵运写有《登池上楼》诗,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之句,并有一段故事。元好问《论诗》第二十四首:“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评此佳句至高。


雪芹在《红楼梦》十八回借喻宝玉题《蘅芷清芬》诗,末联为“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四十八回里写黛玉教香菱学诗,曾举及谢灵运之诗集,嘱香菱读。再看雪芹祖父曹寅写有《思仲轩诗》,友人朱彝尊在此诗卷上题诗,有“春塘宜入梦”之句。张云章赠寅诗中也有“凤毛灵运出池新”句。《思仲轩诗》寓曹家史事。——据上引材料,宜泉以“谢草池边晓露香”之句来伤悼雪芹,并非一般用典,拙意具深切的内涵。这从“白雪歌残梦正长”之句,正好呼应。


考:谢灵运为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著有《谢康乐集》。他生于东晋太元十年(385),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存年四十九岁。这正好与宜泉伤芹逝诗题所注“年未五旬而卒”之句内实扣合,亦可参知雪芹存世之年“得春四十九”(“得春”指未过生年)。


从上节的疏析“四十”之词属于援用杜甫诗典,再看本节所列的矛盾,拙意宜泉之记可资信证。


四、芹溪身世参辅证


考雪芹的生年,其症结存在多端。除存世之年记载有矛盾外,还牵涉他的直系家属、家世变化、早年生活、作品创作等相关问题,可云丝缕相牵。对上述的种种问题,各家的论析不同,触处矛盾。要对这些问题作疏解,均需要写长文以细论,才能理出头绪,可是这些问题又与生年有牵连,如果不提,则上面的疏释之结,似未全解,今略作简述。


1.名字取义


古代人物的取名,有幼名、谱名、学名、改名、字、号、别署等。


曹雪芹的名、字、号,有多种记载,论者又有不同见解,并由于《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与《辽东曹氏宗谱》上出现了“曹天祐(佑、祜)”之名,在《宗谱》上列为“曹颙之子”,使问题更增纠结,又生异见。


在拙文《曹雪芹传略》第二节“既霑既足”中略予简提;拙写:谱名天祐(佑、祜),学名霑,字雪芹,一字芹圃,别号芹溪,晚号梦阮。我原有细绎之稿,分六组述记载、时间、典词及相互间关系,由于《传略》字限,不克引注。今只就生年有关者稍举。


考曹家上世人物,从曹锡远(世选)起的五世,其名、字的取定,每从《易》《书》《诗》的典语中来,雪芹亦然。——《诗经·小雅·信南山》第二首:“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霑既足,生我百谷。”第三首有“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按:《诗经》诸种版本。“祜”有作“祐”,又《通谱》上“曹天祐”之名另一本作“天祜”)。这里出现“天祐”“霑”“雪”等字。


为说明雪芹的取名,需略说曹家家世。雪芹曾祖母孙氏为玄烨幼时的保母,曾祖父曹玺也就成为嬷嬷爹。由于这层的特殊关系,从康熙二年二月初一日起,谕派曹玺出任江宁织造,并谕“俾也是官可矣”。三代四人,由此“专差父任”(中间有马桑格,与曹家为姻亲,雪芹之母马氏,考为马二格之孙女)。特别是芹祖曹寅,曾度着“秦淮繁华”“扬州旧梦”的特殊之境。从寅、颙、三人奏折中可以看到对主子的“称功颂德”,“眷眷无穷”。


但是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病故扬州,赖康熙帝特谕寅子曹颙继任织造,讵料到五十四年正月初八日曹颙染疾身亡。寅之本身支已断嗣续。在此紧急关头,幸得康熙帝护持曹家,特谕:以曹家“家口繁重”,“现在迁移他的家产,将致破毁”,“特命曹承继袭职,以养赡孤寡,保全身家”。曹即于此年三月初九日接任织造。这正是幸赖仁恩,自天祐之,泽霑曹家。如从乙未说,初夏之际雪芹诞生,在此双喜临门下,李氏为新生的曹寅嫡孙取名“天祐”,后又取学名为“霑”,即从《信南山》中取用,以示旷典奇恩。江南曹家创自曹玺,而在“受天之祜(或作祐)”句上正好有“曾孙寿考”的巧合句。这与后来雪芹自云“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之语紧合。康熙五十四年六月初三日曹奏折中提“四野霑足”之词,可与《信南山》诗参看。


至于研究者对“曹天祐”人物的不同见解,曹雪芹父系问题,等等疑惑,笔者认为均有头绪可理,宜予专叙,本文从略。这里顺提一笔,拙文《楝花满地西堂闭》中考明曹生于康熙四十二年,到五十四年时为十三岁。从年岁上可窥雪芹不是子。既为寅之嗣子,从宗法关系上论,芹出生后应称为父(嗣父)。


本节从雪芹的两个名字取义与家世关系来论证他诞生于“膏雨频霑洒,首夏诚清和”的康熙五十四年仲夏。


2.江南梦幻


曹雪芹在江南究竟生活了多少年?如果探得踪迹,亦可为生年作辅证。


巨卷《红楼梦》,清人称之“包罗万有”,其素材的时代背景中存有曹家的事实、雪芹的经历,这在近顷研究者的文章每见提到,巴金同志在《我读〈红楼梦〉》一文中也有简析。不过雪芹用梦幻之笔化出而已。


《红楼梦》开端处说“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虽用贾假甄真之艺笔,但每可寻迹。第一回里曾提了五个异名,而把《金陵十二钗》的书名系在曹雪芹名下。作者又道这是“亲睹亲闻的几个女子”。他还写了一个虚幻的“江南甄家”,在十六回里点出“独他家接驾四次”,这正是曹寅之事实,他例尚有,不一一举。在五十六回提及江南甄宝玉“今年十三岁”,周绍良同志编《红楼梦系年》,此事列于“红十三年”,到七十五回,已转入下年故事(上表列“红十四年”)。作品中有奇笔道:“看邸报,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又在二十五回里特点这块化玉的石头自“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庚辰本七十五回中有批语点“石头乃作者耳”。严绳孙《题楝亭图》诗有“遥对钟山万古青”句,中拈“青”字。此为地域之幻笔。


这种种特拈的迹象,宜予静思助想。拙编《曹雪芹生平年表》曾记雍正五年十二月下谕查封曹家产,次年元宵节前抄家,六月间,江南旧家已毁灭,谕归燕市。此际,拙文系雪芹为十三、十四岁。在此“南直召祸”的覆巢几无完卵的大惊大险、大关节的痛思岁月,可谓终身难于磨灭;雪芹又用幻笔写了“当时”—“今日”,“梦醒”—“散场”的时间断限词,明言在江南过了“十三载”,次年“进京”,事实已很清楚。


再回看两敦兄弟聆雪芹“一把辛酸泪”追诉之言,在赠芹诗中写下“秦淮风月(一本作‘残梦’)忆繁华”,“秦淮旧梦人犹在”,“废馆颓楼梦旧家”,虽寓词隐约,参证上释,所云是实写。


此外潘德舆记雪芹“少习华膴”,用一“少”字;裕瑞道雪芹之嗜爱南味,脂批记雪芹曾去镇江啖出网鲜鲥,雪芹在江南印迹,存好多则不同来源的传说,等等材料,这里不细述。如果推定雪芹在江南只生活了四年,这样一位尚属怀抱提携的幼童,上述种种,倒不易解释了。


3.创作条件


综看《红楼梦》这部巨卷(前八十回及佚文线索),它:波澜起伏,经纬万端,结构早定,后局凄怆,人物多至近千,知识蕴如宝山。写作这样一部“世情百态”,盛衰特殊的小说,经历与年龄,是创作的先决条件。


曹雪芹从金陵回归燕市,那时的家况如何?据曹家档案所载,再对照一下旧事。“曹寅之妻,孀妇无力,不能度日”(在金陵时“饫甘餍肥”);跼处于“蒜市口地方十七间半”的一所四合院内(在金陵的十三处住房,共有四百八十三间);剩下照料李氏及雪芹等的仅“家仆三对”(在金陵“家人大小男女共一百十四口”)——这样一幅鲜明的盛衰图,如果雪芹在江南没有“亲睹亲闻”一定的素材,从中吸取养料,即使在京时,还度过瞬间转换的小康局面,或从亲友中取得间接的素材,其实情的可能性,究竟如何?细揣是能够洞察的。


再考索雪芹于何年开始写作这部小说。拙编的《曹雪芹生平年表》,据内外证材料系于乾隆六年,此年雪芹二十七岁。到九年着笔二稿。在这样的年岁中创作此巨制,是符合实际的。如果说,在十八岁时动笔写作,有无此可能,可以辨味。因此说,创作条件,与生年有关。


五、悬弧令旦寻月日


曹雪芹的生年问题上面作了疏析。至于他的“悬弧令旦”,更乏直接文证。


关注曹雪芹生平者,也曾于此试探。今见有十几篇文章中涉笔及此。笔者归纳排列,计有:四月中旬、四月下旬、四月二十六日,五月初三日、五月初七日,或约提五月、五六月间(有提六月前后,意同)、六月等不同的说法,从总的趋向看,属于“夏季”之初。但诸家提及生日的文章中所定的生年并不相同。除少量专文外,大都仅是带笔。


既说生日乏文证,上引的不同说法,怎样产生呢?大致有这几点:


主乙未说的,是根据曹于康熙五十四年三月初七日《代母陈情折》中提及:“奴才之嫂马氏,因现怀妊孕已及七月。”从这两句话来推考遗腹子诞生之期。但各人取择,又上下相差。


有剖析作品中存在作者的隐寓素材,找宝玉的生日,各定四五月或六月初的时间。


至于提确切日期的,如四月二十六日,有两篇文字提到,主要依据作品二十七回里记“芒种节”的活动。但定年有采乙未的四月,有用甲辰的闰四月,又存在歧异。有提五月初七日者,这是用七十五回里一条“对清”的批语等材料,可是此批明记乾隆二十一年,去年而留月日,不符事实。


前时读霍国玲同志所作《曹雪芹生辰月日考》文,论证颇细,具有新见。结论定曹雪芹生于康熙五十四年五月初三日,公元为1715年6月4日。笔者早时也从乙未说作过初步推算,与霍说仅差8天,未及申论。在未发现直接记雪芹诞辰的材料以前,拙意霍提月日,可以采用。


还有提康熙五十年之说,系据张云章诗,定于十一月初在北京诞生,此说也有不同意见,有待续证。


六、本文归纳


慰芹拟探史,踌躇落笔难。——一则是芹史零落,二则是论点纷纭,归趋为难。笔者在二十余年前着手草《曹雪芹年谱》,采材粗积,写出为难。因为着笔的第一句,就是要写“曹雪芹诞生于何年”,各家论述,计有十二种说法,按谱例无并存之体,总需择一以系年。


1987年笔者发表《曹雪芹生平年表》,下一年刊《曹雪芹传略》,其材料均从《年谱》草稿中钩稽,当时系雪芹生年于乙未。此仅是个人臆向。为了想使谱稿能予写出,十年前草此专文,但由于深虑而未发。今重加董理,聊示一说,如获得认同,可作为芹献的一瓣心香;倘若见解相异,或各存所见,留待日后之归趋,这是衰龄者的深忧。万一能予解环,则1995年之夏就可以举行曹雪芹诞生280周年的纪念佳辰,为一代文豪抒敬仰之情。


本文草拟时考虑不附引注,文中除行文需要偶引研究者姓名外,其余涉及各项论点处未提撰者,尚祈鉴原。


芍药护王寻岁月,秦淮梦幻几经春,以此语结本文。


庚午樱笋时草改于申江之慰芹楼


(《红楼梦学刊》1990年第4辑)


    进入专题: 曹雪芹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古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56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