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百年变局中的机遇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329 次 更新时间:2020-11-02 00:06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中美关系   国内国际双循环  

​黄奇帆  


在“2020美好企业嘉年华暨第九届中国企业家私人董事会年会”上,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现场发表演讲,就大家热议的中美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下是演讲全文。


很高兴今天来参加“2020美好企业嘉年华暨第九届中国企业家私人董事会年会”,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危机唤醒领导力”,我想讲一下和危机有关的事项。

我的演讲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美经济脱钩形成的危机冲击及兵棋推演;

第二部分是关于我们国家今后一段时间以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的新发展战略。

这个发展战略在前天闭幕的五中全会作为决议通过。

今年全球最大的黑天鹅就是新冠肺炎疫情。保守估计,年底全球的确诊人数将超过6000万,而美国的确诊人数一定会突破1200万。

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医疗条件最好。但超过4%的美国人口确诊,差不多占全球确诊人数的20%以上,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剧,这是美国政府领导力的悲剧。

现在的美国有三个特征:

·经济特征是滞胀,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出现严重的经济萎缩;

·社会特征是民粹主义盛行,整个社会撕裂、阶层撕裂、民族撕裂、白人黑人撕裂等等;

·政客政治行为的特征表现为极端“甩锅”,甩锅的对象就是中国,炮制出各种与中国脱钩的情况。

在18年、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各种脱钩的论点已不断出现。

疫情之下,“脱钩论”有过之无不及,各种政客在不同场合提出的脱钩论五花八门,这是为了获得选票,转移视线。


一、十面脱钩,来势汹汹

我们可以将美国政客这几个月各种各样的脱钩言论归纳为十大类型:

1.贸易脱钩

这比加关税更严重,前几年加关税不作为贸易脱钩的概念,只是增加贸易的成本,把贸易成本加给中国。

而贸易脱钩是中断贸易的行为,不买中国的东西,不卖给中国东西。不仅仅是与美国贸易脱钩,而是联合美国的盟友来与中国脱钩。

2.资本脱钩

中国在美国有200多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都由美国的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保荐上市,由美国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保驾护航,都符合美国法律,要脱钩没有道理。

但美国人在起草一个针对中国200多个上市公司的法案,这个法案是量身订作的,如果美国议会通过,我们这些上市公司变得不合法,就会被逼着脱钩。

3.金融脱钩

美国政府领导要求美国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不为中国的工商企业融资、贷款、做保险业务,这是金融上的脱钩。

4.技术脱钩

就像在华为和中兴身上发生的,不卖高科技产品给华为,不卖制造芯片的装备给华为等等。

5.投资脱钩

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从中国撤离,这个是投资脱钩。

6.互联网脱钩

两个月以前,美国国务卿提出在五个环节上,美国的互联网与中国脱钩。

7.教育脱钩

美国正在推动,让中国的36万留学生(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等等)离开美国的大学。

今年年初从美国离开的中国学生如果要回去,签证都签不出来;如果这个阶段到国外旅游,要回美国也回不去,毕业以后留在美国工作也很困难。

这个脱钩的着力点在理工科,就是美国人说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些专业。

8.Swift网络脱钩

Swift网络是全世界1万多个商业银行的联合会,通过这个网络,和全世界的企业互相做贸易,以美元为中心完成清算、结算。

如果脱钩,中国的企业和世界各国的企业做生意时会遇到清算、结算的不方便,从这个角度也可以遏制中国和世界的贸易关系。

9.外汇市场脱钩

美国一些议员、政客推动这个方面的脱钩,惩罚中国,或是惩罚香港。

10.长臂管辖

以美国国内法替代国际法,管理世界各地不听美国话或者看不上眼的企业,对他们进行处罚或是冻结帐户等等。

以上十个方面,总体上来看气势汹汹,不可一世,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状态。


二、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

我们有时候也会觉得这非常严重,如果实施到位就相当于50、60年代美国、西欧与苏联、东欧之间的冷战。

那时两个半球间的贸易量只占世界贸易市场的3%,基本上经济脱钩,互相冻结。

美国人就是希望中国回到那种状态。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做什么分析?我们要看到三个概念:

第一,这十个方面的脱钩,不是由美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也不是美国议会正式批准的行为,只是各种议员、政客在各种场合说出来的,就是打嘴仗的一种状态,还不是真正的国家行为。

第二,尽管不是真正的国家行为,但不管是蛛丝马迹,还是具体的报刊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种状态都有局部的行动在跟进。

比如教育脱钩,美国有二三十个学校已经对中国留学生采取驱赶措施;技术脱钩,尽管没有对中国企业全面脱钩,但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多个大专院校、重点学校的高科技单位上了美国政府的黑名单。

第三,美国总统大选以后,不管是现总统连任还是新总统上任,并不一定会改变现在的脱钩舆论。

也就是说,这种脱钩舆论不仅仅是打嘴仗,是和美国国家利益搅在一起,和美国甩锅的责任搅在一起,是美国担心中国作为老二可能变成老大、对老二打压的心理搅在一起,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面对这样的判断,中国要怎么处理?还是毛主席当年说的好,毛主席说过: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战略上藐视他,帝国主义是真老虎,战术上重视他。

我们现在要以毛主席的这个判断、哲学观、世界观对待十大脱钩事项。

第一,在具体运行上,我认为最体现毛主席哲学观、世界观的就是党中央在中美贸易摩擦期间采取的方针: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这是毛主席当年说的,我们应该以底线思维想这个事情。

黄奇帆教授就“百年变局对企业家的影响”发言

第二,保持定力,增强信心。

要看到我们国家自身的力量,要有道路自信。我们相信脱钩也罢,撤资也罢,各个方面的打压摧毁不了中国,只会让中国发展得更强大。

第三,守住底线,灵活应对。

第四,抓住关键,补齐短板。

《孙子兵法》说:先为不可胜,而后求胜。

什么意思?

自己有什么短板,要清醒地把这些短板补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不会被人家打败,使自己变成一个不可胜的体系,而后逐步逐步战胜对手。

这四条原则是中美贸易摩擦期间我们国家的基本方针,也是我们应对美国十大脱钩的基本措施、基本逻辑、基本原则。


三、全面脱钩会导致鸡飞蛋打,双方受损

当然,对十大脱钩不能光靠理念来分析,还要很具体的分析。

应该每个脱钩一个工作小组,深入研究,脱钩一旦发生,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冲击,对美国带来什么反冲击。

胜败得失要分析透,分析到位,然后才能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才可以真正做到有备无患,问题发生时有反制能力。

时间有限,我们很简单地把这十大脱钩分两部分,做一个兵棋推演。

这十大脱钩是两类。一类是和金融无关的经济、社会脱钩,比如:

·贸易脱钩;

·工商企业的投资脱钩;

·技术的脱钩;

·教育的脱钩;

·互联网的脱钩。

这些和金融无关。

还有五种是金融类的脱钩,比如:

·保险公司、商业银行金融脱钩;

·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脱钩;

·Swift网络脱钩也是金融清算手段;

·外汇脱钩,是货币市场的概念,也是金融;

·长臂管辖是执法的问题,但全部的依据和手段都是财务性的、金融性的,冻结、罚款,都是金融范畴的问题。

五个金融脱钩,五个非金融脱钩,我们可以稍做分析。

可以说,非金融类的脱钩仔细分析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中美都不好。

长远来说,中美贸易关系不可能全面脱钩,脱钩了对中国是严重冲击,对美国也是严重损害。

所以局部脱钩可能会发生,但最终不可能出现两个国家的全面脱钩。比如说:

美国有一万多个企业在中国投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成果,上万个美资企业在中国投资了5千多亿美元。

去年形成了7千亿美元的销售额、500亿美元的利润,投资回报率10%,销售利润率7%——这些工商企业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如果脱钩,对中国来说,7千亿美元(5万亿人民币)产值没有了。

这5万亿人民币配套的3万亿产值也没有了,中国可能丢掉8万亿的销售值,这会涉及400万人的就业,400万人下岗也是损失。

还有就是500亿美元(3千多亿人民币)的利润,也是一种损失,利润是美国的,但GDP是中国各个省市的。

这个对当地企业、当地政府来讲是税收,对老百姓来讲就是失业人群、家庭收入。

这些方面很致命,但不是不可挽回的,就像疫情下中国一季度GDP负增长11%一样,二季度就回来了。

中国的回旋余地大,补短板、克服危机的能力强,这是一个方面。

反过来,对美国的冲击是什么?

对美国整体国家经济冲击不了什么,但对在中国的10000个美国企业来讲,丢掉中国这样一个七千亿美元的市场是致命的,丢掉了500亿美元的利润是重大损失。

企业家要市场,要资源配置和利润,他们不会听特朗普的话,而是一定会跟着市场走。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GM:

90年代到现在,GM每年在中国销售300万辆汽车,全球销量是800多万辆。

如果和中国脱钩,通用在中国的市场空间可能很快就被中国自己的汽车企业,被日本、韩国、欧洲的企业分掉了,通用也就永久地丢了中国市场,销量从800多万变成500多万,变成了一个二流的世界性汽车公司。

大家可以看到,撤资论行不通。

技术脱钩论也行不通。

美国的《波士顿咨询》4月有过一篇文章,美国的7家芯片企业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而中国去年采购了全球5千亿美元芯片的3千亿,也占60%。

如果按美国政府的要求与中国脱钩,对中国的冲击就是采购少了2千亿美元的芯片,对中国有影响,但美国的七家企业会永久丧失2千亿相关联的市场,这个市场在两三年内一定会被欧洲、亚洲的芯片企业覆盖。

第二个问题,芯片企业有摩尔定律,每三到四年出现一个新一代体系,成本非常高昂,每年20%多的折旧要通过大规模的市场销售来覆盖消化。

如果市场突然少了60%,这个20%-30%的折旧马上变成亏损,一亏损就没有财力进一步投资,美国芯片企业在技术进步上会进入螺旋型萎缩,最后导致美国芯片企业因为脱钩中国而脱钩世界。

这两段话不是我发明的,是《波士顿咨询》报告的原话,我只是转述。

总的来说,中美非金融领域的脱钩会带来鸡飞蛋打,双方都不利。

另外是中美金融上的五个脱钩。过去几十年,美国在金融上打击谁,好像都会产生致命冲击。

比如说80年代美国对付日本,比如说90年代初美国对付前苏联,比如说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美国对付韩国和东南亚各国,这些国家都受到了金融的冲击和严重的损伤。

我们金融受到冲击会不会损伤更大?

大家可以想到80年代末的世界金融危机、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和07、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国都没有受太大冲击,原因有三个:

·第一,我们中国资本项下没有自由兑换,这个铁门没有完全打开,使得世界的金融要冲击中国很难;

·第二,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在外资进入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开放度并不是很大。300万亿金融资产,外资金融资产只占1.8%-2%左右。

在日本、在亚洲,在前苏联发生金融危机时,欧美的金融资本差不多占他们国家金融资产的20%-30%。在我们这里,美国翻不了天;

·第三,不管是什么金融机构,在中国都要受到中国的宪法、法律、一行两会的约束,不能违法。中国的金融企业没有到世界上放了100万亿或50万亿资产,海外的长臂管辖打击影响很小。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金融的冲击对中国并不会太大,反过来只会让美国或者美国的金融企业丧失中国市场,所以华尔街的金融老板不会听美国政府的话。

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就可以得到结论,在中美脱钩论里面,政客只是过嘴瘾,不可能实施到位。

如果实施到位,最起码不是对中国的致命打击,而是同归于尽,双方各自受损的一种局面。


四、内循环为主,构建双循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个新的战略,就是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

这个战略有五个好处。

第一,内循环为主,带来销售利润率、销售折旧、销售GDP的提升。也就是说,同样1万亿带来的GDP,外循环的GDP转化是10%,也就是赚加工费,而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1万亿工业产值有30%多的GDP。

第二,内循环使我们的国民经济更加安全,比如说石油天然气、原油、能源外向度很高,万一发生意外,断了能源,这个对经济有冲击,内循环使国家更安全。

第三,内循环体系下研究开发创新会放到更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创新是内循环,创新的地位更高,更自主。

第四,内循环的情况下,东西部差距、城乡差距相对均衡。

第五,内循环的情况下,中国的对外开放反而会更有吸引力。

总之,通过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我们国家今后的几十年会更加着重突出创新。

突出新基建,就是数字经济融合、赋能传统产业的过程。更突出传统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革、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在一起,不是简单的对传统产业三去一降一补,对传统产业更好的开拓新市场。

另外,能更好的推动民营企业发展,使民营企业各个方面的预期和营商环境发展的更好。

还有就是更多的注重老百姓收入的实质性提高,使得城市四亿中等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下降。

这4亿人群的生活成本中,房地产成本占总收入40%-50%的状况可以下降,下降到15%左右是最理想的状态。

什么叫15%?

一个人一生收入的15%用在房地产上,一年收入的15%用在房租上,一个人一生工作40年,六分之一也就是6到7年的年收入买一套房。

把这个事情做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提升,内循环也会加强。

同时把中国的要素市场更好地推动起来,使中国各个方面的开放更到位。

总而言之,通过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中国的开放会更大程度地提高。

形成既鼓励出口又鼓励进口的双向贸易政策,既鼓励引进外资又鼓励出去投资的双投资通道,既鼓励沿海开放又鼓励内陆同步开放的战略。

同时也鼓励工商企业开放和金融服务贸易、教育卫生、文化一起开放,并且是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

最终中央政府不仅是鼓励要素流量的开放,还要鼓励制度环节、规则环节的开放,形成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

我相信在疫情下,在美国人对我们气势汹汹的脱钩背景下,相当于在一个国家级的危机下,我们国家的反制能力都体现了我们国家的优势。

我相信10年以后,中国的GDP会增长为世界第一,而20、30年以后,亚洲的GDP会占全球经济总量的50%,中国对世界的贡献,我们对世界民族共同体的贡献会更大。

我们在座的企业家们也身处这个大背景下,尽管有危机,但是更有机遇,相信我们一定能够顺应世界发展的趋势,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中美关系   国内国际双循环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学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37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