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星亮: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与伟大复兴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46 次 更新时间:2021-04-04 22:37

进入专题: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何星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一建议是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动员令。

纵览《建议》,一条主线贯通全文,即“三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三新”成为人们理解中国当下与未来的关键词。“三新”体现了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深入理解和把握“三新”,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中国梦”是习近平在十八大后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讲话时首次正式提出“中国梦”。习近平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在2021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仅1400多字,就有9次提到“中华民族”,3次提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分说明习近平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时时处处考虑中华民族的复兴问题,并把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最高理想作为自己的终生奋斗目标。

“三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密不可分。新发展阶段不仅为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明确的历史方位,而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关键阶段;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而且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新发展格局不仅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路径选择,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出繁荣昌盛、生机盎然、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和科学路径。

新发展阶段: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阶段,是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因此,可以说“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

习近平强调:“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也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新发展阶段的起始时间十分明确,早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两个月,即在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便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期间,习近平明确指出:“新发展阶段,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习近平在2020年11月2日主持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简而言之,新发展阶段的起始点是2021年即“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

新发展阶段的终止年份是什么时候?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分两步走实现中国梦。“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阶段也就是《建议》提出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阶段。十九大报告中的“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么,新发展阶段指的是十九大报告中的第一阶段即《建议》中的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还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新发展阶段应包括两个阶段,也就是从今年起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亦即2021年至2049年这一阶段。

首先,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习近平在同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新发展阶段是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止。

其次,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不久,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未来30年将是我们完成这个历史宏愿的新发展阶段。”“未来30年”也就是从2021年起至2049年这一阶段。

由上可见,新发展阶段是指十四五规划的起始年即2021年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亦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而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至2049年,“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新发展阶段属于什么性质的阶段?首先,新发展阶段,仍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阶段。习近平指出:“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一个静态、一成不变、停滞不前的阶段,也不是一个自发、被动、不用费多大气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过的阶段,而是一个动态、积极有为、始终洋溢着蓬勃生机活力的过程,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的要求。”

其次,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的阶段,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习近平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这一大跨越,也就是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讲话指出:“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雄厚物质基础。”

总的来说,新发展阶段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虽然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因此我们应当辩证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科学研判“时”与“势”,把握新机遇、大机遇,理性和智慧地应对新挑战、大挑战。

第二个特点是危中有机、危可转机。当前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错综复杂,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辩证把握“危”与“机”,“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先机、顺势而为、赢得主动,“于变局中开新局”。既要善于顺势而为,会开顺风船;又要勇于逆势而上,会开顶风船,善于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先机”。以系统观念推进发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

新发展理念:民族复兴的核心理念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习近平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它既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导原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核心理念。

新发展理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详细介绍了新发展理念。

之所以说新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理由有如下几方面:首先,习近平高度重视新发展理念。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其次,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执政理念之一。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把“坚持新发展理念”作为14个执政理念之一排在第四位,充分说明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第三,新发展理念写入宪法。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序言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前增写“贯彻新发展理念”。第四,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1月28日下午就做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的重点工作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集体学习时就新发展理念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各大报刊和重要媒体都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题报道了习近平的重要讲话。

据上,新发展理念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理念之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和指导原则。

理念是精神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各种实践行为是各种理念的外化形式。恩格斯指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是由于同样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不断发展,物质和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其发展变迁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理念或观念等精神力量的不断发展。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精神的力量不断转化为物质和制度的力量,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越来越科学,人们在实践中形成更科学的理念。在新的理念的引导下,对社会和经济进行改革和创新,创造更科学合理的制度,生产更多更好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样,精神的力量就转化为了物质和制度力量。从中外历史来看,任何成功的变革总是在理念或观念层面进行更新和转换。改革开放之初,通过观念转换和思想解放推动理论创新,推动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而使中国开始了走向“富起来”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一系列深化和完善改革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理念。在发展理念上由主要重视GDP转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一新发展理念为我国由“富起来”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五个理念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习近平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

如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如何使新发展理念真正成为新发展阶段的指导原则?如何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各级政府干部的实践行动中?习近平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是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二是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有机统一,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己。”四是要整体把握新发展理念,不能以偏概全。习近平强调:“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在工作中都要予以关注,使之协同发力、形成合力,不能畸轻畸重,不能以偏概全。”五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部门层面,无论是省级层面还是省以下各级层面,在贯彻落实中都要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六是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既要以新发展理念指导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又要通过深化改革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新发展格局:民族复兴的科学路径

在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构建繁荣昌盛、生机勃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如何构建这一格局?这是当前必须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塑造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建议》中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习近平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因此可以说,新发展格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科学路径。

关于“新发展格局”这一概念,习近平早在2020年两会期间就提出过。2020年5月23日,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习近平说“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此后,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又多次提及“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必须在经济上“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使各个环节有机关联、有序循环,真正构建起开放的国际国内双循环。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指出:“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的”,我国有14亿多人口,“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2020年9月9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强调:“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流通效率和生产效率同等重要,是提高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效率的重要方面。高效流通体系能够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范围,推动分工深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都离不开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其次,必须高质量、高效益发展,真正做到“地尽其利” “物尽其用”。低质量、低效益的经济是难以持续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高效节能环保高附加值的增长方式;是资源精准对接与优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产品质量提升的增长方式;是智慧经济为主导、高附加值为核心、质量主导数量、GDP无水分的增长方式;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

第三,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必须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人尽其才”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梦想,“三新”也为这一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历史方位、指导原则和实践路径

综上所述,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为我国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明确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理念,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新发展格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路径,为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擘画出繁荣昌盛、生机盎然、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几代人的梦想。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了“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则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实现中国梦的大跨越,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加强深化改革的力度,充分把握机遇,主动识变求变应变,灵活应对各种挑战,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危机中育先机。强化系统思维和全局视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平衡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硬实力和软实力平衡发展,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战胜千难万险,一定能够战胜各种挑战,朝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发展蓝图不断前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务院参事)


    进入专题: 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理念   新发展格局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87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人民论坛,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