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平:陈独秀一个与时俱进的经济观点——社会主义中的私人企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963 次 更新时间:2021-03-29 14:16

进入专题: 陈独秀   社会主义   私人企业  

胡德平 (进入专栏)  


近期,中央电视一台连续播放完四十三集的影视片——《觉醒年代》。影视片取材于我国的新文化运动至中国共产党创立这一历史时期,表现了真实的陈独秀先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真是一部难得的好影片。又加以影片的编剧、导演出色的创作和演员的精湛艺术表演,必会使这部历史巨作获得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再者,我们现在只能称陈独秀为先生,而不是同志,因为他1929年就被开除了党籍,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的影视界能够还原陈独秀真实贡献的历史,也是非常难得。

观看此剧之前,确实还有不少的问题存在,比如陈独秀是清末科举考场中的一个秀才,在新式大学中也无任何学术职称,他有那么大的社会知名度吗?他作为一个民主革命的革命者,怎么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么快?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什么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和共产国际又是什么关系?可惜最后两三集过于简单,一些问题还没有涉及。看完影视以后,同时又查找了一些材料,发现了陈独秀一个与时俱进的经济观点,让我十分兴奋。

一、社会主义社会中,可以存在私人企业

陈独秀、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期间,已开始阅读马克思和俄国革命的一些手册了,当时看到的《共产党宣言》只是它的第二章。建党前,陈独秀请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全文,同时翻译了考茨基的《阶级斗争》和克卡林写的《社会发展史》。这三本书也是毛泽东向斯诺谈过的三本书,让他终身铭记。

当影片演到陈独秀、李大钊阅读《共产党宣言》时,他们说到共产党就是要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主张公有制社会时。我心中就有多种反应,一是这种说法当然是天经地义的,如陈、李不这么理解《共产党宣言》反而是不正常了;二是这种理论和现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怎么结合,党的有关部门又有一番工作要做了;三是《共产党宣言》的这段名句,是否又要使一部分民营企业家再吃一颗定心丸呢?

1922年9月17日,陈独秀在给张东荪先生的一封信中,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发展中国实业,只有国家社会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两个路径。”(1922年8月17日《时事新报》)又说:“鄙意所谓国家社会主义,绝非建设在现状之上,亦非由国家包办一切大小工商业,马上就要禁绝一切私人企业。”好实际、好深刻的观点呀!陈独秀先生为何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年多以后,就有这样实事求是的认识呢?因为他熟悉中国的现实,还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还弱小幼稚。

他又说:“所谓国家经营的大工商业,亦不必全集在中央,省管及市管,亦可斟酌情况后定之”。(同上)这也是陈独秀先生熟悉中国行政体制的内行之言。新中国建立后不久,我国就开展了对民族资产阶级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时期,我党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有了一个很切合实际的定位,那就是我国还长期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之外,还需要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为此制定了我国新的基本经济制度,该制度对国有企业和民有企业都应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发展态度。今昔比照,陈独秀先生的认识和现今政策是种什么关系呢?我认为,应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关系,一种首尾相联的关系,肯定这种关系,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有百利而无一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又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的一则范例。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这种理论势必还会继续发展。当然也要看到陈先生说的社会主义,还是把它概括在“国家社会主义”的范围之内的。这和以后兴起的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党”的情况完全不同。

二、陈独秀这种观点是如何产生的?

陈独秀为什么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教条,反而有所创造发挥呢?我认为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陈独秀能对马克思主义有科学的信仰,坚定的立场,得自于他实事求是的学风。学风的第一要点:有“实际的研究精神”,“我很希望青年诸君须以马克思的实际研究精神来研究学问,不要单单以马克思的学说研究而已。”我的认识,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第二要点:“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他解释说:“我望青年同志们,宁可少研究点马克思的学说,不可不多去干马克思革命的运动。”“青年们尤其是社会主义青年团诸君,须发挥马克思实际活动的精神,把马克思学说当作社会革命的原动力,不要把马克思的学说当作老先生、大少爷、太太、小姐的消遣品。”(同上P.454)

他的学风是在为人们寻找祖国出路的目标下形成的学风。他比较了马克思主义与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工团主义、行业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经过艰苦的思想斗争,从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对“国家社会主义”既有接受的一面,又有批判的一面。他的学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所以能为中国人民指出前进的方向。

再看陈独秀的文风,他在1922年11月出版的《独秀文存》“自序”中坦言:这些文章“不过直抒我的种种感觉罢了,但都是我的直觉,把我自己心里要说的话痛痛快快说将出来,不曾抄袭人家的话说,也没有无病而呻的说话”。(同上P.472)他的文风也得新文化运动所赐。他急人民所急,想人民所想,求人民所求,不说假话,不说套话,言之有物,不尚其谈。所以,他的思想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

他的作风最值得赞许的一点就是敢想敢干,不怕挑战,有种抓住真理,便所向披靡的气魄。但他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的弱点,那就是他的大家长作风,党内老头子地位,影响了他和其他同志的关系,也造成了他个人的最终悲剧。

第二个原因:陈独秀作为当时共产党人的领袖人物,青年导师,他培养、影响了一批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勇士。这些人都是一批追寻真理,才华横溢,了解民情,愿为中国人民献身服务的年轻人。这是些什么人呢?就是那批“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先进青年。这批年轻人对陈独秀、李大钊的反向影响也同样大。“五四运动”正是这批人打先锋的。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邓中夏、恽代英、赵世炎、俞秀松、施存统就是这样的年轻人。以后,毛泽东专门做了农民工作,以后创建了红军,邓中夏做了工人工作,周恩来做了海外留学工作。就是一些进了黄埔军校,以后成为共和国将帅的革命前辈,年轻时何尝不是受过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影响。

陈独秀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成长,青年人也深深推动了他的思想发展。大革命时期,陈独秀领导过他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时期,陈独秀离开了共产党,他们又成了共产党新的领导集团和领袖人物。要说建党时期,陈独秀和这些年轻的共产党人关系如何,请看《毛泽东文选》三卷中《反对党八股》一文就可以了。

第三个原因:我认为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以后,实行了一个阶段的军事共产主义制度,彻底消灭了资本主义,国家包办一切企业,完全实行的国有化并不成功。为此,在列宁的指导下,苏联改行新经济政策,恢复商品、货币、市场的存在,允许富农经济的发展,允许中小企业由私人经营,制定了租让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让孙中山触动不小,遑论陈独秀?陈独秀在这种情况下,承认“国家社会主义”中可以有私人企业的存在,他不教条,认为这是实践成功的经验之谈,实践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三、晚年的生活

陈独秀作风上的瑕疵确有不少。他的两个儿子在《觉醒年代》影视中被演绎得那么好,真是两个可敬可爱的年青人。他们自小就认为父亲有大家长的作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陈独秀把这种作风也带进党内。中国大革命的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陈独秀当然也有错误,起码他的大家长作风,也是其原因之一。

1929年11月25日,他被开除出党,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实他完全可以留在党内继续为党工作,事情完全可以不是这么一个结果,不说政治原因,也不说和苏共、共产国际的原因,党内同情他的人很多,如瞿秋白、李维汉、王若飞等人,一直希望陈留在党内。王若飞更是反对把大革命的失败推在陈一人身上,并提名陈为党的六大中央委员。就是彭湃、杨殷、颜昌颐等同志被关在牢房中,也写信给中央,希望妥善处分陈的问题。共产国际和苏共也多次希望他来苏联学习,说明问题,可能他的清高、孤傲的性格,无法使他冷静考虑他和党、和同事们的关系,这些同事多是他过去的学生和下级。可能他的大家长作风让他选择了一条自我孤立的道路。毛泽东同志和其他党内同志不同,他一直想到他,提到他,并把他誉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多次说到陈独秀对他的影响。

陈独秀在党内或有清高、孤傲的一面,但他对国民党展现的却是一种大义凛然的气节和磊落崇高的情操。1933年4月20日,陈独秀在国民党南京法院受审,他竟和他的辩护律师章士钊争执起来,他认为章律师对他的政治信仰和立场根本不懂。在法庭上,他以抗辩和辩诉状的形式,又一次声明了他的信仰和建党宗旨:“共产党之终极目的,自然是实现无剥削,无阶级,人人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自由社会。”他的当前主张:抗日反帝,没收地主土地,停止进攻江西红军。陈独秀坐牢期间,宋美龄曾去探监,出狱后蒋介石诱以高官,他的回答是:“蒋介石杀我那么多同志,还杀了我两个儿子……我与他不共戴天,现在全国抗战,我不反他就是了。”以后避难四川江津,朱家骅、胡宗南、戴笠送去厚礼,陈立夫给他稿费两万大洋,他都拒之门外。当周恩来施以援手,请他回到党的队伍中去,他应回应,可惜他失去了最后的机会!不能因为党内有人搞鬼,就固执地回绝。

他在江津何以为生呢?首先,是亲朋好友的资助;其次,是他的朋友安排他在《时事新报》兼一主笔,有固定收入;第三,北京大学月寄300元生活费,是否按月支付,已难以确认。那时物价飞涨,他真是过着一种“贫贱不能移”的生活呀!

陈独秀作为一个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创建人,最后又在党外去世,后人如何评论他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内对他的评论已有了很好、很大变化。我认为他作为一个有特立独行人格的人,能说他背叛了他当初坚定选择的信仰和事业吗?我认为无法得出这种结论。

2021.03.26

进入 胡德平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陈独秀   社会主义   私人企业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577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