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百年大变局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70 次 更新时间:2021-07-25 21:56:39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曲青山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在这个时候就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百年大变局这样一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思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足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实际,系统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经验,深刻揭示了我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我们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了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人们与外部世界相处,就要去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某种思想合乎客观规律的就是真理,不合乎客观规律的就是谬论。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行动是正确的行动。人类这种特殊的“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最先进的理论,无产阶级是世界上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无产阶级作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应该而且可以大有作为。换句话来说,也就是我们要始终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这样,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就提出了一个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问题,而这也恰恰反映在“中国共产党百年与百年大变局”这一主题之中。

   一、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顺应历史潮流,自觉把握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百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领导人民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但不论是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还是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最后都失败了,因为都没能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的演进,呼唤着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领导者。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大势,使正处于彷徨和苦闷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从无产阶级革命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从此,“中国改换了方向”。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两大历史任务,就这样光荣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肩上。

   (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结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到1922年召开中共二大时也只增加到195人。但是,中国共产党在二大上就鲜明地提出并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因应革命形势,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辛探索、浴血奋战,成功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

   在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决定和实行了正确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转变。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并最终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抗战结束后,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华民族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率先提出了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并为之作出了最大努力。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又准确把握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及时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以摧枯拉朽之势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揭开了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协商建国的序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成为继十月革命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世界历史中最重大的事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方向

   中国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国体、政体应该怎样确立?国家应该怎样治理?对这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和大势,进行了伟大的探索和创造。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等光辉著作中,对这些问题给予了正确回答,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指出新中国实行的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同时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其他民主改革,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基于战后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和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逐步实行“一化三改”,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又准确把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其间经历过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抉择

   20世纪70年代末,面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困难局面,面对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中国共产党对世界大势作出科学判断,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认识。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

   在邓小平同志领导和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邓小平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中共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五)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是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趋势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我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也进入关键时期。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内大势,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同时,中国共产党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提出并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为建设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赞誉,深刻地改变和影响了世界。

   在百年历史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九个方面:一是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二是始终顺应时代潮流,三是始终把握历史方位,四是始终明确奋斗目标,五是始终抓住主要矛盾,六是始终发扬斗争精神,七是始终勇于改革创新,八是始终坚持加强团结,九是始终推进人类进步事业。这些经验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倍加珍惜。

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学术 > 历史学 > 共和国史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27688.html

1 推荐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