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亮:粗略比较中外政府债务和资产状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37 次 更新时间:2021-06-23 13:42

进入专题: 政府债务   政府资产  

赵亮亮 (进入专栏)  

一个国家的政府债务如果达到极限,就有可能出现债务违约,银行、企业或个人持有的国债就会被打折扣,对整个经济来说都是很大的系统风险。美国的债务多次达到上限,导致联邦政府停摆,直到国会通过新的决议允许提高政府债务的上限,才恢复了正常。

政府无力还债,有两种办法来解决,要么征税,要么通过中央银行多发钞票来偿还。后一种相当于向持有货币的老百姓征税。美国有一批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不是决定于中央银行刷了多少货币,而是由政府债务决定的。当然这需要一切前提条件,债务引发通胀的风险在美国确实存在。但是中国政府拥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土地,出现债务问题时可以卖出一些国家所有的资产来偿还债务。上述机制,被称之为物价水平的财政决定理论,有很多研究试图证实这个理论,但是大多数的结果是它并不成立,其中也有用中国数据来做的实证,如果考虑到国有资产,这个理论在中国可以说根本就不能成立。

我国的地方政府有很多隐性的债务,这是一个风险。但是数量到底有多少?很难估计。不过要是把政府持有的资产考虑进来。中国政府的债务偿还能力是非常强的。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一个是政府公共债务率,还有一个是净公共债务率,它是指政府公共债务减去它所持有的公共资产占GDP的比例。最近看到一些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政府资产负债表”显示,2013年,中国政府资产负债总计56万亿元,而中国政府总资产为111.8万亿元,扣除政府负债资产,政府净值总计为55.8万亿,占GDP的比重将近95%(《政府资产负债超56万亿 评:发生债务风险几率非常小》,央广网,2015-08-05,)。

这就是说,政府所占有的资产,用来偿还所有的债务之后,剩余部分占GDP的比例是95%。净公共债务率是负数,-95%。下表的最后一列给出了2009年OECD国家的净公共债务率,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是负数,挪威最低,达到-150%。

2009年OECD国家政府净债务率为51.5%,这些国家政府公共资产占GDP的比重平均是39%,根据上述财经院估算,中国在2013年这一比率是190%。

引自:贝纳西等:经济政策:理论与实践,页130

来源:Government Net Capital Stock in 22 OECD Countries (As a percentage of...

第二张图是各国政府净资产占GDP的比例。在所有表中列出的国家里面,只有日本超过了100%。2000年OECD国家平均比例是51%。虽然标准所列的只是发达国家,但可以推想中国的这个比例(190%)极有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债台高筑,只有中国政府实力最为雄厚,傲视全球,政府公共资产占GDP的比例,大约是OECD国家的3.5倍到接近5倍(以中国2013年情况与上面两个表所给的2009年之前的数据比较,也只是粗略比较)。

举例来说,澳大利亚为了降低政府债务,曾经将大量国有企业私有化,也出卖大量土地,主要可能是牧场,结果是它的公共债务率到2009年只有19%,净公共债务率是-3.8%。这种做法能够为减税,减轻居民负担提供条件,也是一种让利于民的体现。美国政府要是有大量公共资产可卖,也能把债务率降下来,根据前面两张表,它的政府资产占GDP比例在2009年是25%,2000年是50%。

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第一,中国不存在因为债务过高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即使有债务问题,随时可以出售国有资产偿还债务。教材所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有利于宏观调控,稳定经济,确实是有根据的。

第二,政府掌握的资产数量极大,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的一般水平。这提高了整个经济的储蓄率,这些资产主要是国有企业,是生产性的资本。国有企业很少分红,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提高了投资率,与过去的强制储蓄有些相似。居民低收入,低消费率与此密切相关。国有企业归全民所有,这些财产在未来可以产生很多的收益,也许能向国民分配。这对于当代人是不公平的,过分的压缩了当代人的消费,把大量的财产留给后代人。提高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减少积累,有助于缓解这种状况。

第三。政府有必要让利于民。精准扶贫固然可以缩小贫富差距,但是更重要的问题,也是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减少政府支配的资源。国有企业的上缴利润,才能体现全面所有的属性。又比如,土地增值收益,本应属于全体国民所有,政府的土地出让收益应该主要地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福利,当前的财政过多投资基础设施和生产性领域,未能起到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进入 赵亮亮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府债务   政府资产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金融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710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