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来:《冯友兰教育思想研究》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882 次 更新时间:2014-10-01 13:49

进入专题: 冯友兰   教育思想  

陈来 (进入专栏)  


冯友兰先生是二十世纪中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之一。同时,与同时与他齐名的哲学家金岳霖、熊十力、梁漱溟不同,他也是现代中国一位重要的教育家。早在1928年,罗家伦、冯友兰、杨振声一起代表国民政府接收清华,宣布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冯友兰出任秘书长,成为清华大学三人核心领导(三巨头)之一。1930年罗家伦辞职离开清华后,冯友兰为校务委员会主席,主持清华工作11个月。1931年以后,他出任清华文学院长,并以文学院长的身份长期参加7人组成的清华校务委员会,直至解放。从1931年到1948年,他始终是清华大学的决策核心成员之一,梅贻琦、冯友兰、叶企孙三人则是这一时期清华核心的核心。1948年底梅贻琦离开清华之后,冯友兰再次被推为校务委员会主席,并在清华解放后被任命为校务委员会主任,主持清华工作。

长期参与中国一流大学教育行政的工作,以及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中国最高学府长期任教的经历,使得冯友兰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的特点是,以哲学家的眼光透视大学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大学教育的重要理念和观点。冯友兰的教育思想是他整体哲学思想的一部分,在全社会关注大学教育与大学精神的今天,对冯友兰的教育思想进行整理、总结和研究,是非常必要而且有现实意义的。

因此,2010年11月,在清华大学即将举行百年校庆之际,我们举办了纪念冯友兰先生诞辰115周年、逝世2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以“冯友兰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主题。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发起,联合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北京市哲学会、冯友兰研究会共同主办,由清华国学研究院负责承办。在开幕式上,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表示,这一活动既是对清华前辈的追怀和学习,也是对清华教育理念的回顾与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认为,冯友兰先生在清华的教书生涯中,曾提出学术至上、名师中心、教授治校、研究自由等教育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冯先生的女儿著名作家宗璞先生的致辞,情真意切,十分感人。纪念会上,清华校友、西北大学前校长张岂之教授作了名为““修辞立其诚与冯友兰先生文风的特征”的主题报告,重点分析了冯友兰先生著作的文字风格和行文特点,从独特的角度探讨了冯先生的学术思想。著名翻译家文洁若、闻一多之子闻立雕、张奚若之子张文朴及其他几位清华老校友,作为冯先生的学生,回忆了冯先生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的教育活动及其理念。数十名学者宣读了论文,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同时,会上还举行了第二届“冯友兰奖”获奖名单发布会。该奖金由冯友兰研究会评发,通过奖励在冯友兰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者,以推动中国哲学的发展。

本书是本次会议论文的合集,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排序,翟奎凤同志作了不少工作。论文集的出版得到了朱杰人教授和华东师大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谨向朱杰人教授和华东师大出版社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 来

2012年8月3日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进入 陈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冯友兰   教育思想  

本文责编:陈潇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853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