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博: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辩证视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47 次 更新时间:2022-09-10 00:34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阮博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蕴含着丰富深刻的意涵,需要从辩证视域来理解把握。从“中”与“外”的比较视域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揭示出其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之根本区别。从“前”与“后”的承接视域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揭示出其是一条历时性承续和阶段性超越的现代化道路。从“总”与“分”的结合视域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揭示出其总体形态和具体形态。从“守”与“变”的互动视域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揭示出其守正创新之道。从“上”与“下”的联动视域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能够揭示出其是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与作为根基性力量的中国人民彼此联动所开创的并不断向前推进的现代化道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实现现代化乃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基本趋向,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探求的宏伟目标。具体走一条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直接关涉中华民族的命运,直接关涉中国人民的命运,也直接关涉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伟大创造性成果,它有效地应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大课题,是一条现代化道路新形态,需要从辩证视域来理解把握。

一、“中”与“外”的比较视域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现代化被视作“西方化”的同义语。在西方乃至非西方世界的许多人看来,西方现代化道路就是唯一正确的适合所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模板,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即意味着复制和模仿西方现代化道路和经验的过程,经由西方现代化道路所塑造的社会状态才是理想的社会状态。这种将现代化道路唯一化、将西方现代化道路神圣化的思维模式,实际上漠视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多样性,也忽视了各国具体发展境况的差异性。“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具体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演化过程和目标指向,其具体道路从来都不是单向线性的,而是丰富多彩的。虽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恪守和遵循着世界现代化之普遍性规律,具有各国现代化道路之一般性特点,并吸收了东西方现代化的某些有益经验和积极成果,但从根本上看它却是一条现代化道路的全新形态。

相较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化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秉持不同价值导向的现代化道路,会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理路和预期结果。以资本主义为导引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虽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但由于其以资本为中心的运作逻辑,使其内蕴着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和无法根治的诸多顽症痼疾。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相伴随的,必然是资本逻辑钳制、雇佣劳动异化、人际关系冷漠、精神世界荒芜、生态环境恶化、全球冲突对抗等资本主义的原生性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坚守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恪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奉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宽广情怀,实现了社会主义理念与现代化目标、中华民族复兴与世界共同进步、人类自身发展与生态和谐美丽、社会发展进步与人民美好生活、物质生产充裕与精神文化富足等多维度的有机统一,从而有效地规避了西方现代化道路上衍生的种种风险,成功地突破了西方现代化道路所无法摆脱的内生性困局。

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亦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迥然不同,具有新特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社会主义”以及“现代化”这三个核心性要素的有机融合,是中华文明之发展逻辑、社会主义之发展逻辑以及世界现代化之发展逻辑的生动性聚合。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真谛,一方面要把握其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定性,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其中华民族之定位和中华文化之定向。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文化资源,如小康社会、仁爱思想、民本价值、整体理念、和谐思维、革新意识、和平精神等,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中实现了充分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传承弘扬中华文明基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亦是赓续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另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典型性特征上也有别于苏联、东欧等“传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所展开的恢弘史诗,因此,其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要远超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展开的现代化道路实践;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彰显鲜明改革创新品格的现代化道路,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停滞僵化的现代化道路有显著差别;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奉行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将“两极零和博弈”“军备竞赛”“全球扩张”等奉为圭臬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五大文明”全面性发展和协调性推进的现代化道路,不同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偏重某一个维度的畸形式现代化道路。

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现代化道路新形态,既与西方现代化道路存在根本性不同,亦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有着显著性差异。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强调从“中”与“外”的比较视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目的是要厘清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在规定性,揭示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其他现代化道路的原则区别,并不是要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及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完全机械的切割,更不是要拒绝汲取和借鉴世界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文明成果。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开放包容的鲜明气质,它广泛地吸纳了东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有益经验。正因为如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更具有世界意义,它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道路,而且拓展了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二、“前”与“后”的承接视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亦是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旧道路”而言的。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近现代史亦是一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之历史。自1840年鸦片战争肇始,西方列强凭借“现代化”的坚船利炮撬开了中国国门,带来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自此以后,许多先进分子艰苦地找寻着中国之现代化出路,诸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等各种现代化道路方案“你方唱罢我登场”。虽然,这些方案在某种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推进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这些方案要么是局限于对西方现代化外显要素的简单复制,要么是拘泥于对西方现代化成功案例的纯粹照搬,要么是执着于对西方现代化制度创设的机械嫁接,因而,它们都没有切中中国现代化之深层脉搏,也都没有真正撬动中国现代化之内在杠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陷入失败抑或夭折之结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之面貌焕然一新,也使得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之面貌焕然一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二十八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开辟出了中国式的民主革命道路,粉碎了旧的社会制度和统治秩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创生奠定了根本性前提。新中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中国人民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华大地上普遍确立。从此之后,中国人民便在全新的实践舞台上探索着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逐渐有了“走自己的路”的道路自觉,但由于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巨大影响,再加上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以及频繁出现的疾风骤雨式国内政治运动,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探索进程被时常中断或搁置。即便如此,这一历史阶段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性探索和生动性实践,亦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制度前提和物质技术基础,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积累了丰富有益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以高度的道路自觉在不走“老路”、避开“邪路”、坚定“正路”的实践探索中,逐渐找到并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此过程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亦应运而生。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开辟而获得创生的。关于这一点,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很清楚:“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可见,就其本质和真谛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也就是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现代化之问题上之彰示和映射。因而,有关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历史起点”,并不能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某个历史时期,更不能追溯到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之下的“旧中国”的某个历史时期。换言之,要严格区分中国现代化道路之“历史起源”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历史起点”,二者不可混为一谈。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虽起源于近代中国,但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生之历史起点却是要追溯到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创造性成果,是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性承继和历史性超越。

由此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乃是一个历时性承续的过程,亦是一个阶段性超越的过程,要从“前”与“后”承接之大历史视野出发,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其内涵要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从改革开放40多年之生动实践中走出来的,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之勠力求索中走出来的,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人民进行100年之伟大奋进中走出来的,是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屈辱迈向辉煌的180多年之孜孜探索中走出来的,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传统之继承赓续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文明传统和文化积淀,乃是基本国情之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深刻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文明底色”和“文化基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与发展厚植了独特的历史文化样式。自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们对国家现代化发展路向的艰辛求索和不断试错,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开创提供了宝贵历史镜鉴。经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所不断开辟和推进“中国道路”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孕育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创生,意味着对之前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承继和超越。同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亦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越走越宽广,而不断得到丰富完善。

三、“总”与“分”的结合视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际上是一个“道路系统”,即整体性与层次性的有机统一。为此,首先要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看作是一个总体性范畴,来整体把握其在总体形态上的特质。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总体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曾进行了概括,“我们的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然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段重要论述全面透彻地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总体规定性。从根本性质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社会主义色彩的现代化道路;从文明根基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根植于中华文明体系的现代化道路;从依托阶段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中国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下的现代化道路;从体量规模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道路;从价值目标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指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从内容构成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全面性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从生态影响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从实现径路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奉行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同时,还应看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内在构成,把握其具体性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其实涵盖了中国式国家现代化新道路和中国式人的现代化新道路这两大基本向度。在中国式国家现代化新道路之中,囊括了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政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新道路以及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新道路等五个方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中国式政治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以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为轴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道路;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进民生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道路;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乃是一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此外,中国式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亦是中国式国家现代化新道路之重要组成部分,它广泛渗透在中国式国家现代化新道路之五个具体方面中。

相对于中国式国家现代化新道路,其实中国式人的现代化新道路更为根本。人乃是现代化之逻辑起点与最终归宿,“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促进人的现代化上来,要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根本追求。其实,从微观的人的发展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是一条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旨归的现代化新道路,就是一条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现代化新道路,就是一条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代化新道路,就是一条不断推动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中国式人的现代化新道路,是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必不可缺的一个向度。就其核心意涵来看,中国式人的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锻造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人格特质之“时代新人”的道路。

在中国式人的现代化新道路以及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政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社会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生态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新道路等之下,又有一些更为具体的“新道路”,如中国式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网络信息化新道路、中国式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新道路等等。实际上,只有“具体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没有“抽象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个“道路群”,由一系列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新道路”有机构成。脱离了这一系列“具体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绝非等于这一系列“具体新道路”的简单叠加,而是这一系列“具体新道路”的系统集成、整体共生、和谐交融。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因为这一系列“具体新道路”的有机构成,而呈现出立体丰满的景象。

四、“守”与“变”的互动视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绝不是僵化而停滞的道路样板,而是与现实保持强烈共振的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有机体”。自开创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就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地得到优化完善,展现出与时俱进的鲜明品质。

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当时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具体国情,邓小平同志首次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实际上,“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之原始性出场,主要针对的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中国人口数量巨大同时生产力不发达的现实国情,以区别于欧美等国“发达”的现代化。关于这一点,邓小平同志说的很明白,“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低水准”“后发型”和“追赶式”的现代化。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现代化建设主要聚焦于物质文明维度。此后,随着依托基础的日益牢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容向度不断延展,逐渐聚焦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两手抓”,再到聚焦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三位一体”,再到聚焦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之“四位一体”,再到聚焦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之“五位一体”。

从阶段性目标指向和核心任务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实现了从推动全国人民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促进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升华。此外,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之中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正迎来了从最初的“跟跑式现代化道路”到“并跑式现代化道路”和“领跑式现代化道路”的转变,其国际影响不断增强,其世界意义亦不断彰显。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涵已经得到多方位拓展和提升,正越走越宽广。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从来都不是僵化停滞的道路模式,而是在与时代、实践以及人民的同频共振中不断展现其新气象。中国现代化之“道”与“路”的探索,并不会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创生就走向终结。在开创未来的新征程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依然要不断地开拓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前进道路上,我们将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守”与“变”的有机统一,它的“发展”中亦有“坚持”,它的“开拓”中亦有“坚守”,它的“变”中亦有“不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不变”突出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未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坚强领导核心。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指导思想始终未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之路,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为科学指导。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立场始终未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道路,始终坚守着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聚焦主题始终未变。“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所聚焦之主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是围绕这个核心议题来展开其精彩画卷的。其五,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宏伟目标始终未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始终具有稳定的远大目标,那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这些“不变”,彰显了其内在操守,展现了其鲜明特质,也规定了其发展趋向。

实际上,只有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这些“不变”,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变”。换言之,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守”,乃是其“变”之前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变”,乃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其“守”之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守”与“变”共振,充分展现了其守正创新之道。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优势所在,也是其活力所在。只有坚持守正,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创新才具有稳固根基和正确方向;只有不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守正才能获得持久保障和不竭动力。如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只有守正而没有创新,就会类似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苏联模式”,在保守停滞中不断透支自己的优越性和生命力,进而逐渐落后于时代、落伍于实践;如果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只有创新而没有守正,最终很可能是汇入西方现代化洪流之中,难以避免地陷入经济周期性停滞、政治冲突不断、社会动荡撕裂、文化腐化衰败、生态危机丛生等资本主义现代化泥潭。“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正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守”“变”互动,使其显现出勃勃生机。

五、“上”与“下”的联动视域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形成发展,离不开其背后主体力量的推动和支撑。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背后的主体力量,需要从“上”与“下”的联动中来把握。“上”指的是作为领导力量的共产党,“下”指的是作为根基性力量的中国人民。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作为领导力量的中国共产党与作为根基性力量的中国人民彼此联动所开创的并不断向前推进的道路。

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之正确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若没有中国共产党之领导,就绝无社会主义之新中国,亦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而,也不可能有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所开创的,亦是奠基于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的基础之上的,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百年奋进中经历千辛万苦、付出沉重代价、不断接续探索中才取得的积极成果。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不可能开创出这条符合现实国情、反映人民意愿、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勃勃生机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优势和最有力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断缔造辉煌的根本保证和真正奥秘。历史一再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乃是具有无比强大领导力的政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主心骨,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最重要的“路基”。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越走越好、越走越稳、越走越开阔,丝毫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之领导。唯有一直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方可始终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偏向、不走样。

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也深深根植于中国人民之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选择的根本性力量。“‘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在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上,人民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并不是某些领袖人物“一厢情愿”就能主导的,而是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民之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开创和发展历程,就是中国人民自觉选择的历史过程。中国人民之所以最终选择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现代化道路,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真实代表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诉求,鲜明反映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期待。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印刻着深厚人民性的现代化道路,它很好地回应了人民的现实关切、顺应了人民的真实意愿、满足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价值根基在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乃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最鲜明价值导向。

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来源于党的正确领导,亦来源于人民的自觉选择。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紧紧地依靠人民而成功探索出来并不断向前推进的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和顺应人民选择,是内在一致的。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即意味着维护最广大人民之根本利益,即意味着反映最广大人民之普遍心声,也即意味着顺应最广大人民之共同选择。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乃是人民性的政党,它既来自于人民,亦植根于人民,还始终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除了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她始终是人民根本利益之忠实代表者、坚定维护者。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迥异于其他政党之显著性的标志,亦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好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最大底气。面向未来,唯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最大限度地激发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综上所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和着眼未来中开创的。“我国的实践向世界说明了一个道理: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历史已经雄辩地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乃是一条完全正确的契合于中国独特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在未来新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


阮博(1988—),男,安徽芜湖人,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原发表于《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6期



    进入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中国政治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642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