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有些东西我们不能让步,比如中国未来发展机会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89 次 更新时间:2019-05-15 23:24

进入专题: 中美贸易战  

余永定 (进入专栏)  


全球都在关注中美贸易磋商波澜。


在最新一轮磋商结束后,刘鹤对媒体表示,中美关系十分重要,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但合作是有原则的,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中方决不让步。


5月11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联合主办的2019·第八届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上,CF40学术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也表达了相同立场,“(在贸易谈判中)有些东西,我们是不能让步的,比如中国未来的发展机会,再比如主权问题。尊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顾尊严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得不到尊重的。”


以下为余永定演讲全文及答记者问:


简单说一下我对中美贸易谈判的看法。


我认为谈判之所以能够取得结果,有一条非常基本的道理,就是贸易战没有赢家,换句话说,伤敌一千必自损八百。所以,中国应该有理有节,在WTO规则之内进行合理反击,中国在此前一段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我们是以战止战,并不是撕毁中美长期以来建立的非常紧密的经贸关系。恰恰相反,我们希望维持这种关系,之所以反击,就是为了维持这样一种关系。


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中国的谈判代表团对自己的立场、姿态做了一些调整。给人的感觉是: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我们的代表团是尽量隐忍;尽最大努力维持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能妥协则妥协,能让步则让步。


但是有些东西,我们是不能让步的,比如中国未来的发展机会。如果在这些方面做了让步,那么以后就没有发展的可能了,我们绝对不能让步。再比如主权问题,主权的概念比较宽泛,有些是可以和必须让渡的。在最基本的主权问题上我们是不能让步的。尊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不顾尊严的国家在世界上是得不到尊重的。


从最终结果来看,中国谈判代表团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事情,对他们的努力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接下来再说一下《中美应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双边贸易关系》这一课题,这个课题是在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课题小组与PIIE不断交流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东艳和徐奇渊博士是课题负责人,黄益平教授和我是课题组顾问。


课题组本来想研究中美贸易的“三零”问题(零关税、零非关税壁垒、零补贴)。后来赶上中美贸易战升级,实现中美之间的“三零”几无可能,于是转到现在的课题。


该课题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首先,如何与美国建立贸易冲突的管控机制。在90年代以来,我们经常通过双边对话、磋商解决贸易冲突。在中美贸易谈判的过程中,美国提出所谓的“结构性”问题。本来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现在一下子主要变成制度问题、产业政策问题、法律制度问题等等。


与此相对应,中国政府提出了“制度型开放”的概念,对于什么是制度型开放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从这个观点出发,课题组就如何解决中美之间的制度性摩擦问题展开了研究。中美是有制度性摩擦的,当年的美国和日本之间也有这种制度性摩擦,虽然中美之间的制度性摩擦和美日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不少教训。


另外,美国提出的一系列具体的“结构性问题”,中国能在多大程度上接受这些东西?课题组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应对建议,涉及到技术转让问题、竞争中性问题等。课题也对美国的海外投资审查制度提出了看法。


总而言之,课题组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对今后中美贸易磋商做出一些积极贡献。作为顾问,我认为课题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希望课题组再接再厉,希望大家多提批评建议。


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谈判并没有破裂,还将继续下去,我想贸易争端是个长期问题,贸易摩擦是个持久战,我们还有许多研究工作需要继续进行下去。


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据我所知,世行的一个报告称,如果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都被加征25%的关税,那么中国的名义GDP将下降5%,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但更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比较有限。我之前的一个同事也用一般均衡模型对影响做了估算,同样的加征关税会使中国GDP减少0.6%。


对于完全不同的预测结果,我们很难去做选择。我个人认为,考虑到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如果价值链被切断,情况如何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应该对最坏的可能做好准备。


但是,无论如何中国经济是能够抵御冲击的,中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都有空间。如果有事情发生,我们可以利用更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对冲这些不利影响。


另外,我们也不能忘记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我们的政府对于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问题都能解决好,战胜暂时困难是没问题的。


进入 余永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美贸易战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6309.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