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峰: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96 次 更新时间:2021-06-05 20:21

进入专题: 粤港澳大湾区  

何立峰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7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拉开了国家层面推动大湾区建设的帷幕。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会议、重要场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为大湾区建设工作领航掌舵、把脉定向。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打造我国高质量发展典范、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是优化功能布局、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需要,是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撑的战略需要,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战略需要,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开启了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篇章。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指导下,各有关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动《规划纲要》各项重点工作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创新引领,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瓶颈制约,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科技研发、转化能力突出,拥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大科学工程,完全有条件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创新发展的积极参与者和引领者。《规划纲要》将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要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与粤港澳三地一道,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推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是关键,转化应用、助推产业发展是目标。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逐步搭建起“两廊”(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点”(深港河套创新极点、粤澳横琴创新极点)的框架体系,启动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集中谋划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中国散裂中子源已投入运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材料基因组大科学装置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方面,粤港澳三地围绕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等领域合作建设一批创新平台,鹏城国家实验室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注册成立。产业创新方面,芯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初步成效,5G、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等产业项目陆续投产。

创新环境持续改善。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着力推进科技创新要素跨境便捷高效流动和规则衔接。科研资金方面,中央财政和广东省财政科研资金过境港澳使用的渠道已打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纳米科技”等基础前沿类专项全部对港澳开放申报,粤港、粤澳科技创新联合资助计划稳步实施。设施共享方面,港澳科研机构和人员可共享使用内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开通与港澳间的网络连线,服务港澳地区用户近200家。科研物资方面,科研用品跨境使用进出口手续进一步简化,港澳科研设备过关免办强制性产品认证,大型科研设备实施24小时预约、“即报即放、到厂检验”的通关模式。科研人才方面,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全面落地实施,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税负大幅降低。

二、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逐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三种法律制度的特点,一方面有利于粤港澳三地发挥各自所长,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但同时也在客观上形成了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和问题。《规划纲要》提出,深化粤港澳合作,进一步优化珠三角九市投资和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市场一体化水平。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与粤港澳三地一道,坚持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并举,推动大湾区设施联通和规则融通,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加快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进程。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支撑,对于促进人员便捷往来、物流降本增效、产业优化布局等具有重要作用。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内外交通便捷性,推动打造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地面交通方面,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开通运行,深中通道建设有序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联系更加紧密。广深港高铁香港段正式通车,香港融入全国高铁网络。赣深、广汕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大湾区轨道网进一步完善。空港方面,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有序推进,深圳机场三跑道扩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珠海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澳门机场改扩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地位更加巩固。口岸设施方面,莲塘/香园围口岸货检通道、横琴口岸旅检通道正式开通,粤澳新通道(青茂口岸)建造工程已竣工,粤港澳三地通关设施进一步完善。

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不断深化。规则机制的对接联通是促进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推进市场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反映最为迫切的先导性问题。粤港澳三地积极寻求两种制度规则下的“最大公约数”,为不同市场机制之间的对接和融通提供经验和参考。人员流动方面,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横琴口岸旅检区域实行“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香港西九龙站实行“一地两检”查验模式,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货物流动方面,内地与香港“跨境一锁”在大湾区内地全面实施,与澳门“跨境一锁”业务模式启动实施,口岸清关手续进一步简化。专业资格认可方面,大湾区内地已在建筑工程、医疗、教育、律师、会计、旅游等8个重点领域实现对港澳职业资格的认可或作出便利安排。

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粤港澳大湾区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国际化优势突出,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更有责任在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金融等服务业开放方面,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落地实施,跨境理财通试点加快推进,大湾区保险服务中心加快筹建,粤港澳三地跨境车险“三地保单、一地购买”试点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签署实施支持香港、澳门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推动广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升格为中国(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深圳中欧班列“湾区号”2020年8月首发并常态化运行。

三、深化粤港澳民生领域合作,全面建设宜居宜业优质生活圈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决定人心向背。增进民生福祉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促进港澳人心回归的关键所在。当前,粤港澳三地民生保障都面临一定挑战和问题,需要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逐步解决。《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与粤港澳三地一道,以服务港澳居民到大湾区内地发展为重点,聚焦港澳居民密切关注的民生问题,推动粤港澳深度合作,不断增强大湾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活力宜业湾区加快构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始终把就业创业放在突出位置,特别是不断完善政策举措,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就业创业。就业方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审批,广东省将在粤求职、工作的港澳人员纳入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对象范围。大湾区事业单位允许港澳居民报考,首批1万多个岗位面向港澳居民公开招考。创业方面,广东省建成12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港澳创业者纳入当地创业补贴政策范围。截至2020年底,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共孵化港澳项目698个,带动就业人数8800多人,吸纳港澳青年超1000人。

和谐宜居湾区有序推进。便利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吸引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重要保障。粤港澳三地以推进居住、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规则衔接为重点,加快打造便利港澳居民生活的宜居环境。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政策落地实施,豁免提供相关证明,且可按规定使用港澳银行跨境按揭购房。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在大湾区内地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的政策落地实施,港澳高校在内地合作办学项目有序推进。医疗卫生方面,港澳在大湾区内地办医审批流程不断优化,48家港澳资医疗机构落地。港澳药品和医疗器械准入限制进一步放宽,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社会保障方面,港澳居民在内地参加社会保险政策落地,内地与港澳社会保障衔接有序推进。

四、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深入促进粤港澳融合发展

大湾区建设与国家分领域整体工作部署、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密切相关,越往深入推进、面临的困难挑战越大,很多时候需要处理好“两难”甚至“多难”选择。有针对性地选取重大合作平台,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探索、积累经验,是统筹开拓创新与风险管控的积极稳妥选择,有利于“以点带面”,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深化合作。《规划纲要》要求,加快推进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开发建设,充分发挥其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合作中的试验示范作用,拓展港澳发展空间,推动公共服务合作共享,引领带动粤港澳全面合作。近年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与粤港澳三地一道,加快推进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其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全面展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以横琴为载体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4次视察横琴,多次就粤澳合作开发横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做好珠澳合作开发横琴这篇文章,为澳门长远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注入新动力。我们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一主线,将其作为推进横琴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了横琴进一步开发开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相关配套政策举措正加快出台。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澳门单牌车便利入出横琴政策实施,配额总量增加至1万辆。面向澳门居民的“澳门新街坊”综合民生项目启动建设,并引入澳门教育、医疗、法律服务等民生配套。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开发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是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我们以现代服务业这个香港的优势行业为切入点,进一步促进粤港、深港深度合作,努力将前海打造为拓展香港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内地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制定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明确进一步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并对前海深化改革开放作出部署。前海在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等领域先行先试,一批创新成果在深圳、粤港澳大湾区及全国范围得到复制推广。

此外,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广州南沙粤港深度合作园规划建设稳步推进。河套方面,深圳园区皇岗口岸重建、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升级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5所香港高校牵头的20余个科研项目落地,一批科技创新政策先行先试;港方区域园区基础设施、早期营运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南沙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国科学院明珠科学园加快建设,吸引港澳企业落户累计3870多家,签约入驻一批港澳青创项目团队。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同时,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在这一大背景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统筹发挥港澳独特优势、广东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优势,以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加强交流交往,全力推进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做大做强全国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作者: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进入专题: 粤港澳大湾区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68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 《求是》2021/11,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