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向洋:科研七个坑——我的“求之不得”职业生涯之感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86 次 更新时间:2020-11-20 23:15

进入专题: 科研  

沈向洋  

我 PhD 毕业后,想像导师一样以后做教授,先助理教授、副教授,然后教授这样,一条大路向前走,一直希望做一个教授。但事实上回过头来看,我过去这二三十年的整个过程发展,更加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道路。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七个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我大概两年前在 Linkedin 上写了一篇文章,也做了一个总结。

一、你做不了所有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当你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定要明白你不可能做所有的事情,你可能有很多很多的想法,但是不见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到。

就像我刚才讲的,我一直想做教授,但是我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了,我一个朋友说服了我去参加他的 start-up。他是这样说服我的,我跟他在车里谈了四个小时,他叫 Eric。他说:Harry,我最后终于明白了,你想当教授。他说:那简单,你先参加 start-up,先去赚很多很多钱,我给你的母校卡内基·梅隆捐一个 Harry Shum Professorship,指定你是第一个获奖人,这样的话你可以给学校再捐一个 Harry Shum Robotics Center。

当然这件事情没有发生。

事实上我后来参加了这样一个 start-up 以后,很快又加入了微软。当时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当时我想了一下两件事情不可以同时成立的:做 start-up 和带一个小孩子。但是孩子生出来了以后,你就没有办法去 Get rid of(摆脱),所以你只能 Get rid of start-up。这是第一个 lesson。

二、钩深致远

第二个 lesson,其实人一生的职业旅程非常长,首先我们职业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的专业一定要做得很深,你一定要有一件事情、某一个方向,大家知道你做了点什么样的工作。

我自己非常幸运参加微软,博士以后在微软研究院的时候,跟很多的同事,当时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一起工作,包括待会儿上台的张正友博士,一起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

我自己做的一个方向叫做 Motion Estimation,特别当时做全景图,就是 Panorama,拍了几张照片以后把它拼起来这样。我也很自豪地跟大家讲,今天大家用手机拍全景图的时候,说不定也用了 Szeliski 和我当年的算法。这件事情很重要,特别是你刚刚起步的时候。很多人忘记了,如果你不在某一个方向做到足够深的话,大家就记不住你。

三、会讲故事很重要,对科研亦然

第三点我想重点讲一下,就算是对工程师和科学家来讲,除了你专业做得好以外,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大家不要忘记,就是一定要把故事讲好,story telling is the most important.

我一辈子听过很多了不起的演讲。很多很多年以前,在 SIGGRAPH 会议上我听过一个 keynote,是迪士尼的 VP of Imagination Engineering 做的演讲。为什么讲故事很重要?他说你在迪士尼看了那么多的电影、那么多的动画,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二维动画到三维动画,到现在 VR 这些东西。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大家喜欢迪士尼是因为迪士尼背后的这些故事。

对我们很多科学家、工程师来讲,我们也经常要做一些报告。大家做报告时,可能里面写的字非常非常多。我自己很幸运在很年轻的时候,研究生阶段就有机会参加了 SIGGRAPH(1995 年)。这是我好朋友 Eric (Shenchang) Chen 的报告,这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技术 Presentation 里面得到掌声次数最多的。他当时在苹果公司,写了一篇文章叫 QuickTime VR,当时我在苹果公司做实习生。Eric 在台上,他有特别的 Style,整个十几分钟的演讲,一共有八次掌声,我记得我在台下看着 Eric 演讲的时候,觉得非常了不起。一个中国人讲一口台湾腔英语,能够让大家有八次掌声,这非常非常了不起。所以我就想在这里跟大家讲 story telling 非常重要,比如做 presentation,一张 slide 上面不应该超过七行字,多了以后大家看不清楚也搞不懂,这些东西都非常非常重要。

四、有检验才能有收获

第四个 lesson,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一定要有目标,You get what you measure,一定要清楚自己最后要追求什么。

我自己非常荣幸,2004 年开始担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当时我们定下来的目标,就是说一定要成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研究院,后来我们也基本上达到这样一个目标。我记得 MIT Technology Review 曾经写过一篇封面报道叫《The World's Hottest Computer Lab》。那篇文章出来时,我正好在美国出差,美国机场有专门卖杂志的,我当时不知道 MIT Technology Review 的文章会出来,封面上就是我两个同事的照片。然后我就看看那个卖杂志的女士,我就跟她讲「May I have all your copies?」那个女士很高兴,先收了我的钱,然后问我「May I ask why?」然后我就很自豪地跟她讲,我说「Look, those two people on the cover, they work for me.」所以你一定要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做了不起的事情。You get what you measure.

五、把握可控的,留心可见的,余下顺其自

第五个 lesson,其实是我这么多年工作,特别是后来从研究部门到了产品部门以后,对处理所有问题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后,自己创造出来的一段话,叫做「Control the controllable, observe the observable, leave the rest alone.」

我本科的时候念的是自动控制专业,大家有一些控制理论背景的话,就会对 Controllability and Observability 很熟悉。因为当时我从研究院调出去以后,到微软的产品部门做搜索引擎,做 Bing。我们的工作当然就是跟谷歌竞争,跟谷歌竞争当然不是开玩笑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跟谷歌弄的话下场肯定是很悲惨的。但是我很自豪地跟大家讲,现在微软 Bing 这样一个业务线的话,一年也挣 100 亿美元,所以我们其实做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搜索量来自于 Bing。

当时大家就在想:一个研究院来的人,他怎么可以去带产品线?所以我当时就在想,作为一个新兵到产品部门去工作,大家都问:你到这里来也没有做过产品,你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可以给大家带来什么,但是我想我至少可以跟大家保证,等我哪天离开这里的时候,大家会 remember me as the VP who knows how to party.

所以你一定要想到,你自己有哪些地方可以去 motivate 大家,可以把大家团结起来。哪些东西你自己是可以 control 的,如果你不可以 control 的话,你召集了也没有用,你就应该去观察这样的一些事情。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大家一定要想。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 slide,大家看过《教父》的话都会知道,Michael Corleone 经常讲,不管什么时候你遇到多大的困难,请记住:Difficult, not Impossible.

六、所谓职业生涯,就是一系列的项目

第六个 lesson,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实际上我自己非常有幸,当时和前同事 Jim Gray,这个你们可能还记得,1998 年图灵奖得主,以前是微软研究院的研究员,他非常非常了不起,很不幸后来他独自驾船出海失踪了。

我对 Jim 非常敬仰,因为我当时正在从研究院去产品部门工作,我就请教他。我说:「Jim,你这一生的职业生涯非常了不起,得了图灵奖,又在研究院工作过,又在产品部门工作过,好像你从来就不介意你到底是在研究院工作,还是在产品部门工作。」他就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 lesson,我还记得当时我们是在台北的一个酒店顶楼上交流。他说:「我从来不担心这个问题,到底是在研究院,还是在产品部门。Career is a series of projects,choose your project wisely. 你要选择你哪一个项目,你一生到最后的话,实际上就是你做过哪几个 projects。」

其实我的好朋友高文院士也讲过,他说你的职业生涯到了一定地步以后,大家就看你背上到底写了哪几个字,就是你做过哪几个 projects。特别是我们 50 位得奖的青年才俊,事业起步开始的时候,未来还有很光辉的道路。一定要记住,一个一个项目加起来。

七、中不偏,庸不易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觉得特别是在美国的时候,跟美国的同事讲儒家的中庸之道。我有时候讲不过老美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讲「confucius said that」,然后我把我想讲的东西跟他们讲一遍。

中庸之道,Always walk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当然以前的路跟现在不一样,现在都分成左右两道。但是中庸之道里面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并不是你只是 walk in the middle of the road,这里更重要的一点是 keep the direction,一定要明白自己前进的方向。

谢谢大家!

    进入专题: 科研  

本文责编:yangjiax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科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6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数理人文》(订阅号:math_hmat),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