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敦友:宇宙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生态 --品味蒋勋讲《春江花月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207 次 更新时间:2020-06-03 08:56

进入专题: 宇宙意识   家国情怀   文化生态   春江花月夜  

魏敦友 (进入专栏)  


宇宙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生态


--品味蒋勋讲《春江花月夜》


(2020年1月11日上午,南宁缘点学园)


魏敦友


致谢辞


去年九月十八日我正式离开工作了整整二十年之久的广西大学法学院,重返二十年前工作过的湖北大学,复从法学池塘返归哲学池塘。但还是时常想念南宁的学生们。近年底,广州大学刘志强教授告诉我他将于元月三日到南宁开会,可惜见不着我了。情致款款,令我感动。本来计划一月底返回南宁的,因志强教授之故,遂元月三日离开武汉返回南宁。冥冥中志强教授帮助我避开了武汉的新冠肺炎大流行,也错过了见证武汉封城的壮举。南宁学生们见我自汉返邕,且不得归汉,即相谋作学术讲演。我于是以品味蒋勋先生讲《春江花月夜》为因由,展开对于宇宙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生态的追问。我随意闲谈,率性发挥,竟至三个小时,同学们亦不觉厌倦,良可感也。前日应如山同学告诉我文字稿已整理出来,字数近四万,真是劳累了参与文字整理的诸位同学(名单详后)。在此再一次感谢志强教授和同学们!


魏敦友


于南宁广西大学东高1-3001


2020-05-11




开场白


大家好,我今天很高兴能在2020年来临之际到缘点学园进行讲座。首先,对如山和海华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也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在座的沈妈妈也是我们的铁杆听众和好朋友了,还有奉晓政教授、李远华博士和小蕾也特地赶来参加。这么多年了,大家每一次都积极来参加,很多人还参加了很多次,这令我很感动。另外,我特别感叹的是,在我的印象里面,辰英同学还是一个小孩儿,我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她还特地过来跟我交流了几句,一眨眼那也是四年前的事了,她现在都毕业了;还有椿婷同学,现在也长大了,长成个大姑娘了,昨天晚上还从百色德保赶过来参加我们今天这个活动。还有丹丹、潇亿、钇冰,都是老朋友了。总的来讲,就是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其实,我也是个客人,真正的主人是海华和如山。当然,我们大家都是主人!我现在已经到武汉去了,但我多次说过,是如山派我到武汉去的。这里面主要有两个意思,其一就是我要把自己的思想进一步升华。我在南宁待了有二十年零一个月,经过了那么多的事,对社会的观察、对法学的思考、对人文的反思,总要慢慢升华成一个基本的思想系统,这一直是我的学术追求。其二就是我要将如山和海华他们的缘点学园发扬光大,成为我们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格局里面的一个亮点、一盏灯。这就需要我以武汉为中心,结交更多朋友,鼓励我的朋友到南宁来,到缘点学园来讲学,大家一起来点亮南中国文化的精气神。


今天的演讲是开年第一讲。要讲什么呢?我记得蒋玉几次跟我说:"您能不能给我们讲一次《春江花月夜》?"这个问题很触动我。特别近一年来,大家对《春江花月夜》总有断断续续的一些讨论,而且,在讨论过程中,曹俏萍还把我散落在许多地方的关于《春江花月夜》的一些思想的闪光点整理了一下,形成了零星思想的一个萃集。这让我想到了今天要讲的主题:宇宙意识、家国情怀、文化生态。这三个关键词,都是蒋勋谈《春江花月夜》时提到的。所以,我就把它们凝聚起来当作今天的讲题。我认为,这三个关键词能够在蒋勋谈《春江花月夜》时被凸显出来,自有其中道理;另外,我们也可以把这三个词放到整个中国文化历史这样一个语境中去,我觉得它们有重要的意义。


我先前跟海华商量讲题的时候,就在心里拟了个小标题叫"蒋勋讲《春江花月夜》品评"。但现在的小标题叫"品味蒋勋讲《春江花月夜》",原来拟的小标题用的是一个"评"字,后来我突然想到这个"评"字不大好,还是用"品味"吧,于是就把它调到前面去了,现在这次讲演正式的题目叫"宇宙意识、家国情怀、文化生态",小标题为"品味蒋勋讲《春江花月夜》"。因此,我们今天的讲座就不是一个评论、论断式的讲座,而是我们一起来体会:当我们面对这个文本,我们自己的内心感化到了什么?蒋勋面对《春江花月夜》的文本,引发的一些见解,可能和历史上的很多东西不合。但是重要的是,《春江花月夜》的文本对他触发了什么?他把他内心深处的感动和被触发的东西呈现出来,我们也要把我们内心触动的东西呈现出来。我想这就是中国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感化"的传统。最近我在听叶嘉莹先生讲诗词的时候,我也特别有感觉,包括我刚刚讲的朗诵、吟诵等等一些体会,都来自于叶嘉莹先生,大家可以到网上去找一下叶嘉莹先生的演讲。因为她们那一代人跟我们这代人很大的不同就是她们离中国的文化传统更近一些,我们就稍微远一点,所以我们需要听一听她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接下来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开始本次的讲演。今天的讲演总共分成六个部分。除了引言和结语之外,我主要讲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意象、韵律与结构";第二个部分是"宇宙、家国与自我";第三个部分是"天问、江问与人问";第四个部分是"诗歌是一个遗忘的过程"。以前我的讲演总是东扯西拉,可能要等到讲完之后才有一个清晰的脉络,而我现在就先把脉络点出来,按照这个思路开始讲演。


引言


首先,我要讲一下引言。我主要讲我和蒋勋的相遇,或者说我和蒋勋讲评的《春江花月夜》的相遇。我一直觉得人生之中有很多偶然的事情,就是我们佛教里面称之为"缘"的东西,很多的事情都是不期而遇的,生活中无法预想到的。我们的生活总是给我们很多惊喜,而这份惊喜,当我们回头去看的时候,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所以大家要知道未来有很多不确定的事情在等着我们,比如蒋勋所说,人生总有一首诗在等着我们,而这个时代、这个国家也会有一首诗在等着我们。蒋勋讲《红楼梦》时,他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五回和第六回,这两回讲了贾宝玉做梦,梦中有金陵十二钗的判词。那些判词就是对一个人的一个诗意论断,论断这个人未来的命运会怎么样。当我们读了《春江花月夜》,我们就会慢慢领悟到总有一首诗在等着我们。我和蒋勋讲《春江花月夜》的相遇,的的确确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大约是去年的1月份,熊老师下载了喜马拉雅APP,我就在这个APP上面听到了蒋勋讲《春江花月夜》。当时我都惊呆了,这个人讲得这么好啊,而且他的声音非常柔和温润,听起来很舒服。我听着蒋勋的声音,真是柔美、温润,我感觉非常好。另外,他讲《春江花月夜》是一朵华美的、绽开着的一朵花。当时我就突然感觉《春江花月夜》在公元七世纪被创造出来之后,它就像一盏灯在我们的心里面亮着了,在我们三千年的中国文化里亮着了。我们可以通过这盏灯反观当年唐朝的社会与文化;同时也可以上溯到更久以前的文化与历史,比如《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等等,我们也可以以《春江花月夜》为中心一直追溯到今天。《春江花月夜》作为七言诗,我们可以追溯到宋词、明清小说,比如说《红楼梦》。所以,当我想到这一点之后,我就觉得《春江花月夜》是我们观察中国文化极好的一个切入口,或者说是一个窗口。于是,我就把它反复听了好多遍,有时候不自觉地听了一遍又一遍,有时一天都在听蒋勋讲《春江花月夜》。我突然想到要和同学们分享,当时我在"南邕问学"群里发了一段"希望同学们把蒋勋讲《春江花月夜》听一百遍"的话。不知道现在大家听了多少遍了,我可以告诉大家,目前我已经听了一百多遍了。我在武汉闲下来就一遍又一遍地听,最近回到南宁,我又听了好多遍。因为我觉得蒋勋讲《春江花月夜》的的确确是值得我们听一百遍甚至不断听下去的这样一个文本。《春江花月夜》是一盏灯,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敞开,它可以照亮整个中国的三千年或五千年的文化,可以往前照也可以往后照。


那么,当我在"南邕问学"群里面说希望大家听一百遍的时候,我发现多数的同学可能没有作声,他们可能是去勤而行之去了。但是也有两种声音,第一个是潇亿的儿子的声音,他说"妈妈你是不是碰到一个搞传销的了"。因为潇亿的儿子是新生代少年,他们这一代人和我这代人比的话,他们可能会更加地和现实有共鸣,也就是说他关注的更多是现实生活的层面,但是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着历史的、文化的这样一些方面。潇亿的儿子说"要你听一百遍,肯定是个传销的,要给你洗脑了",这是一种反应。当然我可以通过这个反应看到现代年轻人对我们的这样一个古典文化或者这样一个优美的文本的一种感觉,他能不能听进去?由此我想到人生的历练的重要性,人生没有历练,他对很多东西的感觉是没有的。比如蒋勋说《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中看了那么多判词,他根本一点感觉都没有。他当然没有感觉,因为他还没有经历过世事。《红楼梦》里面,有一处我特别感动,蒋勋说当时刘姥姥带着板儿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王熙凤多么张扬神气;而板儿是多么的卑微,多么的渺小。这个时候他们根本不可能想象到未来的某一天贾府会败落,而板儿将成为巧姐的丈夫,而且是在非常危困的情况下把巧儿抢救过来的,相当于是把她从火坑里面挽救过来的。但是当时事情还没有发生,他们怎么会知道呢?听到蒋勋讲这个地方的时候,我当时非常感动,一个卑微的刘姥姥和一个无足轻重的板儿,他们为了要一点钱,来度过一个寒冬,到了贾府,找到了王熙凤,王熙凤还是气势凌人的样子。但是如果我们从第五回的判词来讲的话,就会发现在金玉窝里的巧姐,她在未来会成为乡下的无足轻重的板儿的媳妇!如果这个时候你能预见到的话,那会是一件很震惊的事情,但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在当下很多的行动,只能局限于当下。如果我们有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当下的巧姐,在这个金玉窝里面享福;另外一只眼睛看到未来的巧姐被她的舅舅卖到妓院里去,而且被刘姥姥和板儿抢救回来,我们的感觉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文学伟大的力量就在这个地方,它让我们能够看到未来,能够看到过去,不仅仅局限于当下。所以,潇亿的儿子对我说听一百遍的反应,我很能理解,因为他还是处在宝玉的层次,他还没有经历过后面的事情,这个时候如果他说"对,就要听一百遍",那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他反对听一百遍,那才是对的。因为他还不知道未来,还不知道我们整个文化的未来的发展。


另外还有一种反应,是南京杨闳炜老师的反应。他的反应基本上是不以为然吧。他的观点主要是《春江花月夜》并不像蒋勋所说的张若虚是第一个创作者,这点是对的。其实《春江花月夜》在南北朝时代,特别是在陈后主时代,就已经是一个古乐府的词牌名了。我们知道陈后主以《春江花月夜》为题写过词,就是以乐府的形式,但是今天找不到了。我们今天能找到的就是隋炀帝杨广写过的两首《春江花月夜》,其中第一首是"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这是首很简单的五言古诗;第二首诗是"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二妃。"所以《春江花月夜》的的确确并不像蒋勋老师所说到的是张若虚第一个使用的古词牌名称,其实这个词牌名早已经有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只是沿用古人的一个词牌名,就是用一个已经有了的一个题目,一个古乐府的旧题目来写了他的《春江花月夜》。但是这个《春江花月夜》,跟陈后主的不一样。我们不知道陈后主写了什么,但是可以想象他写的不是那些长篇大论。我们刚才读了两首杨广写的《春江花月夜》已经是一个短句了,只有20个字的短句,但是我们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有36句,而且是七言的。我们说五言主要是古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我们的《古诗十九首》里面,大多都是五言的,汉乐府主要是五言。诗歌从五言到七言是很大的一个发展,蒋勋也讲过,后面我还要重点来讲。杨闳炜老师的反应就是一种必然的反应,我觉得也有他的道理。因为张若虚是继承了古人的一个题目来写了新的《春江花月夜》,但是背景还是古典的背景。所以,我们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实并不是写出来后立即就轰动了。这个《春江花月夜》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时间了。唐之后是宋元明清,中华民国,新中国,到今天我们认为它是一朵华美的灿烂的文化的花朵。但是在之前的1300多年的时间里面,在这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它都是暗淡无光的。我也找了一些有关唐代时候的材料,比如说有一个山东的小伙子叫于成我,他写了本书叫《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研究》,我马上买来读。通过读他的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春江花月夜》在认知方面的一些知识。比如《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以及有关张若虚的生平简介等。今天大家好像觉得已经把这首诗捧得很高了,而于成我老师却认为今后对这首诗的评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但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中,张若虚这首《春江花月夜》都是黯淡无光的,唐代人编纂诗集的时候是没有《春江花月夜》的。那么《春江花月夜》到底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南京大学的程千帆先生认为除了唐代流传下来的十种诗集之外,还有十三种是失传了的。所以《春江花月夜》很有可能是保存在那些现在已经失传的诗集里的。到了明朝,有人在失传的唐代人编的诗集中发现了《春江花月夜》。也就是说唐代人对《春江花月夜》并不当回事。到了明代的时候人们又重新编写唐诗的时候,才看到了《春江花月夜》。这就是明代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叫高棅,他编了一本唐代诗歌选集叫《唐诗品汇》,他把《春江花月夜》收入该诗集中。但是,《春江花月夜》不是在唐诗的正脉里面,它存在于那些不是很重要的一些诗集里面。高棅这个人很重要,对于张若虚非常重要,对《春江花月夜》很重要,对唐朝也很重要。唐代存在近300年的时间,即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这近300年分成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是初唐,第二个是盛唐,第三个是中唐,第四个是晚唐。这样一个分法,就是从高棅的《唐诗品汇》里面固定下来的。所以今天人们在讨论唐朝的时候,都是根据高棅对唐朝的四个阶段的划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比如说,我们的初唐有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四杰,盛唐有李白杜甫,中唐有白居易和元稹,晚唐有李商隐和杜牧等,所以说高棅这个人很重要。但是即使是高棅也没有把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当回事。那么到了什么时候《春江花月夜》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呢?一直到了清代。清代有个人叫王闿运,后来我有一次听秦晖讲座的时候,才知道王闿运是杨度的老师,清末民初的杨度,大家都知道吧。秦老师就讲到王闿运曾经劝曾国藩反清自立,当时曾国藩可以说是清朝的顶梁柱,对清代中兴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曾国藩的话可能就没有清朝中兴,可是王闿运就要主张推翻清朝,再立新帝,所以他是很复杂的一个人,但他对诗歌具有非常高的这种鉴赏力。我们今天对《春江花月夜》的高评价,应该说主要起源于王闿运先生。王闿运当时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有八个字,叫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我们知道蒋勋的评价叫做"孤篇横绝全唐""孤篇盖全唐"。蒋勋的这个评价,我觉得就像杨闳炜老师所讲到的已经是知识上的错误了。孤篇盖全唐这个话和王闿运先生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已经大大的相似了。于成我老师在这本书里把后人对《春江花月夜》的认识进行了一个梳理。其中,说《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是诗歌上的顶峰、诗中之诗,也就是把整个全唐的、至少是流传到现在的48000多首唐诗都给盖住了,这个是闻一多说出来的话。闻一多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是很高的,他说这是诗中的诗,是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认为梁、陈、隋、唐以来宫廷诗盛行,但宫廷诗写的都是那种比较微小的一些个人情感,甚至很昏淫的一些东西,但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却从宫体诗走出来了。因此,他认为这首诗是诗中的诗,是顶峰上的顶峰。蒋勋老师说,这首诗是孤篇压倒全唐。其实这样的讲法我觉得也是有问题的。《春江花月夜》就像杨老师讲的它不过是古乐府的一个旧题目,本应按照宫体诗的路数去写,只是张若虚走出宫体诗的格局了,但《春江花月夜》也并不像蒋勋所说的孤篇盖全糖,一首诗怎能把全唐给盖住了呢?所以,杨老师的话也有道理。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在看到一个人的文本或者看待一个人时,总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出来。那么我们到底是看别人光亮的一面还是看别人暗淡的一面呢,这也是对我们的一个考验,也反映着我们自己的心态,也许有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别人不好的一面。但是后来我们慢慢领悟到,其实看别人不好的那一面,不正是我们不好的一面的外在显现吗?当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看别人光明的一面呢?这让我想起,有一天当我向朋友推荐蒋勋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正好有个重庆的老师用微信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专门给蒋勋挑刺的,说蒋勋讲的《春江花月夜》有多少处错误。在学术方面,在认知方面,蒋勋的确是有一些错误,但是这些错误是我们回避他的一个原因吗?此刻,我想起了武汉大学的冯天瑜先生。我们知道冯天瑜是历史学家,他在他的《封建考论》这本书的后记里面讲了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批判一个人很容易,向别人学习他的优点很难,也就是说学习别人的优点比批判别人难多了,或者说我们可能从人性来讲更多的倾向于看到别人的缺点,导致很难看到别人的优点。所以,重庆那个老师把一位先生批判蒋勋的文章发给我之后,我浏览了并觉得那位先生讲的没错,但是这样的一种倾向性是不好的。也就是说蒋勋讲了几句不对的话,我们就否定了他,忽略了他讲得好的地方,其实这样是封闭了我们自己。就像蒋勋老师讲到台湾曾经是一个闭合的贝壳,现在台湾是一个打开来的贝壳。我们每个人也是一个贝壳,也要经常打开,坦然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良莠不齐的信息,然后让自己获得成长。你不能一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马上就认定这个人不可交或者这一个文本有问题,然后就擦肩而过。我今天为什么要讲《春江花月夜》?我认为《春江花月夜》就像蒋勋老师讲的它是魏晋南北朝300多年以来,经过了长时期的沉潜,虽然人们不断地拒绝,拒绝了300年之后,突然把一块石头拒绝成了一块珠玉,所以唐诗出现了,那么这个时期唐诗最杰出的代表是什么呢?就是《春江花月夜》。所以《春江花月夜》是我们来观察唐诗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观察中国诗文化的一个窗口,更是我们观察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这就是我前面所讲到的我自己和《春江花月夜》的相遇,以及我对希望大家听一百遍所引发的两种批判性意见的回应。记得陈云肖律师有一次在群里面留言到,《春江花月夜》是一个人在他气血旺盛的时候所看到的情景,所以《春江花月夜》是一个隐喻。当我们感到《春江花月夜》的那种美,那种灿烂时,实际上正是我们自己内心心潮澎拜的一种反映。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就强调我们为什么要来品味而不是品评蒋勋讲《春江花月夜》的意义之所在。以上就是我所讲到的一个冗长的引言,下面我就循着这个思路,分四个层次来品味《春江花月夜》。


一、意象、韵律与结构


我讲的第一个层次,就是"意象、韵律与结构"。当然我们面对着《春江花月夜》三十六句诗的时候,可以说是一个迷离灿烂、恍兮惚兮的一个情节,因为三十六句是很长的,能把我们搞迷糊了,我们比较习惯的肯定是四句的诗作。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样的轻松的、没有挑战性的诗作。但是三十六句就有挑战性了,对我们说可以是恍兮惚兮,因为它的意象、它的意境、它所包含的内容,可以说是非常丰富、非常多且非常繁复的。我记得梁思聪博士提到,这个诗太难背了。我想原因有两个:第一是这首诗意象过多,过于复杂、过于迷离、过于恍惚。第二是它结构复杂,通过蒋勋的解读,我们都知道它结构复杂在哪里,这三十六句诗有九组转韵,也就是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九首诗,因为四句算一首,实际上是九首诗的拼接。但是我在这里要批判一下梁思聪博士。有一次我在"南邕问学"群里面讲了这么一段话,我说,"大家在路上、在睡梦中也可以吟诵《春江花月夜》,因为《春江花月夜》每一句话都可以看成是语言的珠子,像珍珠似的。我们在放声朗诵或者在心里朗诵的时候,我们要感觉到《春江花月夜》的每一句或者每一个词,都像珠子一样在我们的嘴唇里面晃荡。"但是我看到梁思聪博士留言道:"听起来有点滑稽"。当时,我觉得怎么会是滑稽呢?后来,我就跟她说,一点都不滑稽。蒋勋老师认为《春江花月夜》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了三百年来的打磨,我们可以把历史看作是一个人,那么它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咀嚼,后来突然就把《春江花月夜》呈现出来了,所以它的每个句子都是珠子。现在我们能不能把《春江花月夜》的每一句话像珠子一样在我们的嘴唇里面晃来晃去,这是我要强调的。我现在讲的第一个部分就是把这三十六句的结构弄清楚,让这三十六句诗进入到我们的思维之中去,进入到我们的情感之中去,像一些珍珠和雨滴一样,沉落到我们的思维之海里面去。记得容易处长说,她非常喜欢《春江花月夜》,但是好像很难背诵。那么我今天就想通过第一个部分的讲解,让大家把这三十六句的结构、关节,像庖丁解牛一样,印刻在脑海里面。所以我们不能仅仅靠自己情感上的记忆力,如果你没有理解,光凭你的记忆是不够的,我们的记忆总是有它的限度,但是当我们把理解力加进去了之后,我们就知道哪些关节在哪个地方,我们也就比较容易记忆了。


这里面我就要讲蒋勋所提到的两个观念,我觉得这是大家有必要了解的。第一个是"编制"的观念。可能我这么讲有点抽象,我在听蒋勋讲"细说《红楼梦》"的时候,记得他讲林黛玉进贾府时,除了贾母之外,她见到的第一个重要人物是王熙凤。王熙凤还没有出场时就先闻其声,一出来的时候,身上绫罗绸缎,珠光宝石,甚是威风,后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贾宝玉。黛玉进贾府那一天,宝玉上学去了,贾宝玉是下学回来换了衣服才出来见黛玉。这个地方我想讲的是什么呢?就是有个"编制"的观念,蒋勋在这个地方说作者是要有一个编制的,假定王熙凤和贾宝玉同时出现,怎么写啊?那就乱套了,对不对?你说到底是写王熙凤呢,还是写贾宝玉呢?这两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你看曹雪芹先写王熙凤,然后再写贾宝玉,就很有层次感。所以大家要记住,蒋勋说我们的文学是要编制的,当然文学跟我们的生活还是不一样的。很有可能在现实场景中,王熙凤和贾宝玉是一同出现的,但是在写作方面,就要安排谁先出场、谁后出场,所以编制的观念非常重要,就是说编制的观念涉及到整篇的布局。当然我们说的是文学,但文学也就是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可能性,也许是最好的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所以,接下来我还会讲蒋勋对文学的一些理解。这是一个编制的观念,叫做布局谋篇,所以《春江花月夜》先讲作者可能站在哪里的问题。蒋勋说是站在北马南船的襄阳地带,当然也有人批评说不是,应该是在扬州。不论作者站在哪里,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是张若虚的话,我们看到"春江潮水连海平",然后展示出来的景象,再到最后"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亮爬升到中间,然后再慢慢落下去,这些情形他也需要编制。《春江花月夜》我们可能看不出编制的痕迹,因为编制得很紧凑,但它是作者潜心融贯而成的文本,或者说是作者用心血来凝铸而成的文本。


第二是"转"的观念。这个"转"的观念,蒋勋在讲《春江花月夜》里面没有说,他是在讲白居易的时候说到了转的观念。我今天拿到的是他的文字版,其实文字版我觉得还不如他的语音版好。梁耀之同学在我们的群里面发过语音版。我在听说他这本书之后,马上就买来看了,你看我都看烂了。蒋勋讲转的观念是在讲白居易的时候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在描述对象的时候,要有一个转的观念。他有这么一句话,我在这个地方还记下来了,他说:"如果大家希望学写诗的话,学白居易这两首诗(《长恨歌》和《琵琶行》)是最好的方法,因为你可以学结构,学他怎么转,因为转是诗里最不容易把握的东西。"从一个话题转到另外一个话题,不断地转;从一个景象转到另外一个景象,需要用心构造。但是我们作为文本的读者,你要在心里知道作者转的思路,这点我会在讲韵律的时候提到。张若虚他是怎么转的,蒋勋也讲了《春江花月夜》有三十六句九个部分,有九个韵,这就是转的观念。


我们有了这种"编制"的观念和"转"的观念,结合到一起之后,我们来把握《春江花月夜》就是比较容易的了。之前梁思聪博士也提到,诗中场景太多,比较难记,三十六句太多了,四句就比较好记。其实它不过是四句诗的一个叠加。我们的世界很丰富,其实三十六句哪足以概括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的宇宙世界呢,不足以!当然三十六句比四句要丰富得多。现在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三十六句诗作呢?首先我在这里找了一个词,就是"意象(image)"。意象是我们在诗歌里面所碰到的一个最基本的观念。怎么来定义意象呢?比如说我们看到太阳,它本来是一个自然物,是一个存在的东西,但是如果说我把太阳写到我的诗里去了,那它就不是存在物了,因为太阳已经打上了人的情感。所以情和物的结合,就叫意象。《春江花月夜》里面有多少意象,我们要统计。我们说《春江花月夜》迷离错综、恍兮惚兮,意象众多,可以说我们一下子统计不过来。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在这里把意象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基本意象",就是构成整体意境的最基本的意象。它不能被别人构成,而是构成别人的这种意象,称之为基本意象。那么在《春江花月夜》里面,我认为最基本的意象,就是蒋勋老师讲到的五个:春、江、花、月、夜。这就是五个最基本的意象。这基本的意象是最基本的构成物,就像原子、元素一样构成了其他的意象。那么另外一种意象就是"复合的意象",就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基本意象所构成的。比如说"春江"是一个基本意象还是一个复合意象?当然是复合意象,它是春和江构成的。如果说"春江花月夜"是总体的意象的话,当然"春江"就已经是个复合意象了,但是基本意象还是春、江、花、月、夜,所以蒋勋老师在这个地方讲得是非常好的。我想蒋勋老师讲《春江花月夜》可能是我们中国人讲这首诗的最高峰了。我想没有人比蒋勋老师对《春江花月夜》点评得更好的了,他已经远远超过了林庚了,林庚应该是目前为止点评《春江花月夜》的水平最高的人。当然我们现在来欣赏《春江花月夜》,发现它里面的天、地、人、万物都融贯一体了,达到了我们中国文化应该是最高的境界了。这首诗有多少意象呢,大家把三十六句诗每一句拿出来去找。"春江花月夜"当然是一个符合意象了,而蒋勋老师把它讲成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因为蒋勋老师讲《春江花月夜也有他自己的理解。我想蒋勋老师主要是从一个孤独美学的角度来讲的。因此,记得有一次在跟陈诗钰博士讲怎么理解《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我说不能仅仅从文字上理解,还要从语言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乃至于政治哲学,还有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理解。我觉得蒋勋老师主要是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讲的,所以他讲每一个意象都是灿烂的、华美的,这是大家需要了解的。


讲了意象之后,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韵律",这一点大家也要理解。我觉得蒋勋老师讲得非常好,意象是基本的,那么要有韵律才能把这些意象转起来,才能让事物的动静相结合。一个事物,它有动的一方面,也有静的一方面,同时还有轻和重的不同,还有事物不断循环的一个过程。这就是韵律,包括轻重、缓急、动静、循环等等。所以,我听叶嘉莹先生在讲我们中国的语言或者汉字时说到,用汉字写诗,跟西方的拼音文字不一样,我们汉字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独体,比如说"春",它就是个独立的汉字,"春"是怎么来的,我们可能要从甲骨文、金文、篆文、隶文等慢慢考证,这是一个很繁复的过程,我后面还要讲。第二个特点是单音,我们中国人讲"春"是一个音,英文怎么说,spring,这是几个音?三个音。如果我们把《春江花月夜》翻译成英文的话,就很难读了。所以中国的汉字特别适合用来写抒情诗,因为它独体、单音,就是一个字一个字能区别开来。如果我们把《春江花月夜》翻译成英文或者德文的话,由于他们的音不像我们汉文是独体、单音的两个特征,所以翻译后的效果是很差的。我们中国的这种语言的韵律,怎么在被说出的过程中呈现出来,则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比如我说"春江潮水连海平",你看字与字之间、音与音之间,它是不一样的,所以它就会呈现出它的韵律来。我们说中国的汉字有四声,平上去入,不过我们今天"入"声已经找不着了,我们今天都是用普通话来读古典的诗词。对此,也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没关系,我们就用普通话读;另一种观点说,我们要回到原来的时代,比如唐代人是怎么来读"春江潮水连海平"的。我想,要回到原来唐朝的读法,实际上我们今天已经很难做到了。虽然我们入声没有了,但我们有平仄声,可遗憾的是,今天都没有老师再教我们怎么去读了。所以我特别感慨北师大的周桂钿老师说,我们都是没有文化的人,因为我们是现代人,现代就是反文化了嘛。我们现在要自己去成长,在这个过程之中,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这是人格成长的一个过程。所以有一些人你别看他好像很了不起,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我们可以看看他读过些什么书,或者他的成长经历有哪些,实际上我们跟他也差不了多少。所以,我们今天的自信并不是盲目的,我们今天的自信实际上来自于我们对于文化的一个缺失的判断,我们今天是个现代人嘛!当我们今天读古典诗词时,我们是从古典的这些诗词里面去吸收古人在历史中创造出来的文化,我们是学习它创造的奥秘,而不是学习他创造的事物。我们通过文本,然后进入创造文本的内在过程,我们自己就会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我们这里讲的是韵律,韵律要跟"结构"结合起来讲。这个内容我在群里也简单讲过,就是蒋勋老师把整个《春江花月夜》的结构分成了两个部分。哪两个部分呢?他按照前四后五的分法进行划分,也就是说前面16句和后面20句是两个部分。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但见长江送流水"这16句,主要是讲自然讲宇宙,所以宇宙意识就是从这里面被引发出来的。那么剩下的20句,蒋勋老师把它理解为主要是讲人的情感。一个女人在楼上想念在江上的"扁舟子"--划船的那个人,一开始我觉得蒋勋老师分的也对,前面主要讲自然,后面主要讲人物,这种分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我经过思考之后,我对蒋勋老师有一个推进,认为后面的这20句也可以把它再细分一下,细分成三二。也就是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这三段12句,它是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段落,这主要是讲人文,讲情感,主要是讲扁舟子和楼上的女人之间的关系,当然这只是一个signal--象征,他实际上讲的是人,这里面没有具体的人,他是讲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我们很多人就认为这还是属于宫体诗,是一个女人想着一个男人,讲爱情,讲男女之情,如果这么理解的话我就觉得太狭隘了。实际上这里就是讲人情,讲人文,我认为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段落,把它称为"人文"也可以,称为"社会"也可以,我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领域,或者我这里把它称之为"家国"也可以。最后还有两段8句,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我认为这也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段落,这个地方它不仅仅是讲人文,他在讲完人文的阶段之后往前推进了一步--讲自己,"昨夜闲潭梦落花",主语是谁,是"我",从扁舟子到楼上的女人又回到了"我",又回到了江边,"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我还走在回家的路上,然后他回到自我了。这正好跟蒋勋老师所讲到的相契合,整个《春江花月夜》实际上体现了唐代人的一种超越的宇宙意识,一种作为独立的个人的孤独意识,或者说一种生命的意识。而这种宇宙意识,孤独意识和生命意识在我们的儒家文化里,在一个农业结构或者家的结构中被掩盖了几千年,但在《春江花月夜》里却得到了大大的释放和彰显,所以蒋勋老师的确把这首诗评价得非常高。这里我把它分成三部分,分成哪三部分呢?刚才讲过了,就是按照四三二的结构来分,前四段16句为一部分,中间三段12句为一部分,后两段8句为一部分。那么再细说一下,第一个部分讲什么呢?第一部分讲宇宙,基本上都没有涉及到人。现在我们可以把这16句读一下,我领着大家读,"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里是写自然和宇宙,基本上没写到人。当然蒋勋讲的"人生代代无穷似"也可以。这里面人只是在最后,这里面有一个"转",从自然要转到人文了。 宇宙,作者他都是在现场里面所看到的,现场所看到的一些情景给我们感觉它是描述,在描述他在现场所看到的春江潮水连海平的样子。后来有一个非常重的句子,我刚才讲的韵律里面有轻和重,蒋勋讲的让我觉得特别感动。他说,"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个重的句子,一个重句子写出来之后,那下一句怎么写呢?如果你继续脖子往上扬的话,就不能再扬了,要往下走,所以一个重的句子出来之后一定要轻的句子来把它收掉。这是这一段里面的一个重的句子,就是说我们要掌握结构和韵律。结构,我们现在分成了三大层,一个是宇宙,一个是人文,一个是自我,我就从这里把它分成三层。那么,在每一层里面各有不同的结构,比如说宇宙主要是有四段,也可理解为四小层,然后在人文里面有三小层,在自我里面有小两层。第一层里面讲的是宇宙,第二层讲的是人文,然后下面再讲到的就是自我。另外这个地方蒋勋老师特别讲到,他有九次转韵,韵律要转了,那怎么转呢?对怎么转,这个地方我要特别讲到的,蒋勋老师讲到了这个转的问题,前面四段那就是有四次转,你看第一个是什么韵呢?"平"和"明"韵,这是第一小节的。第二小节你看"甸"、"霰"、"见",这是那个ian的韵,然后"轮"、"人","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月何年初照人",然后下面是怎么样?人生代代无穷已,作"已"也可以,作"似"也可以。"江月年年望相似"。"水"跟 "似"也是可以押韵的,i是它的韵母,这是四次转韵。我现在只是讲外在的结构,这是讲宇宙的16句。那么下面讲人文,人文的三段12句也有三次转韵,蒋勋老师讲的首先是忧/求/韵,忧/愁/楼,这是一个忧求韵。那么第二个是徊/台/来,还有,"此时相望不相闻,鱼龙潜跃水成文",这也是三次转韵。下面最后有两段8句,也有两次转韵,"昨夜闲潭梦落花"的"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的"家",还有"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斜";最后的是雾/路/树这个韵,"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整首诗共有九次转韵,我把它分割成几个节点,以便于我们从认知上面来理解,前四段构成了一个大的节点,大节点里又有四个小节点,然后中间三段构成了三个小的节点,最后两段构成了两个小的节点。那么在这个大的背景上也在进一步的区分,由意象所引发出的韵律以及整个的结构,那么在整个结构之下我们再回过头来把握每段每句。我想通过这样一个理解,我们就可以对《春江花月夜》整个大的结构,以及每一个小的点位,有一个了解。刚才我们把前面16句朗诵了一下,下面要不要再读一下后面的12句?我们也读一下!"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越水成文。"这12句,每四句构成一个韵,然后一个韵律之后往下转,有三转。最后一个部分8句是讲自我,它也有两次转韵,我们心里要清楚这里的两次转韵,那就很容易记住它了,就像我有一张网,水里有很多鱼可捞,如果我只用两只手肯定不容易抓不住,而我用网就能把它网住。这里要强调的意思,就是不能光靠背诵,更需要理解,讲究方法,注重理性。所以之前如山说,写诗,有些人斗酒诗百篇。我想,斗酒过后都醉了,完全失去了理性,那怎么能行呢?诗一定要有理性在后面起作用!你不能斗酒诗百篇,你都喝醉了怎么写诗呢?笔都拿不起了,嘴巴都歪了,怎么写呢?要有理性,理性之于感性,就像是鱼网把这些鱼给收住。讲自我方面的八句,也有两次转韵,那么我也给大家读一下,"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你要明白他在哪里转,明白是需要理智的。那么理智真正的对象是意象,你把意象给转动起来。理智是内在的力量,我看诗钰博士有一次跟如山在讨论,诗钰说我有空就来抄抄这首诗,但不刻意地去理解它。我马上说就是要刻意的理解!不刻意的理解,你不用网把这些鱼给网住,它就会老跑掉,就是要刻意地用理性的力量把这些散落的意象给编织起来,没有理性的感性,它不就是散落无序的吗?这是我讲到的第一个话题--意象、韵律和结构。我希望我通过前面的这样一个简单的讲解,让大家把这首诗编织起来,然后再把它分成一节一节的:宇宙、人文、自我,每一节都有他自己转的这种韵律在其中。


二、宇宙、家国与自我


下面我将慢慢进入这首诗的思想层面,也包括我觉得蒋勋讲的一些精华之处,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部分。我讲的第二个部分,叫"宇宙、家国与自我",这就跟我们今天的讲题连在一起了,宇宙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生态。我要根据蒋勋所提供的线索往下继续讲,如果说前面的讲演主要涉及到表层的话,比如"春江潮水连海平""落叶摇情满江树"这些都还只是表层的话,接下来我要涉及到中层了。这首诗为什么要有宇宙意识?为什么要有一种家国情怀?那么它在当时的社会结构里面有什么意义?我们要把这个意义揭示出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在看一个文本的时候,我们往往看不到文本背后的结构,比如说社会结构、历史结构和文化结构,甚至还有概念结构、观念结构。我们很多时候看不见这些东西,只停留在文本的表面。比如我们看《春江花月夜》,我们看到的是"春江潮水连海平",但是我们想象不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文字背后的一些东西。从表面上看,它可能是张若虚在江边看到春江涨潮了,所以他说出"春江潮水连海平",但是我们通过一个文化学的解读,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个社会的情景在其中。然而我们作为解读者,比如像蒋勋作为一个解读者,作为一个品味者或者一个聆听者,我们能不能听出这三十六句诗背后的社会之音呢?也就是说我们借着这个文本能不能回到唐代,回归唐代的社会结构。我们今天说大唐,那大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王朝?我们说它很兴盛,但是蒋勋说大唐也是多面的。当我们看到《春江花月夜》的时候觉得多么华美,可是如果我们读到杜甫的《石壕吏》的话,那感觉肯定就不一样了。所以蒋勋讲杜甫,讲"暮投石壕村",讲《石壕吏》的时候,他说我们要向杜甫来致敬。所以我要讲《春江花月夜》的出现有它的社会根源,有它的社会的、历史的一个结构隐藏在其中。


之前大家也听过很多次蒋勋讲《春江花月夜》了吧。我们都知道蒋勋老师在讲的时候,他特别强调有三个思想的学派在这里面都会有各自的影子,一个是佛家,一个是道家,还有一个当然是儒家了。儒家特别强调的是农业伦理,它是建立在农业伦理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特别强调家的结构。如果说我们特别强调家的结构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个角色意义的人。什么叫角色意义的人呢?比如说你是女儿,你是儿子,你是教授,你是学生,你是领导,你是下属,这就是角色意义上的人。但是这个意义上的人,自我往往怎么样?自我被掩盖住了。比如说蒋玉,蒋玉你并不是蒋玉,你是一个女儿,你是一个学生,你是一个律师。它是一种社会身份,而"我"到底怎么样就被掩盖住了。所以蒋勋老师就认为唐代对中国文化来讲,是一个特别的时刻,是一次文化的出走,是一次文化的露营。我们平常的生活都是被日常琐事困扰着,为了孩子上学,为了案子的结案,或者是为了考试等等这样一些事情,劳心劳神,可能我们就迷失在其中了,我们总是在这些事情之中丧失掉自我。但是唐代它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它是一次文化的露营,是一次文化的出走。它是一次什么样的文化出走呢,就是从儒家文化里面走出来,从农业的文化结构里面走出来,从家庭中走出来。走出来碰到了什么,碰到了自我,碰到自己了。我们原来都被困在家里面,走出来就碰到自我了。从人类的文明来讲,唐朝走出来碰到什么,碰到了宇宙、碰到了自然、碰到了自然的山水、碰到了天和地。因为一个制约我们社会人文的结构一直存在,所以别只看到眼前就是一个自然的山水,是一个无人的宇宙,这一个自然的山水和无人的宇宙的背后是什么,是人文的结构。所以我们面对这首诗中讲宇宙的这样一个段落,实际上是以一个唐代的社会结构为背景的。蒋勋老师特别讲的,就是宇宙历史的出现是唐代、特别是在经过魏晋南北朝,或者说从秦汉以后三百多年来,我们没有碰到的这样一个观念或者意识。人们都在家里生活得太久了,就像蒋勋老师所说到的《古诗十九首》里面所说的"努力加餐饭",就是怎么把老婆孩子照顾好,把家国做好,已经很久没有碰到一个辽阔的宇宙了。我们再回到第一段,这里讲的就是宇宙意识,有四段16句,主要讲的是自然,但是蒋勋老师讲得非常好。比如说他讲的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大家能不能体会当"春江潮水连海平"这句话突然在你的嘴里面出现的时候,你会感觉到什么?蒋勋老师说,这是一个平面的张开,蒋勋老师说张若虚站在北马南船的襄阳这个地带,他在这个地方看到了潮水涨潮了,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潮要涨起来了。什么叫北马南船呢?因为襄阳是一个南北的分界点,北方人骑马南方人坐船。他说"春江潮水连海平",他怎么能看得到海呢?他看不到海,对不对?他只能看到春江,但是他说他用心灵的力量可以看到大海。春江潮水,他看得见,海,他看不见,但是他可以想象万流东海,春江潮水都要流到大海里面去,因为他也是个知识人,他能够知道,水要流到大海里面,最终万川归海!所以蒋勋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平面的张开,生命经验的张开。这句紧接着是"海上明月共潮生",他想象自己已到海边,他认为这是一种雕塑,大家要理解这个地方。他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是平面的、经验的扩张,而"海上明月共潮生"是雕塑式的,他这个"生"是用了生命的生,他不是用升起的升。这里为什么用这个"生"也引起了很多讨论。其实我们在读杜牧的诗时也有一句,就是"白云生处有人家"那个生,也是用的发生、产生、生命的生,并不是机械的升起来了。产生的生是什么意思,就是本来没有,现在有了,从无到有。蒋勋老师还讲到它是一个不断的过滤、还原的一个过程。他讲的前面的十六句,令我很感动的地方在哪里呢?它并不是一种外在的转,比如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四句,它是一小段,蒋勋老师说它要让这整个的自然和宇宙的差异性慢慢地没有了,变成统一性,它有这么一个内在的过程,所以要不断的还原、过滤。你看蒋勋老师讲的"江流宛转绕芳甸",通过江水把这些芳气给冲掉、过滤掉;比如说"月照花林皆似霰",你看月亮是白色的嘛,月亮照下来,白色的把其他的颜色都给抹掉;然后下一句"空里流霜不觉飞",流霜也看不见了,也被白色的阳光过滤掉了,还原掉了;"汀上白沙看不见",沙洲本来是白色的,现在看不见沙洲了,因为所有的这些都被白色的月亮给过滤了,给还原了。所以"江天一色无纤尘"是前面的八句的一个总结,或者是说前面八句的一个结果。"江天一色无纤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什么也看不见,就像《红楼梦》最后讲到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什么也没有了。"江天一色无纤尘"它就是一个还原,一个过滤,到了最后什么都没有了,除了白色。所以"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只看得见这一个几何形的一个圆的像,已经没有内容了。我们看月亮看不看得见嫦娥姐姐,看不看得见玉兔,其实什么也看不见,只看得见一个几何线上的一个轮子。"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这一句是前面八句推出来的,它是一句一句地还原过滤,一个不断缩减的这么个过程,然后什么都没有了,nothing,什么都没有了,就剩下一轮孤月,而且孤月里面的内容也没有了,只有一个几何形的一个像。这个时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个地方的话就恬静极了,内心深处一个问题被发现出来了,这个问题非常了不得。蒋勋老师的这个问题,为什么说非常的了不得?我在下面要讲的,就是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个句子出来了之后,蒋勋老师说整个唐代的气象就出现了。所以,唐代之所以为唐代,就是因为张若虚这一问,唐代的独特的个性、独特的那一个气象,就被彻底地给展示出来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这样一个问题,我把它概括为江问。蒋勋老师说,他小的时候读到这一句,都不敢往下面看了,要静静地想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到底是哪一个人先看到月亮,月亮到底是先照到哪一个人呢?月亮有多少年了,或许几亿年、亿万年,那谁先看到的月亮,月亮又什么时候照到这个人呢?这个问题,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洪荒时代,因为我们平时生活在具体的时空里面。我们往往看不到我们这个具体的时空,其实是以一个无限的、一个巨大的时空为背景的,没有背后的巨大的时空,我们当下生活的时空,它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我们往往忘掉了背后的一个无穷的、历史的、巨大的时空,我们不记得了,不知道了。所以,只有这样的问题出来了之后,当我们重新面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当下生活的这个具体的时空就渺小了,渺小到无足轻重了。所以蒋勋老师说这个句子出现了之后,整个唐代的格局就出现了。蒋勋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我们共和国成立也有七十年了,那么对应我们共和国开创的这样一个诗歌写出来了没有呢?我们知道原来有个叫胡风的人,他写过一首诗《时间开始了》,我想这应该是呼应着我们共和国出现的这样一个诗句,当然我们都知道胡风后来很快就被打成右派,死掉了。我们知道张若虚写这首诗的时候,初唐已经将近结束,就是初唐有七十年嘛,从公元618年到688年前后七十年的时间。而我们共和国也有七十年了,我们共和国版的《春江花月夜》写出来了没有呢,大家读书的时候也要想这个问题。所以读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胡思乱想,来打开我们思想之窗。其实蒋勋讲这个唐诗,我估计很多人不以为意,包括比如说杨闳炜老师也不以为意嘛,觉得这些问题都是胡说。但我认为蒋勋这样解读是有道理的,蒋勋老师就是通过这个文本来感发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嘛,不要以为这是讲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实际上蒋勋讲的是他自己的《春江花月夜》,你们现在在这里听我讲《蒋勋讲<春江花月夜>》,其实也不是蒋勋在讲《春江花月夜》,实际上是魏敦友在讲《蒋勋讲<春江花月夜>》,懂得这个意思没有?你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春江花月夜》,蒋玉律师有蒋玉律师的,晓政教授有晓政教授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听者、讲者都有他独特的人格。我们在聆听一个讲话或者阅读一个文本的时候,其实"我"是永远在场的,"我"是在那个地方的,只是有时候能意识到,有时候没有意识到而已。我觉得这前面的十六句讲得非常好。


下面就转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几句,张若虚用的词是"不知江月待何人",江月总在这个地方,每年每时每刻都在这儿,那它到底在等待谁呀?我们看到的是长江啊、水啊不断地往东去。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说是你在江边吟诵着"江月待何人",你就是一个写作者,或者你是一个聆听者,或者你是一个阅读者,你这时候的感觉都是什么样的?肯定是自我被凸显出来了,待谁呀,待我嘛。这个时候我们内心深处那个写《登幽州台歌》的陈子昂就出来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谁为大?我为大,我们不是经常喜欢说"山高我为峰"吗?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面看到的是洪荒,后面的话也看不到来人了。这个时候你怎么能看不到来人呢,这时蒋勋也说了,杜甫、李白他们都相约携手来到了唐朝,马上就要到盛唐了,你怎么看不见呢?因为这《春江花月夜》是所谓的宫体诗的尾巴嘛,它的出现,在蒋勋老师看来是预示着整个唐代的盛气的来临。所以,《春江花月夜》它不是盛唐的作品,它预示着盛唐的来临。当然有人说,在性质上它是宫体诗的终结或者宫体诗里面即将蜕化出来的一个灿烂的诗的花朵。这么看起来是讲的宇宙,实际上内蕴的是社会历史人文,所以下面它马上就要转到人文上了。


下面的部分就是讲家国了。家国主要有三段,它主要可以说是人的情吧。"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里突然出现一个"愁"字,愁跟人有关系嘛,太阳不会愁,月亮不会愁,宇宙不会愁,是吧?但是人会愁。大家如果说看到后面的时候,蒋勋老师讲的愁有两种,他这个区分我觉得很有趣,他区分为两种愁,哪两种愁啊?蒋勋老师讲的第一个是李白的愁,那叫什么愁啊?仙愁。另一个是杜甫的愁,那是什么愁啊?圣愁。诗仙李白的愁和诗圣杜甫的愁是不一样的。李白愁什么?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愁,而杜甫的愁是什么愁啊,总是以他人为中心的愁。杜甫愁什么呀?杜甫是愁家国破败,人民流离失所。李白的诗里面没有这些东西,蒋勋老师讲李白的诗里面都是"五岳寻仙不辞远",李白的诗里面都是什么呀?都是"举杯邀明月"。相反杜甫,什么"耶娘妻子走相送",什么"牵衣顿足拦道哭"。所以只有在杜甫的诗里面才有那些儿女家常,在李白的诗里面没有这些,他喝酒都要跟着月亮喝,他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吧?所以这地方,我就想到这个愁,这里面讲的这个愁,可能好像慢慢转到人间了,从李白的愁转到杜甫的愁了,好像有这个问题,就是回到家国,是不是?所以这里的三段12句,写得非常好,蒋勋也讲得非常好。当然它转的时候的句子--"白云一片去悠悠",蒋勋老师讲,像这样的诗句很多人都认为太普通、太垃圾,因为人人都会写,但是张若虚在这个地方却敢用,还偏偏就用对了,因为这看起来是普通的句子,但它主要是前面内容的一个转折,要把前面的自然过渡到人文,接着下面两句--"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蒋勋老师他还认为,"何处相思明月楼"和前面的"何处春江无月明"是呼应的,我觉得这里也讲得非常好。


其间,蒋勋老师还讲到的一个重要观念,就是存在跟不存在的关系,我在这里也简单的说一下。蒋勋老师讲到的是"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他说张若虚是一个普通的肉体,跟我们差不多,大概也就一米七左右,他怎能看到"何处春江无月明"啊?什么叫"何处春江无月明"呢,就是世界上,地球上所有的江河都被月亮给照亮了。他怎么看得见?这需要心灵的一个放大,就说到了从在场到不在场,当然这是哲学的说法,或者那个presence和absence,就是说存在跟不存在之间呢,它是可以转换的。特别是蒋勋老师他讲到"空里流霜不觉飞",有流霜,但是我感觉不到它在飞,所以就没有。存在的东西,我感觉不到它,就觉得不存在,就觉得没有东西。下面一句,"汀上白沙看不见",汀上有白沙,但是我是看不见的,也觉得不存在,这个感觉很重要。现在你们听我在这个地方读这些诗句的时候,你们也要有感觉,一旦有理性的介入,就会知道你怎么知道汀上有白沙,你怎么知道空中有流霜的,所以感性需要理智介入,理智跟情感,一定要结合在一起。


另外蒋勋老师讲到"谁家今夜扁舟子"也讲得比较好。比如说"扁舟子",就是有一个男人在江里面划船,可能他从四川下来到了湖南湖北这一带的,从长江下来肯定有几个月了,"扁舟子"是一个人嘛,一个男人,看得很清楚,就是今天晚上在划船。但是"谁家今夜扁舟子",这个地方它就很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看到了一个话筒,这个话筒我们看到了它的颜色,或者它的长度,我们看到的是在场的一个物的存在。但是我们突然说这是谁的话筒,或者说这是谁造的话筒,大家就从当下过渡到了另外一个场景。所以"谁家今夜扁舟子"就把不在场的东西带出来了,引发了别人的联想。我觉得蒋勋老师讲得特别好,他还举列说,他在台湾高雄的一个渔港里面吃海鲜,突然有个人,一个女人走过,你突然抬头看见了她走过去了,走过去就走过去了。若这时突然有人问,这个女人的先生在哪里?或者说她跟什么地方或跟什么人有什么关系没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把这个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给结合起来了。所以"谁家"这一个问题在蒋勋老师看来是非常重要的,"谁家今夜扁舟子",本来是在江边看到的,马上看到一个女人,"何处相思明月楼",肯定在某一个地方,一个女人在想他。那个男人也在想着这个女人嘛。比如说我们看到小蕾在这里,肯定她孩子、她先生在另外一个地方,你必将有一个问题,你才从当下过渡到另外一个场景,那么这个场景跟另外场景就勾连起来了。所以这个"谁"用得是非常必要的。蒋勋老师就讲了,他马上就追逐那个女人去了,因为那个女人很怪。"何处相思明月楼",我们马上就看到,"可怜楼上月徘徊",这个月亮又出来了。我们原来不是讲到在海边"共潮生",现在是"可怜楼上月徘徊",月亮跑到中天去了。月亮出现了,但是月亮照到的不再是自然界了,它照的是家国了。诗句是以这个男人,这个"扁舟子"和楼上的女人作为意象,这两个意象,可以说是基本的意象,女人,楼上的女人,他们有一个内在的关系,那么情感就自然出来了,这里接着讲的就是"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大家回头看看这个地方它是冷冷的,因为男人不在了,也没有必要化妆了。因为"女为悦己者容"嘛,男人已经走得远远的了,什么时候回来不知道,所以这段时间就不化妆了,等到男人回来的时候再化妆迎接他的归来。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这个地方看起来写的是男女之间的情感,但是我认为它不是男女的这种比较狭隘的一种情感,要把它深化为或上升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所以我在这里用的是"家国"一词,把它放大为一个人文的世界。人文的世界当然基本的关系就是男女关系,然后就有夫妇关系,父母子女关系,这样的话再把它衍生出来家国。


这一段里面也有一个重的句子。重的句子是什么呢,就是"此时相望不相闻"这句,说可以望见了,但肯定也不是眼睛看到的,而是用心看到的,是通过心灵的眼睛看到了自己的先生在遥远的几千里几万里之外的路上行走、奔忙和劳作。"此时相望不相闻",不能听到彼此的声音是吧,也不能感觉到彼此身体的气味是吧,因为男人肯定是臭味,女人是香味,这是宝玉的观念。人走远了,已经听闻不到对方的气息了。蒋勋老师说,接着最美的句子出现了--"愿逐月华流照君"。我看如山之前还说在抄写这首诗时把这句给抄错了,把流水的"流"抄错成留下的"留"。蒋勋老师讲到,"愿逐月华流照君"的意象非常美好,一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胡适那个时代,他们还在把这个句子写到自己的相片上面,在与友人分别的时候,大家留一张照片。现在我们好像都没有这个做法了,都不互留照片了,今天的技术发展,特别是通信和交通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原来我们同学毕业的时候都要抱头痛哭的,但现在也没有了。原来我们同学毕业的时候大家还送到车站,现在也没有了,自己走自己的了。一方面好像情感断了,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自主了,人与人间之间的关系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变化。确实是这样的,科学技术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引发出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愿逐月华流照君",这里的"流"它是"流动"的"流",不是留下来的"留",因为月亮不断地在跟着走。小时候我们不是说月亮走我也走嘛,所以"愿逐月华流照君",月亮是一寸一寸地移动,那我的心思也是一寸一寸地移动,然后永远和你在一起,蒋勋老师说这是唐诗里面最美的句子。我想,它可能也是我们中国诗歌里面最美的句子,可能也是我们的中国文化五千年来最美的句子。我也觉得这真的是最美的句子啊,你们能不能写一个比这更好的句子出来呢?大家可以努力。


下面有两句,蒋勋老师也讲得很好。这就是"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两句,蒋勋老师在这里讲到了"不存在的存在"问题,前面我们不是讲到了"存在的不存在"吗?蒋勋老师讲,鸿雁已经飞走了,但是它的光、影留在了那个河里面,是一种不存在的存在。"鱼龙潜跃水成文"也一样,鱼和龙不在水面上游动了,它在深水处翻滚,但波纹的这个信息还是传到了水面,所以这是蒋勋老师讲到的不存在的存在。所以这个地方我觉得也特别感动,这种感觉我在研究哲学的时候经常遇到。我就想西方它是存在论,从亚里士多德以来都讨论存在,存在智慧,存在第一哲学。到底有没有一个东西在,这是西方哲学的问题。而我们中国人好像不关心这个问题,在不在又有什么关系呢?比如说《论语》里面讲"祭神如神在",后来我就突然想到,我们中国的文化里面,它关心的不是真理问题,它关心的可能是心灵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正在祭神,祖先肯定早就不在了,但祖先不在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祭神如神在"。所以我想到我们中国的思想可能在最深处不是西方哲学的存在论,而是"如在论"。我一直还想写一本书,专门讲如在论,跟亚里士多德唱反调。如在论可能是我们中国文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但是还没有人写出来。如在论的如在,并不是说一定要存在。比如说小蕾在这里,她不在这里也没有关系,下次她没来的时候我们给她放一个座位牌。她不在这里,我们也可以说她在这里,如在这里,就像在这里一样。这就是我所说的如在的观念问题。我们中国文化,后来特别是经过佛教的冲击之后,我们这个"如"的观念,更加被提升了,经常提到如来,对不对?如来是最高的,这个如来,跟如在不是一回事情嘛。如来跟如在我觉得好像没什么很大的区别。就希望今天我随便乱讲,能把你们的脑洞给打开一下,因为我们今天的文化让我们的思维很受限制。我们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主要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各种概念的限制,使得我们中国的文化没有主体性。实际上,我们该做的和要做的,就是要恢复我们文化自信,重新建构我们中国人对天下的理解。如果我们能写一本《如在论》的话,是不是能够为我们中国文化自信奠定一个哲学上的基础?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回到家国的问题,家国要强调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情感的丰富性。如果前面蒋勋在讲宇宙那个部分讲到的是不断地还原,一直还原到一个象,什么都没有的一个象,变成了"孤月轮"了,不断地把我们当下的多样性给弥合,搞成统一性,把差异的东西都搞得没有差别了,搞成统一的了,这就是宇宙意识的问题。我认为《春江花月夜》中讲家国情怀、人间情感这一部分,与讲宇宙这一部分正好是相反的,它把同一性搞成了差异性,从同一性转到了多样性。本来一个扁舟子,人家在划船关你什么事啊?结果你张若虚想着远远的有一个女人在思念他,你看很复杂对不对啊?它是从简单到复杂了。所以张若虚通过"谁家今夜扁舟子"这样一个问题,然后就问到一个遥远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不但遥远,而且人与人之间关系还是复杂的,它不是一种经验的收缩,而是一种经验的扩大,所以在人文的世界里面好像跟自然的世界是相反的,人文的世界里面是经验不断地扩大,情感不断地丰富复杂,而自然的世界里面好像是越来越简单,最后统一了。这是我要讲的家国的话题。


下面我要讲这一部分很重要的第三个话题,就是自我的问题。这首诗就是从宇宙回到家国,然后最终是回到自我的。蒋勋的自我,主要是讲孤独,我们知道蒋勋研究的是一种孤独美学,我认为他是孤独美学的一个创始者。这里有八句,我们也可以读一下,"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八句它主要是讲自己要回家,回到家国嘛。从宇宙到家国,然后到自我,自我也要回到家国。这个地方它更多的是一种孤独的意境,所以蒋勋老师尤为强调这一点,他还特别强调春、江、花、月、夜都是各自的独立的存在。所以唐代人他是要走出中国的历史的,是要走出农业的伦理结构或者家国结构,要让自我凸现出来。这个地方,我曾经也在"南邕问学"群里面问过大家,蒋勋有一点就是讲到那个"天地无私",讲到关系的虚拟性,他用反问的方式说了一句,哪一种关系不是虚拟的呢?我当时还要大家来讨论这个话题,即为什么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虚拟的。其实对于所谓关系的虚拟性,这个话可能很多人觉得不舒服。比如我跟熊老师说人的关系是虚拟的,她肯定很快就质疑我:难道我们之间的夫妻关系是虚拟的吗?然后我们师生的关系是虚拟的吗?难道我们人事关系是虚拟的吗?我们这么发问的时候,其实是被一种实在的关系观念给限制住了。实际上我们这些关系本来就是有的吗?是没有的,都是后来建立起来的。蒋勋在这个地方特别强调关系是虚拟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关系的虚拟,而放弃我们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关系是虚拟的不错,但是我们要给这个虚拟的关系一个实在的意义,我觉得蒋勋讲这里的时候我特别感动。比如说你跟你爸爸之间,你跟你妈妈之间,学生跟老师之间的关系等,在家里面你可能说这个你没有经过我同意你生了我,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可能还经过了同意,因为我考进广西大学是经过我报名的,所以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可能还是一个经过自己同意的这样一个关系,但跟父母亲的关系,是没有经过本人同意的。当然从佛教的观点来讲,即使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缘分,你想你在天上蹦的时候,你突然来到人间了,突然睁大眼睛看着这个世界,这也是一个缘分。蒋勋特别强调这种关系的虚拟性,在这个关系的虚拟性里面,特别彰显的是一种自我的孤独性。所以每个人都在一个关系里面,但是你别忘了这个关系是虚拟的,你别忘了你是一个孤独的自我,你对这个关系的结构,是有重要的意义的,我觉得这里也是讲得很好的。虚拟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对一个儒家伦理的一个突破,因为儒家讲到的就是在一个人文的世界里面完成他的生命嘛。所以蒋勋老师讲的生命的自我完成和儒家的生命的完成是不一样的。在儒家的文化里面,我们每个人都在家的关系里面,都在国的关系里面完成自己的生命。但是蒋勋讲的是生命的自我完成,生命的自我完成就是有一种主体性。你完成你的生命,是你主动地去完成的,你具有你的选择性,具有你的自由意志。所以蒋勋老师讲到这样一个观点的时候,我觉得他已经深深打上了他所受到的西方自由主义文化教育的烙印。其实我们今天讲这种关系的虚拟性里面,我们也会想到,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意义,但是可能我们转身就会成为一个老师,成为一个家长,成为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律师,他的社会角色进入了一个关系的结构里面去了。


以上是我讲到的第二个部分,就是宇宙、家国与自我。


三、天问、江问和人问


下面,我讲第三个部分。讲的是天问、江问和人问。这三问是我在读《南渡北归》这本书的时候,我看到诗人穆旦曾经在他的生命的尽头写了首诗叫做《冥想》。我也可以把这首诗,给大家简单读一下,他说,"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这是第一句。第二句,"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它们会把腐烂的手抛开,而默默生存在一张破纸上。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几十年,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演,实则在它们永久的秩序下,我只当一会小小的演员"。以上的诗句里有两个意思或说两个意向:一个意向是,我们人被称为万物之灵觉得自己了不起,可是我们的遭遇完全比不上一颗小树,可能我们今天种了一颗小树,那颗小树慢慢长起来了,春天来了,小树在春风的抚摸之下向我们微笑,自己也感到很好,但是转瞬之间树慢慢地长大了,种这颗树的人怎么样了呢,老了死了。另一个意向是,比如我现在有灵感了,就开始写文章,写了篇好棒的文章,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可是转瞬之间我也老了也死了,但这些字比我这个写字的人要活得更长久。我读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感觉好像他在提出一个我们没有提出的问题,后来我就在听蒋勋讲《春江花月夜》的时候,注意到他特别讲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句诗时,他认为这个问题,或者是宇宙之问吧,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这样问过了。蒋勋说曾经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谁问过呢?屈原问过,屈原写《天问》,你看我今天还专门把《天问》这本书拿了过来。最近这段时间,我也反复把《天问》好好地读了好几遍,也读了好多个版本,今天拿来的是北师大聂石樵先生的《楚辞新注》一书,里面有屈原的《天问》。《天问》里问的都是大问题,比如说在最遥远的洪荒时代,没有人,那谁来把那个时候的信息传给我们呢?天地上下混沌一片的时候,它是怎么有形体的呀?有很多很多问题,包括也问到人。《天问》实际上也支配了我们中国文化一千多年,你看包括柳宗元也写过《天对》,但是像屈原这样问宇宙的问题,已经很少。特别到了汉代以后大家都是"努力加餐饭"嘛,宇宙关我什么事情呢?宇宙的洪荒不关我事,我们努力把我们的家国把老婆孩子照顾好,在家照顾父母,在外做忠臣,把国家照顾好。家国,这是我们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分内事,至于整个宇宙的洪荒,不关我的事。我是谁呢?不清楚,我根本就不问我是谁,我就是一个儿子,我就是一个忠臣。所以,我读到蒋勋讲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他认为这个也是呼应了屈原的天问,我当时就非常震动,正好我在读《南渡北归》,那里面写的正是知识分子飘零的年代。我认为把这本书读完了之后,人的灵魂都受到一次涤荡。当我又再次读了穆旦的时候,更是非常感动。因为穆旦他本来不姓穆,他本来叫查良铮,我们都知道金庸,金庸也不姓金,金庸叫查良镛,那他们都是本家嘛,都是浙江海宁人,就是王国维他们那个地方的,海宁是一个小县城,但他们查家在文化上面非常卓越。所以,这时候我突然想到,我可以把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一个问题把它概括一下,概括为"江问",或者"问江"也行。蒋勋没有概括。我把张若虚在江边提出的这样一些超越的大问题,称之为江问;对应着,我把穆旦的这个问题概括为人问,就是我们不断的回到自身。《春江花月夜》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它内涵的意蕴在其中的江问,它前后其实是有这种脉络的,前面有屈原的天问,后面也有穆旦的人问。所以呢,我就在上一次曹俏萍整理的那篇小文章里面特别讲到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三问,就是从天问到江问再到人问。实际上穆旦是我们当下的人,我们当下的人也会提出"人问"这个问题。人看起来比万物来说多么了不起,可是你比一棵树生命要短暂,你写的字要比你的生命流传得还要更为之久远,我们的生命可能在几十年、可能在百年之内就凋谢了。虽然说现在有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活到多少年,但那是不可靠的事,我想还是我们古典的说法,人生不满百吧。


下面我就简单的讲一下,这个天问、江问和人问之间的关系。我们不是经常要讲问题意识嘛,这个问题意识呢,其实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往往提出的问题并不是真正的问题,我觉得只有超越了实在的层面,把实在放在一个框架里面,那么问题才真正的展现出来。比如我们今天受到了很多概念的支配,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受到了科学、民主、法治等概念的支配,但是我们看不到这些概念背后的一些结构了。所以,问题意识提出来,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历史的这样一个大的视野来理解我们的问题。我们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独断论、纯属概念的这样一个规范世界里面超越出来,才能够找到真正问题之所在。张若虚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时候,蒋勋就说这个诗句使得唐朝的气象展现出来了。我们看到了一个唐朝,可是看不到它背后的边界,但那个边界就意味着有问题藏在那里面,需要我们通过发问去揭示和理解到问题的根本,去捕捉住唐朝这种独特的大气象,这个就是"江问"。关于天问,天问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当然我们都知道,根据一般的研究认为,天问是屈原不得志受排挤而流落湘江,他在湘江畔,形容枯槁,所以屈原在被贬了之后写《离骚》和《天问》。这些都是他在个人生活遭遇波折,同时也正好在一个历史的断裂口所提出的很多问题,《离骚》其实也有很多问题,而《天问》全是问题。根据现在的研究 ,《天问》有370多句,问题有171个,问题真多,但是没有答案。他从宇宙问到最后,特别是问到最后一个问题,我读了之后也特别感慨,大家知道他最后一个问题是什么吗?他问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他说,为什么那些犯上作乱的人,把君王给杀了,自己当了君王,他的好名声还不断的被社会所传扬。读了这句话的时候,我经常想到司马迁在写伯夷叔齐的时候,伯夷叔齐是多么好的人,结果后来饿死了,写了首《采薇》诗,饿死了;还有颜渊,孔子最佳的弟子,结果每天吃糟糠,早死。所以司马迁就有困惑了,司马迁说,为什么好人不得好死,坏人长命百岁?我把它概括为"司马迁困惑",其实这个困惑也一直支配着我们的文化。我还在很多场合下讲过我跟我女儿玄子的对话。大概是她读小学六年级还是初中一年级的时候,那时她大概十岁左右,有一天晚上跟我说爸爸我要做一个坏人。我说为什么要做一个坏人?他说爸爸你看看这个世界上坏人得了那么多好处,又没得到惩罚。我说那是真的啊,但因为这就要做一个坏人吗?过了几天回来,她又跟我说爸爸我要做一个好人。我说那你为什么要做一个好人呢?她说今天课堂上老师教了我们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有句诗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说真是不错!后来我就这样和她分析她这段话--我说,"玄子你说要做一个坏人,是因为坏人得好处不得惩罚,就像我们今天多少人做了坏事情没有得到追究,但是玄子你说你要做一个坏人的时候,其实你对做怎么样的人已经有一个评价了,以道德评价的价值对他进行评判或者论断了。你首先认为这样的人是什么呢,是坏人,既然认为他是坏人,这样在价值上已经否定他了,他只是得到了一些好处而已,并不是你在价值上面或在道德上面对他有认可。后来你说,爸爸我要做一个好人,为什么要做个好人呢?因为你知道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诗句的意义,你觉得做人还是应该要高大超越,不应该猥琐,要做一个好人"。回到司马迁说的做人的问题,我们发现偷人家东西,偷人家的葡萄,吃得倒是挺舒服,但是行为有些欠妥,不过人心确是自由的,因为他想吃,他就去偷了。所以在黑格尔的法哲学里面讲的就是他想做一个自由人,就是做一个坏人,他反映的是人的这种自由的本性,所以他否定的是人的善性的一面。其实,人天生并不是善的,反过来讲人天生也不是恶的,所以恶和善都是需要超越的。人是个自由体,你可以自由地做恶,你也可以自由地向善,但是人与人之间我们在一起,我们成了一个共同体,成了一个人群的共同体了,成了一个家国了,那我们就要形成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我们就要按照道德和法律来办事情。除了盗跖,没有说哪一个,因为做坏事情,而在道路上被认可的,这盗跖的名声他是因为臭名嘛。当然我们中国文化里面也有如果不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样类似的话,但这个是从那种名的角度来讲的。通过我跟玄子的对话,我觉得就是对"我们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的一个回答。我们再把视线移到"江问",以江问为中心,我们把历史向前推,就推到天问,那么往后推,就推到人问,也就是当下我们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生存状况,我觉得可以形成中国文化史上的这样三个问题。


当然,我们现在是把问题摆在那里。我们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格,需要不断地来应对这些问题。我们从一个历史的层面来考察《春江花月夜》,它很有可能是一个中间的环节,唐代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一个中间的环节,那么往前追溯就追到了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往后追溯就追到了我们的当下,《春江花月夜》有其存在并获得很高评价的理由。这是我要讲的有关天问、江问和人问之间关系的一层意思,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顺着这些问题,虽然我们是个普通人,但它能把我们从普通的状态里面引拔出来,超越出来。所有问题皆给人以自由,但我们往往在概念的束缚里面打转,当我们把真正的问题提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获得自由。蒋勋特别讲到的,文学给人以自由,就是这个意思。以上是我从一个宏大历史角度来对《春江花月夜》的江问所做的一个串联性的想象,我觉得这可能是我今天讲演中最有意思的想象。


四、诗歌是一个遗忘的过程


接下来我要讲的是第四个话题:诗歌是一个遗忘的过程。这句话大家听到了之后不知道有没有感觉,我当时听了蒋勋讲到这句话之后觉得很奇怪,诗怎么是一个遗忘的过程呢。特别是蒋勋说,我们花了几个小时来讲《春江花月夜》,我们出门了之后一定要把它全部忘掉,所以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但是蒋勋同时也说,可能我们在巴黎的街头看见了那一个黄花盛开,看到那一个叶落满地的场景时,突然有一句话会从我们内心里面涌出来了一句"昨夜闲潭梦落花";也可能是走在江边,走着走着脑海里面空白一片,突然脑子里面冒出一句"江天一色无纤尘";还有可能是走在江边看到天上一轮明月,这个时候不用去搜索枯肠,而会在脑海里面自然而然地蹦出一句"皎皎空中孤月轮"。蒋勋讲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我们学了它我们就是离开了,这是蒋勋讲他学习《春江花月夜》的一个过程。我不知道蒋勋讲的这些是虚构的呢,还是他实在经历的。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它是实在的,为什么我会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他在讲杜甫的时候,也讲得非常深入精彩,可他说小时候不怎么把杜甫当回事,甚至还讨厌呢,甚至到大学的时候还是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可他又说到所有的诗歌,他小时候都要经过一个反复学习和背诵的过程。我们姑且也这样认为蒋勋小时候是这样来对待《春江花月夜》的。当时是他爸爸教他抄,不断地手抄和背诵,然后他慢慢长大了,所以蒋勋老师小时候对《春江花月夜》非常熟悉,但他特别强调当时并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可是每句话都非常熟悉。他还特别讲到抄《春江花月夜》他赚了很多钱,因为他每写一句他爸爸给他一块钱,他写一遍就至少得36块钱。这些是蒋勋老师讲的他自己的儿时经历。有些诗,确实我们曾经非常熟悉它,但是后来我们都忘了,我想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有一些人我们曾经非常熟悉,但是后来忘记了和再未见面,可是无意之间他可能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了。诗歌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比如说我们在写作的时候,我们并没有预先想好写什么,都是原先曾经在脑海里面的一些材料,突然通过一个契机,灵感像鱼一样都游过来了,然后我们就把它写下来。比如说我们觉得自己写的有些句子很好,但并不是刻意写的,有时我们在等待,突然脑海里面灵感一现,语言的珠子落下来了,我们就赶快那簸箕把它接住。我想,蒋勋讲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怎么去理解它,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文化生态的观念。


有个概念叫文化生态。我想《春江花月夜》的出现是有文化的一个背景的,蒋勋老师讲《春江花月夜》是一朵华美灿烂的花朵,但它有根有枝有叶。它有根,它的根在哪里?它的根远在诗经,远在楚辞,远在乐府,远在魏晋南北朝300年这样一个酝蕴和涵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唐诗的出现不是突然出现的,它有一个文化的生态,蒋勋老师在讲到唐诗的时候,比如说讲到李白写的诗,"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那种气象多辽阔,我们也要写,但是我们可能写不出来,所以唐诗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之下成熟的一朵灿烂的文化之花,或者我们称之为诗花。蒋勋第一句话就是说我们看到一朵花的盛开,多么华美,多么灿烂。可能我们觉得无趣,比如说潇亿的儿子,读了这段话之后觉得好无聊,因为他的生活还处在做梦的阶段,根本就没有体会到很多人世间的事情。但是我听了蒋勋这种品评的话,我当时都觉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说我们都是父亲、母亲的话,我们的儿女都慢慢长大成人了,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非常不容易,你别看成年的孩子,他们好像是一朵花瓣绽开了,但是你们不知道,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之中,经历了多少的心酸,多么不容易,所以只有父母亲才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唐诗也是这样,它在成长的过程中也经过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而不是它本来就是一朵盛开的花的,比如蒋勋说,你别看它现在像一朵花站到我们面前了,但是它背后的心酸,我们哪里知道,只有它自己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朵花,但是我们也有成长的心酸和成长的苦恼,对不对?所以蒋勋老师讲诗是个遗忘的过程,也是我讲的诗是一种文化生态,比如说虽然我叫魏敦友,虽然你叫王轩,你叫奉晓政,其实我们把自己的名字隐去,都是中国文化里面应运而生的人物。我们没有在《诗经》时代生活过,但是实际上我们也可能在诗经时代生活过的,很有可能我们就是孔子,我们就是屈原,但是我们忘了那是我们的前身,我们今天变成了奉晓政,又成了李远华,但我们的背后就是屈原,孔子、孟子,庄子这样一些人物,甚至是张若虚。这就像希腊哲学柏拉图讲到的,其实人是什么。人是一个回忆的过程,他认为我们的前身今世,有一个联系的过程,只是我们把前世给忘了。我们今天的民间习俗里面还留还保存着一些传统,比如说我们的亲人去世了,我们让他们入土为安,我们可能在早上给他们送行,然后一定要记住,给他送行了之后,鞭炮放完了之后,我们往前走不能回头,为什么不能回头?因为你一回头他在看你,他在看你之后就不能转世了。一直到今天我们乡下的这个风俗还保存着。记得当时我妈妈去世了,早上大家都四点钟起床要给妈妈送行了,所有的仪式都结束后,最后说我们千万不要回头看,因为回头看就影响了她转世!她转世之后又变成了一个人了,她把前世全部忘掉了。转世说在印度,古希腊和中国文化里面都有。从转世说的角度来讲,今天的我们也许就是孔子,就是屈原,就是张若虚,就是李白,就是杜甫,就是李商隐。也就是他们活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我们不记得他们了,我们遗忘了他们。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蒋勋老师说诗是个文化生态,也是有道理的。


从文化生态的角度讲,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一个被记起的过程。可能我们突然走到一个地方觉得好熟悉,但这个地方肯定没有来过的;或者我们突然遇到一个人觉得好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但肯定是没有见过的。比如说我们今天在这里,可能我们前世是有缘的,但生命中有一些人我们见了面之后很可能就不能再见第二面了。记得我在香港大学里面看到有个人问我路,感觉这个人好熟悉,等这个女孩子离开了之后,我真的好后悔,应该跟她聊两句,这种人生中的一面之缘也很有趣。所以,蒋勋老师在讲生命时,特别讲到诗与生命的关系,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运势在等着我们,就像《红楼梦》里面贾宝玉做梦,在秦可卿的房间里面做梦的时候,梦到了十二钗,每一个人都有一首诗在等着他。我想同样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首诗在未来等着我们,来拯救我们,只是说即使我们提前看到了这首诗,可能也不会引起我们的强烈的感觉,因为生命还没有经历过,只有生命经历了之后我们才能觉得这首诗多对。如果说没有经历过,那怎么可能提前得出这种强烈的感觉呢,不可能的。你看《红楼梦》里巧姐,她从床上醒来一看到板儿,就说板儿你怎么在这里?她不知道这个人未来会成为她的先生,是因为后来的生命的磨难,让他们走到一起。所以蒋勋先生讲到诗不要变成蜡烛,嚼而无味,而要给我们一种生命本真的观念。蒋勋还特别提到我们要把这些唐诗放到庙里面去,然后让大家突然抽一手,来从抽到的诗句中寻找对生命的暗示。比如在失败或处于人生低谷时,我们会期待抽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观云帆寄仓海"这样的诗句。诗是跟生命连在一起的,我听到这个地方也是特别的感动。诗也是跟文化连在一起的;同时,它也有自己的生命。


我还要强调一点,就是说诗跟文化连在一起、跟生命连在一起,同时它自己也有语言形式上的一个美。语言美学、生命美学通常也有结构上的一个美学。所以蒋勋老师讲到,比如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已经是七言了,对不对?我们今天说七言说五言已经说得惯了,但是这个七言得来不容易。蒋勋先生讲,其实一个时代,甚至一千年对文化的贡献也会很少。比如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些诗句是四言的,后来到了那个"青青河边草"就是成了五言的了。在这个四言到五言的过程它要经过很长的时间。那么从五言到七言、到张若虚这里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蒋勋老师特别强调,从五言到七言这个中间的转换,是特别的不容易。他也讲到一种四六文,大家知不知道这个四六文啊?蒋勋先生讲到王勃的《滕王阁序》里面一句话"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你看前面是四,后面是六,他认为四六这个语言的格式,是从五言到七言的一个重要的转换点。所以他认为语言的磨合是很不容易的。从四言到五言,从五言到七言,在经过四六文的这一种尝试,所以语言要经过我们的牙齿和舌头这样一个相互磨合的漫长过程。


当然大家会问,为什么《诗经》里面的诗句都是四言的呢?这涉及一些研究。有人研究认为,人讲话的时候,用四言,就是四个字一句,它有个韵律、有个节律在里面。四言与四言之间有一个转折,四言是最基本的。这也涉及我们中国汉语文化的特点,汉语对应的汉字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独体,一个是单音。那么四个字在一起就到达一种平衡,也形成一个韵律的转化。我们说"杨柳依依",就很符合韵律或节律,如果你只说"杨柳"或只说"杨",就感觉总差点什么,人家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但我们一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它那个韵律就出来了,是吧?


从四言到五言也是很不容易,是不是?这里蒋勋老师还特别讲到陶渊明。我们都认为陶渊明写的东西很了不起,比如《桃花源记》,但是蒋勋老师说其实我们今天从陶渊明先生身上所获得的感动或者说陶渊明给我们的感动,主要是内容上的,也就是在生命上对生命状态的一种关照。但这是来自内容上的感动,不是来自形式上的感动。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蒋勋老师讲,陶渊明诗句形式更多的是什么?是四言,比如《归鸟》中的"翼翼归鸟,晨去于林";当然也还有五言的,比如《拟挽歌辞三首》,都是五言的,其中的名句"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们都很熟悉。陶渊明的诗句,在形式上主要还是沿用古人既有的四言、五言的形式,没有新的贡献。所以蒋勋老师认为,即使是陶渊明这样伟大的诗人,但是他在诗歌形式上基本没有创造,所以在形式上面没有给我们带来感动。一直要到张若虚这个地方,到《春江花月夜》这个地方,七言这个形式它才算真正的成熟。《春江花月夜》正式这种成熟的七言形式,承载着丰富的内容,气势磅礴和意味深远地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为之感动不已。但我们对这种形式的感动以及背后漫长的历程可能都遗忘掉了,所以这个地方也是要我们特别加以理解的。说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也需要我们理解到语言跟文字的完美度,理解到这个进化和发展的过程是不容易的。其实我们今天讲到了很多话,如果说我们进行谱系学或者说考古学这样一个分析的话,我们才知道我们讲到很多东西,都已经在历史的长河里面存在着了。比如我们讲的"两小无猜"和"青梅竹马",这是哪里来的?这是李白的《长干行》里面的话,对不对?《长干行·其一》中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样的诗句,但我们现在都不知道这是李白给我们创造的,我们都把李白给忘了。我们只有回过头来,去品味李白时才会发现,哦,原来这是李白一个人创作的。我们接着不断去品味,又会惊奇地发现,哦,原来这是杜甫给我们创造的;哦,原来这是陶渊明给我们创造的,原来这是张若虚给我们创造的。历史长河中很多的词汇,我们记住了内容,但是忘记了它初创的一个过程,忘记了它是如何走向我们的。所以从这意义上讲,从一种文化的生态来讲,诗的的确确是一个遗忘的过程。


在这个遗忘的过程里,在我们的脑海里面突然涌现出来的,然后被我们重新回忆起来的,可能是这一朵花,可能是那一朵花,也可能是另一朵花,但是这些花儿它们不可能同时涌现出来,这也有一个缘分在里头。蒋勋老师说,我们今天读了《春江花月》,我们出去就要把它全忘了,或者把它全打乱,然后可能在一个明朗的夜晚,在高雄或者在拉萨或者在南宁,突然有些句子就会涌现出来,对不对?这些诗句是在一个特定的情形之下涌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要怕我们忘了它,我们忘得越彻底,它在我们思维里面或者在我们心灵之上扎根扎得也就越深、越紧。蒋勋讲这段话说我就特别感动。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它是一种文化。这些优美动人的句子,实际上好像我们前生就已经把握住它们了,甚至它们就是我们前生的创造,只是后来把它们遗忘了,直到某一天我们感觉到它们在一个特定的场合之下就突然出现了。


今天早上我在来讲演的路上突然有一个特别的意象。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或者心灵都是一个无限大的池塘或者荷塘,这个池塘里面有无限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诗歌都蕴藏在这个池塘里,池塘一方面还要不断地接受雨露的滋润,但是同时也可能在特别的条件、特别的情形之下,受一些特定场景的触发,诗歌那华美之花就突然在池塘里绽放出来,也就是说有些句子会突然从我们的大脑或心灵里涌现出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柏拉图的回忆说来讲,从蒋勋老师讲的遗忘说这个角度来讲,最终还是要讲我们自己的生命怎么开放,是不是?这就是唐诗。蒋勋老师还特别讲到,唐诗它是一种华美的花朵。唐诗就到这里定格了。我们今天的人,就像如山也天天写诗,但是他也是一个重复是吧,也是一个模仿。我们再也不可能写出像李白那样的诗歌了,是不是?再也写不出杜甫那样的诗歌了,再也写不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这样的诗歌了,我们做的只是一个重复和模仿。这个重复和模仿,有好的一方面,也就是说之前的诗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概念,一个模式,我们自觉地用这个概念和模式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情绪情感,借此可以更好地叙事,也可以更好地抒情。重复和模仿,不好的一方面,就是形成了对我们的限制,使我们不知道还要去创造新的形式。所以唐诗它的格局到这里就定格了,这是唐代人的伟大创造。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到了明代,到了清代,一直到我们今天,都特别欣赏唐诗,尤其特别欣赏《春江花月夜》。根据我自己的一种判断,大概我们可能会有这么一个体会,好像这个体会当时还引起过潇亿的共鸣的。哎呦,今天我忘了把杜甫的那一个诗集带过来了。这里想讲的这个体会是什么呢,也就是在我们特别需要孤独的时候,我们读孤独的诗,在我们特别需要豪迈的时候,我们读豪迈的诗。所以唐诗大概也是这样一个给予我们生活安慰、激励、鼓励的文化创造吧。唐诗之后,宋代人也这样写诗,也写五言七言,但是他们再也不可能达到唐诗的高度了。


唐诗是一朵灿烂的花朵,而宋诗或者宋代人的文化创造它只是一个果实。蒋勋特别讲到这个花朵的灿烂,就像你们女孩男孩,像一朵花一样特别招人。但我们这些老头子就相当于是一个果实,他很安静,他再不招人了。所以唐诗它这灿烂的花朵,特别招人。我们看到一朵华美的花,我们是不是也想走近去看一看,如果大家看到一个果实,可能扭头就走了。所以唐代人他们产生的是一朵灿烂的花朵,而宋明清以后可能都是果实了,这时的花瓣凋落了,凋谢了。所以,后面的人虽然还写诗,但是也永远不可能超越唐人,这是蒋勋老师讲的。我觉得从这意义上讲,他所说的也是有道理的,诗的确是一个遗忘的过程。它被创造出来了,然后它凝聚在我们内心深处,有时我们都把它忘记了,但由于某些时候,受到特别的形势和场景的触发,它又会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心中展现出来。我想《春江花月夜》就是这样一首诗。所以回到我们最早在前面讲到的,我曾经在"南邕问学"群里面讲过,《春江花月夜》它是张若虚这个人在气血旺盛的时候所看到的宇宙图景,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好了,我这就是我讲的第四个部分。


结语


下面我就简单的作一个结语吧。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来学习《春江花月夜》,或者说我们用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来讲这首诗,大家为什么愿意来听。我想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有缘。这在前面也提到了的,我们前生应该是有缘的吧?很可能,我们在100年之前或者1000年之前,在树下一起学习过也说不定。刚刚我们的王千老师,我在朗诵《春江花月夜》,她在弹丝弦古琴的这个时候,大家知道我突然想到了什么吗?我想到《论语》里专门讲侍坐的那一段,在那个场景里,孔子和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等弟子在一起谈论志向问题。侍坐章里面专门讲到老师在讲课的时候有人在弹琴这个细节,这是非常有名的一章。子路气很冲,他说要我来当一个国家的统帅的话,三年就会把这个国家搞好。孔子又问曾点,"尔,何如?"。曾点就说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其实孔子一边在问话的时候,曾点一边在弹琴,这被后世称为"曾点气象"。后来王阳明特别高扬这样一种气象。所以,我们今天的场景可能就是侍坐章那个场景的再现,或者是更远的一个时代的场景的再现。


我们今天读唐诗,我也想到唐代对我们中国文化的意义问题。经过现代人的研究,中国历史有三变,我也经常讲三变。一个就是周秦之变。周秦之变就是周代春秋战国一直到秦,这就是周秦之变,也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由封建制过渡到郡县制,形成了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这是周秦之变的一个结果。第二变就是唐宋之变。唐宋之变怎么来概括呢?也有人认为唐宋,中国就已经开始走向现代了。当然这个说法可能会引起很多讨论,但是的确唐宋之变在我们中国文化里面是很大的一个变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贵族基本上都被剿灭了,再没有贵族了。所以有些人认为我们唐宋之后中国的文化是流氓文化,它也有它的道理。我觉得至少可以说,唐宋之后我们的文化更加是一个平民文化了,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那种描述。记得原来我做民进中央委员的时候,经常从广西南宁或者从湖北老家的田埂边出发,马上到中央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开会。那时我脑海里面就会经常出现刚才说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话。其实这是唐宋之变留下来的一个文化成果。从学统来讲,周秦之变或称周孔之变,它实际上形成的是一个周孔之道。我们今天喜欢讲孔孟之道,其实在孔孟之道之前,讲的周孔之道。孔孟之道是唐代才定下来的,就是韩愈这些人奠定下来的,那个是唐宋之变的结果,唐宋之变形成的是孔孟之道。第三变就是晚清之变,这个我在后面还会提到一些。从我自己的学术框架来讲,周秦之变它是奠定了经学的传统,它特别以董仲舒为中心。那么唐宋之变就慢慢奠定了一个理学的传统,中国文化经过佛家的冲击,形成禅宗,慢慢的就到了宋,到朱熹形成一个理学。


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亲近唐代呢,为什么要特别亲近《春江花月夜》呢?我想,因为《春江花月夜》它是我们一支青春之歌,对不对?我们今天可能面临新的变局,这个新的变局实际上已经很久了。晚清以来,也就是百多年来,其实就已经开始新文化运动了,晚清之变或者说清明之变,或者说我们中国的现代之变,自晚清起就开始了这样一个大变局。我曾经到过孔庙,到过曲阜,看到那个墓碑全部被砸断了,是文革期间我们北师大哲学系师姐谭厚兰领着一帮人干的,断碑上到处斑斑点点。我在那个地方读到了什么呢?我读到了整个中国文化它需要转折了,是吧?文化的转折,有时候是很残酷的,之前的唐代就很残酷。大家还记不记得,蒋勋讲李世民把他哥哥的头提着找他爸爸,他爸爸正在洗澡,他跟他爸爸说,爸爸不好意思,我刚才跟哥哥比武,结果不小心把哥哥的头给砍下来了,请爸爸恕罪,很残酷是吧?唐代人他是凭能力来获取他的那个位置,蒋勋为此还特别讲到武则天,原来都是男人的天下,武则天说凭什么都是你们男人的天下,我也来皇位上坐一朝,而且你们以前还一定要垂帘,现在给我把帘子扔掉,垂帘它还是男人天下的象征嘛,还是男人主宰的天下,所以垂帘听政不要了,不要学吕后,我武则天就要当一回皇帝。我看有人编武则天的电视剧,里面有一句话也很好,具体的句子我忘了,大意是说人生宇宙间凭什么都是男人来主宰,我武则天也要主宰一回。这个地方,蒋勋老师他特别说到唐代,当下把前后给抹掉了。比如说本来应该要建成太子来做皇帝,嫡长子继承制,但李世民说我来做。我来做,就是凭本事嘛,所以把前后抹掉了。武则天说男女性别意识也不要了,她特别强调个人。蒋勋老师在这里主要讲到社会文化方面,我就简单的讲了一下。


《春江花月夜》出现在唐代有它的社会历史原因,它是一首青春之歌。到了明代,到了清代,到了我们当下,我们也要青春,对不对?我们也要青春,就是说我们别让死气沉沉给弄死了,我们也需要这样一种青春之歌。所以《春江花月》,一直到明代被沉寂了数百年之后,一直到清代被沉寂了千多年之后,一直到我们被沉寂了1300年之后,人们还不断地在褒扬它。实际上褒扬的不是《春江花月夜》,是想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褒扬,不断呈现出我们作为一个后历者、作为一个褒扬者对生活的一种想象,希望我们的生活有生命、有激情,不要让上下尊卑这样一些固有观念把我们本该丰富多彩的生活给限制死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蒋勋老师讲《春江花月夜》,它所展现的是一种唐代人追求自我的精气神。而,其中的宇宙意识,你从人文这走到人文的边界就是宇宙了,对不对?宇宙,我们每个人在宇宙面前都是平等的呀,就像西方人、就像基督教徒所信奉的,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如果说西方人的基督教建立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这种观念的话,唐代的文化,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这种唐代的文化,它也能在我们中国文化传统里面建立一种人人平等的意识。所以,我们今天也许是中国文化的第三次伟大的结构性的变化。前面讲到了周秦之变,唐宋之变,我们今天肯定是晚清之变了。我们现代的中国文化如何开拓?我想可能会有这个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作为青春之歌的《春江花月夜》也是有它深远而特殊的意义的。我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潇亿、钇冰和我啊,我们的年纪肯定要大一点,但是我们也要恢复我们的对青春的一种向往。


我们今天读《春江花月夜》,是1300年之后的《春江花月夜》的一个遥远的回声。不要小看了这个回声,这个回声可能是为我们一个新的中国文化的格局来奠定基础的。它会继周秦之变、继唐宋之变之后,为我们新的中国文化的开创和兴起奠定一个基础。所以从这意义上讲,我们虽然在遥远的南国边陲,在中国文化边陲的南宁,我们在讲《春江花月夜》,可能千年之后,也有人来讲我们这些人,来讲以沈妈妈为代表的我们这些人,来讲今天我们在这里学习《春江花月夜》这一举动对此后中国文化的意义。当然,我们这么说可能有点自大,我们就往小一点说,在中国文化正处在现代性建构转折之中的当下,我们今天通过一起读《春江花月夜》,通过读张若虚这一首青春之歌,特别是通过蒋勋老师这位孤独美学大师的引领来聆听来品味《春江花月夜》,这可以看成是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对现代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学术的参与。


好,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录音整理:王轩、冯兰琦、罗丹、高铭泽、张逸群、梁耀之、黄祺、伍津、潘天乐;字音校对:王景山;全面校核:应如山)



进入 魏敦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宇宙意识   家国情怀   文化生态   春江花月夜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文学与文化演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1565.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