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捷:拉纳德的经济发展观

——印度漫笔之十九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42 次 更新时间:2019-09-23 20:54

进入专题: 印度   经济发展  

梁捷 (进入专栏)  

拉纳德认为,古典经济学仅适用于英国,不可能放诸四海而皆准,主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印度的经济政策。他的著作构建起一套不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印度经济学体系,为日后的印度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起点。

19 世纪末,就在北方民族主义者围绕英国殖民统治对印度经济影响展开辩论的同时,拉纳德(Mahadev Govind Ranade,1842-1901)却在印度西部马赫拉施特拉邦默默推动社会改革。他不怀念传统印度,只是想充分借鉴欧洲的发展经验,把其有效移植到印度,帮助印度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他组织了普纳地区的全民大会,参与组织了印度国大党,写了大量与印度经济、社会有关的著作。今天的印度经济学家把他视为印度经济之父。

亚当·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著作很早就传入印度,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人对这些理论并不陌生。可拉纳德对此毫无兴趣,甚至坚定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他只关心哪些经济政策可帮助印度迅速摆脱贫困、富强起来。

拉纳德认为,古典经济学仅适用于英国,不可能放诸四海而皆准。在英国人思考市场竞争时,印度人还在为饥荒和疾病而担忧,农业产出似乎永远处于静态水平,还时不时受到天灾人祸的影响。两者截然不同。所以拉纳德主张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印度的经济政策。以“人口的自由流动”为例,斯密以降的许多古典学者都主张人口的自由流动,放松管制。拉纳德认真研究了印度的情况。当时有许多印度人主动前往英国的其他海外殖民地谋生,今日我们都能在马来西亚、南非、毛里求斯等很多地方看到印度传统。拉纳德认为,这些移民海外的人,往往都很聪明,充满了创造力。他们清楚意识到印度人多地少的困境,从而到海外寻求机会,莫卧尔君王应鼓励他们,而不应该作出任何限制。在这个问题上,他与古典经济学家站在一起。

但在更多问题上,拉纳德并不支持“自私的德性”,也不信任“看不见的手”,而认为国家在短时期内干预经济绝对必要。他认为印度人的伦理观、社会观绝不同于英国人,不能照搬,而且经济研究始终应从史料中归纳,而不是从逻辑中演绎。从今人梳理的经济思想源流脉络来看,拉纳德倒应归属于德国历史学派。

德国历史学派中有个异类,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李斯特一直致力于推动全德经济统一,遭到保守势力的迫害不得不远走美国。拉纳德是李斯特忠实读者,熟悉李斯特的所有著作。李斯特主张“工业优先论”,强调大力发展工业以提高生产力,生产力比生产出的财富更重要。拉纳德对此深信不疑,以此作为他的印度工业化理论基础。

李斯特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思想,就是“经济发展阶段论”。他认为,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应采用不同的经济政策。比较落后的国家,应更多地采用国家干预,扶持民族产业。至于自由贸易,那是经济高度发达后才应考虑的问题。拉纳德认为,印度正处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阶段,此时正该全力保护和推动工业化。不过拉纳德也并非无条件支持李斯特。他发现印度在与英国的国际贸易中收获极大,因而不支持李斯特最看重的“关税保护理论”。在这些问题上,拉纳德表现出了相对主义的经济研究风格。

拉纳德的研究有个永恒的出发点:贫困。他认为,作为印度人,这个出发点不言自明。印度的贫困有其更深层原因。印度千百年来一直由农业主导,缺乏现代工业,在参与国际贸易时就先天不利。

李斯特曾提出“平衡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需要不同部门之间“协调”,各部门水平较为平均时,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不会被拖后腿。拉纳德熟悉这种理论,他就认为印度的工业和商业水平远落后于农业,这可能是印度贫困的关节点。要促使印度经济走上平衡发展道路,当务之急是先补上短板,即工业化。而且,拉纳德认为制造业比起其他产业更容易“合作”与“溢出”,容易吸收借鉴最新的技术发展,实现技术飞跃。对于农业,技术发展和效率提高就显得过于困难了。印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一直是重要的资源出口国。拉纳德主张国有工厂就地用国内资源,反过来从国外进口资金和先进技术,帮助印度提高工业水平。

不管是推动产业进步,还是推动金融发展,或是推动国际贸易,都需要国家或政府在其中的积极行动。因此,拉纳德坚决反对古典经济学无为而治的自由主义立场,不断呼吁莫卧尔王朝有所作为。在拉纳德的经济发展框架里,国际贸易是重要的一环。他很清楚,设立高关税壁垒,也会妨碍印度制成品在其他国家市场上的销售,因此他反对李斯特的关税保护论。

对农业和运输业,拉纳德也有一整套完整设计。他认为工业化是贫困印度的当务之急,而农业毕竟吸纳了绝大多数劳动力,涉及亿万人的粮食安全,不可小视。想要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农业生产率极为困难,而改变田赋税收制度,兼并土地,推广种植茶叶、烟草等高收益经济作物,这些举措相对可行。所有这些举措,也都需要各级政府更积极地有所作为。

拉纳德的著作构建起一套不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印度经济学体系,与德国历史学派有颇多相近之处。他的经济观点大可探讨,但他为日后的印度经济学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起点,这一点无可争议。

原稿刊于 上海证券报/2017 年/11 月/7 日/第 009 版


进入 梁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印度   经济发展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829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上海证券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