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39 次 更新时间:2021-12-28 21:26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杨达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新形势,对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巩固互联互通合作基础,拓展国际合作新空间,扎牢风险防控网络,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应以此为指导,强化统筹协调,抓好重点任务推进,落实落细各项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共建“一带一路”8年来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阶段,需要牢牢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阶段特点,持续加强政策、规则、标准融通,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规则标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标准更高、成效更好。

在实现更高合作水平上下功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主张和倡导加强全球互联互通,建设更好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打造开放包容的新型合作模式,实现全球共同繁荣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共同推进各国各地区发展战略和互联互通规划对接,共建了一大批海陆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石油天然气能源管道项目、信息高速公路项目、公共卫生项目等,有效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了互利共赢、均衡发展。面对全球新变局、新挑战,站在更高起点,需要积极推动规则、制度、管理、标准等开放,构建双边、多边认可的经济政策、贸易投资规则等,构建良好的发展制度衔接,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深化和拓展贸易和投资领域多边合作,稳妥开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深化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以及数字领域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推动“一带一路”实现更高水平的互惠共赢。

在实现更高投入效益上求突破。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中国不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投入,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有力促进了各国经济从疫情中加快复苏,提升了沿线国家的发展能力,推动了全球转型发展,充分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效率。发展永不止步,合作潜力无限。在新的阶段,需要锁定更高的投入效益,深化互联互通,坚持“硬联通”“软联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着力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找准切入点精准投入,提升投资效率,为促进全球互联互通做大增量。深化贸易畅通,扩大同周边国家贸易规模,鼓励进口更多优质商品,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贸易均衡共赢发展,减少交易成本。结合实际调整和拓宽同沿线各国的投资合作领域、方式,探索优化双边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途径,推动人才、资金和高新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动,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升级转型。

在实现更高供给质量上见成效。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世界各国认识不断深化,“一带一路”让沿线各国间的相互联系更加紧密,依存关系不断巩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紧紧围绕提升供给质量做好“加减法”,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坚持因国因业因企施策,在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产能合作的同时,鼓励高铁、电力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走出去,灵活采取贸易、投资、园区建设、技术合作等方式,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衔接,推动优势产能输出、产业跨境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实现更好供给质量。结合“一带一路”各国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加强沟通联络机制,深化合作交流,坚持鼓励因地制宜,形成特色突出、区域联动、错位发展的差异化格局。

在实现更高发展韧性上做文章。共建“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一带一路”建设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参与国家众多,辐射带动的范围扩大,互通有无的基础更加夯实,发展潜力巨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保持强劲,为世界各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提供了强力支撑。这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强劲韧性,能够适应任何风险挑战,能够为各国发展提供新机遇。我们应紧盯实现更高发展韧性目标,在增强“一带一路”发展韧性上做文章,多做打基础的工作,夯实发展根基,持续深化政治互信,继续扩展国际合作新空间,充分发挥各国资源优势,深化互通有无,努力实现更高水平合作。全面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安全保障等机制的协同协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提高“一带一路”保障水平。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十分关注的话题。能否以互利共赢为引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持续不断发展,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点。要坚持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让各国都从中受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合作共赢、长远持久发展。

注重发展绿色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各国各方的最大利益契合点和最佳合作切入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在,发展经济就会造成环境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就不能很好地发展经济。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发展绿色经济,使沿线相关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双赢。我们需要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推动沿线有关国家加强宏观规划和制度设计,健全绿色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助力绿色经济发展。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全人类重大挑战,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理念,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有效实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眼一些沿线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和生态环境脆弱现实,加快与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领域的合作,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修复,促进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加强沿线有关国家绿色治理合作,深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合作,通过技术合作、清洁能源项目合作、工业转型升级、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加快清洁能源建设,共同推进沿线有关国家能源转型发展。加快推动沿线有关国家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推进5G、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带来智能化变化。

推动贸易畅通升级。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对外贸易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外贸易效率的提升和内涵的拓展。共建“一带一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自贸区网络体系和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缩短了沿线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时间,降低了贸易成本,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各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但当前国际贸易形势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此起彼伏,这种人为制造的市场壁垒阻碍了各国的国际贸易活动,也给共建“一带一路”可持续性带来致命伤害。我们需要强化政策沟通,在共建“一带一路”的框架下,本着求同存异原则,加强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交流,协商制定经济合作规划和措施,搭建多层次对话交流平台,构建完善多边合作机制。持续深化互联互通,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建设,促进商品、资金、技术、人员等的高速流通,加强各国的经济联系,拉近沿线国家地理空间、物理空间上的距离,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彼此间的投资贸易合作,推动贸易畅通升级,加深彼此经济融合。

创新投资融资模式。资金融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8年来,各方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投融资机制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政策性、开发性和商业性贷款为主,投资基金、证券发行为辅,政府、私营部门和国际性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投融资体系。我们要持续深化金融互联互通,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沟通机制,拓宽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不断创新投融资方式,建立多元、包容、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构建以绿色金融为主的发展格局。把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合起来,打破以间接融资为主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融资方式,通过建立银行合作体系、债券市场合作体系、投资融资担保体系、第三方金融合作等,拓宽“一带一路”建设投资融资渠道。建立健全金融政策沟通机制,加强“一带一路”融资风险的评估和监测,控制信贷规模扩张速度,提升信贷资产的质量。通过多边机制加强“一带一路”融资合作,推动沿线国家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国际大型多边开发银行合作,积极利用现有多边和双边政府金融合作机制,将外部资金引入“一带一路”项目,为“一带一路”提供稳定、透明、高质量的资金支持。

惠民生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宗旨,是推进“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要以互惠共享理念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形成更多可视性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让民众真正分享建设成果,进一步增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大力实施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在共建“一带一路”项目实施中,要把能否改善民生作为重要的考量,推动广大周边国家老百姓分享到更多合作的红利,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滞后,设施一旦建成,最先受益的必然是当地老百姓。要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切实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聚焦教育、卫生、文化、减贫等民生领域,调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资源,实施面向沿线国家基层民众的“幸福家园”“爱心助困”“康复助医”等小微型民生援助项目,推动提高沿线国家民生保障水平。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国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本地化经营,优先考虑雇佣当地劳工,使用本地原材料,真正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当地民众。

加强健康安全合作。公共健康危机始终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头等大事,也是每个国家民众十分关心的问题。“一带一路”沿线多是发展中国家,一些国家公共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公共卫生体系较为薄弱,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健康治理存在短板。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谋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为宗旨,积极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建设,创新多方合作模式,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健康卫生人才联合培养,促进中国及沿线国家的卫生事业共同进步,携手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我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弘扬科学精神,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切实保障疫苗在非洲等地区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弥合“免疫鸿沟”。推动完善“一带一路”框架下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多边防控机制,加强沿线国家在医疗设施、疾病防控、紧急救援、医药研究开发等领域的互利合作,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提高有关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别是国际性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水平。

做好民心相通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基础”。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惠民生的重要内容。作为一项重要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的推进和落实离不开沿线国家人民的理解、认可和支持,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持续加强各国政府层面的政策沟通,加强教育领域的精耕细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以教育的软力量促进沿线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加强科技领域的深化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搭建有关国家人民沟通交流的平台,赋能“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沿线国家共建的民意基础。加强体育领域的发展合作,创新国家层面体育组织合作路径,举办跨境体育赛事,深化跨界民族体育文化活动交流,推动体育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的友谊。加强文学艺术领域的沟通交流,同沿线国家共同举办旅游文化交流年、高端人文对话会、世界人文大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活动,构建起人文沟通交流的对话机制,倡导不同文明平等交流互鉴,切实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


(作者: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进入专题: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组织与合作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5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红旗文稿》2021/24 ,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