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国学学科何以成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66 次 更新时间:2018-11-03 20:31

进入专题: 国学  

梁涛 (进入专栏)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梁涛,曾在由凤凰网、岳麓书院联合主办的“致敬国学——首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启动仪式上,对“国学学科何以成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为视频内容文字稿。


大家下午好。前面各位学者已经谈了对国学的理解。我觉得表面上看国学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国学就是我国固有之学问。它的基本内容以儒释道为主体,也包含了经史子集,我们在座的各位大部分是把它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来理解。这样的理解是普遍可以接受的,应该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往下深入思考里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前些年人大国学院申请这个新国学学位,当时教育部请了十位左右的专家投票,应该不应该给国学以学位?今天在座的李学勤先生、包括张海鹏先生都是投票的委员。十位左右的委员大部分投了反对票,“国学根本不能成立,怎么给国学设立学位呢?”所以我们国学目前还是黑人黑户,没有上这个户口。前几天我还说我们老是游离在体制之外,靠一些特殊的政策的支持来存活,这个前景是堪忧的。所以说,怎么能得到国学学位,得到这个学科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当时这么多学者不愿意支持国学学位?有他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这个国学的概念是清末民初出现的,它对应是什么?对应的是西学,因为有个西学我们要把固有的学问叫做国学。当时那是一个大国学,是学科大的门类,把文史哲甚至是经法都包含在里面。但是随着文史哲和现代学科体制建立起来以后,就不需要这样一个无所不包的大学科了,所以国学学科必然就解体了。刚才也有人提到,钱穆先生说过,“国学是一时之名,国学之名,恐将不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清末民初存在了一段时间随后就消失匿迹了,不存在了。我们现在说的是什么?就是现代学科文史哲了,它让位给文史哲现代学科体制了。今天突然来谈国学,怎么谈?这就出现问题了。你搞一个国学是不是无所不包?把文史哲都要包括进来吗?刚才朱院长也提了,我们有史学会,有哲学会,怎么没有国学学会?其实就有这个问题。国学到底包含什么东西?在文史哲学科以及现代学科建立的情况下怎么谈国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我想下次投票张海鹏先生说不定还要投反对票,虽然我不知道你当时投的支持票还是反对票。你今天说你支持国学我很欣慰。


我觉得把国学今天谈的可以做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就是传统文化,是国魂之学,是重建民族文化的宏大设计,可以这样来说。承担国学的不仅仅是国学院的老师,是文史哲,只要从事人文社科都应包含在里面。在国学院里谈的国学是什么?这个国学一定要明确,你只能是文史哲现代学科的补充完善。所以说国学学科的成立一定建立在文史哲现在学科的反思基础之上。如果文史哲的现代学科已经尽善尽美了,国学完全就不必要建了。我就可以打报告说,我们国学院撤销算了,不必要建了。如果说文史哲现代学科还有不完美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国学就有必要了。所以说,国学只能作为对文学哲学科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从这样来看的话,我们传统很多学术的内容、内涵是在文史哲学科包含不进来。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我们经学,在传统学科中来说是最重要的。今天的学科里面没有经学的位置,实际上是分割了、分解了。把《诗经》放到中文系去,把《左传》放到历史系去,把《周易》放到哲学系去了。研究也都是用了西方的范式来片面地对它进行切割。我们近百年来之所以没有大势的出现,其实和我们把传统学术的原生态破坏有关系。我们简单地用西方的分割体系对我们的传统学术进行一个削足适履式的切割,弊端的确是很大的。还有子学,也是我们传统学科非常重要的学科,现在也是没有专门的学科与之对应,做一个整全式的、整体式的研究。从这一点来讲,国学学科还是有必要的。我心目中的国学,一个就是国魂之学,它肩负起民族文化重建任务。另一个就是国学院里面做的学问,是具体的,是学科之学,是对现代文史学科体制的补充和完善。这是我对国学学位提出一个简单的思考,跟大家分享一下,谢谢。


进入 梁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学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17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四书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