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鹰:从政府管理转向市场配置,从线性思维转向生态链思维——我的两次认知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42 次 更新时间:2018-03-04 00:38

进入专题: 政府管理   市场配置  

孙海鹰  

我是一个从事业务、科研十五年,科技管理二十年,又投身科技与创新研究十五年的老兵。在新时代,在好时期,希望能为国、为人民多做一些有意义、有意思的事。

我一生曾有过两次认知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我是在1983年干部“四化”中进入领导岗位,1993年到省科委主持工作,当时正是高新区建立初期,开始也是劲头十足想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上干一番事业,每年搞“十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但五年过去,收效甚微,实际上只有个别项目,如大唐公司的30万门程控交换机是由于技术和市场换代需求对路,一炮打响,农业上的陕北百万亩红枣和百万亩设施农业坚持数年取得成效外,其它不是技术不成熟,就是市场问题,基本上没有搞成产业,有些项目政府插手过多,出现“成在政府,败也在政府”的状况。反倒是我们通过省人大审定颁布的《民营科技企业条例》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起了很好作用。许多教训使我认识到由政府确定产业化项目和“抓”企业是很难搞对搞好的。

我们在思考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实践中体会到:政府的根本作用是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政府在创新驱动中的作用和方法主要是:引导作用(通过对创新企业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创新升级);基础作用(通过公共财政支持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培养人才);支持作用(通过建立创新产业基金、引导基金和信贷担保体系支持“冒出来”好苗子,不是靠专家评审和政府直接投资);服务作用(政策支持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技术转移创新服务体系);倒逼作用(通过调控使企业深感创新有利);组织作用(在关键领域组织重大工程项目和组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大平台);维护作用(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保护知识产权);监管作用(对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严格监管)。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机制主要是:市场的定价机制、交易机制、发现和选拔机制、投资机制、债权机制、信托机制、规范机制、风险共担机制、竞争机制、合作机制、社会监督机制、企业家培育机制等,这都是企业成长发展中的基础和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化要靠资本市场和技术市场的发现和选拔机制,政府主要是创造良好的法治、政策环境。

1995年我们对美国犹他州的变化作了分析,写出报告。当时光明日报社王晨社长看后很重视,后在光明日报连载六天发表。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国务院《参阅文件》〔1997〕1号刊发了这个总结犹他州“从落后走向繁荣”的报告,经济日报、半月谈等报刊转载,引起广泛讨论。犹他州的开放、远见卓识和创造良好环境的经验,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

2000年人民日报《内部参阅》第43期刊登了我“技术资本化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署名文章,是我们为建立技术产权交易所等,以市场配置技术资源所做的理论思考。该文提出:“技术具有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发明权、版权等,但只有进入市场、进入企业,与有形资本相结合,实现其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为企业带来资产增值,才能称为技术资本。知识产权要得到法律、法规的认可,而无形资产也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这种认识的意义在于,引导科技人员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技术和新产品,使技术转变为资本,实现其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

该文提出:技术资本化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途径。技术资本化是产学研有效结合的纽带。技术资本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证。技术资本化是现代企业不断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技术资本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样的实践和理论的思考,促使我们在2000年前后全力进行了一次以推进技术产权交易为中心的改革和试验。1999年,陕西省委、省政府贯彻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在李建国书记和栗战书常委的直接指导下,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提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支持军转民产品和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并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强调“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资本的作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和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我们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领导支持下,在时任省长程安东的具体指导和全力支持下,探索了三件事,一是建立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开展网络信息、工业设计、诊断咨询等技术服务;二是在1999年成立陕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省政府将每年全省新增财力的10%拨付陕西省高投公司,由市场去发现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三是建立陕西技术产权交易所,2001年3月12日全国第一部《陕西省技术产权交易暂行办法》(陕西省政府66号令)地方法规颁布,2001年4月,陕西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正式挂牌成立。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院士题词“界定知识产权,推动成果转化”。

我们提出“技术产权化,产权资本化”,目标是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非上市公司的产权交易。我们希望的是技术成果持有者、技术需求者、投资商在这里对接。我们固定了陕西技术成果发布制度,实施了成果挂牌、企业信息发布。天天来参与对接活动的省内外企业家、专家有数百人,场内场外多次交易,《中国证券报》等报刊几乎周周有大篇报道,甚至有段时间天天有消息。

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投公司和陕西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技术产权交易法规的出台是一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是一次以市场来配置科技和创新资源的试验。也是我思想和认知上“从科技资源政府直接管理转变为市场为主配置加政府调控”的一次变革。

第二次转变是从线性思维转向生态链思维。

2003年我参加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担任区域科技发展专题组组长。

参加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的战略研究给了我一生最好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调研考察了全国许多地方的企业和高校院所。

感触很深的是发现不少技术到产业成功的案例。如华为从高端到低端进行垂直体系资源整合。高技术、新产品、世界市场、开放合作。潍柴动力纵向上达成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配合,横向上联合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开放创新。

也发现不少好技术难以形成产业的案例。2005年12月9日科技部网站刊登的由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承担的国家863计划特种功能材料主题“高性能片式压电陶瓷变压器的研究与开发”课题在北京通过验收,但至今未实现产业化。此技术确实是原创的高新技术,但是要把它制造出来、用到新产品上,还有材料、加工设备、工艺、用户和环境的不配套等瓶颈甚至致命的问题。

我们发现技术交易合同绝大多数是企业委托的研发和服务,真正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很少。有些技术转让的项目由于技术成果应用中有许多制约因素,有许多相关问题,如材料、工艺、设备等,买方拿回成果未能形成产品,而将技术发明方告上了法庭。十多年来技术成果交易额中的技术转让、专利许可的占比都很低,只有5%左右。

过去我认为有科技成果,就能转化,就能应用,就能产业化,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个长期积累过程,高校的科研产生知识成果,其中技术成果的应用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转移过程,它是在和许多非技术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是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行为,不是简单地转化。所谓科技成果转化率是一个不成立的计算式,因为分母无法确定,大多数成果是不可能转化应用的。分子也无法确定,因为没有转化的标准。

这些案例分析对我以很大的震动。我认识到经济活动中的各主体、各要素存在着技术、产业和创新之间的内在链接,并开始从创新生态系统反思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发展问题。发现多数高新技术产业没能做成是忽视了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生态、技术与非技术要素的生态,忽视了产业之间的生态。发现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难以长大的原因,是企业整合各相关主体和整合各相关要素的意识和能力较弱。这不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问题。

案例说明:技术与其它技术的生态决定技术能否应用;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的生态决定新产品能否做成;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生态决定产业能否成功;各创新主体和环境的生态决定创新能否有效。

我们区域科技发展专题组研究的重点是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是以企业为主体,包含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共部门的相互作用,科技与资本、劳动等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有效结合的共生体。这个共生体可以是创新网络、创新联盟或产业集群,其功能是集成、服务、创新。区域创新体系就是实现各创新主体间和创新主体与市场、产品服务、经营方式、社会服务的结合互动。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说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和结构及竞争对手构成的“钻石体系是一个使各种产业政策在很多领域中相互依赖的系统。”[1]Rothwell在1992年关于产业模式第一代到第五代的划分,分别是技术推动(Technology Push);需求拉动(demand pull)或市场拉动(market pull);相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整合模式(integration model);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System integration and network model)[2]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特别强调“产业集群cluster”。“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大于各个部分加起来的总和。”但“日本的模式一般倾向水平式发展,企业基于发展目标和内部创业的需要,相关产业常常是它扩张的第一步”。“但在意大利,产业集群则有垂直深化的倾向。原因是新公司从老东家脱离,多半朝更上游供应商或更专业的基础领域发展。由公司内部来多元化经营的情况比较少见。”

习总书记2013年9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坚持科技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扩散的障碍,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所以,产业发展有纵向产业链和横向供应链,创新有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关系,集群模式有水平式和垂直式发展,产业模式有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相互作用模式、整合模式、系统集成与网络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有纵向和横向,整合有纵向整合和横向整合,这就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之所以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比如一个河流,它的横向与地下水、空中降水、凝结水密切相关,纵向与土壤、植被、地貌、地质密不可分,而环境是阳光、空气、温度的直接影响。

进而发现所有的经济、社会、生活等活动,普遍存在横向各主体和纵向各要素以及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即存在生态链接的生态系统。如产业生态、农业生态、教育生态、社会生态、智能生态等。

比如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的发展首先取决于经营的主体——农民、合作组织和相关的人员、企业、组织。同时,也取决于土地、资本、种子、技术、肥料饲料、病虫害防治、机械等生产要素。还取决于环境——自然环境和制度环境。

这对我过去单向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产生极大影响。我在思考这种网络模式的实现方式是什么?产业集群的水平和垂直方向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企业的产业链与供应链怎么结合?纵向和横向整合如何实现?

通过案例分析和理性分析,2013年10月下旬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成都举办的技术转移培训班上我作了“关于创新生态链和技术转移体系”的报告,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济南年会上我作了“创新生态链与开放合作创新”的报告。

报告指出:

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强化各创新主体和各主体的相互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现在问题是,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较差,尤其是高校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与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之间,没有形成科技成果商用和产业化的通道和体制机制。也就是说目前我们的创新体系有分工明确的创新主体,但是矛盾的焦点是各主体之间缺乏结合的通道和平台,科技与经济难以实现有效结合。

创新是一个生态系统,开放是前提。创新生态链是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系统,是相互合作竞争的、具有活力的网络。每一个实体的创新都和横向其它实体、相关机构、环境密不可分,每一项创新活动都和纵向上下游的资源要素密切联系。没有任何一个实体的创新能够孤立进行;没有任何一项创新活动能够单枪匹马。

发明、创造,尤其是原创和颠覆性技术极大影响产业、经济和社会,但技术要成为产品、产业,必须与设计、工程、生产、营销、财务人员结合,必须与用户结合。

创新生态链的各要素之间、各利益相关实体之间、各相关机构之间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相互链接,不断产生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功能齐全、合理有序的创新生态系统。

谁能在创新生态链上整合创新资源,谁就是赢者!企业不仅要有优异的商业模式和科学管理,还要从更高层面上有纵向、横向整合资源的能力,这就是增强创新生态链管理能力,不断整合创新资源,提升传统产业生态链,构建中国和全球新的创新生态链。这就是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就是企业在互联网社会、智能化社会,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通过不断调整来把握大方向。

创新生态系统是系统论、认识论,是形成的结果,创新生态链是系统落地,是企业易行的思维方式和可操作的网络链接。

从创新是一个生态链的视野出发,反思发现问题:

●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缺乏创新生态链管理,缺乏能整合创新资源的企业,难以形成高端产品。

●  二是大企业重视产业链延伸,而忽视供应链管理;有的重视了研发,而忽视吸收整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资源。

●  三是专业化、市场化的技术转移等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没有被高度重视,尤其是研发服务业发展缓慢,研发主体、应用主体和市场服务主体分离的状况没有真正解决。

●  四是根子是教育和创新文化。急功近利的评价体系导致科技界、教育界很多热衷于跟踪热点,拼数量、靠模仿。功利导向使科学大工程和产业技术研发大平台难以建立。权威至上,重趋同一致、轻标新立异,缺乏批判精神和兼容并包的文化意识阻碍原创。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整合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我近年专注企业创新研究。通过十多年的考察发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目前创新动力和能力不足,大中小型企业创新处于分离状况,我们的MBA/EMBA偏重于经营管理,企业创新发展的战略和改革调整很少涉及。看到有的企业在创新上有很好的经验需要总结,看到大部分企业的改革和创新步履维艰,急需取得科技和创新专家的帮助和政府的政策支持。用生态链的思维方式看待和处理企业发展的问题得到许多企业家和专家的认可和支持。在科技部徐冠华老部长、国务院研究中心原书记陈清泰、国家外专局老局长马俊如等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我近年研究企业创新发展战略和大中小型企业结合等问题,整理出一部企业结构创新案例的《大局共和,小局创业》书,总结出一些文章,如“结构创新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整合是产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企业家创新团队是技术创新的核心”、“合作共赢是企业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产学研联合体”、“培养一流人才”、“大中小型企业合作创新”、“中国大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战略问题”等。提出“企业治理结构的生态化”(被陈清泰主任称之可能是“中国创新企业的3.0版本”),“生态链产业模式=纵向整合+横向联合+产业环境”,“生态互联网=平台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大企业的创新发展战略是“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走向价值链高端;着力整合吸收全球科技型企业等创新资源,走向全球高端;着力开展企业内部创业,孵化专业化公司,走向高技术原创高端;着力发展制造服务业,走向产业高端。”等等。到企业去座谈、交流、讨论,尤其是培训的答疑和热烈的讨论,让人深感企业需要创新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也开始有了出这本书的想法。

多次到企业的学习调研,学到许多过去不曾有的知识,体会到企业家的伟大创新精神,认识到企业家经济、企业家社会的形成,就是我们所期盼的创新型国家的实现。

此书基本是是多年思考、杂想、杂谈汇集,献给企业家、企业高管、科技工作者和广大的创业创新者,如果大家从中能引发一点新思维、新思考,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有感兴趣者还能继续深入研究,我就非常满意了。我在此声明,本书多是感性认识,无需任何知识产权,凡是在此书提出的一些观点和题目,如技术、产业、创新生态链和结构创新、企业生态化结构、生态链产业模式、生态互联网、大企业的战略发展重点、产学研联合体、技术资本化、建立两大服务平台、创新实践中发现的具体问题等,继续深入研究者,不必提及此书,也不用引注,你们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一定会对企业的创新发展做出新贡献,这是我最大的愿望。

此书也送给我的两个在创业中的孩子,希望他们多学习、多思考、多努力!

衷心感谢许多老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老师和朋友过去多年对我的的帮助和支持!谢谢我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1] 迈克尔·波特.李明轩,邱如美译.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

[2] 张华胜、薛澜.技术创新管理新范式:集成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年12期

作者:孙海鹰,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本文为孙海鹰教授著作《企业创新生态链》前言。文章观点不代表主办机构立场。



    进入专题: 政府管理   市场配置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652.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三思派,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