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刚: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与展望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25 次 更新时间:2021-08-17 09:06

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形势  

曾刚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我国有力的疫情控制以及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下,经济持续复苏,到2020年四季度已表现较为强劲,GDP当季同增速比高达6.5%。2021年上半年,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复苏、向好的势头,特别是生产端恢复明显,2021年1-6月工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速达到7.0%,已基本达到甚至超过我国潜在增长水平,总体经济运行已基本进入合理区间。在金融层面,为支持实体经济的复苏,宏观调控部门采取较为积极政策的操作,在加大财政支出力度的同时,货币政策方面,通过转换贷款定价基础(挂钩LPR)、优化存款定价机制等手段,持续推动实际融资成本的持续下行,与此同时,加大结构性工具使用,通过精准直达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专项再贷款、再贴现等手段,引导金融资金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特别是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的投入力度,在保持整体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

当然,在整体继续向好的同时,中国经济也存在结构失衡的隐忧,对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结构失衡,将成为2021年下半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重点。具体来看:

第一,消费复苏较为滞后。2021年上半年,服务业和服务消费虽然表现出一些加速复苏的迹象,但社会消费品零售的数据显示消费整体可能仍较为疲弱。消费复苏存在三方面因素的压力:首先,疫情仍有反复,持续影响消费者信心。疫情反复以及各地因疫情而采取的阶段性防控措施,给经济恢复的节奏形成了一定的干扰;其次,疫情仍然限制着许多服务消费(特别是旅游、交通等)的供给和需求。第三,疫情对居民部门就业、收入预期形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疫情以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出现明显的上升,显示出居民部门消费支出意愿有所下降。

第二,投资结构不尽合理。2020年下半年来来的经济增长中,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细分结构来看,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占据了较高的比重。制造业投资恢复较为疲软,2021年上半年,制造业投资两年平均仅增长2.0%,是疫后经济修复最慢的部门。在坚持“房主不炒”以及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政策导向下,2021年下半年,现有的投资动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制造业投资能否持续恢复,将成为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从数据来看,目前超八成的制造业投资都来源于民营企业,制造业投资市场化程度较高,主要由微观主体根据经济形势及市场预期自主决策和实施。企业利润、需求前景、产能利用率、融资环境以及营商环境等因素,均是影响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和能力的关键变量。

第三,出口较难维持高速增长。疫情之后,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产业链和制造业能力,全球订单有向中国集中的趋势,出口由此成为支撑经济在短期内快速回暖的重要因素。但从长远看,随着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逐步消退,各国产能的恢复,出口较难维持长期的高速增长。从目前的的数据看,短期尚有一定支撑,但从PMI新出口订单来看,出口企业新增订单子指数已经持续下降两个月,结合一些微观的反馈,预计在三季度中后期出口数据剔除基数可能有明显的下滑。

结构性隐忧之下,预计三季度后,中国经济整体增速可能会有所下滑,应对结构性问题将成为最大的挑战。有鉴于此,6月之后,中央层面未来一段时间的宏观政策思路也日渐清晰。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强调总量政策的稳定与延续,通过降准等工具继续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此外,继续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通过保市场主体来实现稳就业、保民生。

国常会之后,中国人民银行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总计释放基础货币约1万亿,有效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更为注重中期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压力,因此无论是财政还是货币政策,都更为注重“跨周期调节”。在宏观调控政策方面,除延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说法外,要求“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这与7月7日国常会的提法保持一致。

在上述政策导向来看,预计2021年下半年整体货币、金融将保持平稳,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营商环境将继续得到改善,提高政策的精准性,更为充分地发挥结构性政策的效力,确保经济增长的健康可持续。

2021年经济工作的重点除了应对疫情冲击、支持实体经济复苏以外,作为“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一些关乎经济长期发展战略的政策在今年上半年也开始加速落地,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奠定基础。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变化。

2020年9月22日,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3月5日,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2021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在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围绕着“30·60”和绿色发展的目标,必然需要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各项制度,为绿色发展领域相关的投资创造更为适宜的环境,这包括完善政府激励,积极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市场等等。在近年上半年,上述各方面的政策和创新密集出台。

金融监管政策层面。2021年1月,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召开,明确要在2021年“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明确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建立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6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印发《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的通知,构建绿色金融评价体系的同时,将评价结果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和审慎管理工具,以引导和推动银行业机构机构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此外,人民银行还在牵头制定新的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对绿色、低碳金融的发展进行全面、系统规划。

排放权市场建设方面。2021年1月5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根据相关规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全国碳排放权集中统一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构成立前,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环交所”)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如约开启。交易首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约410.4万吨,成交额约2.10亿元,当日开盘价(最低价)为48.00元/吨,收盘价为51.23元/吨,最高价为52.80元/吨。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碳市场、碳金融的建设和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金融产品发展与创新方面。绿色贷款。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二季度末,我国绿色信贷余额13.93万亿元,同比增长2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6.79和2.58万亿元,占绿色贷款的67.3%。从新增贷款来看,2021年上半年,新增绿色贷款1.87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14.6%,显著高于往年水平。

绿色债券。2021年2月7日,“21四川机场GN001”等六支首批碳中和债同日发行。此后,我国碳中和债市场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已成为绿色债券市场中最重要的子市场之一。截至2021年7月6日,市场共发行110支碳中和债,发行总量为1207.04亿元。在近半年的时间内,碳中和债占绿色债券总发行规模的比重已高达44.77%,有效地引导资金投向低碳产业的转型升级。目前碳中和债募集资金的投向中,清洁能源类项目占比高达56%,其中投向电力公用事业规模最大,以国家电网、国电投、长江三峡等为代表的大型电力企业数量较多。从长远看,随着参与配额交易的主体从电力企业扩展到其他行业(如水泥、钢铁,等等),其他行业的碳中和债券发行量也有望出现快速的增长。

总体上看,围绕“30·60”目标和“十四五规划”,2021年上半年绿色金融以及相关政策落地速度明显加快。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也提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方案。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随着碳达峰方案的退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路线将愈加清晰,会为2021年以及更长时间的经济结构、投资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的发展提供更加明晰的方向。

曾刚,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进入专题: 宏观经济形势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806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