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鸣:把政务放在阳光下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78 次 更新时间:2008-07-18 11:11

进入专题: 政务  

张鸣 (进入专栏)  

广东东莞市市政府定期新闻发布制度,正式登台,作为首批参加的九个政府部门之一的市公安局,已经在众媒体面前亮相,就公安局管辖的范围,一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据报,东莞市的新闻发布制度,分为日常新闻发布和突发事件新闻发布,今后将定期进行,成为市政府的一项常规工作。

按美国历史学家孔菲力的说法,政府的治理,实际上就是一种信息控制的过程。在传统社会,政府倾向于信息封闭式管理,逐级信息量递减,只有最高层的人,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在一个相对封闭而且信息传播手都十分落后的社会里,这种信息的控制方式无疑有其合理性,因为至少政府可以做到在一段时间内,使信息不外泄,有效地防止了不利信息对社会稳定的伤害。而且,在那种社会里,信息量的多寡,本身就意味着某种荣誉,跟他对体制的效忠程度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只要官场或者王朝的道德还能维持,这种信息控制的方式就能奏效。但是即便如此,这种治理方式,也会伴随着小道消息流行的弊病,时常因而扭曲了政府的形象。

然而,在现代社会里,由于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多种多样,方便而迅捷,政府又无时不处在聚光灯下,成为怀有各种目的的消息探听者(包括媒体)注意的目标,所以,封闭控制已经完全不可行了,如果还要坚持这种控制方式,不仅“纸包不住火”,而且在突发性事件发生时,会极端地放大小道消息的效应,引发恶性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务公开,是时代交代给政治和行政改革的一项必须做好的课题。

只是历史的惯性,往往使得人们沿用过去的方式,每遇突发事件,首先的反应就是先瞒下来再说,去年年底松花江污染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首先是吉林石化和吉林省政府不及时通报,而黑龙江政府在得到消息后,也选择隐瞒实情,告诉市民检修自来水管道。结果市面上谣言流行,人心惶惶,人们纷纷外出,车站机场人满为患。幸好黑龙江政府及时纠正了错误,把真实情况相告,才避免了更大的混乱发生。

事实上,政务公开,建设公共行政,也是遏制腐败现象的有效工具。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凡是腐败孳生的地方,都是阳光照不到的所在。有多大规模的欺和瞒,就有多大规模的腐败。遏制腐败,仅仅靠内部监督,显然是不行的,只有把行政过程放在众人的视线之内,猫腻玩起来才会有障碍,所有内心有鬼的人,其实最怕的就是被曝光。

其实,政务公开作为中国政治和行政改革的一个方向,已经喊了很有些日子了。但是如何才能做到公开,怎样实施公开,却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合适的办法。此次东莞的做法,应该说开了个好头,在政务公开问题上,抓住了信息公布与传播这个关键。政府的定期新闻发布,不仅仅针对市民,而且针对媒体,在媒体的平台上,各路英豪,包括专业人士以及特别关心某项事务的民众,都可以就政府公布的信息展开讨论,这样,政府政务的决策与实施,就可以尽量避免闭门造车,自说自话,甚至产生腐败行为。同时,在新闻发布会上,媒体的提问,在某些方面很有些类似质询,如果政府部门在某个问题上说不清道不明,不仅自身尴尬,而且还会引发进一步的追究。至少,政府对自己的行为要有所制约,凡事要先想好了道理再做,以避免被曝光追问的难堪。

建立理性的官僚制度和公共行政架构,是中国行政改革的方向,东莞的改革,仅仅开了一个头,今后的路还很长,这个制度本身要坚持下去,在坚持中完善。比如,新闻发布会可以吸收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的经验,在开发布会时让有关的市民参加,或者让市民代表参加,实行市民质询和政府回应的制度,也就是说,不能人家质询完了就完了,甚至笑骂由你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民众和媒体的质询,应该跟人大制度有所衔接,产生一定的法律效应。如是,政务的公开,将更加到位。所要避免的是所有制度改革常犯的老毛病,日久生疲,流于形式,尤其是当这种改革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的时候,制度就会变形,直至变成跟原来的初衷完全两回事的样子。更应该避免的是叶公好龙,呼唤公开,真的公开了,在面对市民和媒体质询的时候,则怕这怕那,脸上挂不住,面上不好看,最后走到限制媒体,控制质询不让人说话的老路上去。

公开才能公正,公开才能遏制腐败,只要政府把自己放在了阳光下,那么政府自身也就阳光了。

进入 张鸣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政务  

本文责编:zhangchao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13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