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俐:赋学研究进入复兴繁荣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4 次 更新时间:2021-01-30 21:27

进入专题: 赋学   诗文鉴赏  

张清俐  


辞赋是中国文体谱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民族特色的一种文体,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从先秦到清代,赋学在不同的历史场域中如何演进发展?赋学在发展演变历程中与社会文化各种因素的关联互动是怎样的?针对上述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相关学者。

在中国文学中占有独特地位

辞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和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易闻晓告诉记者,辞赋作为一种文体,介于诗、文之间。它文学性极强且文化信息含量极为丰富,题材丰富,形式多样,富于表现力,最能体现汉语语言文字特点,具有中国文学的民族特色。

已故赋学研究大家马积高曾表示,中国古代文学中许多传统的题材、主题是在赋中首先出现或加以开拓的,如山水、行旅、隐居、游记、宫怨、都邑等,都率先在辞赋中出现再蔓延到其他文学种类中。文学艺术的描写由简单到复杂、由概括到细腻,在辞赋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也正因其多样化的文体,较之诗文更容易表现作者多方面的才华和修养,能否作赋往往被看成是衡量古代文人文学才能的重要标准。此外,辞赋对中国文学语言也有重大贡献。在汉语由单音词为主到逐渐增加双音词的过程中,辞赋起到重要作用。

不同时代的辞赋创作有其时代特点与成就。如在赋体文学的黄金时代——两汉时期,辞赋承载着反映时代心声的重大使命。山东大学教授龚克昌介绍,这一时期不论是润色鸿业的大赋,还是表现文人心路历程的言志赋,以及东汉后期的抒情小赋,甚至俗赋,均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并拓展了辞赋体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两汉辞赋通过奇特的想象,营造了美妙的意境和生动逼真的形象。在谋篇布局、章法结构上,汉赋打破了诗歌和散文的界线,韵散配合、节奏顿挫。

赋学研究成果丰硕

历代文人对辞赋的推崇以及对辞赋创作艺术的探索,发展出了专以研究辞赋创作与批评的学问——赋学。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查洪德告诉记者,“赋学”这一概念在南宋已经出现,在当时主要是指创作辞赋的才艺学问。从明清到当代,学界已形成共识,赋学是指研究辞赋创作和辞赋批评的学问,其研究范畴包括辞赋作品、辞赋文献(笔记、类书、总集等)、赋史、赋论、辞赋家和研究家、辞赋创作活动以及与辞赋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活动等。

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研究中,常有论及赋体批评和辞赋史的研究,对中国古代的辞赋创作艺术进行了评论与总结。受访学者指出,这些论述缺少系统性,多半是印象式的评点,还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赋学研究在20世纪开启了新历程,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是第一个阶段,即现代意义上的赋学研究起步,是对辞赋史的零散研究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是赋学研究略显沉寂的第二个阶段;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赋学研究进入了复兴繁荣期,辞赋史研究随之兴盛,产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

谈到新时期研究趋势,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许结表示,总体而论,辞赋史研究是从两汉渐次向下拓展的,在20世纪后20年里,出现了研究魏晋南北朝辞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著。21世纪以来,一方面,20世纪已受到关注的内容并没有退出学者的视野,而是得到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化研究;另一方面,20世纪没有受到关注或关注较少的领域不断拓展,更多学者研究断代辞赋史与辞赋。近年来,各时期辞赋的整理和评注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赋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撰写赋学编年史

尽管学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赋学研究中,目前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编年史问世。近年来,学术编年呈兴盛之势,这也为未来赋学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编年史的写作是在借鉴史学编年体例的基础上赓续近现代的学术编年而发展起来。就文学领域来说,文学编年史是一种借鉴古代编年体史书而成的一种文学史著述体例,通过对文学现场的还原,展示文学发展的原生态。”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文新说。

从20世纪后20年开始,文学编年史的撰著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而作为对特定时期文学风貌总体呈现的文学编年史,无法做到对赋学的充分观照和精细化梳理。受访学者表示,当下的赋学研究成果斐然,在此基础上撰写中国赋学编年史,是学术逻辑发展的必然。

在中国古代文学诸文体中,辞赋由于其独特的形制和功用,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学术思潮、文人心态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正如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赋学编年史”首席专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刘培所说的,赋学编年史不仅可以全面反映赋学发展历程,也可以深入反映国家政治生活、社会思潮与辞赋创作及批评的互动,勾勒国家礼制、文人心态的嬗变轨迹,展现时代学术的总体风貌。赋学编年史也是赋学视野下的学术与制度演进史、社会文化与民族心路历程嬗变史。



    进入专题: 赋学   诗文鉴赏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790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