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今天该怎样复兴我们的国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32 次 更新时间:2018-10-02 00:45

进入专题: 国学  

韩星 (进入专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是以儒学为主体的多元一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而国学就是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是中华文化的固本之学。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在不断发展中距离本源愈远,偏离根本愈多,成为枝干偏枯的“病树”,在西风西雨中弱不禁风,被吹打得花果飘零。生活在“病树”上的中华儿女也得到感染,许多人在天崩地裂的大变局中丧失了民族自信心、文化自信心,认为自己百事不如人,转而走向全面西化,以拥抱西方文明来替代中华文明。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开中华文化发展新方向的时候,把过去的传统截断了,不是革故鼎新,新旧擅递,而是弃旧逐新,甚至唯新是求。尽管也有争论,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观点,而与民族救亡,国家振兴联系在一起的倾向占着主导地位,决定了20世纪的文化潮流。

在这样的潮流中,国学一度被作为旧学而在废弃之列。然而也有“逆流”不断,这就是一少部分学者顽强地要固守这一中华文化的基础,于是出现了如章太炎、刘师培、廖平、王国维、梁启超这样的国学大师。他们身处20世纪多元文化汹涌的时代,他们所形成的国学也就必然是承上启下,新旧兼容的学问,这就为国学奠定了具有现代性的学术范式和研究方向、规模。

20世纪既然是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思想文化观点多样,对国学这样的学术层面的问题也是颇有争议。今天的争论其实正是在新世纪的重掀波澜。我以为,尤其争论,不如冷静地坐下来讨论如何重建“新国学”。

我认为国学是以儒家文化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学术基础,在传统的经史子集的条件下结合现代学时体现划分重新进行整合。因为中华文化近代以来主要是“失本”,所以要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即就是回归中华文化的源头,在回归中创新,而固本的学术基础就是国学。所以,国学就不是传统文化的某一领域,某一方面,某些内容的的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不是在现代学术分化之后的重新简单相加。这样的研究其实已经很多了,但是为什么人们还常常发出中国学术腐败、学术水平降低了的感叹呢?主要就是没有抓住其文化精神、精蕴、精义,做的是单纯“术”层面的工作,而没有与“道”联系起来,不是在道统摄下的浑然一体的有机整体。其根本原因就是“道统”的破坏,以及由此引起的本末的倒置,体用的颠倒,等等。

今天的国学复兴我以为:

首先,应该确立国学的内在精神或灵魂,那就是儒家文化的人文理性精神。由周孔形成的儒家文化前集上古中国文化的大成,后开至今两千五百多年文化的格局,并非一家一人之言,一帮一派之说,而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精神的凝聚。儒家为国学之内在就是势之所必至,理之必然。

其次,21世纪国学要在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基础上吸收外来文化,包括研究方法、学术范式,对传统学问抱着同情的理解进行全面的整理、传承、革新、提升,围绕基本的文化精神整合成有机的学术研究体系。

第三,国学的目标不是为了学术而学术,要确立学术基础上的思想,思想引导下的学术。

第四,注重综合性,打破已经僵化了学术条块分割,重新构造新的学术研究体系。

第五,国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改变当代教育重理轻文,应试教育和知识化的弊端,以及当代学术国家化或体制化的痼疾,为中国的学术、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深圳商报》2007年04月27日  



进入 韩星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学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263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