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奇:发展健康产业应处理好十大关系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04 次 更新时间:2017-06-04 10:11

进入专题: 健康产业  

刘奇 (进入专栏)  


“健康中国”已成为国家放在首位的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有三层含义:一是国家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人的健康和人的寿命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健康指标很复杂,寿命很简单。我国1949年的时候,人均寿命45岁,1980年的时候61岁,今天已经达到78岁,赶上不少发达国家了,已有6个省超过了美国水平。二是人民的生活方式。就是要有一个健康的理念,要有维护健康的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这就是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现在在这个方面应该说发展很快,但是还远远赶不上发达国家,健康意识、健康知识水平很低,有关方面调查,达到标准的只有6.8%,差距非常大。健康理念水平需要很好的提高,健康服务和保障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还须不断完善。三是国家发展的一种模式。首先把健康摆在首要位置,这是国家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放在最高位置,所谓首要位置就是一切都在它之下。其次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提高服务和提供保障。

健康中国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做文章。而要围绕健康中国发展健康产业,需要处理好以下诸种关系。


一、产业与事业的关系

大健康产业,作为一种产业是市场化的,作为事业在很大程度上又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当然产业包含在事业之中。所以我们在发展这个产业的时候,一定不能像发展其他产业,只管它的市场化,而忽视它的公益性,也就是说不能光顾着赚钱,因为大健康产业,它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市场规律,那就是要赚钱,一个就是要有益于人民的健康,有益于健康的一点都不能打折缩水。就像农民种粮食一样,它必须遵循两性,一个是市场性,一个是公益性,粮食是刚需产品,不论种粮赚钱不赚钱,农民都得种,不赚钱由政府补贴,不能因为不赚钱而放弃种粮。健康产业同样如此。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发展关系的变化,所谓发展关系,就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以前,人与人之间以阶级斗争为纲,见人就批,不管是父子、兄弟、姐妹,一家人之间也要经常搞个矛盾,互相斗争,人与人的关系非常紧张。今天我们才知道人与人之间要以人为本、和谐相处、合作共事,不然的话什么事也做不成。人与物,在那个年代是以穷为荣,谁穷谁光荣,今天我们才知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应该以富为荣。人与自然,我们过去叫人定胜天、改造自然,今天我们才知道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不然的话,会受到规律和自然的惩罚。

这三大关系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变化,我们跳出了发展关系的陷阱,我们千万不要掉入发展路径陷阱,以GDP为追求的目标、以财政收入为追求的目标、以政绩为追求的目标,这都是扭曲的发展观,发展的路径必须选择正确。

今天社会上有许多不正常的现象,敬畏感缺失、羞耻感淡泊、价值观混乱、潜规则盛行,有不少人什么都不怕,法律底线都敢去突破,西方信上帝,封建时代信鬼神,心里都有约束,今天反而没有约束了,人如果什么都不怕,那就会什么坏事都敢做。羞耻感淡泊,有些人没有羞耻感,做了坏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核心价值观在有些地方不能起到引领作用。价值观多元是对的,但是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潜规则盛行,潜规则一出来,明规则就不起作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生的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会发生偏斜。不少人把一生浓缩成两个数,上学是为了分数,长大是为了钱数,一生就用两个数来衡量,上学时考的分数高他就牛;工作后,挣的钱多他就牛。如果我们学习数学只为了数钱,学习语文只为了识字,那么人类的文明就是个大倒退。西方最宏伟的建筑是教堂,因为那里存放着信仰;日本最奢华的建筑是学校,因为那里存放着知识;中国最顶尖的建筑是银行,因为那里存放着金钱。

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发展大健康产业,一定要守住初心、守住良心、守住底线,不能乱来。时刻不忘,大健康产业是产业,更是事业,既要遵循市场规律,更要遵循健康规律,不能光为了挣钱。意大利人类心理学家鲁格 · 肇嘉有句名言:没有限制的增长等于抢劫,没有界限的发展等于破坏。西方一直是发展的罪恶,中国过去几千年是限制的罪恶,改革开放以来,某些方面的发展也出现畸形,需要高度警惕。


二、健康与小康的关系

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百年目标,第一个百年还有4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现在还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因病致贫的占的比例非常大,有些地方甚至高达50%-60%,所以健康问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起的作用非常大,可以说没有健康就没有小康。物质生活再好,身体不健康,谈不上小康。在不少地方,现在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特别是大病。虽然有了合作医疗,但是对于偏远地方的农村,看大病要到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到大城市农民需要付出“四个三”的代价,奔波三千里、挂号三礼拜、排队三小时、看病三分钟,到大医院看病给你三分钟就不错了,我们全国280万医生,每年的门诊量是77亿人次,这些医生大多分散在县乡,大医院医生一天要看的病人无法计算,特别是大医院、好医院的医生,上了班之后,连续几小时一口水都来不及喝,一直到下班,厕所都不能上,实在辛苦,这是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问题。我们在这个问题上要摆正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最重要的就是健康,要实现现代化,人的素质是第一位的,而人的素质既包括好的智力,也包括好的体力,只有二力的同时提升,才是完整的全面的素质提升,且体力是基础性的,没有好的身体,智力也无所依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生产与生活的关系

健康产业应该是生活型产业,应该重点考虑有利于人们的生活,不光考虑生产。就农业而言,美国是生产型农业,中国的农业是生活型农业,发展方向首先应是满足本国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健康产业是生活型产业,健康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一切都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里就有一个怎么看待我们的一些经济行为问题,大家知道哈佛大学的教授桑德尔有一个著名的桑德尔之问,他的一本书--《金钱买不到什么》。现在世界上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越来越少了,什么都可以用金钱买,这是文明的倒退。最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有一次在中国某大学演讲,他提问:“如果下雪了,商店里的铲雪工具是不是应该涨价”,有89%的同学都回答:“应该”,桑德尔哭笑不得:这不是乘人之危嘛。因此,我们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只用经济学的眼光审视,还要用社会学、政治学的视野把脉。


四、未病与已病的关系

美国著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传遍世界,“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做医生就是处于这么一个状态,好多病,病倒之后,医生是没有多少回天之力的。“治未病”是中医的基本理念,在没病之前做好预防,用我们的医学知识向大众普及。在这个问题上,日本做得很好。日本50人以上的单位都配一名卫生师,随时监督指导职工在健康方面的行为状况,如腰围不能超标,超标必须在三个月内用正确的方式消减,政府通过立法管理人们的健康问题。日本全国6万多家药店,80%经营汉方药,自上世纪60年代用15年时间实现了汉方药标准化、规范化。日本在饮食以及有利于健康生活的方式方面,公益性的讲座开的非常多,家庭主妇、老年人经常听讲座,他们的健康水平、健康理念和健康素养都很高,我们应该很好的学习和借鉴,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提升大众健康素养,普及保健知识,强化保健理念。不能等到有病之后才治,一定要在未病之时做好预防,这是我们中医的核心医道,如今不能让“墙内开花墙外香”。但需要高度关注的,在“伪健康信息”满天飞的背景下,政府、职能部门、媒体必须通力合作,注意消解不良信息引发的社会恐慌。“吃了这个你就死定了”,“这个=癌症”等耸人听闻的说法,误导消费者现象必须随时做好正确引导。


五、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我们发展健康产业,不能光在供给上思考问题,一定要开发需求,有些需求是可以开发、可以引导的,比如现在有机农产品,大家都知道有机农产品对身体有好处,我们就应该开发这些产品,引导消费。

河套平原有一个叫杨兆霖的农民企业家,依托河套平原这一中国优质小麦基地,通过多年的试验,研制出一种面粉,2013年被欧盟认定为有机产品,同年被中南海选为国宴招待面粉。他这个面粉我给他概括为“三用三不用”:一个是不用地上水浇灌,他认为地上水都有污染,他是打深井用地下水灌溉。河套平原大家知道是自流灌溉,中国有三大灌区:河套、都江堰、安徽的淠史杭工程,但是黄河水那么方便他不用,他用地下水,地下水没有污染。第二个不用就是不用农药化肥,豆麦轮作,以大豆根瘤菌做小麦肥料,且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第三个不用是他不用机械钢磨,他发明了一个石磨来磨面。机械钢磨每分钟500-800转,产生高温,使面粉的质量和品味受到影响,石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一分钟只转33转,磨出来的面粉质量有保证,所以他的面粉30-260元/公斤,制成面条460元/斤,供不应求,即便有钱都不能保证订到货。

现在休闲养生是一个非常值得开发的产业,好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个方面。休闲养生对健康是很有好处的。乡村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乡村旅游是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第一次创业,发展乡镇企业,离土不离乡;第二次创业,进城打工,离土又离乡;第三次创业,开发乡村旅游,既不离土也不离乡,自己干自己的,为子孙后代造福。我们应该很好地在这方面做做文章。因为今天有许多因素使乡村休闲旅游、养生成为大趋势。首先是收入的提高,其次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第三就是交通通讯条件的发达,第四就是休闲时间的增多,第五个是城市病的加剧,我们过去城市没有病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城市好,现在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大家才知道乡村更好。第六盛世乡愁的呼唤。乡愁一般发生在两个时间,一个是乱世,一个是盛世,我们今天是盛世乡愁,乡村旅游应该成为未来休闲、养生、保健发展的先行产业。

像微生物食品的开发,专家建议每人每天消费250g以上,我们现在全国平均才60g,开发潜力非常大。如果微生物食品按照专家建议的水平开发,那就是一个上万亿的产业。微生物食品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人类有史以来的农业活动主要是在动植物上做文章,农业现代化要有三物思维的理念:植物、动物、微生物同时开发。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而微生物是分解还原者,没有微生物的参与,农业的生态循环链条就建立不起来,石油农业的弊端就无法克服。

微生物现在已经形成六大领域,“三料二品一剂”:“三料”是微生物饲料、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能源染料,“二品”是食品和药品,“一剂”是微生物清洁剂,这六大领域的开发潜力非常大。


六、小众与大众的关系

今天的服务业已经由大众向分众、向小众、向个性化发展,所以我们今天在发展健康产业的时候,要用高精尖的技术发展高精尖的产业,但是也要注重大众化的普及。只瞄准高精尖,而忽视大众化的需求不可取。故然高端赚钱,但是服务小众,只能是解决一小部分人的问题,虽然能赚大钱,我们也不能只在那个路子上走,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一定要解决好,大众化的产品有些虽然不怎么赚钱,该生产还是要生产,当然这需要国家的帮助扶持。日本百年老店有十多万家,千年老店8家,有许多都是不怎么赚钱的,但世世代代坚守着做下来,因为社会需要。当然社会对他们特别尊重,他们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这要在制度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予以鼓励、支持,从而形成一种社会风气。


七、中医与西医的关系

中医是始终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2016年12月25日《中医药法》已经颁布。我国现在有45万中医,到2020年还要增加26万,那就差不多有70万中医师,这个队伍是越来越庞大。中医在近百年来的历史上有五次废存之争,民国政府曾经下过文要废除中医,包括我们的毛主席,早年的时候也认为中医不行,要废,到了五十年代,他突然又觉得中医应该发展。有关统计,我们中医药的销售占整个医药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特别现在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中医热”,我们的中医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我们要很好地发扬这个国粹,当然对中医的概念应该理解清楚,它不光指的汉医,我们56个民族,哪个民族有好的精华都应该继承、发扬。一句话,中医和西医的关系要处理好。

对于这个问题,有些人可能不是太清楚,特别是,不是研究医学的。中医是哲学,西医是自然科学,它们不是一个学科的,所以好多方面不好进行比较。我的想法就是,西医要中国化,中医要科学化。因为中医好多哲学原理我们很难讲清楚,即便讲清楚了,听者也未毕能听明白,应该用现代自然科学把它规范一下,比如国家正在做《本草纲目》的分子化,这就是科学化。

有关方面称中药在欧美已经形成300亿的市场,但大多都是日本、韩国注册的产品,中国只占总量的5%,中华民族的精华反倒成了人家赚钱的工具。中药的开发,中医的传播大有文章可做。尤其在西医对一些的新的疾病无能为力的背景下,中医更显出神奇之处。比如,世界抗生素研究每十年才能开发出一个新品种,而微生物抗药性只有2到3年就能生成。上世纪60年代治疗疟疾的奎宁失效,最近英国报道,在缅甸西部又发现抗青蒿素的疟原虫,照这样的变异速度,人类很快就无力招架了,而中药是多种复合成份的混用,对一些单一抗生素解决不了的问题,中药往往显出奇效。这已为许多临床案例证明。


八、吃饭与吃药的关系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盛糖时代”,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5亿人,糖尿病的根源至今还不太清楚,但医学界普遍认为与三个字有关,即“吃”、“闲”、“烦”。营养过剩或营养不均衡,吃的不科学是首恶。药补食疗、药食同源,这是我们中医的基本思想。它的重大实践也在这里,吃饭就等于吃药,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很好地大做文章。外国人经常讽刺中国人,说中国人吃的、喝的、呼吸的,什么化学元素都有,所以中国人死了,拍扁了挂在墙上,就是一张完整的化学元素周期表,什么元素都能找到。我们应该改变这个现状。从吃饭开始,解决这个问题,防止病从口入。吃的不安全,身体就谈不上健康,特别是现在农药、化肥、除草剂、重金属有害的东西,在农产品里面都有残留,对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这些应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教育农民、引导农民,不要把这些东西再大量地使用到农作物里面去。

现在的新科技正在把吃饭与吃药结合起来研究,例如用生物芯片技术,把芯片植入羊或牛身上,让它产奶。产什么样的奶,治什么样的病,喝了这个奶就不用吃药,这个技术已经成熟,如果普及的话,那就非常有价值。媒体报道,武汉大学生命科学研究所,发明了把人的基因转移到水稻上,可以提取人体血清白蛋白,每亩大约可提取2公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人体血清白蛋白过去只能从人血里面提取,我们每年的需求量是110~120吨,每年的缺口是60~80吨,这么大的缺口没法弄,大多都是从国外进口,如果这个成功了,几万亩水稻就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就像人工胰岛素。过去胰岛素非常匮乏,只能从猪牛身上提取,一头猪、一头牛提取的胰岛素,只能够一个糖尿病人一个礼拜的用量,人工合成之后,这个问题不成没问题了,要多少有多少。如果人体血清白蛋白可以从水稻中解决,那又是个了不起的大事。


九、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人类社会从未如此强大,也从未如此脆弱;从未如此张扬个性,也从未如此互相依存。互联网的诞生使各行各业随时都会发生业界革命,快递让邮政乱了方寸,微信让邮电心惊肉跳,专车让出租汽车公司晕头转向,支付宝让银行如临大敌,电商让商场惊慌失措,慕课让传统课堂目瞪口呆,你不知道一夜醒来会有什么新生事物出现,一些企业可能一夜消亡,一些企业可能一夜崛起,小企业一夜逆袭成巨人的事屡屡发生,裂变、分化、重组、消亡、再生都会在转瞬之间发生,每个行业都随时面临业态的重构;而每个人在这个以分秒为单位的变化过程中,缺乏合作意识就意味着黄泉路近。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市场的作用就是生存竞争、你死我活,今天我们进入物质丰裕时代,在市场行为里面就应该遵循利益合作的规律。今天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所从事的那一件工作,在整个价值链中比例越来越小,也就是说,你离开了别人,你所从事的工作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你必须跟上下前后左右搞好合作,大家共同得利。健康产业尤其要做到这一点,不要恶性竞争。其实我们现代社会,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大家需要相依为命、抱团取暖的,不相依为命,那是非常危险的,你要被整个社会抛弃。例如农民工离在座的各位很远,在座的可能觉得农民工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但是在大中城市,一旦农民工撤出来,那座城市就会是一个死城,立即瘫痪,臭气熏天、道路都塞、垃圾遍地、没人收拾,那些又苦又脏又累又危险,报酬又低的工作都是农民工在顶着,因此不要歧视他们。今天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合作,合作才能水涨船高,共同得利。就大历史观而言,《人类简史》一书考证,人类的祖先原来有六大人种,传承延续到今天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叫智人,其他五个人种都先后灭绝了。就单个人而言,其他人种有的比智人聪明,但因为智人会编造团结合作的故事引领众人协作共事,他就逐渐进化成为地球生物链最高端的我们。


十、四化与五化的关系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为实现四化而奋斗,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加了一个“化”--绿色化,“四化”就变成了“五化”,这五化里面,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城市化,这三化是载体,人类文明,不管是哪种文明,都是依附在这三大基本载体上的。信息化是手段、途径,绿色化则是价值观问题。我们发展健康产业,一定要有绿色化价值观,那就是遵循生态学的原理,按照生态规律、自然规律去做我们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正确价值观,才符合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谁把绿色发展破坏了?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责任,包括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原罪的,但是追根溯源,源头在西方,西方的“四唯论”导致今天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一个唯是唯人类论。基督教的教义就告诉人们,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人类可以随意索取,随意消费的,它没有看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只是自然中的一员,而不能把自己作为主宰,人和自然界的其他生态物种都是自然中的一员,少了谁都会出问题。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除四害、打麻雀,结果麻雀消灭了,害虫马上就出来了,现在许多问题就出在这个上面。第二个唯是唯科技论。觉得科技能解决一切问题,其实科技是双刃剑,比如核能可以制造原子弹,也可以发电,那就看你怎么用。所以不能把科技当成解决一切问题的手段。要把它用好,如果用不好,会带来危害。第三个唯是唯速度论,认为发展的越快越好。速度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问题。第四个唯叫唯对立论。西方现代的哲学,它的基本思想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它没有看到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的一面。中华民族在18世纪之前,一直是人类农业文明的引领者,创造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类文明的黄金定律。而西方工业文明的哲学理念则恰恰相反,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人定胜天,人对自然可以肆意掠夺,地球灾难便从此开始。今天我们应合理引入西方工业文明,不可盲目,尤其涉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东西,必须慎之又慎。


(本文是根据作者在健康中国论坛上的演讲录音整理)



进入 刘奇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健康产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产业组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456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