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嘉健:错觉的发生与经验的歪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726 次 更新时间:2022-01-03 11:44

进入专题: 错觉的发生   经验法则的歪曲  

吕嘉健 (进入专栏)  

了解什么是错的会給你带来强韧性,不了解则带来脆弱性和投机性,但不必因此而害怕,你要设法在错误的情况下也不会受到伤害。

                      —— 塔勒布:《反脆弱性》,P302



经典案例的研究表明认知主体对对象物至少存在两种甚至更多不同的感觉反应,而我們可以自由地在它们之間随意转换。另一方面,感知对象显然也存在着意义模糊、呈像多样化解釋的基质,我們的感觉反应是由我們的视角、视点注意力、理解傾向、信念预设和情感投射等影响生成的。

错觉研究的价值在于及时反思错觉的发生然后警惕经验法则的歪曲。


一.假性幻觉与源于相信的错觉


1.聚焦错觉

对错觉的研究开始仅仅是感知心理学的一个問題。著名的一个图像—— 两个女性的头像并叠在一起,如果你的注意力在左边中间边缘,你会看到一个秀雅姑娘的侧脸蛋;假如你的注意力在左边下部,你会看到一个老巫婆。这就是经典的波林视错觉设计图案(1930)。这幅图启发你:你看到什么取决于你注意到什么。

错觉心理学的主题是:错觉首先取决于聚焦,当你有了经验再次看它的时候,取决于你的相信预设和假设期待(视角或立场)。

判断何为正觉、错觉固然有通行的文化特定标准。但心理学家讲“主体中心主义”,每个人潜意识里自我是世界的核心,只生活在一面只能反映出自己影像的凹面镜里;而语言学家则指出,不同的语言世界把人的交往变成一种“有时打得中有时打不中”的技巧。(【德】莫芝宜佳:《管锥编与杜甫新解》,P38)所以一个错觉,也只是一个相对性的直觉而已。正觉或错觉是一个“选择”的問題。主体不会认为我获得的是错觉。少女/巫婆的图样已經蕴涵了“聚焦错觉”的意义。

“聚焦错觉”(注意力错觉)并不是错觉的主要问题,注意力的分歧而形成的感知是平等的。大量的错觉发生在知道的錯觉、认知错觉、解释性深度错觉、信念错觉、认同错觉、偏见错觉、有效性的错觉、控制错觉、记忆错觉和幸福错觉等等方面。


2.假性幻觉

随着社会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人性大量的错觉心理现象被发掘出来。

错觉(illusion)是感觉的扭曲。是大脑对刺激的错误分析。在心理学研究中,意指假性幻觉所呈现的状态。(维基百科)

错觉的发生一般有两个机制:

A、产生了一种假性幻觉然后相信它并且默认;

B、以固有的经验法则去直觉判断新情境和复杂的、抽象的問題。

假性幻觉、相信和经验法则这三者是错觉形成且通行的关键。

“假性幻觉”是错觉的另一个说法。它意味着有一個假设和一个理想的想象,错觉就是將接收到的反应当作事实,將假设的应然当成实然,將想象的当作是现实。例如將“眼见为实”相信为真实。

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現在越来越过火的英美“跨性别文化”之政治正确运动。

2019年,英国通过了一项“跨性别政策”,表示跨性别者可以依照心理性别修改自己的性别,无需与出生证明上的生理性别一致。

一位研究员玛雅在推特上反对这项政策,她认为“免术跨性别者”会侵犯女性的生存空间。玛雅为此被公司解雇了。

作家J.K.罗琳在推特上声援玛雅,认为只能將“来月经的人”等同于女人,于是左派网友们爆发出極端的言语暴力浪潮来攻击罗琳。饰演哈利波特的主演们和合作了十几年的公司都站在了她的对立面,否认罗琳是《哈利波特》小说原著的作者。

在美国,“免术跨性别者”在校园强奸女学生,学校千方百计保护施害者,而公然责备受害者和其家人。国会禁止使用“男性”、“女性”的称谓。

在西方左派进步主义者的头脑里,产生了极端主义的“假性幻觉”,以自我想象来改变事实。另一个假性幻觉就是他们的“取消文化”浪潮,即通过抵制、封杀的手段取消他人言论自由的权利,使他们憎恨的人“社会性死亡”。

主观认为自己跨性别,主观上將对方“取消”,他们真诚地确信这是事实。

这就是人性:为了满足战胜的气概之争,人们在幻觉中进入疯狂状态,以“感觉的真实”取消“客观事实的真实”和“曾经存在和发生过的真实”。


3.因为相信而形成错觉

很多错觉的发生在于相信假性幻觉的必然性。有智慧者首先会检讨自己的“相信”。

回顾一下“费斯廷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为什么决定我們生活的主要是我們对事情的反应?因为你没有关于事实与反应的区分,你相信你的反应就是事实,而你的反应是你的经验法则和心性内隐人格对外的投射。它可能是错觉。

我們都有这样的经验:

当你仅仅听了一面之词之后,你会很容易而自信地得出明确的判断意见(你相信了);但听完双方陈述之后,你往往感到很难辨别是非,两头摇摆(不知道相信谁更恰当)。

人性有一个很大的错觉默认:將“感觉上的真实”默认为客观真实,將“我相信是事实”当成是实际的事实。

心理学家认为源于“深切地渴望相信”的心理,会产生控制错觉:“愿意相信”自己有能力影响偶然事件的结果。典型的如賭博心理,人们將抽奖、得牌和转盘的随机性想象为可以由运气和意念控制,还有定期回归的规律(连续出現一种狀况后,就会自动转向相反的或另一种狀况),这些控制错觉,渴望冥冥中的公平,相信世界会通过逆反方式调整轨迹而不会一直走極端,这是基于民间经验建构起来的假性幻觉。

这种假性幻觉是“错觉相关”:人们有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当人们相信两类事件在通常情况下应该一起发生時,就会认为自己频繁地看到了同时发生的现象。即使是面对随机事件,人们也倾向于看到它们所期望的联系,在没有规律的地方看到了规律。(基思٠斯坦诺维奇:《这就是心理学》,P176)

赌徒们都相信感觉到自己下一局会贏,这叫“赌徒错觉”,明知会输就不会故意壮烈牺牲。赌徒错觉的心理在各种气概之争的社会场域非常有典型性。

这里的关键词是:

渴望相信→看到;预设→发现;幻觉→建构

一个贪慕虚荣、轻薄风骚又贪财、有偷窃劣迹的美女,一直与一个富家子纠缠,真真假假,欲迎还拒,目的是釣大鱼,两人常有亲密的肢体接触。一次富家子在酗酒并磕了药后,强奸了该劣品女子,该女子当时百般抗拒,不愿意发生性关系。

陪审团一致裁定强奸罪名不成立。社会主导舆论亦一致认为该女子罪有应得。

人们很难相信一个完美无瑕的或是道德修养端正的人会因为偶然事件而惨遭不幸。别人不相信你,你怎么说都没办法还原出事实真相。人们竭尽全力要使公众相信我说的是事实。

什么是事实真相?

有些律师相信“所谓真相就是剥洋葱”,一层一层剥开,剥到最后的核心事实是什么不可知。律师打官司究竟打的是什么?打真相?打正义?打法律?打感情?打争胜?打客户权益?…为了争胜,他们只打“疑点”,將疑点追究到没有漏洞了,官司就赢了。人们相信是真相,就是舆论的正义和符合法律的结论。

判断和认知的关键在形成直觉之际,你需立即意识到你的相信-信任机制已經启动,如果再继之以默认,则可能很难再内省到自己的认知错觉。

首先將自己每一个直觉反应都列为“可能的错觉”来加以处理,审查它,首先要追究背后的相信-信任适应性机制。


4.被骗而笃信的错觉

每天可以见识着社会发生的种种“被骗而笃信的错觉”。

请看一篇精彩的短篇小说《敞开着的窗户》(英国,萨契):

患有神经质症的弗兰姆顿迁居到一个幽静的乡村,他去拜访萨帕顿太太家,接待的是15岁的少女维拉。

维拉对访客讲了一个鬼魂的故事:

三年前叔叔和婶婶的两个弟弟外出猎鹬,他们被沼泽地吞没了。

但婶婶相信他们还活着,相信他们像往常一样会从那扇敞开着的窗户走回家。

傍晚静悄悄的,令人毛骨悚然,仿佛觉得他们正从那扇窗户走进来。维拉打了个寒噤,嘎然而止。

婶婶这时候进来了,说,我丈夫和弟弟们马上就要打猎回来了,他们总是从窗户进屋的。弗兰姆顿胆战心惊地听着。

忽然,女主人兴高采烈地喊道:“他们可回来啦!他们看上去跟泥人似的,眼睛都快被泥糊上了!”

弗兰姆顿望向维拉,那孩子注视着窗外,两眼透出茫然的恐怖。弗兰姆顿恐惧地望向窗外,苍茫暮色中,三个身影正穿过草坪朝窗口走来,离房子越来越近,不声不响。

弗兰姆顿惊恐万状,仓皇而逃,冲出大门,一切都模模糊糊,一个迎面而来的骑车人躲闪不及,一头扎进了路边的矮树篱。

叔叔从窗口走进来,说,亲爱的,我們回来啦!

萨帕顿太太说,一个最奇特的人,连声招呼都不打,撒腿就跑了,怕是撞见了鬼。

维拉平心静气地说,我想他看见了这条长毛狗,他说他有恐犬症。

小说末尾说:灵机一动,即兴编造故事是这位少女的拿手好戏。

“被骗而笃信的错觉”在弗兰姆顿身上灵验地出現,因为他是一个神经质症患者,这类人常产生幻觉,然后出現神经质反应。弗兰姆顿的畏惧感受是被鬼灵精的维拉引导生成的,把错觉默认为真实,落荒而逃。

“当一个人將畏惧或焦虑的感受投射在外在物体与经验上,或是因为想象、虚构或错误的联想而产生畏惧或焦虑的感觉,就会产生假性幻觉。”(错觉的解釋,维基)

弗兰姆顿想不到作为主人的少女会编故事捉弄陌生客人;他可能相信鬼魂说,“鬼故事”在英国乡间很盛行;在这个僻静乡村的傍晚时分,朦朦胧胧的情境与幻觉非常相似,维拉可能天天都在这时候看着这情境而产生鬼魂的幻觉,终于有机会將幻觉告訴一个外来人。

只要有人“巧妙真诚”地給你讲故事,而且天天給你讲一个结论,你就会产生笃信的错觉。

相信和怀疑是一个分水岭,这是第一个关键节点:如果对所有感觉、反应和直觉,接收到的信息都无条件接受,宽容认同,那它们要么在你的潜意识里胡乱生根,杂草丛生;要么互相抵触。它们都没有被清洁过和整理过。

你的潜意识里如果都是些粗糙的毛坯杂碎的经验法则,你的意识一定未曾成熟,智力常常处于混沌状态。

没有经历过审查反思的直觉即使本来是正觉,没有消化过也不能成为有效的营养材料。什么你都相信,它们之間必然互相矛盾,于是你的大脑变成了没有条理的、缺乏一致逻辑的堆填区。没有逻辑的头脑就是被无数错觉野蛮生长的混沌破坏了的。


5.预设的信念错觉

有一类假性幻觉是关于对世界的解釋观念,它们成为预设的理论大前提,经常被使用着、作为直觉启动的推论工具,但它们从来未有被自我严格证伪过和推理过其逻辑。这些预设的假性幻觉既是错觉前提,又是认知期待,而且一定会成为意、固、必、我(孔子)的心性立场基础。

人们在世界观层面尤其多那些无法准确清晰解析、直觉上深信而总是作为潜意识推理前提的“解释性深度错觉观念”:

有一种信念错觉被称为“公平世界假设”:指人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公平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得到它们应得的东西。(《这就是心理学》,P178)俗语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在做、天在看。没有这种心理平衡幻觉,人们很容易消极绝望。

与此相关的另一种信念预设是“善良错觉”,它使一代代的年轻人碰壁,这是人类教育之一种困境。学校里全都是好道德的教育,不会老老实实地言及人性恶,在青少年进入社会之前,奠基了人性善的假性幻觉,使没有城府的他们假定人是没有坏心算计自己的。进入社会后却不断遭遇敎訓,于是部分人产生逆反心理,而努力使自己变得足够坏,放弃了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信念。

过去有效的人文教育方式是通过阅读大量的小说来获得对社会和人性的知识认知,可以作为对付社会之恶的弹性理智。当現在人们不再阅读小说之后,人性缺少了一种有效的自我启蒙方式。

从“善良错觉”衍生出来的是“为我好错觉”,父母赋予子女优裕宠爱的错觉经验使他们行走江湖時很难纠正,会生出多少恼怒和无理取闹。

凡是給人错觉的信念都是被人误解的观念,它们都是复杂深刻而有不确定性的难题,受到各种条件变化和场域影响,但人们偏偏习惯于將它们简单化、绝对化和根据偏见立场来理解,而忽略了其中的争议性。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深思熟虑过这些观念,却挂在口边、习用为标签式理论工具,即批判的武器,例如:

自由就是没有限制的随心所欲/科学的结论不可以被证明为错/我亲眼见到的和我信任的人见到的都是事实/爱一个人就要无条件地接受TA和为TA牺牲/只有不好的教师,没有不好的学生/法治就是用法律去管治社会/亲人有罪应该大义灭亲…

因为相信而出現假性幻觉、预设偏见立场和形成潜意识期待。


二.错觉默认与经验的歪曲


世上最普遍的一种假性幻觉可能就是“自我经验是正确的”之错觉,就像“眼见为实”的错觉一样。

人们经常做着或过火或任性的事、说着轻率而糊涂的想法、很多状态处于无知的边缘。在形成想法的转瞬之间,人们总是误以为自己的想法便是事实本身,其实所见所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和记忆的都是谬误的知与识,经验又怎么可能不歪曲呢?

错觉既可以来源于经验法则的歪曲,也可以导致生成更多歪曲的经验法则。直觉由感觉印象和经验法则产生,如果你的经验法则投射出去的经验和期待已經是歪曲的,所获得的反应也是一种误解。

经验法则作为适应性心理机制(本性)的一部分,最大的特点是“针对特殊问题的特殊适应性机制”(《进化心理学》),在面对高级的、抽象的和复杂的情境,需要多种适应性机制合作,固有的经验法则产生的直觉容易产生错觉,这时候需要的是在分析性系统將理智和经验法则融合一起工作。

如果將某些依赖域的经验法则跨界运用于新情境新问题,而又仓促表态决策,则往往会出現错觉,这是经验的歪曲。许多知识分子跨界而做出宏大判断時,总是成为社会的笑话或历史的罪人。


1.你能否將直觉与想法、观点与事实分开?

从被歪曲了的经验去了解错觉默认的结果,有助于自我认知自己的无知是怎样生成的。

人性养成的很多错觉惯性,要么成为偏见,要么成为错误的行为方式。例如女性易哭而爱哭(某些族群的女性以哭为手段,冀使男人怜惜而让步,经过几千年的心理积淀而养成为一种习惯性反应神态动作),暴躁者动辄运用暴力,恐惧者过度胆战心惊,这些心理行为惯性常常自欺欺人,使自己和旁人以为事情很严重了。

威廉٠詹姆斯说:“我們感到难过,因为我們哭了,感到愤怒,是因为我們反击了,感到害怕,是因为我們在发抖。”(转引自墨顿٠亨特:《心理学的故事》上卷,P206)

达尔文也说:“惯于摆出暴力姿态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当攻击线索“拔掉瓶塞”,胸中怒火喷涌而出時,攻击行为最易发生。伯科威茨等人发现,看到武器就是这样一个线索,尤其是当它被看作一种暴力工具而非消遣時。所见即为所思。枪支会启动敌对性想法和惩罚性的判断。(戴维٠迈尔斯:《他人即地狱?》,P158)(李鸿章也说过:“身怀利器,杀心自起,慎而重之。”)

无论是哭泣,还是愤怒或恐惧,心理感受与表达方式和行为发展有复杂的互动关系,究竟谁是“启动”心理的因素,值得当事人和旁观者在情境中冷静关注,千萬不要被错觉默认带节奏。“当负面情绪达到顶峰時,我們的目标会变得非常邪恶。”(科里٠帕特森等:《关键对话》,P35)后果很严重。

有一种歪曲的经验是,总以为自己说的话就是在讲事实,人们的错觉是將自己的想法认作是事实,而把别人讲述的事情看作是观点。

人们习惯于表达观点看法,没有严格陈述事实的习惯。我們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想法和情绪,很少情况是在冷静客观地观察事实和严格认知事实,更多的是在事后对以为是事实的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釋陈述。

试看下面两句话哪一句是说想法、哪一句是讲事实:

“别再性骚扰我了!”

“我們说话的时候,你的眼睛总是盯着我的身体而不是我的面部,有时候还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这是怎么回事?”

我們常常情绪太激烈了,就直接把想法喷出来,給对方贴标签而不是讲事实,并不能使对方接受。

“如果对争吵内容进行分析的话,我們会吃惊地发现,原来事实只占争吵内容的5%-10%,其余都是我們用来反对对方的想法。”(《关键对话》,P152)

人们缺乏將事实和观点分离开来的智力训练,这种智力训练叫作批判性分析思维。

善于认知事实和严格区分事实与观点是一种经过科学专业训练而获得的能力,要剔除感觉的、猜测的、想象的、判断的成分,甚至要通过实验鉴定手段来确认,还要区分偏见事实和真相事实。

偏见事实即:

仅仅是从一个角度观察到的事实;

缺乏详尽细节和完整过程的笼统粗略事实;

单凭真实感认为是真的事实;

用主观因果解釋模型组织的陈述性事实;

以发泄情绪和表达想法为目的之陈述。

《关键对话》给出的建議是一个“反推过程”:

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尋找想法背后的事实(P98)

按人之常情,人们极少在交流事实中建立友好关系,只有在交换看法和表达感情時发现认同者、共鸣者而建立友谊。同党是观点相同者,同道中人是互相认同价值观的知音。知“音”而不是互知事实。这就是产生知道的错觉和认知错觉的原因:你知道的是一种知识共同体的观点,却假性幻觉为知道事实,这一错觉遮蔽着每一个人的认知意识。(参见《知识的錯覺》)


2.三种易发心理生成的错觉,塑造着我們的经验

人们有三种分分钟容易生成的心理:从众,逆反和认知失调。它们成为人们产生认知错觉和偏见错觉的基础心理,每天都在潜意识层累地塑造着我們的经验法则。

前文提到的“跨性别政策”的政治正确运动,其错觉就是在逆反心理、从众心理中发酵异化的,即使事实真实可能挑战他们而致使他们认知失调,他们也堅持用假性幻觉否定失调的证据,更加堅持原来的信念。


其一:在从众心理下的错觉默认。

1.众人态度的影响力有强大的权势效应,个人在众人中间很难独立:众人之势不容抗拒的错觉。

2.集体事业代表着更高级的权益,对共同体异议是背叛:集体道德先验免证错觉。

3.众人智慧比个人思考要高明:众智增值的错觉。

在从众心理下,一个人的错觉加速默认,于是产生广泛的“平庸之恶”,事后不会追责,自我也不会反思忏悔。


其二:在逆反心理下的错觉默认。

在肾上腺素的刺激下我們都会立即失去理智,由于高度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自我的想法,就会直接从个人感受和主观臆断入手展开对话,立即將自己的想法错觉为毋庸置疑的事实,而將对方的不同意见错觉为对方的争胜意志。结果双方的逆反和气概之争逐渐升级。

逆反就是加强自我的对抗意志,气概之争使自我拒绝反思,把全部的心理能量都用在坚守既定立场、信念、观念、感情和意见上,为反对而反对,此时一切直觉想法都无条件默认、确认。

我們习惯將大量的错觉默认为自以為是的观念或认知结论,变成希望甚至是明确的预期;我們又在与人互动中产生很多对对方动机意图和心理的错觉。错觉预期和错觉互动不可避免会遭遇挫折,于是激发起逆反心理、认知失调的焦虑,不断启动起气概之争的情绪。

一个共同体若争拗频发而无法达成共识,则说明此一族群的心理经验已經恶化,成员在交流-合作中错觉-误解的比例很高,各自都有共同的問題:被唯我意志和逆反心理驱使,各说各话,交流没有規則。权力效应渐渐主导了意见场。

在警惕内团队从众心理的同时,又要警惕逆反心理的负面效应,公序良俗绝对不能被侵蚀,它是所有人具备良好性格和发挥正面能量的经验法则。


其三:在认知失调心理下的错觉默认。

《社会性动物》讲述了人们在拒绝戒烟時调整认知失调的心理,主要依靠相信某种有利于自己吸烟愿望的“理由”(并非证据):对于大多数烟民来说,戒烟失败時,他会努力让自己相信医学报告上讲的吸烟与肺癌的证据并不具有必然性,还会找出很多聪明人、成功者吸烟且长寿、还有自己认识的某些人同样吸烟却并没有出现问题的例证。还会感受到吸烟的种种价值,例如很有型,不可缺少的享受和消遣,通过这些使自己相信的自我证明,在认知上將危险最小化,减少了自己的认知失调。一旦调整了心理冲突,就会默认潜意识完成的认同结论。

人类并不会试图确保自己正确,而只是试图相信自己是正确(聪明、正直、可靠)的。(阿伦森:《社会性动物》,P134)

在认知失调产生信念或观点冲突時,人们会产生焦虑,信念系统会有自相矛盾的不适,而否定整个信念等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和智能低级,这与人性的求胜气概和优越感严重对立,于是潜意识会调整,將不合原有主体认知的信息、知识和思想自动淡忘,或者歪曲,或者尋找新的符合原有信念和认知的证据,以完成调整的目的。在这种渴求自证维护的心理动力(动机性推理)下,很容易产生系列错觉,新出現的直觉都具有维护既有经验法则的“正能量”,畅通无阻地得到默认。


综观在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和认知失调状态下的错觉默认,会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对原有经验法则的堅持和固守,做一个正面加法,不能对众生之见、被别人否定的己见和遭遇冲突的固我之见进行假设否定,阻截了思想证伪的过程。

逆反心理和从众心理经常并行不悖地同时存在于个人或族群的心里,只不过对象不同而已:你对异类族群非理性地逆反憎恨,却对利益共同体无条件从众。这些心理状态背后都有深刻的经验法则投射的错觉默认。

对青少年而言,他们面对长辈和同辈分别形成了由潜意识控制的错觉默认惯性,导致青春时代的盲目逆反和糊涂从众,可能酿成深远影响的后患。面对家长或师长時,他们层累性地积聚着逆反心理,凡是大人要求的,都无例外地反感,消极抵制,或怒火街头,或阳奉阴违逃避,不惜制造一连串的谎言。但处身于同辈人中间,他们时刻担心被同龄人嘲笑和抛弃,违心地或盲目地或者过火地跟从整个同辈人风尚。对前者,错觉默认激发于逆反心理中;对后者,错觉默认鱼龙混杂于从众心理中。


3.习惯性错觉→歪曲的经验法则→坏的心性

心理习惯-内化为经验法则-默认设置这个心理积淀的过程是人格、认知能力和思维模式生成的逻辑。

人性并非都是由正确的、良性的、光明正大的、美好的和理智的积淀为主体的,我們心性的默认设置同样良莠不齐,在不同的心灵里,良劣的经验法则之比例各自不同。

若將每一次重复出現的同一直觉默认储存在潜意识里,逐渐形成了适应性反应机制,即“经验”,心理学称作自动化的内隐人格或内隐认知,或经验法则。

在神经元连接中,生物性建构产生的联想是“习惯”的自动效应,只要重复出现类似的、代表性的、锚定的情境,就会启动习惯反应(链接),唤醒特定的经验法则,这就是适应性机制。

生物的适应性机制没有价值观的人文评判功能,经验法则和默认设置启动情感、行为、判断和决策,而由意识评判,而个人的自我评判却因个人价值观和集体无意识的认同或排斥,无法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失误。

当错觉长期成为一种主角在潜意识里重复主持,就会被记忆到潜意识、被反复默认、确认,而成为歪曲的适应性机制的习性——会逐渐生成一种歪曲的经验。越多不正常的经验,心性里的错觉记忆就会越多,歪曲的经验就会成为常态主角。

即使在与他人互动時因错觉而发生冲突,人们也很少会反省到自己经验法则的問題。

若长期在从众心理下放弃独立思考,则会使人逐渐成为对自由没有要求的服从者,长期的服从心理由服从的经验法则层累地生成服从的性格。

若总是在被强制压抑环境下生存、总是产生强烈反感的逆反心理,但行为上放弃特立独行,内心逆反而行为顺从,为了降低认知失调的冲突,而让心性习惯于扭曲的经验,则内化为狡诈的不诚信的奴才人格。

若长期在认知失调中养成不去思考、忽略、忘记的自我防卫策略,则会形成种种逃避和软弱的经验法则,却会养成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式的“罗亭人格”:语言上的巨人、行为上的矮子。

这是人性普遍的心理惯性:在面对自己的問題困境時进行情境归因,当自己获得成功時则转为人格归因;在评价别人的成功時使用情境归因,而评价他人的失败時则使用人格归因。

这种转换自如的归因心理模式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养成的“偏见归因评价”适应性反应机制,它不自覺地抹平矛盾(自我意识不到逻辑悖论),源于自我防护心理,或推卸责任,或保持自我的自信心和坚强的意志,或张扬自己的虚荣心,或表达输不起的意气。

“偏见归因评价”是造成歪曲的经验法则的一个原因:总是將問題的因果关系建立在外寻基础上,会一直拒绝自我反思的机会,无法对自我内隐认知中歪曲的经验法则加以修正。

一个人“意、固、必、我”(孔子),就会对自我信念和自我认知的“相信”推到極端,输不起心态使自己无法摆脱局限性,亦失去了多元观察换位思考的灵活性,会在一系列的判断和反应中出現致命的错觉,导致不能超克自己命运的大限。

原来耿耿于怀的初心,经过時間的洗礼,上天已經暗示你必须改变,可惜你获得的全部是错觉。勉强输得更惨,自己永远不知道错在哪里。

错觉的发生和经验的歪曲在心性反应机制中是很普遍的常态。有些人在错觉默认-确认中碰壁、怄气、与人发生气概之争,有些人在错觉后善于反省而总能避开错误、得体而中庸地为人处事;有些人在错觉的重复记忆中越来越固执而变得不可理喻,有些人在错觉调节的心理习惯中变得越来越明智开窍,养成了精纯的直觉悟性和灵活通达的经验智慧。

歪曲的经验如果总是被默认,那么TA的直觉都会是错觉。


结语


休谟在《人性论》中將印象分为原始印象和次生印象,原始印象即初次感知的印象,次生印象即反省印象。反省印象是对原始印象反省后生成的观念。(下册,P309)反省印象就是经过復盘反思后形成的较高级的经验法则。

自然科学提及经验主义有一个经典的观念:“知识是不确定的、概率的,需要不断修改和证伪。”它成了科学哲学的坚实基础。

心中习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法则,都有歪曲的可能性,永远是不确定的,需要不断修改和证伪,随时反思。

建构“认知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之观念,尽量摆脱默认-确认的自动化,庶几可成一个“高明而道中庸”者。


进入 吕嘉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错觉的发生   经验法则的歪曲  

本文责编:lvjiaj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最新来稿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69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