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
陈独秀,生于1879年10月9日,卒于1942年5月27日,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青年杂志》(后名《新青年》)创始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1927年中国大革命遭到失败,陈独秀成为共产国际斯大林主义路线的替罪羊;1927年7月中旬,中央政治局改组,他离开中央领导岗位。1929年11月,因在中东路问题上发表对中共中央的公开信,被开除党籍。1942年5月27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1919年五四运动中陈独秀入狱,出狱时李大钊诗云:“你今天出狱了,我们很欢喜!他们的强权和威力,终究战不胜真理。什么监狱什么死,都不能屈服了你,因为你拥护真理,所以真理拥护你。”
最新文章
- 尤小立:如何理解蔡元培为陈独秀造“假履历”2023-01-26
- 张三南:陈独秀民族主义思想发展历程述析2022-03-24
- 张宝明:“社员”之间:怎一个“同”字了得?2022-03-22
- 陈剑:百年党史三座丰碑2021-06-12
- 张宝明:陈仲甫:来自独秀山的一块“硬料”2021-06-05
- 卞毓方:独秀的另类“文存”2021-04-21
- 郭德宏:陈独秀的历史功过2021-04-11
- 胡德平:陈独秀一个与时俱进的经济观点——社会主义中的私人企业2021-03-29
- 桑兵:《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2020-06-30
- 欧阳哲生:新文化运动的真正价值是什么2020-05-04
- 王锐:寻找“新的政治”——“五四”前后陈独秀对于国家问题的思考2019-10-11
- 彭劲秀:陈独秀与蔡元培2019-08-08
- 彭劲秀:陈独秀与鲁迅2019-08-08
- 彭劲秀:陈独秀与章士钊2019-07-31
- 彭劲秀:关于毛泽东对处理陈独秀问题总结的三点教训2019-03-28
- 陈铁健:陈独秀:走向最后的觉醒2018-02-22
- 许纪霖:“旧派中的新派”在“五四”前后的命运2017-12-10
- 马勇:《新青年》中的安徽人2017-08-07
- 高力克:一个终身反对派的最后陈词:晚年陈独秀对自由民主体制的皈依2017-06-24
- 彭劲秀:陈独秀与毛泽东2016-06-04
- 石钟扬:陈独秀与胡适对“五四”的评价有何不同?2016-05-05
- 台静农:酒旗风暖少年狂 ——忆陈独秀先生2016-03-25
- 蒙勇鹏:清醒后的陈独秀2015-12-31
- 王凯:《新青年》的投资人和撰稿人2015-09-23
- 杨扬:那些寂寞而伟大的捕风者2015-06-10
- 左玉河:重新认识五四时期陈独秀的反孔批儒2015-05-25
- 胡适:寄陈独秀2015-04-22
- 胡适:陈独秀与文学革命2015-04-15
- 欧阳哲生:《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2015-03-26
- 欧阳哲生:胡适与陈独秀思想之比较研究(下篇)2015-03-26
- 陈铁健:陈独秀与近代学人的情谊2014-12-25
- 陈小眉:陈独秀影视五十年2014-10-14
- 郑佳明:历史观就是价值观2014-04-30
- 邵建:胡适与陈独秀关于帝国主义的争论2014-02-06
- 马勇:陈独秀狎妓:改变中国历史的一个传闻 2013-08-25
- 彭劲秀:陈独秀独立自主建党思想的曲折历程2012-11-08
- 唐宝林:真实的陈独秀2012-10-09
- 赖晨:从崇拜者到陌路人:毛泽东与陈独秀关系的演变2012-06-13
- 彭劲秀:青山有幸埋忠骨 一代人杰陈独秀2012-05-28
- 张军锋:陈独秀“危害民国罪”:民国史上的经典公案2012-05-20
- 彭劲秀:浅论陈独秀在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历史功绩2012-05-12
- 向继东:对话王炯华:马克思的三位中国圣徒2011-12-14
- 彭劲秀:陈独秀是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首倡者和践行者2011-12-08
- 陈独秀:国民党四字经2011-11-30
- 王福湘:陈独秀对苏俄经验的接受、反思与超越2011-09-13
- 傅国涌:陈独秀与胡适的后援力量2011-08-31
- 南方周末:中共正修改的历史评价2011-07-12
- 林木:陈独秀:百折不屈的巨人2011-06-14
- 陈独秀:敬告青年2011-06-08
- 陈铁健:陈独秀: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走向马克思主义者2011-05-19
- 陈铁健:重读陈独秀 扩拓万古心胸2011-05-19
- 陈铁健:陈独秀与胡适奇特的友谊2011-05-19
- 陈铁健: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2011-05-19
-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2011-01-25
- 孙郁:狂士们2010-11-22
- 孙郁:陈独秀旧事2010-10-11
- 尤小立:傅斯年与陈独秀2010-08-05
- 尤小立:启蒙时代的隐性侧面——以陈独秀学术思想为中心2010-08-05
- 尤小立: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反孔教的两难取向探析2010-08-05
- 尤小立:从“宪政”到“直接行动”──陈独秀前期国家观演变述评2010-08-04
- 袁伟时:从陈独秀到顾准和李慎之2010-05-18
- 丁弘:陈独秀的最后十年2010-05-05
- 杨奎松:在陈独秀学术研讨会的发言2010-04-22
- 华生:陈独秀的希望与绝望2010-03-06
- 尤小立:一个人的学术史2010-03-04
- 周有光:胡适和陈独秀的分道扬镳2009-08-11
- 高力克:陈独秀晚年的民主观2009-07-17
- 熊培云:陈独秀和胡适,谁是新青年?2009-07-13
- 傅国涌:政府等于国家吗?——章士钊就“陈独秀案”与程沧波的笔战2009-07-01
- 王志龙:民主的先知先觉者——陈独秀二三事2009-06-27
- 陈家刚:九十年代后期陈独秀研究述评2009-06-19
- 何方:从陈独秀张闻天到胡耀邦 2009-04-16
- 骆晓会:陈独秀对苏俄革命和建设模式的反思与批判2009-03-31
- 李杨:乱世潜流中的书生“政治家”——记陶希圣与陈独秀交往关系 2009-01-16
- 孙其明:堪称远见卓识的“最后见解”——陈独秀晚年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2008-12-15
- 唐宝林:中国学术界为陈独秀正名的艰难历程2008-11-17
- 孙郁:张国焘笔下的陈独秀2008-11-11
- 李新宇:1942:陈独秀魂归五四2008-09-30
- 韦大林:陈独秀民主思想初探2008-08-18
- 傅国涌:政府是否等于国家——重温“陈独秀案”及章士钊与程沧波的笔战2008-05-05
- 陈鼓应:尼采和陈独秀的文化观比较2007-12-12
- 李杨:陈独秀的“最后见解”2007-12-06
- 高力克:陈独秀民主观念的演变2007-05-11
- 陈独秀:我的根本意见2007-04-13
- 孙郁:陈独秀晚年信札2005-11-19
- 狄马:陈独秀:一具充满风暴的灵魂2005-06-23
-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2005-05-05
- 陈子明:陈独秀晚年的民主思想2004-08-26
-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2004-07-29
- 袁伟时:从陈独秀到顾准、李慎之2003-07-07
- 傅国涌:陈独秀: 回归德先生200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